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0911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科学探究,文件包含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2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2科学探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思路,掌握要点和规律。
专题12 科学探究
目录
一、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 实验材料用具或相关操作判断正误············ ·02
【题型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例: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07
【题型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或产物的相关实验探究········10
【题型四】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或自身条件)···········14
【题型五】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8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21
【题型一】 实验材料用具或相关操作判断正误
【典例分析】【2020·鄂尔多斯】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种子发芽率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C.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不需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将盖玻片盖在尾鳍上
【答案】D
【解析】测定种子发芽率不需要设置对照组,A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B正确;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是绿色的,在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不用碘液染色也能看清细胞内绿色的叶绿体,C正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操作中小鱼尾鳍上不需要盖盖玻片,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提分秘籍】
1.基础知识
(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苦草或黑澡,清水,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①制作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吸
②显微镜观察
(2)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①制作临时装片:擦→滴→刮→涂→盖→染→吸
②显微镜观察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得流动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得活得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
方法步骤:
①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②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注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③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④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⑤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4)测定种子得发芽率
抽样检测: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如果用于调查,则叫抽样调查。
注意: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检测装置:在培养皿中,铺2-3层滤纸或纱布,加入适量的水,使滤纸或纱布湿润,然后均匀地摆上供检测的种子。
每天观察一次,记录萌发的种子数,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5)其他观察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叶片结构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注意事项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像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材料,在制作临时装片的时候,需要展平;像口腔上皮细胞的材料,在制作临时装片的时候,需要涂抹均匀。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材料已有颜色,就不需要颜色。
(4)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得流动的实验中,小鱼尾鳍上盖的是载玻片,而非盖玻片。
(5)测定实验或调查实验,需进行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6)观察类实验,不需要像探究实验那样,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解题思路
熟记各个实验的操作步骤,特殊记忆某一个实验里特殊的处理。
根据题意,将做题目光聚集到实验操作上。
特别注意“不”、“不需要”、“需要”等字眼。
【变式演练】
下列实验种,材料用具和使用目的,或相关操作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答案选择C。
【题型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例: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
【典例分析】【2021·红桥区】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0只鼠妇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答案】A
【解析】为避免存在偶然性,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0只鼠妇,A正确;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潮湿的条件,B错误;纸盒左右两侧应分别设置明亮与阴暗的条件进行对照, C、D错误。故答案选择A。
【提分秘籍】
基础知识
(1)探究实验六大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P14-15)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做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结论与假设一致)
光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结论与假设不一致)
表达和交流:
注意事项
(1)鼠妇要用多只,不能只用1只,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2)进行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适合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4)探究实验在作出假设的时候,要符合科学事实。
(5)体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的语言描述。
解题思路
(1)认真阅读题干,找到探究后面双引号中的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根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找到本实验的变量:光照
(3)结合表格,回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逐一选项判断。
【变式演练】
下图为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侧盖纸板,一侧盖玻璃板,目的是形成明暗两种环境
B.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C.纸盒左侧放置干燥的土壤,右侧放置湿润的土壤
D.进行实验时,要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等量多只鼠妇
【答案】C
【解析】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潮湿的条件,故都铺上一层湿润的土壤。故答案选择C。
【题型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或产物的相关实验探究
【典例分析】【2021·青海】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装置(提示: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请分析作答:
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步骤如下:
(1)将图示中的三个实验装置密封后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再一起移到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同一环境中照射一段时间。
(2)分别从甲、乙、丙装置中绿色植物的相同部位取下一片绿叶,编号A、B、C,将取下的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稍等片刻再用清水冲掉叶片上多余的碘液。
(3)观察记录叶片颜色的变化。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为确保有一个变量,在装置的选取,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方面都要尽量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1)“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的预期是:A叶片_______,B叶片_______,C叶片变蓝。该兴趣小组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答案】①二氧化碳 相同(或“一致”“一样”)
②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毕
③不变蓝 变蓝
【解析】①本实验探究的是“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同时,在单一变量的实验中,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方面都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步骤(1)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毕。
③甲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中不含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会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富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叶片不能产生淀粉,乙装置中叶片能产生淀粉,所以A叶片不变蓝,B叶片变蓝。
【提分秘籍】
基础知识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验证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几个小时以后,把叶片放进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用碘液染色。
现象:由于淀粉遇碘变蓝,观察到见光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现象
淀粉遇碘变蓝,观察到见光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制定计划:
提示及问题:1.氧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2.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什么?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这一个变量,应该怎样设计对照实验?3.用来做实验的植物应该先进行怎样的处理?4.可参照什么实验,来进行此实验?并进行实验结果的检验?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一盆(或同品种,长势相同的天竺葵两盆),250毫升烧杯2个,水槽2个,玻璃罩2个,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清水20毫升,剪刀一把,凡士林。
方法步骤
1.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然后剪取大小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编号甲、乙。
3.甲烧杯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内,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两套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
4.将两装置同时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5.打开装置取下叶片,酒精脱色后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无淀粉产生。
