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教师版).docx
    •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学生版).docx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1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2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3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1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2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7记叙文阅读教师版docx、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7记叙文阅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三轮复习策略
    一、总结反思,查缺补漏
    第一轮、第二轮复习中练过的题要重新看一遍,尤其是易错题,然后根据基础、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练习,弥补缺漏,积累答题经验,避免把问题带进中考考场。
    二、整理素材,准备作文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相当大的分值,考生在写作文时需要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冲刺复习阶段,考生应有意识地进行以下方面的训练:
    1.梳理思想,善于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
    2.锤炼四、五篇成功的范文。最好能针对自己曾经写过的优秀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再次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准备。
    3.注意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此阶段,考生可以每天拿出一个作文文题,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然后进行作文提纲练习即可,不必每篇作文题目都进行完整写作。
    三、重温真题,提升能力
    最后阶段,考生还应该选做近三年的中考真题,以便掌握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同时,也可以检验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审题、解题方面是否还存在欠缺,便于最后的巩固复习;还要时刻关注中考的一些新动向,了解最新信息,大胆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侧重点,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由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在记叙文阅读试题中,小说、散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选择、填空、简答均有涉及,所占分值较多,在12-25分之间。

    ●先 练 真 题
    一、(2021·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年夏天,我十岁,我家从小镇搬到青龙桥村,房东徐家姆姆的侄子阿肖是我的同学,现在我们成了邻居。
    ②妈妈对我说,阿肖三岁没了妈妈,全靠他爸拉扯大。两年前,阿肖爸爸调到外地工作,只好把他寄养在婶娘家,婶娘视他为亲生儿子。
