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南平市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的两正对极板连接电源时,电容器充电,两极板会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将一极板沿两板中轴线向外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电容器放电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C.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
D.电容器两极板间场强变大
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顶点和分别固定垂直纸面的直导线,导线中通有相同电流,则顶点的磁场方向为
A.平行方向向右
B.平行方向向左
C.沿方向从指向
D.沿方向从指向
3.均匀带电绝缘圆环所带电荷量为。现使圆环绕垂直圆环所在平面且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则环转动产生的等效电流为
A.
B.
C.
D.
4.研究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和的值,已知电压表可看作理想电压表,则描绘出的图像可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带电粒子的速率均为,电荷量均为。以依次表示四图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则
A.
B.
C.
D.
6.静电除尘集尘板与放电极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两集尘板接地,集尘板带正电,是两板间的两点,则
A.放电极带正电
B.点的场强小于点的场强
C.点的电势大于点的电势
D.两集尘板间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7.如图,在平行于一匀强电场的平面上以为圆心画半径为的圆,在圆周上取三点分别为。若间的电势差为与电场方向夹角为,,则
A.与间的电势差之比为
B.圆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C.电场强度大小为
D.负点电荷沿圆弧从经运动到,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8.如图,真空中有一质量忽略不计的电子以速度沿着与电场强度垂直的方向自点进入匀强电场。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轴垂直于电场方向,轴平行于电场方向,在轴上取,分别自点作与轴平行的线,跟电子的径迹交于三点,则
A.电子经三点时,沿轴的分速度之比
B.电子经三点时,沿轴的分速度之比
C.电子经三点时的速度与轴夹角之比
D.电子从点开始每经过相等时间的动能增量之比
三、非选择题:共60分。其中9、10题为填空题,题为实验题,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4分)某带电体等势面的分布如图虚线所示。三点中,场强最大的点是 。一带电量为的点电荷由运动到,电场力做功 J。
10.(4分)线圈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线圈平面面积,一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线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Wb。把线圈以为轴顺时针转过角,则此过程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
11.(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段长度为的金属丝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
(2)在用欧姆表“”挡粗测金属丝电阻值时,在规范操作下,发现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小,因此需重新选择 (选填“”或“”)倍率的电阻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时欧姆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值为
(3)改用如图丙所示电路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置于图中的 点(选填“”或“”)。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值 。(用表示)
1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甲图所示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
(1)实验中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得多组数据,并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可求得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考虑电压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则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13.(10分)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悬吊一水平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导线的质量,长,电流强度,当在导线所在的空间中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导线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取。
(1)求单根细线上拉力的大小;
(2)若将磁场改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导线仍处于静止状态,且单根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原来的2倍,求的大小。
14.(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发电机的电动势,内阻,定值电阻,电热器组中装有10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每个电热器的电阻,其他电阻不计,并且不计电热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当接通2个电热器时,流经的电流为多大?
(2)当接通几个电热器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当接通几个电热器时,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加热功率为多少?
15.(17分)如图所示,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空间中存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在的负半轴区间,电场方向沿水平方向的轴正方向,在的正半轴区间,电场方向沿轴的正方向,场强大小相同,磁场方向垂直向里,一光滑绝缘薄板紧靠原点放置于轴负半轴上。在端由静止释放一小球,沿板运动到端时恰好对板无压力,小球经过点后恰能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球的质量为、带电量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重力加速度为,忽略一切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
(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和光滑绝缘板的长度;
(2)若小球第2次经过轴时,立即撤去轴左侧的磁场及板,求:
①小球在第3次经过轴时的动能;
②小球在第4、第5次经过轴时两点间的距离.
