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考点提示,记叙文六要素,标题作用,答题步骤,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对记叙文内容的概括。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掌握文中语言的赏析。
记叙文,是中考必考的文体形式,常见的考试内容有:(1)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2)各种表达方式的辨识及在文中的作用。(3)叙事的顺序与线索。(4)文章或文段内容的概括(小说为故事情节的概括)。(5)叙事的详略及原因。(6)人物描写(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人物形象的分析。(7)环境描写的作用。(8)语言品析: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9)写作方法的辨识及作用分析。(10)文章情感或主题的的理解。(11)结合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作用 概括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举例《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 ,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一、文章或文段内容的概括(小说为故事情节的概括)
本题大多是第一题,观察十堰市近8年的中考,一般以四种形式出现
1.用简洁的语言或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用短语填空概括文章内容或情节;3.用短语填空概括人物的心理活动;4.用短句概括文章内容或情节。
【答题注意】 【答题格式】 谁(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样
例《胖子与瘦子》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两个儿时好友在火车站邂逅的故事。
【2018年中考】文中“我”的情感或心理变化极为曲折,请把这个变化补充完整。
自豪-----( )------失望-----受伤-----( )母爱
(1)语言凝练,关键人+事
二、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内容上: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主旨。 2.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3.一语双关或象征、比喻等象征人物的形象、精神、品质等。结构上: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标题含义】分析标题字词;分析标题修辞或象征意义;分析文章内容主旨
【答题模式】(1)标题作用+文章具体内容表述 (2)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例1】2017年十堰中考语文试题第九题:"请分析标题---我的安好,妈的晴天的作用".答案 1.标题用比喻的修辞,新颖别致,激发阅读兴趣;(手法、读者) 2.一语双关,安好既是名字,又指"平安",耐人寻味;(特殊含义) 3.点明主题(主旨辐射原则)表明妈妈希望孩子安好的心愿;(内容) 4.标题和结尾形成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结构)
形式上: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3.使用修辞,生动形象; 4.新颖别致,含义丰富。
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插叙、倒叙、补叙)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具体的事物客观清楚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三、各种表达方式的辨识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章,使阅读有具有明确的目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具体过程】 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速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一扇窗(1)他原本梦想做一名导游,可命运却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邮差。(2)几年后,年轻人很快厌倦了这份工作。因为,他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于枯燥乏味的城乡线上。日子一天抄袭一天地度过,他认为,这样没有新意的生活真是太可怕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导游们坐上大巴开向旅游景点的时候,他简直要抓狂了!终于有一天,他毅然决定,送完最后一趟信就去向领导辞职。(3)那天是个晴天,他一早就送完了城市的信,接着风风火火地往乡下赶。然而,就在他路过郊区的时候,却无意中发现了公路旁边有一座青砖白墙的瓦房,瓦房盖得并不华美,但很有特点:窗户很大。也正是透过这扇窗户,让他首度发现了趴在窗边的女人。她柳眉凤眼,笑容可掬地望着他。他敢说,那是他生平见过的最优雅的女子。一瞬间他惊呆了,暗自惊叹如此偏僻的郊区,竟然藏着这般貌美的女子,自己平常怎么没有发现呢?也许是自己太累,看花了眼?但是,当他再次回过头去看时,依然是相同的情景:青砖白墙、曼妙女子含着笑挥手,山水画一样缥缈在他凝滞的视线里,瞬间又随着那女人的笑容,涟漪一般漾开……他这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女人不是童话中的人物,是现实的客观存在。
(4)鬼使神差般,他竟然撕毁了辞呈,再也没有出现辞职的念头!渐渐地,他不再厌恶单调的邮差生活,因为投递迅速无误,还多次受到领导表扬,这使得他的工作劲头越来越足。(5)他的转变,谁都解释不清,只有他自己最明白---他之所以如此迅捷,正是为了到达那座青砖白墙的房子,与美丽女人见上一面,领受一下那充溢着无限希望的笑容,哪怕只有短暂的几秒钟!(6)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揣度着那个女子的身世,他想,为什么没有一封信寄往那扇窗口呢?如果那样,他岂不是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她了吗?他希望能和她说说话,他渴望听听她银铃般的笑声……此时此刻,他的梦想不再是当导游,而转变成了邮差,能够替窗口里的女人送一封信的邮差!(7)但是,命运偏偏又在这个时候跟他开了个玩笑。由于他工作积极,业绩突出,很快被领导提拔为邮政所里的分拣员。按理说,这份工作告别了奔波和劳碌,他应该高兴,但是,他却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从此,就要和那个女人告别了。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和她说一句话呢。(8)那天,他借故体验生活,顶替了一个熟稔的邮差去送信。这次的信件可不比往常,因为,在诸多信件当中,终于有了那窗口里的女人的一封。这一封信不是来自