    ③一天晚上,徐家姆姆到我家串门。我俩正要去玩,却被阿肖婶娘拉住,她严肃地对阿肖说,小囡学习成绩优秀,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徐家姆姆和我妈妈家长里短地聊着。阿肖悄悄告诉我,明天下午钓虾去,有大老钳黑将军……
    ④次日一早,阿肖带了镰刀和小铁盒,找我去挖小蚯蚓。我问阿肖,你怎么知道哪里有蚯蚓?阿肖说,首先找潮湿的地方,看地上有没有菜籽样的泥丸,泥丸下就有蚯蚓!我们到菜园挖,装了一小铁盒蚯蚓。阿肖又拿了几只大头钉,用老火钳弯成半圆的虾钩。
    ⑤吃罢午饭,阿肖找了一根小竹竿,喊我出发。大姐对他说,我弟不会游泳,你帮我照看好。阿肖大声说,姐,放心。我们飞奔而出,很快,来到一座石河桥边。阿肖说,这桥下的虾特别多。我们在桥边的石级上坐定。阿肖打开小铁盒,把半条小蚯蚓套到虾钩上,把虾钩撒到清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底石缝里伸出两只长长的黑虾钳,东晃西晃,连饵带钩抓住不放。阿肖沉着地把虾钩上的线放长,黑老钳咬住饵不动,一等钩线松动,它便缩进石缝。待黑老钳吃牢了,阿肖镇静地手持钓竿朝上一挥,黑老钳“啪嗒”一声,落在身后石级上。我擒住它,丢进小木桶。
    ⑥一会儿,阿肖笑着对我耳语,看,水晶虾来了。只见一只通体透明的大白钳,咬钩虽然勇敢,却不如黑老钳老实。阿肖拉起钓竿,“扑通”一声,大白钳落到河中央,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⑦阿肖有点扫兴,换一个河桥再钓,钓了不少黑老钳和大白钳。时间飞快溜过。阿肖让我把一木桶虾拿回家,我不肯,这明明是他的劳动果实,怎能让我一人拿回家。阿肖机灵地对我说,今天你拿,明天我拿,好吗?
    ⑧【甲】我提了一木桶的大虾回家,大姐、二姐和小妹看了都惊讶。大姐严肃地问,你哪里弄来的?我如实相告,我和阿肖钓到的。大姐笑着说,你只会从碗里钓吧。我对大姐说,阿肖说,今天我拿,明天他拿。大姐说,我们烧好了,盛一半给他。于是,二姐、小妹拿了剪刀一起剪虾。二姐说,我们靠小弟开荤了。
    ⑨小妹说,我靠小哥给的口福。大姐做了两碗油爆虾,立刻让我给阿肖送去。我端着一碗油爆虾,走进阿肖家,对徐家姆姆说,我姐让我送的,这虾是阿肖和我一起钓的。徐家姆姆笑着说,你家人多,我又不吃虾,你拿回去。我对徐家姆姆说,你一定要的,我和阿肖有约定,这次我拿,下次他拿。我们给你们,是我们的心意。徐家姆姆边笑边说,你多会说话,听上去舒服。好,我拿。
    ⑩第二天早晨,阿肖拿了两根钓竿和一只木桶,走进我家,大姐对阿肖说谢谢你的虾。阿肖连忙说,我们一起钓的。
    ⑪我和阿肖直奔石河桥,阿肖把一竿钓虾钩交给我,说,今天你也钓。我接过阿肖的钓虾钩,既紧张又快乐。我从小铁盒中挑了一条小蚯蚓,套在虾钩上,去桥东边钓虾。刚开始,也许水温没上来,虾钩放下很久,还没有虾子觅食。
    ⑫不一会儿,桥西边的阿肖处接连“啪嗒”几声,我心里有点慌了。就在这时,我看到自己的虾钩正被一只黑老钳相中,它用两把钳子夹着虾钩上的饵,向石缝隙里缩退。【乙】我学阿肖把钩线放长,让它放松地吃着虾钩,然后用力朝后一挥,“啪嗒”一声,我情不自禁地喊,黑……立刻把话缩回去。阿肖叮嘱,这儿不许讲话。第一次钓到黑老钳,我心里多高兴啊。
    ⑬我和阿肖仿佛在比赛,可我是比不过阿肖的。阿肖一边钓,一边教我。不知不觉,我们已饥肠辘辘,相约饭后再来。
    ⑭吃罢午饭,我们又继续钓,一直钓到太阳西斜,虾子挤满了小木桶。这次不用推让了。阿肖把一木桶虾子带回家。我到家不一会儿,阿肖捧了一大碗油爆虾走进我家,大姐接过阿肖的虾碗说,太多了,太多了。阿肖说,我婶说,你们人多,我们人少。
    ⑮吃罢晚饭,我和阿肖商量把虾卖给饭店。我们都喜欢看书,决定用卖虾的钱去买书看,家长也很赞成。
    ⑯半个月后,我和阿肖有了一大笔钱,我们去书店买了好多书。于是,上午看书,下午钓虾。
    ⑰一天又一天,暑假接近尾声,这个十岁的夏天,我和阿肖在钓虾中结下了深深的友谊,收获的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是童年快乐。
    (作者:张奇寒。有删改)
    1.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阿肖第一次带“我”钓虾的过程。
    约“我”钓虾→① →② →找小竹竿→③ →钓黑老钳→④ →换钓虾点……
    2.本文有不少生动细腻、情趣盎然的描写,请从文中【甲】【乙】两处任选一处做批注。