南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学科命题说明
一、命题意图
试卷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命制。
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和学科育人功能。试题内容立足学科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合理,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情境与设问新颖巧妙,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导向性原则,对高二物理教与学有鲜明的导向性。
二、试卷特点
试卷结合我市教学实际,遵循立足基础、突出综合、适度创新、注重诊断的原则。试卷的分值比例符合考查要求,难度合适,区分度较好,信度较高。试题科学、严谨,参考答案准确、规范,评分细则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减小阅卷时可能产生的误差。试卷针对性强,可有效诊断高二物理教学质量,发现教学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试卷主要特点如下:
1. 落实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导向
试题通过合理选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技的新成就,向往科学,追求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
2. 突出基础,彰显概念,注重基本知识考查
试卷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为主线,注重对物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以高中物理学科的主干内容为基础设计试题,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是否有清晰、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的各个知识点。对基础和主干内容的着重考查有利于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避免超纲教、超纲学。
3. 聚焦关键能力,注重服务选才
试题命制建立在内容、能力和难度等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整份试卷内容结构合理,覆盖面大。试卷着重考查学生模型建构、逻辑推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等关键能力,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 抓常规,求创新,题目不偏不怪
考试着重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熟练程度,所以整套试题中立足常规题,但在设问上力求创新,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挥。
5.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具体的实验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学生将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与新的情境相结合完成实验,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探究能力。
三、试题分析
1. 当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的两正对极板连接电源时,电容器充电,两极板会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将一极板沿两板中轴线向外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电容器放电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C.电容器两极板电压变大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变大
【答案】A
【试题分析】两极板距离d增加,根据,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压不变,根据C=,Q减小,因此电容器放电,故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教学建议】本题为教材P50页配图为素材进行命制,教学中应重视课本图例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的层面加以提升,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建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2. 如图, 在等边三角形ABC顶点A和B分别固定垂直纸面的直导线,导线中通有相同电流,则顶点C的磁场方向为
A. 平行AB方向向右
B. 平行AB方向向左
C. 沿CB方向从C指向B
D. 沿CA方向从C指向A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磁场的矢量合成问题。通电直导线A在C点磁场垂直AC指向右下方,通电直导线B在在C点磁场垂直BC指向右上方,合磁场水平向右。
故选A。
【教学建议】教学应注重夯实基础,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方法,矢量合成原理,体现了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
3.均匀带电绝缘圆环所带电荷量为Q。现使圆环绕垂直圆环所在平面且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环转动产生的等效电流为
A. B.
C. D.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电流定义式的应用,根据电流定义为单位时间通过某横截面积电荷量,可求出等效电流为,A、B、C错误。
故选D。
【教学建议】教学中加强电流定义式的理解,知道电流定义式的使用的条件,避免陷入电流微观表达式的套路,导致多花时间且解决不了问题,体现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
4. 研究路端电压U与外电阻R的关系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R的值,已知电压表可看作理想电压表,则描绘出的U-R图像可能是
【答案】C
【试题分析】当电阻箱阻值增大时,总电阻增大,则干路电流变小,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增大,故B错误,根据函数关系此图为非线性关系,故A错误,当电阻箱阻值趋于无穷大时,路端电压U趋于等于电动势E,故D错误。故选C.
【教学建议】本题以教材第101页内容进行改编,建议教学中加强利用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应用,会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利用极限法等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奖物理知识与具体情境进行关联,体现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5. 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带电粒子的速率均为v,带电荷量均为q。以 f1、f2、f3、f4依次表示四图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则
A. f1=f2 B. f3=f4 C. f2=f3 D. f1=f4
【答案】B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洛伦兹力的简单应用,①③④三图中速度v与速度方向垂直,②
图中速度v与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速度为v,故洛伦兹力相等的为f1=f3=f4。
故选BD。
【教学建议】本题考查洛伦兹力基本公式的应用,教学应注重夯实基础,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熟练应用。
6. 静电除尘集尘板与放电极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两集尘板接地,集尘板带正电,A、B是两板间的两点,则
A. 放电极带正电
B. 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
C. B点的电势大于A点的电势
D. 两集尘板间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答案】CD