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中的方法步骤实施,
实验结果:
甲装置叶片不变色,乙装置叶片变蓝色。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注意事项
(1)探究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2)设计实验,先确定变量,再设计对照实验。
(3)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4)关键的实验步骤:将植物饥饿处理。即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排出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应仔细分析原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解题思路
(1)认真阅读题干,找到探究后面双引号中的内容:“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根据“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找到本实验的变量:二氧化碳
(3)仔细阅读题干给出的实验步骤,看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回忆所学知识,注意特殊处理及其目的。
(5)逐一小题填空。
【变式演练】
(2021·陕西)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一片叶用黑色圆纸片两面遮盖(如图),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
B.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C.此装置包含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
D.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答案】A
【解析】将植物按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排出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题型四】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或自身条件)
【典例分析】【2021·滨州】如图所示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设计,相关描述正确的
A.②组的种子一定全部萌发
B.本探究共设计了2组对照实验
C.②组和③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空气
D.①组和④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温度
【答案】C
【解析】②组的环境条件适宜,但种子自身可能存在问题,故②组的种子不一定全部萌发,A错误;本探究共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①与②对照,变量是水;②与③对照,变量是空气;②与④对照,变量是温度,B错误;②与③对照,变量是空气,故探究的条件是空气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C正确;①和④对比,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提分秘籍】
基础知识
(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
适于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饱满、胚完整、胚是活的、储存时间短、处于萌发期等。(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死亡的种子、休眠期的种子均不能萌发。)
(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于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制定计划:
方法步骤
①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等)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或卫生纸,四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②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用小勺在1号瓶中撒10粒种子,将瓶盖拧紧。
③分别向2号瓶和3号瓶中洒一点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注意,不要洒水过多,不能使纸浸泡在水中。用小勺向4号瓶中倒较多的水,直到水即将从瓶口流出为止(以便使种子能完全浸没在水中)。
④分别向2、3、4号瓶中纸上撒10粒种子,然后拧紧瓶盖。
⑤将1、2、4号瓶放入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冰箱里。过几天再观察,看哪个瓶里的种子长成了幼苗。
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中的方法步骤实施,
实验结果:
2号瓶中种子发芽数最多(发芽率),1、3、4瓶中种子发芽数少(发芽率低),或没有发芽的种子。
实验结论: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于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注意事项
(1)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2)学会选择对照实验,并准确说出其变量。
(3)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4)供测种子数为相同的多粒,避免出现偶然性。
(5)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应仔细分析原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3. 解题思路
(1)认真观察4个瓶子,找出4个瓶子的不同点(设置的不同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找到对照组。
(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找到对照实验,确定变量。(两两一组)
(4)逐一选项判断。
【变式演练】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必要的条件外,有时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为探究某一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蚕豆、烟草、苋菜种子作为探究对象,取蚕豆、烟草、苋菜种子各 200粒,分别均分为两份,同时进行了三组对照实验,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列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给种子萌发提供的必要外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照对蚕豆、烟草、苋菜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建议烟草种子在播种时应该将种子_______(填字母)。
A.深埋在土壤中 B.浅播在土壤表层 C.深埋或浅播均可
(5)图中,能正确反黑暗中萌发的苋菜种子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_(填字母)。
(6)实验取材时,每种种子各取200粒而不是10粒,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光不会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烟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光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4)B (5)D
(6)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1)本实验的变量是光,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光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结论:①光不会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②烟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③光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4)烟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因此在播种时应播种在土壤表层。
(5)黑暗中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含量会降低,故选D。
(6)实验时每种种子各取200粒,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题型五】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典例分析】【2021·常州】如图为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葡萄糖
B.2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
C.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答案】D
【解析】口腔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把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B错误;分别滴加碘液后,现象是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C错;将1、2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因为37℃是消化酶发挥作用最适宜的温度,D正确。
【提分秘籍】
基础知识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现象解释
(1)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经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到碘不变蓝色。
(2)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淀粉遇点变蓝色。
(3)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点变浅蓝色。
3. 解题思路
(1)熟记相关知识,直接判断A、B。
(2)认真读题,明确1、2号试管,哪个是加入唾液的。
(3)判断实验结果。
(5)逐一选项判断。
【变式演练】
(2021·陕西)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一片叶用黑色圆纸片两面遮盖(如图),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
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此装置包含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
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答案】A
【解析】将植物按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排出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021·衡阳)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光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用高倍镜观察
C.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
D.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且随机取样
【答案】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因此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观察材料,由于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021·资阳) 小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d→c→b→a
B.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160倍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1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c所滴液体相同
【答案】B
【解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c滴→d撕→b展→a盖→染→吸;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16x10=160(倍);若视野模糊应调节2细准焦螺旋;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是生理盐水,而c所滴液体是清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3.(2021·青岛)如表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选项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C.左右两侧的湿度都应适宜
D.左右两侧黄粉虫数量可以不同
【答案】C
【解析】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如黄粉虫的数量、湿度、温度等都应相同,并且适宜,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左右两侧的湿度都应适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4.(2021·娄底)小智同学为了更透彻地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了四个实验,你认为哪一项不科学