    3.你认为下面两个备选标题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请简述理由。①十岁的夏天②快乐的童年






    4.本文展现了青龙桥村淳厚的人情,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二、(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天下共明月
    卓然
    ①月到中秋,人们总会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苏轼独坐雪堂饮酒赏月,吃着自己制作的小月饼,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给后人展开了一个怅恨无限却又万象晴明的空间。
    ②在我的家乡小镇上,很少有人能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妙旨幽深的诗句,但人们知道怎样以自己的方式与天下共明月,那是小镇人浓浓的文化情结,是属于小镇人的精神财富。
    ③走近八月,要开始打月饼了。把软高粱穗子削掉,把甜甜的高粱秸铡成小段儿,用大锅煮,把者过高粱秸的水在大火上熬。熬成黏黏的、甜腻腻的糊状,那是“场”。“汤”是自己熬的,核桃、红枣是从自己树上打下来的,芝麻、瓜子是自己地里种的。打月饼所有的原料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这就叫自食其力吧。
    ④小镇上打月饼的总领是五爷。五爷邀请小镇的师傅们来他院子里,把秸饼、红枣、核桃、花生等原料捣碎,连同青红丝、汤、冰糖,掺和到蒸熟的白面里,用麻油搓成酥酥的月饼馅儿。
    ⑤在做月饼的同时,也要做好月饼皮儿。把面、汤与麻油掺和到一起,在大案子上揉搓摔打。特别重要的一动作是“提”。把面提起来,猛猛地摔下去;再提起来,再猛猛地下去。如此反复,直到把“场和面”提溜到如胶如漆,如瓷如玉。那个"提"的功夫是做月饼的重要程序,名叫“提糖”。所以在我们小镇上,月饼就另有了一个很乡愁名字:“提糖”。
    ⑥“提糖”馅做好后,抟成青核桃大小的馅团,用做好的月饼皮包起来,放到梨木雕花的模子里,拿木槌用力往模子里打。只有用力打出来的提糖才会没有瑕疵,才会有清晰的花纹和文字。这就叫“打提糖”。
    ⑦提糖是用力打到模子里去了,怎么脱出来呢?把梨木雕花模子的四个平角放在大案子上依序轮番磕。砰!砰!砰!……远远听着,犹如长安捣衣声。一直磕到如婴孩一般柔软娇嫩的月饼脱模而出。周遭是清晰的瓦楞,中间端端的四个字:“中秋月饼”。两旁两朵牡丹,寓意花好月圆,荣华富贵。
    ⑧烤提糖在院子中间的廊厦底下,烧的是梨木、柿木、杜梨木、枣木、桃木和杏木,只有果木烤出来的提糖才是正经味儿。鳌子在下边烤,盖子在上边熏。一烤一重,上下夹攻。熏烤出来的提糖不变色,不变形,模样端雅,品相娴静,莹如蜜蜡,玉色含章。
    ⑨小镇上有两种月饼,一种是五爷院子里打的,上边尽管有“中秋月饼”四个字,但我们却习惯叫“提糖”;另一种是各家母亲蒸的,没有别名,单叫“月饼”。
    ⑩母亲蒸的月饼一个五层,每层原料各异,味道不同。月饼并不一样大,最大的如初升明月,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像寿桃,蒸熟之后的月饼一套五个,摆起来像一座小小的白塔。母亲蒸的月饼,既可以品尝,也可以欣赏,还可以当饭吃。如果把提糖比作一章赋,母亲蒸的月饼就是一首诗。母亲蒸的月饼,不但有提糖应有的味道,还有新麦香和伏面香,与伏面的白,以及母亲的巧和母亲的知出心裁。要讲风味,母亲蒸的月饼才是我的家乡地地道道的中秋风味。
    ⑪中秋节送“提糖”是敬意,只有小辈送给长辈。给岳丈,给祖父和外公,给婶婶、姨姨和姑姑。在我们小镇,有那么一个人,人们在过节的时候都会记得他,记得给他送一个“提糖”,或者送一角“月饼”。那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一介寒微的教书先生。我们小镇上很少有人奢望先生把孩子推出龙门,只要孩子能识几个字,能看住“门户”,就全凭了人家教书先生。尊师重教,是风尚,也是传统。
    ⑫尽管这些都是八月十五时候送的,却不能叫“送十五”。只有母亲蒸的月饼送给女儿才叫“送十五”。把母亲蒸的“月饼”从大到小摞到篮子里,还会放些核桃、柿子、枣儿、嫩玉茭、毛豆。女儿家里虽然也有这些东西,但是父母却总想着把一整个秋天都送给女儿,送给女婚,送给外孙。
    ⑬除了给女儿送十五,母亲会把月饼切成一角儿一角儿,送给左右邻家。其实我们并不叫送,用一个“送”字,没有意思,不近人情。我们叫“花”,给左邻右舍“花月饼”,文雅,悦耳。别说乡村少文化,几千年的乡愁,几千年的文明,都沉沉地裹在一个灿若锦绣的“花”字里。母亲去给邻家花月饼,会对邻家婶婶说:“尝尝俺家的月饼吧,蒸得不好,让你笑话。”邻家婶婶会接住月饼夸一句:“哎哟哟!看你的手多么巧呀!”一角月饼一句话,小镇的小巷里就像刮起来一阵春风,小镇的天空也像飘浮起了一片带春雨的轻云。
    ⑭一家“月饼”几家尝,几家“月饼”一家尝。咬上一口月饼,把中秋的欣悦和明月播洒在人世间的光华,一起咽到肚子里。一角月饼,殷殷多情,浓到千年万古化不开。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小镇人用哪些方式过中秋?



    6.赏析句子。
    ①一直磕到如婴孩一般柔软娇嫩的月饼脱模而出。(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母亲去给邻家花月饼,会对邻家婶婶说:“尝尝俺家的月饼吧,蒸得不好,让你笑话。”邻家婶婶会接住月饼夸二句:“哎哟!看你的手多么巧呀!”(从描写角度赏析)



    7.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8.文章以“与天下共明月”为题,有什么好处?



