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三轮】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讲义
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2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师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2中国的自然环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第三轮复习策略当距离考试只有一段时间之后,考生如何进行地理的冲刺复习呢?不了解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地理——考前冲刺的相关技巧”。1、牢固基础 每年的地理会考考试说明中都会清晰提出对识记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孩子们能够达到“善记” 地理知识点繁多,没有头绪是不可能考好的。虽然现在的会考重在考察孩子的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谈能力的。2、辩析概念,做到所答对所问 地理中有许多概念,有些同学不注重区分熟记,往往考试时混淆而丢分。在复习进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弄懂其内在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答非所问。如地形、地势、地貌之间的关联及差异。3、熟记原理,锻炼解题思路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晰原理、掌握规律,解好地理题就入了门。因而要仔细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健是掌握解题思路。 【查漏补缺】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重难点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读图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分析、归纳、概括长江、黄河水能及航运特点。 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主要山脉两侧的省区和地形区(1)山脉两侧的省区(2)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气候我国气温、降水之最(1)气温之最: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纬度高);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深居内陆,地势低,不易散热)。(2)降水之最: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2. 地形区所处的主要温度带和干湿区(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 冬、夏季风特征对比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如图中A地气温低于D地;(2)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距海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如图中B地降水少于A地;(3)地形:主要影响气温。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图中C地为高原,海拔高于D地,气温低于D地。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水文特征影响因素流量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一般降水量越大,流量就越大;与流域面积、流域内支流状况有关汛期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东北地区因春季积雪融化,形成一个短暂的春汛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与气温有关,一般出现在夏季;结冰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低于0℃时,河流结冰。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越向北结冰期越长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是影响河流含沙量的重要因素,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含沙量越小。此外,地质结构、河流流速、降水强度等,也对含沙量有影响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自然因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航运条件优越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社会经济因素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的优点流域内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较好,干流沿岸工业中心和城市众多干流航线与众多南北向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了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黄河河流形成水能资源的条件黄河凌汛发生凌汛的河段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出现凌汛的时间初春或初冬判断是否发生凌汛的方法(1)看河流有没有结冰期;(2)看河流流向(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及危害 重难点集训一、选择题(2022·江西·赣州市南康区教研室八年级期末)读我国沿着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②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③在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平原 C.平原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答案】1.A 2.B 3.D【解析】1.据图可知,西部为青藏高原,中部为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A正确;据图可知我国三级阶梯下降的趋势并不平缓,B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CD错误;故选A。2.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有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形成降水,①正确;因为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可以沟通东西交通,促进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④正确;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错误,所以排除③,ACD错误,B正确。故选B。3.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主要是高原,第二阶梯主要是高原和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所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22·湖南·新田县教研室八年级期末)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在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下图为“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4.图中数字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下列关于图中数字所对应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①---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②---支离破碎,千沟万壑C.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④---沙漠广布,气候干旱6.图中大兴安岭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答案】4.C 5.D 6.C【解析】4.读图可知,①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青藏高原,②位于太行山脉以东的华北平原,③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④是位于天山山脉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故选C。5.读图可知,①是青藏高原,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A错误。②是华北平原,地表特征是地势平坦,故B错误。③是内蒙古高原,地表特征是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故C错误。④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D正确。故选D。6.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大兴安岭的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故选C。(2022·江西·赣州市南康区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读“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7-10小题。7.图示四城市中,所处纬度最低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8.图示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夏季凉爽 B.冬季多雨 C.雨热同期 D.降水年际变化小9.北京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0.导致广州与哈尔滨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7.A 8.C 9.C 10.A【解析】7.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由南向北分别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其中广州纬度最低,哈尔滨纬度最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8.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四城市都属于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特点,C正确;四城市都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少雨,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ABD错误。故选C。9.根据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A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D错误。故选C。10.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较小。广州和哈尔滨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差别不大,但由于广州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的太阳光热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哈尔滨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接受的太阳光热较少,所以气温较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导致广州与哈尔滨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与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2·河南平顶山·七年级期末)下图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和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11.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退耕还林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C.黄河中游地区陡坡垦殖 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12.右图中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伏旱的影响13.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湖口和桃花峪C.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能资源丰富D.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答案】11.A 12.D 13.D【解析】11.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要加强退耕还林,A正确。长江中游洞庭湖具有调蓄洪水的作用,不可以围湖造田,B错误。黄河中游地区土流失严重,不可以陡坡垦殖,C错误。黄河下游是“地上河”,不可以修建水库,灌溉农田,D错误。故选A。12.长江流域7~8月气温高,是伏旱季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与湖泊水位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D正确。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不是直接原因,A错误。7-8月份是华北雨季,南水北调调水量较小,B错误。上游水库的调节,流量会比较平稳,C错误。故选D。1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的“地上河”段,A错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宜昌和湖口,B错误。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航运发达,C错误。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全长6300公里,D正确。故选D。(2022·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4-15小题。14.对比甲、丙两处( )A.甲河段海拔在3000米以下 B.丙河段航运便利C.甲河段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丙河段水能丰富15.乙河段多洪涝灾害。