A.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在两个密封透明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放置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
B.为了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用试管收集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然后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C.为了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设计了有无光照这一变量
D.为了探究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选用银边天竺葵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为了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用试管收集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木条会迅速复燃,则证明有氧气排出。故答案选择B。
5.(2021·昆明)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
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
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
【答案】B
【解析】甲组种子没有水,因此未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分,A错误;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可能是自身种子问题,B正确;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但萌发的种子数基本相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C错误;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6.(2021·青岛)如图为小亮同学设计的四个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向装置中装人适量萌发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打开瓶盖,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小蜡烛熄灭。该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氧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7.(2019·包头)下列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的是
①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③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量 ④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⑥制作叶的临时切片并认识叶的结构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进行探究实验时需要作出假设,而观察实验等不需要作出假设。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叶片的结构都不需要作出假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8.(2021·通辽)2021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为宣传这一主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某一品牌香烟、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出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浸出液得到浓度为 70%、40%的浸出液,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实验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洒的浸出液要适量,不能长期淹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缺少__________而死亡。
(3)本实验中的实验组是_______(填实验组别),变量是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答案】(1)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
(2)空气 (3)BCD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4)抑制
【解析】(1)根据“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的实验,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
(2)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喷洒的浸出液要适量,不能长期淹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缺少空气而死亡。
(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的不同,A组加清水的作用是对照,BCD是实验组。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
9.(2021·吉林)生物学课题小组提供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两个实验的数据,分别是低于 0.25%酒精溶液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的趋势图和高于1%酒精溶液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表。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是清水。
请结合两个实验的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1)若你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时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尽量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 0”的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趋势图和数据表中的“水蚤10 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分析趋势图和数据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没有影响)
(2)相同 (3)形成对照 (4)误差
(5)当酒精浓度低于025%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当酒精浓度高于1%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解析】(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若你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没有影响、酒精与水蚤的心率无关)。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时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尽量相同,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其作用是进行对照(形成对照、对照),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实验结果更科学。
(4)趋势图和数据表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分析趋势图和数据表,你得出的结论是酒精溶液浓度低于0.25%,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酒精溶液浓度高于1%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和抑制作用”“由趋势图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增高;由数据表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降低”)
10.(2021·滨州)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常用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图一所示处理,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说明: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____________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
(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能否形成对照?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
【答案】(1)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酒精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 不能 变量不唯一
(4)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碳一氧平衡
【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干观察。
(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实验结果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因为两者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11.(2019·通辽)有同学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究竟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L柚子皮的提取液 (2)单变量
(3)形成对照 (4)细菌和菌(微生物)大量繁殖
(5)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解析(1)设置对照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柚子皮的提取液,因此表格①处应填“2L柚子皮的提取液”。
(2)甲、乙两组选取的草莓品种、大小、成熟情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4)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大量繁殖。
(5)根据实验现象加入柚子皮提取液的草莓变质个数少,可以得出结论: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选项
实验名称
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
染色
B
观察叶片结构
毛笔
蘸取最薄的叶切片
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滴一滴碘液
染色,观察胚乳的位置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潮湿度
纸盒左半侧
1只
明亮
干燥
纸盒右半侧
1只
阴暗
潮湿
实验思路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表中。
位置
黄粉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黑暗
25℃
干燥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喷洒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第5天的平均发芽率
A
各20粒同样饱满的玉米种子
0
100%
B
40%
95%
C
70%
65%
D
100%
35%
组别
实验材料
浸泡液及时间
其他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甲
草莓50个
2L蒸馏水,2小时
相同
10天
40个
乙
草莓50个
①,2小时
10天
8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生物技术,文件包含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1生物技术解析版docx、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1生物技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0 健康地生活,文件包含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0健康地生活解析版docx、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0健康地生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09 生物的多样性,文件包含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9生物的多样性解析版docx、初中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9生物的多样性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