    9.“一角月饼,殷殷多情,浓到千年万古化不开。”许多传统美食意蕴丰富,请另举一例说说其寓意。



    ●再 讲 技 法
    一、整体感知。
    命题规律
    近年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把考查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
    从命题形式看有:文章的概括---内容的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谁,干什么,怎么样)。主题的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人物形象的概括。
    备考策略
    审清题意。就是要分析题干要求,包含几层意思,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只有搞清题意,我们才能更好地按要求做题,少走弯路,切中要害。回扣原文。找出题干考查点的出处。从命题的考查层次上看,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一般都很清晰,从分段考查到牵涉到上下几段概括总结,逐步过渡到对于全文内容的把握。从段落上来看,考查一般情况下是从前往后,逐层深入,先分后合。这样一来,为更好地回扣原文找到了一定的思路。
    上下联系。由回扣原文依照的切入点作为参照点进行文意上的上下联系,范围可能在本段之内,也可能涉及到上下几段内容。在联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划定答题所需的大体氛围。在联系上一定要注意考虑全面,同时要抓关键,缩小范围。
    分析综合。就是在上下联系锁定的范围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其加工组合,找出有效信息,概括总结,提炼要点。在分析综合中要强调“要点”意识,因为评卷工作中是根据要点分配分值的。这一过程最能体现思维能力,也是答题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组织表达。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头脑中分析出的有效信息付诸卷面。首先考虑用原文中的语句,如果原文中的语句量过大,就需要进行压缩,有效组织,用自己加工过的语句回答。在答卷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书写要工整,避免错别字。
    二、段落层次。
    命题规律
    中考记叙文阅读中,从命题规律看,记叙文在“记叙文的段落层次”方面的命题主要是:①文章的段落结构的分析;②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③文章(段落)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式等)
    备考策略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要词语、句子法(抓住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关键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例如《从到三味书屋》中就可摘取第一自然段中的“百草园”和“是我的乐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可以用第七、八自然段中的句子概括第一、第二部分的段意(“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
    段意、层意的概括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
    二是力求简洁,不要过多复述;
    三是力求明确,不能笼统含糊。