【试题分析】类比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可知,放电极板应带负电,A错误;电场线分布越密场强越大,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C正确,集尘板接地电势为0, 两集尘板间的电势均为负值。故D错误正确。
故选CD。
【教学建议】本题以教材中第16页习题2改编命制,考查静电场场强、电势的分布规律,教学应注重夯实基础,渗透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观念的理解。
7. 如图,在平行于一匀强电场的平面上以O为圆心画半径为10 cm的圆,在圆周上取三点分别为A、B、C。若A、B间的电势差为1.0×103 V,OC与电场方向夹角为530,sin530=0.8,cos530=0.6,则
A. AB与BC间的电势差之比为5:3
B. 圆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C. 电场强度大小为1.0×104 V/m
D. 负点电荷沿圆弧从A运动到C,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C
【试题分析】由于为匀强电场,AB与BC间的电势差与沿着电场线方向投影距离成正比,故A正确, 等势线垂直电场线,所以B错误,场强等于电势差除以沿着电场线方向的距离,C正确, C错误,将一负点电荷从A沿圆弧运动到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教学建议】本题以教材第43页“迁移”内容改编命制,建议重视教材中“迁移”、“例题”、“迷你实验室”等模块的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利用电场中的电势与场强的理解应用,理解分别从力和能两个范畴描述电场,对能力的要求要落实于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应用上,同时加强关联知识的综合应用的理解。
8.如图,真空中有一电子以速度v沿着与电场强度垂直的方向自O点进入匀强电场。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垂直于电场方向,y轴平行于电场方向,在x轴上取OA = AB = BC,分别自A、B、C点作与y轴平行的线,跟电子的径迹交于M、N、P三点,则
A.电子经M、N、P三点时,沿x轴的分速度之比1:2:3
B.电子经M、N、P三点时,沿y轴的分速度之比1:2:3
C.电子经M、N、P三点时的速度与x轴夹角之比1:3:5
D.电子从O点开始每经过相等时间的动能增量之比1:3:5
【答案】BD
【试题分析】AB.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相等,得到沿y轴的分速度之比1:2:3;
CD.通过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竖直方向三段位移之比为1:3:5,根据合速度反向延长线经过水平位移中点,电子经M、N、P三点时的速度与x轴夹角正切值之比1:3:5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教学建议】本题以教材第49页习题第6题改编命制,建议重视教材后习题示范引领作用,教学中加强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应用,熟练类平抛运动的解题基本方法,不能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物理二级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模型的建立过程,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
9.(4分)某带电体等势面的分布如图虚线所示。A、B、C三点中,场强最大的点是_______。一带电量为-1.0×10-7C的点电荷由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W=_______J。
【答案】 A点 2.0×10-4
【试题分析】由等势面密集,电场线也越密集,场强越大,可知场强最大的位置为A点,由电场力做功为电荷量乘以电势差可计算出由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W=2.0×10-4 J。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让学生熟悉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能熟练计算电场力做功。
10.(4分)线圈平面abcd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线圈平面面积S=0.2 m2,一足够大匀强磁场磁感线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5 T,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_______Wb。把线圈以cd为轴顺时针转过120°角,则此过程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_______Wb。
【答案】0.05 0.15
【试题分析】磁感应强度B又叫磁通密度,考查学生计算磁通量及变化,要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空间判断。使用中S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线圈以cd为轴顺时针转过120°角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的方向垂直,所以通过的磁通量为0.10 Wb,初始磁感线穿进,末态穿出,故磁通量的变化量大小为0.15 Wb。有效面积“S”的变化,学生在概念学习时如果到位的,这题的解题便会突破。
【教学建议】本题考查磁通量、磁通量变化的计算,是基本概念规律的考查。教学应注重夯实基础,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基本概念。磁通量及变化是电磁感应现象很重要的概念,会影响今后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及应用解题,在这一阶段的概念教学中一定要重视。
11.(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段长度为L的电热丝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mm。
(2)在用欧姆表“×10”挡粗测金属丝电阻值时,在规范操作下,发现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小,因此需重新选择_______(选填“×1”或“×100”)倍率的电阻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时欧姆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值为_______Ω。
(3)改用如图丙所示电路精确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置于图中的 点(选填“a”或“b”)。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值_______。(用d、L、U、I表示)
【答案】(1)1.450 (2)×100 2200 (2.2k或2.2×103 均可得分) (3)
【试题分析】(1)由图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部分读数为1,转动部分读为45.0,故其示数为:
1mm+45.0×0.01mm=1.450mm(1.449~1.451均正确)
(2) 欧姆表偏角过小,换相邻大倍率即×100倍率,指针指向刻度22,因此读数为2200Ω;
(3) 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置于a点,根据电阻定律公式,可知金属的电阻率。
【教学建议】本题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欧姆表读数及电阻定律的公式应用。电学实验一直是实验考查的热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走进实验室,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对电学实验有切身的认识,提高题目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实验探究科学素养。
1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甲图所示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R0=0.5Ω。