别人,正是来自他本人。他奋战了两个昼夜,终于给那女人写好了一封信,信间并没有写别的,唯有感谢,感谢那女人阳光一般的笑容改变了他的生活。当然,也用了不少篇幅来夸赞那女人的美丽。这封信,费尽了他生平所学过的所有美丽辞藻。(9)那天,他用了平时两倍的速度来到了女人的房子前,他发现了久违的情景:窗口里,那女人依然笑容可掬。他停稳车,迫不及待地敲响那扇门。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人一边兴奋地把他迎了进去,一边冲着里屋喊:"闺女,果然来信了!"( 10 )"太好了!"他分明听出是那女人的声音,果然像银铃一般,他感觉听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但是,当他循声望去的时候,他惊呆了,原来,他所极力地搜寻着的那个女人,重写他生命的女人,一个让他魂牵梦萦的美丽女人,竟然是一个没有下肢的残疾人!那女人欣喜地半趴在窗口前的椅子上。两条空空的裤管在椅子下端飘荡。简直太不可思议了!(11)他怅然若失,留下信便走了。几天以后,他也收到了一封信,来自那女人,信上说---
(12)尊敬的先生,感谢您的来信!是您的信让我明白了我的存在还有那么大的意义。您说是我激励了您,改变了您的生活。其实,我应该感谢您才对!(13)我的丈夫是一个结实帅气的小伙子,他是一个扳道工。我们原本拥有幸福的生活,经常在轨道上漫步……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的生命,也让我失去了双腿,我当时也想随他而去,但他临终前告诉我,在城市的郊区盖一座房子,是他一生的梦想,他说,他会给我来信,让邮差捎来他远方的灵魂。为了不让这个灵魂负疚和担心,我时刻准备着,穿最漂亮的衣服,准备精致的妆容,对每一个人微笑,尤其是看到你们邮差,我就更加高兴。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是你们带给了我生的气息,活下去的勇气,感谢你的到来,我会更加乐观地活下去……(14)他看到这里,泪水早已经模糊了字迹。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笑容像极了那窗口里的女人。(15)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班邮路,都镶嵌有这样的一扇窗口。正是这样一扇窗,改变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1、阅读全文,想想从萌生辞职的念头到最后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2、请品味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那女人欣喜地半趴在窗口前的椅子上。两条空空的裤管在椅子下端飘荡。
“一个半”字暗示了女子下肢残疾,"半趴"的动作表现了女子等信的企盼和等到信的激动与欢喜,"飘荡”既写出女人因为失去双腿所以裤管空空的情状,又表现出他在知道女人残疾后的惆怅与失落。
3、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他撕毁辞呈,再也没有出现辞职的念头,且工作劲头越来越足,是因为他惊羡女子的貌美,盼着与她再次见面。 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鲜明生动地刻画了邮差这个人物形象,真实表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D.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耐人寻味。
4、说说用"一扇窗"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
①形象可感,能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②标题是文章的行文线索。③一扇窗不但指女人的那扇窗,还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信念、勇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肉涵丰富,耐人寻味。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他露出了会心的关容”且“这笑容像极了那窗口里的女人”?
他没有料到他的那封信会让女人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他因此而感到欣慰,在为女人点燃生活希望的同时,他也被女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打动,她将会满怀希望,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6、为什么说一扇窗改变了我们前行的方向,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认识:他的一封信,使女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送信途 中认识到,面对厄运,应该怎样面对,于是,他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重拾希望,去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我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并且追求美好的东西,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重点掌握记叙文的答题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记叙文阅读指导-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叙文阅读导引,东湖三中程秀梅,★学习目标,★考题形式,授之以渔线索要分清,标题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章节,段落的作用,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题目变形设置,漠视也是一种关怀,结构上,内容上,《淡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基础相关)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叫做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人称,例题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