    ●演 练 2021 真 题
    三、(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
    秦兴江
    ①初冬时节,天变得越来越短。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马大爷抚摸着身边的墓碑,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今天是来滩涂边第三天了,这三天陪伴他的只有身边马老太的墓碑,马大爷还没有看见一只天鹅的影子。
    ②“会等到的,会等到的。”马大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像是安慰着墓碑下的人。
    ③“奇怪,比十年前整整晚了三天啊!”
    ④马大爷不由想起十年前的那个下午,那个黄昏。
    ⑤那天下午,马大爷和马老太在自家自留地里收拾秋后的玉米秆和残枝败叶。看看天色不早,马大爷说:“饿了,咱回家弄饭吃吧。”马老太一边应声起身,一边突然指着远处的水边问:“那是什么?”
    ⑥“像两只鹅。奇怪,这是谁家的鹅啊?”马大爷看着不远处的两只大白鹅说,“天都黑了,谁家的鹅跑这么远哩?”
    ⑦也许是那两只鹅发现了他们的议论,突然一声长鸣,展翅飞远了。
    ⑧“天哪,不会是天鹅吧!你看你看,都怪你,说话不能小声点?一辈子急吼吼的,像放炮仗似的!”
    ⑨马老太开始大声埋怨起来。马老太一般是不埋怨他的,她是一个好媳妇,历来和声细语,可是这次却大声埋怨起他来。
    ⑩第二天下午,他们又来到了滩涂自留地。当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很多白天鹅。
    ⑪第三天也是,从第二天的12只,变成了16只。马老太数了半天终于数清了是16只。
    ⑫那一年,是白天鹅来的第一年,虽然白天鹅来的并不多,但是第二年、第三年,每到那个时节,马大爷和马老太都会去那个滩涂等候,白天鹅也会如期而至,一年比一年多。特别是经过了三年以后,他们更加坚信,白天鹅会不请自来。
    ⑬马太爷和马老太逢人便讲那些白天鹅的故事,那是他们的滩涂,那是他们的白天鹅。知道白天鹅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每到白天鹅快来的日子,滩涂上就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好多好多奇怪的人,他们带着“长枪短炮”,穿着奇装异服。“你们,你们,你们是干啥的?不要吓跑了我的白天鹅!”
    ⑭马老太挺身而出,声色俱厉。
    ⑮“又不是你家的白天鹅!”那些人连嘴巴都不用歪一下,他们就像听不见马老太的声音,看见白天鹅飞来了,就恣意地踏过马老太家的自留地,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瞄向水边的白天鹅……
    ⑯马老太气急之下,一病不起。后来就再也没有白天鹅翩翩飞来。
    ⑰第四年,不,是第五年,白天鹅的身影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更多人的关注。百里黄河沿岸,那一片片滩涂,和那水波荡漾的黄河水面上,还有那林木交错的黄河湿地,数千只白天鹅仿佛水中的雪莲,又宛若快乐的天使,时而悠然自得地引吭高歌,时而踏着水花婉转低鸣,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
    ⑱那一片水域和滩涂,从此便被人们称作“天鹅湖”。
    ⑲可是,马老太却走了。
    ⑳“不,你没走,我要陪着你,年年都陪你看天鹅……”
    ㉑马大爷从遥远的思绪中回到现实。天就要黑了,他留恋地抚摸着身边的墓碑。马老太去世后,她的坟就埋葬在自家的滩涂,这里是最先看见白天鹅的地方。
    ㉒可是后来天鹅湖的水深达几米,沿河滩涂湿地都被淹没了。冬天,天鹅来的时候找不到吃的,天鹅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最后竟不再飞来……这两年冬天,马大爷和村里的老人们没少带着自家的大豆、玉米,撒向白天鹅活动的黄河滩涂。马大爷想,如果马老太在的话,她肯定也会大力支持自己这样做的。不然,河水上冻的时候,那些天鹅去哪里找食吃呢?
    ㉓天真的要黑了。马大爷再次抚摸着身边的墓碑,恋恋不舍地说:“算了,明天我再来陪你吧!”
    ㉔他擦拭着眼角的一滴泪水,缓缓地转过身。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久违的鸣叫,那声音,马大爷再熟悉不过了!
    ㉕“来了!来了!”马大爷激动地大声喊着。夕阳的余晖中,那最前面的一个身影,竟然变成了马老太年轻时的身影,是那么美丽动人……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0.马大爷“守望”的是什么?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



    11.小说回忆了“十年前的那个下午”,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



    12.请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蕴。



    13.小说写“夕阳下白天鹅化身马老太”这一内容来结尾能否删除?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四、(2021·辽宁·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去年夏天,我去外地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没有同伴。
    ②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独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置,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还没出门就倍感紧张。
    ③我刚走进火车包厢,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儿。过了一会,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④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身体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刚上车的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⑤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⑥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
    ⑦“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她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大人聊了会儿,孩子们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包厢里显得很热闹。
    ⑧“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吃的。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时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⑨接着小姑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此刻我拿着荔枝,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顾虑。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
    ⑩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坚硬、粗糙,常有顾虑;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软、晶透,充满善意。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⑪第三天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
    ⑫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者》,有删改)
    14.阅读选文③~⑫段,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刚上火车
    当天深夜
    第二天
    第三天
    主要情节
    “我”见到了同一包厢的乘客。
    B
    小姑娘给每个人分荔枝。
    D
    “我”的心情
    A
    害怕
    C
    不舍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16.选文第⑥段结尾句提到“我”没有拿零食给孩子们吃,请从文中找出原因。



    17.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②段和第⑧段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反复:



    颤抖:



    18.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19.结合选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原因。