(1)实验中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得多组、数据,并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根据图像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电源内阻r=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考虑电压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则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应 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答案】(1) 1.46~1.48, 1.42~1.46(2)小于
【试题分析】纵坐标的截距为1.47,为电源电动势E,斜率的绝对值为1.94,斜率k的绝对值为1.94=R0+r,求出r=1.44Ω。由于电压表分流导致系统误差,电动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教学建议】熟悉电阻箱读数,会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科学探究核心素养,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对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尤其要加强从图像中有依据获取实验结论、反思实验探究各个过程、分析误差来源(特别是系统误差)的训练。
13.(10分)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悬吊一水平通电直导线MN,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导线的质量m=1kg,长L=0.5m,电流强度I=2A,当在导线所在的空间中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T,导线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单根细线上拉力F的大小;
(2)若将磁场改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导线仍处于静止状态,且单根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原来的2倍,求B' 的大小。
【答案】(1)F=4N (2)B'=6T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安培力平衡情况,导线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导线的受力情况分析分析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根据左手定则来判断电流方向,主题主要是对受力分析和左手定则的考查。
第(1)问,根据受力平衡可计算每根细线受到拉力大小;
第(2)问,根据磁场反向,安培力方向与原来相反,根据平衡条件计算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教学建议】 基本模型的应用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能力。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典型问题,从典型问题的解决入手,进行拓展和演绎。
14.(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发电机M的电动势E=270 V,内阻r=3 Ω,定值电阻R1=R2=1 Ω,电热器组中装有10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每个电热器的电阻均为40 Ω,其他电阻不计,并且不计电热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当接通2个电热器时,流经R1的电流为多大?
(2)当接通几个电热器时,电阻R1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当接通几个电热器时,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加热功率为多少?
【答案】(1)A (2) (3)W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电路分析、最大功率应用等问题。
第(1)问,接通2个电热器,计算总电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流经R1的电流。
第(2)问,要电阻R1上消耗的功率最大,须使干路中电流越大,即电路中总电阻最小,也即并联的电阻越多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越小。
第(3)问,要使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就必须使其电功率最大,可将R1、R2等效为电源内阻,进行分析。
【教学建议】 本题以电热器组为背景,考查内容涉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计算、功率最大等问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反套路渗透,不能错误应用二级结论。教学中要加强在生活实践中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构建为合理的物理模型,并运用恰当方法和数学知识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15.(17分)如图所示,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Oy,空间中存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在的负半轴区间,电场方向沿水平方向的轴正方向,在的正半轴区间,电场方向沿轴的正方向,场强大小相同,磁场方向垂直xOy向里,一光滑绝缘板ab紧靠原点O放置于x轴负半轴上。在a端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小球,沿板运动到b端时恰好对板无压力,小球经过O点后恰能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和光滑绝缘板ab的长度l;
(2)若小球第2次经过y轴时,立即撤去y轴左侧的磁场及ab板,求
①小球在第3次经过y轴时的动能Ek;
②小球在第4、第5次经过y轴时两点间的距离△y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场问题,考查受力平衡、动能定理,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多过程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着重体现物理观念、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第(1)问,利用洛伦兹力与重力平衡,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动能定理在电场中的应用,起点较低。
第(2)问分两小问,①经过第一象限轨迹为半圆,经过第二象限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思想解决复杂轨迹问题,②对情境理解的判断有较高要求,是压轴问题,即小球在第Ⅱ象限沿y轴在重力作用下做初速度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沿x轴负方向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类竖直上抛运动,经过t时间第5次回到y轴。
【教学建议】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能正确做出小球的运动轨迹,能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思想与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典型问题,从典型问题的解决入手,进行拓展和演绎,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促进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能力。要引导学生如何针对性对多过程问题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分析,并在分析推理过程中养成“同一过程始末状态是否对应”以及“规范表达物理量及演算过程”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校在考后试卷讲评时,可适时引导学生对粒子第5次以后的运动规律可以进一步探讨,发拙题目的延伸功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 PDF版: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 PDF版,文件包含高二上物理答案doc、高二物理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