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优质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朱自清 (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2年与叶圣陶(教材链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创办新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同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柴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推荐中学生阅读《春》《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求学于北大,留学于英国(《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执教于清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经典常谈》的内容——古籍之导言,浅明精要
《春秋》三传(国语附)第六
为什么要读《经典常谈》
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继承的难度互联网时代、“快餐”时代读传统文化的需求朱自清先生用独有的视角、文化观、历史观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经典作品的导读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②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人胜之处。
①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②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③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④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说文解字》第一
战国末期:仓颉造字;秦统一后,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汉末时期,隶书由椭圆变为立方,称为“汉隶”;魏晋时期,隶书变为“正书”;汉晋时期出现了“今草”;晋唐之间,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在晋代称为楷书,宋代称为真书);行书起于晋代,介乎正书与草书之间。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作。许慎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对书中每个字进行说解。该书保留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而今我们认识商周文字、探询汉以来的字体演变轨迹、研究字音、研究字义都需要研究《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周易》第二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可以辟邪,因往知来,预言吉凶。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 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尚书》第三
所谓《尚书》“上古帝王的书”
中国最古老的记言历史。大多是当时的“官话”与“普通话”的直接记录。《尚书》记录的大多是号令,是向大众宣布的话,或者君臣相告的话。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的号令叫“誓”君告臣的话叫“命”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诗经》第四
有了文字后将歌谣记录下来,就是最初写的诗。
记录歌谣的是乐工(太师),记录的唱本有三百多篇(305),通称为“《诗》三百”。
当时的“诗言志”是教化的意思。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三《礼》第五
释义“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代表家族的本源,“君师”代表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天地君亲师”。
儒家以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认为礼可以治乱、。
儒家的礼很多是理想的。是不通乎人情的,提出所谓“礼教是吃人”的说法,就来源于对礼的不变的认知,礼不能随着发展而发展。
礼和乐的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孔子要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所谓三《礼》——《仪礼》《周礼》和《礼记》(《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没有礼法,无法生存;没有礼法,无法办事;礼仪制度在今天的认知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孔子与《春秋》。《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谓“春秋笔法”就是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有“微言大义”之说。
古代史书的价值:征实、劝惩。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大多强调劝惩的作用,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
《左传》是历史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四书”第七
《易》《书》《诗》《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学》《庸》在《礼记》《论》《孟》为单行)
朱注解读的“四书”在于将孔子的理想主义结合了治世的现实主义,在元仁宗皇庆二年的时候被定为科举用书。
《论语》的语录体。《孟子》的散文体。《大学》和《中庸》出自《礼记》章节。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战国策》第八
纷乱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秦、楚、燕、韩、魏、赵、齐;“养士之风”盛行;“合纵”的苏秦和“连横”的张仪是策士的代表也是纵横家的代表。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汉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
《史记》纪传体通史,记载自皇帝以来到著者当世(汉武帝),首尾三千多年的事情。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汉时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到魏晋才定名《史记》)
“本纪”记帝王政迹。“表”以年份记录世代。“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记侯国的世代存亡。“列传”记各方面的人物。
《汉书》采用《史记》体制,但只记载了从汉高祖到王莽篡位的230年,此之后的历史书籍都采用断代制。所以可以称《史记》《汉书》为正史的源头。
班固著《汉书》,“燕然勒功”中的铭文就是班固所作。
《史记》更多司马迁的感慨,微情妙旨,而《汉书》更多就史论史,更加客观。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士农工商”“思以其道易天下”的诸子百家。士是“专家”是自由职业者。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翟。墨家是制造战斗器械和打仗的专家。道家:老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辞赋第十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
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的一生是悲哀的。他两次被放逐,在其间完成了《楚辞》中的《离骚》《九章》二篇。“离骚”指“别愁”或“遭忧”
屈原对君主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屈原将贤臣比作“美人香草”
对屈原的认知——理想与挫折、困难与执着
《经典常谈》内容梳理——诗第十二
汉武帝设乐府采集歌谣和乐谱——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庭中有奇树》——最早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多咏“相思别离、人生无常”,亦有感慨“邪臣当道、贤人放逐、富贵相忘、知音难得等”。
诗-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诗歌(山水田园诗:陶渊明、谢灵运)-宫体诗(南北朝至隋与初唐)-近体诗(律诗、绝句)-宋诗(北宋、南宋)
陶渊明用诗来引领赏味田园;谢灵运用诗来引领品读山水;李白用诗来长舒胸怀;杜甫用诗来抒写时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一等奖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图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史子集,君子淑女美德,爱情故事,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获奖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常谈一,仓颉造字说,经典常谈二,经典常谈三,经典常谈四,经典常谈五,阴阳家,经典常谈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