    五、(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红条绒布衫
    ①“妈,一周不到,买了三件长袖衬衣了,都还没穿呢,咋又要买呢?”我话没说完,患小脑萎缩症的妈,就说我没良心,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布衫。
    ②听着妈欠逻辑的话,我真真切切地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岁月。
    ③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妈是妇女队长兼棉花专业队队长。一天下午,我放学路过棉花田,妈正在地头把苦楝豆儿往冒着热气的大铁锅里倒,她是在试验用土法熬制棉田专用农药。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两条大辫子交叉绑在身后,汗水浸润的脸庞更显得白里透红。爹担着水桶来帮忙,对妈说:“刚才碰见村长,说让你带着花婶明天去公社开棉花技术培训会。”
    ④第二天一大早,花婶来家找妈一起去开会。花婶穿着一件红条绒布衫,上面三颗包金边的大黑绒扣,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妈凑近了仔细端详花婶的红条绒布衫,一脸的羡慕。“这是我结婚时的衣服,一直没舍得穿。今天这不是到公社开会嘛,就拿出来穿了。你长得好看,穿上肯定更好看。你试试。”花婶边说边脱下红条绒布衫给妈试穿。
    ⑤我忍不住惊呼:“妈,你穿真的比花婶穿还好看!”妈脱下了布衫,叹口气说:“我啥时候也能有件红条绒布衫呀!”爹说:“是啊,你经常去外面开会学习,应该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啊。今年你又被评为‘劳模’了,过几天队里给你发了奖励籽棉,你拿到县城卖了,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妈说:“妮儿说了多少回了,要买钢笔,还得给她做个新书包。布衫,我就先别想了。
    ⑥秋收之后的一个星期天,生产队的牛车去县城拉化肥,妈把两个装满东西的大口袋搬到了牛车上。我知道妈这是要搭车上县城哩,就也爬上牛车,想跟妈一起上县城。妈说卖东西赶集带着我耽误事,赶我下车。爹对妈说:“这一袋儿红薯皮是你检的,那一袋儿红薯干儿也是你拾的红薯切的,卖了钱你就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也带妮儿逛逛县城。”“呵呵!我还怕你把我的‘私有财产’充了家庭的公哩。”妈开心地笑着,没再赶我下车。
    ⑦妈把我领到新华书店门口的书摊儿前,对摆书摊儿的大爷说:“能不能先让妮儿在这儿看书,一会儿我卖完东西,再来给你付钱?”大爷满口答应。妈回来的时候,胳膊夹着空口袋,我知道她已经把东西卖掉了。我想把这本《少年文艺》看完再走。妈看我拿着手里的书实在不想放下,就坐在一旁等我。过了一会儿妈说:“再不赶紧,赶不上拉化肥的牛车了,得步行回家哩。”我急得眼泪下来了,求妈再让我看一会儿。妈问大爷:“这书本哪儿能买到?”大爷说:“这样的书得事先向邮局订。一订一年的,得一块多钱。”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⑧回家的路上,妈在一家商店的柜台上看到了那件红条绒布衫,她看着摸着,犹豫不决的样子。
    ⑨那天妈到底还是没买红条绒布衫,我们也没赶上生产队拉化肥的牛车,步行回了家。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妈进门就对爹说:“等邮局送信的再来村儿上,你打听一下啥时候订《少年文艺》,给妮儿订一份。”后来我听老师说可以通过学校订刊,妈就把订刊的钱给了我。听老师说,我是学校唯一一个订报刊的学生。
    ⑩后来家里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了。有一次,我提起妈一直想也没想到手的红条绒布衫,妈说:“那样的布衫早过时了,即使不过时,也不适合我这岁数的人了。”
    ⑪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关于红条绒布衫的往事又被头脑不清楚的妈反复说起,我才意识到,红条绒布衫大概是妈心底里深藏的一个遗憾,虽经岁月洗涤,却依然真切地存在于潜意识里。
    ⑫我想到可以到网店上撞撞运气。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件复古款的红色条绒布衫!又另外淘到了几颗包金边的黑绒布扣。
    ⑬我把红色条绒布衫拿给妈的时候,妈摸着上面的包金边黑绒扣,惊喜的神情像个孩子。银发驼背的妈穿上红色的条绒布衫,仔细端详着:“这布衫多难看!”她又把柜子里自己的衣服拿出来一件件试穿着:“看看,我哪一件衣服都比这红条绒布衫好看!”
    ⑭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海峡,文章有删改)
    20.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红条绒布衫”讲述的事情。
    (1)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布衫,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自己攒钱要买红条绒布衫,为了给我订书再次放弃;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反复说起红条绒布衫,我为妈买来复古款红条绒布衫。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的理解。