结构图中序号和文字能一一对应,正确反映洪涝成因的是( )A.①加快 B.②沉积 C.③下降 D.④均匀【答案】14.B 15.B【解析】14.由图可知,甲段海拔在3000米以上,故A错误;丙为长江下游,江宽水深,航运便利,故B正确;甲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故C错误;丙河段水量丰富,但是地形平坦,水能不丰富,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在上游,故D错误。故选B。15.由图可知,长江乙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加之此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多洪涝灾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中央气象台2021年11月4日发布寒潮预警,受新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多地瞬间开启“速冻模式”。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面16-19小题。16.从自然灾害分类看,寒潮属于( )A.地质灾害 B.海洋灾害 C.洪水灾害 D.气象灾害17.寒潮来临时,北京( )①刮起强劲的西北风②最低气温都会低于10℃③可能伴有雨雪天气④老人小孩外出要注意保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A.1月0℃等温线 B.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C.人口地理界线 D.40mm等降水量线19.“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气温从南向北降低C.夏季东西温差大 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降低【答案】16.D 17.C 18.A 19.B【解析】16.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故寒潮属于气象灾害,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17.由图可知,寒潮来临时,北京最低气温低于-5°C,故②错误;寒潮发源于内蒙古、西伯利亚地带,我国北方受西北风影响,冷空气过境,气温大幅度下降,故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18.由图可知,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A正确,D错误;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B错误;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故C错误。故选A。19.由图可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极大,从而影响到人们穿衣,故A错误;11月北方要穿秋裤,南方不用穿,气温从南向北降低,故B正确;图上反应不出夏季气温的温差和分布,故C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20.(2022·山西吕梁·八年级期末)胡焕庸线(黑河—腾冲)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漫步在这条线上可以体验到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2)A点所在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族。(3)B点位于我国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该降水量线和我国种植业区与_____业区界线大致一致。(4)C点西面是_____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阶梯的界线;C点所在的省是______省,简要分析该省在C点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5)胡焕庸线南段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别严重,其中云南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请简要分析云南省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_________。【答案】20.(1)人口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南多西北少)(2)蒙古(3)400 畜牧(4)横断 四川 C地东侧地形是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5)云南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形坡度大,表层土壤不稳定;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解析】(1)读图,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多西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以下。(2)A点所在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3)B点位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该降水量线和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界线大致一致,以东降水量大于400mm,为种植业,以西降水量低于400mm,为畜牧业。(4)C点西面是横断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C点所在的省是四川,四川省在C点东侧地形是肥沃的四川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人口稠密;西侧地形靠近青藏高原,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稀少。(5)云南省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云南省地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大,表层土壤不稳定;云南省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对地表冲刷力强,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1.(2022·青海西宁·八年级期末)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最大”体现在______、______和流域面积最广等方面。(2)长江支流众多,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武汉市位于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请将“武汉”和“汉江”填注在图中相应位置处______;长江流域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请将“鄱阳湖”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处_______;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请将“宜昌”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处______。(3)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4,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游河段。我国已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____水利枢纽。(4)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有“____________”之称。(5)1998年、2020年长江发生了很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的防洪工作尤为重要,试简析长江易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1.(1)长度最长(此两空答案可颠倒顺序) 水量最大(2) (3)上 长江三峡(三峡) (4)黄金水道 (5)流量大 汛期长 支流多 河道弯曲(流域内降水丰沛,四个空可以颠倒顺序)【解析】(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长度6300多公里,水量远远超过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长江之“最大”,体现在长度最长、水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等方面。(2)根据题意,依次将“武汉”、“汉江”、“鄱阳湖”、“宜昌”填写在图中。(3)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4,长江从发源地到宜昌的上游河段,由于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已建成目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灌溉等功能。(4)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干流从宜宾以下万吨轮船四季都可通航。(5)长江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自然原因包括:长江流域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长江流域汛期长,洪灾影响大;长江流域支流众多,集水量大;长江部分河段弯曲,泥沙淤积,排水不畅等。22.(2022·陕西咸阳·八年级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探究资料:相关地图尝试探究(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我国地势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阶梯交界处,__________ 资源丰富。(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水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以南的河流,雨季开始的晚,结束的早,雨季短。(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_________ (填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河流特点与________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答案】22.(1)西高东低 水能(2)1月(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 小于(3)湿润区 气候、地形【解析】(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地方,我国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降水少,河流水量小于南方,雨季开始的晚,结束的早,雨季短;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多,河流水量大于北方,雨季开始的早,结束的晚,雨季长。(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湿润区,植被茂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南方河流含沙量小。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河流特点与气候、地形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3.(2022·广东韶关·七年级期末)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中国某季风图”,完成下面各题。 (1)从左图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气候显著。(2)右图出现在我国____(冬或夏)季,A、B所代表区域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3)右图中①为____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②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4)由此推断我国降水分布总的规律是____。(5)夏季风活动异常容易导致____灾害。【答案】23.(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2)夏 B(3)东南 太平 印度(4)东部多西部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5)旱涝【解析】(1)从图中可知,我国共分布有五种气候类型,所以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另外东部分布有季风气候,所以季风气候显著。(2)右图中此时正盛行夏季风,属于夏季;图中A区域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为季风区,B区域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为非季风区。(3)右图中①来自东南方向为东南季风,来自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②来自西南方向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4)由于我国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而越往西北方向,降水越少,所以我国降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夏季风强的年份,带来大量湿润气流,降水丰富,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夏季风弱的年份,只能带来少量湿润气流,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所以夏季风活动异常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 专题03 天气与气候,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03天气与气候教师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03天气与气候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 专题17 南方地区,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7南方地区教师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7南方地区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 专题16 北方地区,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6北方地区教师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专题16北方地区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