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第1页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第2页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第3页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第1页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第2页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文件包含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将所学知识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5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别有细化的小专题,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综合,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
    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十三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并会一些简单的计算。
    4、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并能正确书写课本内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根据信息,利用书写方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5、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6、能够掌握分解、化合、复分解和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等其它反应。
    【命题解读】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反应中未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在反应中的关系和参与反应的质量等。
    2、微观反应示意图: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微观反应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判断物质的种类、反应中分子个数个数比、物质质量比、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等。
    3、化学方程式:本考点贯穿整个试卷,出题形式多样,比较灵活,注重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能力,考查的命题点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考点梳理】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4、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6、理解:
    六不变
    宏观
    物质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
    微观
    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
    分子数目
    元素化合价
    考点2:化学方程式
    1、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客观事实。
    3、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右下角的数字不能改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只能标在生成物上,并且反应物有气体或固体时,不能再标↑、↓;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加热条件用▲。
    4、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化学式量乘以系数);
    5、读法:以C+O2CO2为例。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考点3: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类型
    A+B→AB
    AB→A+B+ …
    AB + C→A +BC
    AB + CD→ AD+ BC
    特征
    反应物为多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
    即“多变一”
    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即“一变多”
    反应物与生成物
    都是两种,且都
    是单质和化合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是中和反应属于其中的复分解反应。
    【解题方法指导】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一般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表格中未知数;②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注意: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物质反应无关的物质);③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基本反应类型;④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一定要求物质反应前后的差值再作比。
    2、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先明确图示的含义,如不同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在此基础上可判断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等);②如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即可。
    3、化学方程式
    抓住四查:一查化学式,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查配平,即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三查反应条件。四查箭头,即检测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合的使用是否规范。
    【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
    【经典例题】【2021广西贵港】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2O4 B.NO2 C.NO D.N2O
    【答案】B
    【解答】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NO2。
    故选: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趁热打铁】
    1、【2021黑龙江伊春】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X的化学式是( )
    A. O2 B. H2 C. Al2O3 D. Al(OH)3
    【答案】B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0、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说明3X中含有6个氢原子,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2、【2020河南】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A.H2 B.Cl2 C.NaOH D.NaNO3
    【答案】 D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为质量守恒定律,正确选项应为D选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
    故选D。
    3、【2021江苏盐城】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 )
    A. N2 B. O2 C. H2O D. CO2
    【答案】A
    【解析】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由Cu、O、H、C元素组成,不含氮元素,故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氮气,故选:A。
    题型二  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经典例题】【2021辽宁鞍山】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
    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
    A. 甲一定是化合物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答案】A
    【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趁热打铁】
    1、【2021湖北鄂州】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所以丁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
    B.甲和乙的质量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的反应物;而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此项正确。
    C.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甲不一定是化合物,乙也不一定是单质。
    D.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所以应选B项。
    2、【2021湖南常德】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8.5 B. 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 乙一定是化合物 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16.8+0.8+0.1= x+8.4+3.0+1.0,x=8.5;甲、丙、丁质量分别增加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8g-8.4g=8.4g,为生成物;
    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
    故选B。
    3、【2021黑龙江伊春】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 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数值是5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后M的待测值为:18g+1g+2g+32g-26g-2g-12g=13g;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Q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M的质量减少,M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
    A、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待测数值是13,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题型三  质量守恒定律图表题
    【经典例题】【2021贵州黔东南】“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图是液化石油气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3∶18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为石油气成分之一的C3H8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3H8+5O23CO2+4H2O;
    A. 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44×3):(18×4)=33∶18,正确;
    B.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发生改变,错误;
    C. 参加反应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5,错误;
    D. 由化学式可知,甲中碳、氢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3∶8,错误。
    故选A。
    【解题技巧】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趁热打铁】
    1、【2021辽宁抚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3
    C.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答案】C
    【解析】图示的反应方程式是:。CH4+CO2 2H2 +2CO
    A、根据方程式: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故错误;
    B、根据方程式: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2=1:1,故错误;
    C、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CH4中碳元素是-4价、氢元素是+1价,CO2中碳元素是+4价,O是-2价;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变为0价,CO中C是+2价,氧元素为-2价,则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D、根据方程式: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改变,故错误。
    故选C。
    2、【2021湖南衡阳】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与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去掉一个未反应的分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则可得出X的粒子示意图。
    3、【2021湖南益阳】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B.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C. 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故A正确;
    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就是只有一种单质,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D错误。
    故选:A。
    题型四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经典例题】【2021广西北海】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C.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答案】D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趁热打铁】
    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HCl=MgCl2+H2O
    B. 正常雨水显酸CO2+H2O=H2CO3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Ag+Cu(NO3)2=Cu+AgNO3
    D. 乙醇燃烧C2H5OH+O2=CO2+H2O
    【答案】B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中氢氧化镁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Mg(OH)2+2HCl═MgCl2+2H2O,故选项错误;
    B、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选项正确;
    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与硝酸酮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配平没有配平,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H5OH+3O22CO2+3H2O,故选项错误。故选B。
    2、【2021湖北仙桃江汉油田等】 现有Mg、O2、Fe2O3、H2O、C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
    (2)除铁锈的反应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
    (4)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
    【答案】(1)2Mg+O22MgO
    (2)Fe2O3+6HCl=2FeCl3+3H2O
    (3)2H2O2H2↑+O2↑
    (4)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根据题意,能发生化合反应的是镁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为:2Mg+O22MgO ;
    (2)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除锈是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指定物质中电解水可生成氧气和氢气,属于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4)剩余两种物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沉淀,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题型五 化学反应的类型
    【经典例题】【2021湖南邵阳】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原理是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l(OH)3+3HCl=AlCl3+3H2O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趁热打铁】
    1、【2021湖南郴州】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其中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单质;另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两种新分子,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属于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2021河南】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2021湖南株洲】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H2O+CO H2+CO2
    B. 2HCl+CaCO3=CaCl2+H2O+CO2↑
    C. 2SO2+O22SO3
    D. Cu+2AgNO3=2Ag+Cu(NO3)2
    【答案】C
    【解析】A、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多种,不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
    C、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
    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20 化学计算(讲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20 化学计算(讲通),文件包含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讲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讲通),文件包含专题15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5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练透),文件包含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