    23.结合全文,说说妈对红条绒布衫的情感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六、(2022·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去艾青先生故乡
    钱红莉
    艾青先生故乡,是距金华市区很远的一个小村子。
    先生老家,大极,无数房子,一进又一进,灰了,旧了。走着走着,至一中庭,天井储满白亮亮的阳光。墙壁阴影处,挂一匾额,《蒋氏家训》,松花黄的底,衬几行淡青的字:
    一戒溺爱护短,要严慈相济。
    二戒重男轻女,要一视同仁。
    三戒粗暴任性,要说服疏导。
    “二戒重男轻女”——民国时期的乡绅,早有如此心胸眼界,着实了不起。艾青先生自小便生长于这样自由气氛的家庭,难得。
    艾青先生家,至少有三十间屋子吧,陈列他各个时期的照片,犹如黑白老电影,将一名游子的一生,定格于故乡的庭院。离开众人,我一人自这间屋迈至那间屋,一点点了解他的生命历程……我在一张聂鲁达的生日宴会照前,徘徊良久——原来,艾青与聂鲁达处在同一时代。我的脑海里储存的,仅仅有艾青对于一位乡下妇女大堰河的深情,以及那首著名的家国之诗,却不知他足迹遍布东欧、南美,竟也去过聂鲁达的国度,参加他五十岁生日宴会。
    看完墙上相片,再去陈列柜寻觅,无数诗集封面,已然泛黄,风一吹,似要折断。许多竖排繁体版本,让人有点儿恍惚,仿佛一脚踏入旧日时光。所有人影都是旧的,唯有思想簇新。
    自旧到新,这里有一位诗人一生的路程。
    十几位孩子站在厅堂,朗诵艾先生的名篇。稚嫩的脸,闪亮的眼,青葱的语气,阳光映射于孩子们光亮的额上,有白银一样的质地。站在阴影处,认真倾听这些孩子们的发声,一字一顿,语感、韵律以及内在的节奏……忽然感动起来,这是《诗经》里的中国,几千年了,这种民间的气质依然在,未曾消逝。
    一群鸟一样欢快的孩子,有不少热爱写诗的。他们将打印好的诗,呈给诗人蓝蓝批阅。蓝蓝汗流浃背,毫无焦躁之气,一行一行认真地读着,赞美着。对每一个孩子,她皆不吝溢美之词。其中一个女孩,默默等在最后,腼腆不前。她的老师牵着她走向蓝蓝,帮她寒暄介绍……这位金华乡下的小学老师,很了不起,她在孩子们心里种上了诗歌的种子。
    去年在黄山宏村,我们放弃午休,静静地坐在餐桌旁,听诗人树才讲自己如何启发孩子们写诗。今年在金华乡下,看蓝蓝大汗淋漓地赞美孩子们稚嫩的文笔。对于真正的诗人,我一直心存敬畏。如果说人类的文明一直在曲径通幽地流转,那么,诗人们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许多光所不能抵达的幽暗角落。
    一直相信,一个国家,只要有诗人在,它也就不至于沉堕到哪里去。诗歌的力量潜移默化,它并非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而是一片星光映衬另一片星光,是用心的陪伴,是清新的启蒙,也是永久的照耀。
    我们去赤松镇,参观佛手园。来得不是时候,佛手的果实十月成熟,那时该是满目橙黄,雍容交错,像抒情的动词,生生不息,绚烂多姿。如今,一派青色,郁郁累累于枝头,温柔沉静。也好,人世过于喧嚣,适当的寡言,何尝不是一种净化?
    出佛手园,远处有山,山中有岚,有云。岚清,云白,绸缎一般,棉花一般,曼妙而行,逍遥自在。除了爱,还有眼前这山川草木。小小人类身处自然,永不孤单。那些草木,那些动物,那些自然界中的生灵,各安其所,相处自洽。而人类,不免焦虑,屡屡焦虑,内在小宇宙紊乱,何不走到自然中,谦卑蹲下,去学习一株草、一颗露珠的宁静?
    金华美食,名不虚传。吃到最为新鲜的菱角、莲子,有着自河里采下便来到餐桌的鲜嫩簇新。菱角、莲子这两样水中仙物,生熟皆宜。老菱角皮厚,需双手捧了,以尖齿叩开,吃相颇不雅观。老菱角要怎样吃呢?在小河之上,双腿悬空于老木桥,悠悠荡荡吹着藕花风,如此心无旁骛地吃起来,才契合人类的野性。
    有一餐,晕车导致对肉类失去胃口,事后方知,那一道道肉类佳肴,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华两头乌烹制而成。我一块也未品尝,但那餐饭,确乎吃出了诗性。只说平常无奇的猪尾、猪头、猪耳之流,是不好登大雅之堂的,但这也拦不住厨师的一颗匠心,他在这些庸常食物下,垫一张荷叶。正是这青翠无尘的荷叶,让一盘菜变得雅致起来。虽未动箸,我一直在观赏它,何其美焉。建于雅俗之间的美,接地气,又有底气,像汪曾祺的那些水墨画,哪怕一棵葱一瓣蒜,涵容不尽,怎么看,怎么美气。你能说一盘被荷叶衬托的猪头肉俗吗?不能,因为它让你看见了一颗诗心。
    夜里,来自各地的诗人们,坐在灯光下,讨论“人文精神与诗歌”。所谓人文,莫非人性与文明。诗歌呢?如果土地的伦理,是长出庄稼,那么,诗歌的伦理,就是要有温暖的心肠。因为和冰冷的智力相比,我们更相信温暖的心肠。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4.艾青先生的故乡充满诗情。文中写了哪些与诗有关的事情?(写出两件即可)



    25.文章画线处,作者为什么对“真正的诗人”一直心存“敬畏”?请分析原因。



    26.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岚清,云白,绸缎一般,棉花一般,曼妙而行,逍遥自在。



    2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处“温暖的心肠”的含义。



    ●演 练 2022 模 拟
    七、(2022·山东·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给您鞠一躬
    ①他叫陆魁。他的手突然有了毛病。他的手不拿东西没事,一拿东西就胡乱颤抖,包括吃饭写字。多亏他已经退休在家,可以慢慢吃饭,可以不握笔写字。
    ②今天陆魁的心情很不好,大庭广众之下生了一肚子气。
    ③早晨起床以后,他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太阳冉冉升起,桃花艳艳开放,走在灿烂的霞光和春天的芳香里,他精神愉悦,脚步轻快,一边走一边哼着戏。他精选细挑,终于从一位女摊主那里买了二斤成色好、价格也合适的西红柿。可是等他把西红柿拿回家里,上秤一称,那东西只有一斤八两,再称一遍,还是一斤八两。陆魁皱了皱眉头,提了那兜西红柿,顺原路返了回来。
    ④他把那兜西红柿甩手扔给那位女摊主:“请你把钱退给我,快!”女摊主歪着头看了他两眼,说:“大哥你刚刚把东西买走,现在又来退货,这是为啥?”他有些激动:“为啥?为啥你不知道吗?我买了你二斤西红柿,到家里一称只有一斤八两,你坑人不坑人,合适不合适?”女人笑了:“大哥,你告诉我,你从哪儿又重新称了的?”他依然理直气壮:“我从我家里呀,我家里有秤!”女人突然变了脸:“你把我的西红柿拿回你家里去称,那还有公道吗?谁来证明这就是我的东西?谁来证明你没有作弊?谁来证明你手脚是那么干净?谁来证明你为人表里如一?”
    ⑤他被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问住了,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⑥女人怒了,指手画脚地斥责他:“你坑人不坑人?你合适不合适?你在家里做了手脚,又跑过来找我的后账!”他涨红了脸,义愤填膺地反击:“你造谣,你陷害,你无中生有!我一个堂堂正正的退休干部,能做那样的埋汰事?卑鄙事?你赶紧把钱退给我,我今天还有事!”两个人争吵起来,马上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有好几个老同志认识他,把他劝了回去,还让他提上了那兜西红柿。
    ⑦他闷闷地吃了早饭,闷闷地放下碗筷,闷闷地走出门来,闷闷地到了浴池。陆魁说他今天有事,指的就是泡澡的事情。
    ⑧泡在热腾腾的浴池里,浑身上下都很舒展,他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回想起早晨发生的事情,感到年途花甲的自己幼稚得像个孩子:你把菜拿回自己家里去称,谁能证明你的清白?谁能证明你的公正?难怪那个女老板跳着脚闹腾,她也有她的道理!
    ⑨穿好衣服之后,陆魁看见自己的脚指甲长长了,应该剪了;而衣柜旁边的桌子上,就放着一把剪刀。因为手抖,陆魁这两年剪指甲,多是老伴儿帮忙,但是今天他咬着牙拿起了那把剪刀,坚强地伏下身来,坚强地去剪脚指甲。他不信自己这么无能,这么依靠别人!结果那把闪着寒光的剪刀在他的脚趾上调皮地乱抖乱晃。他找不准目标,想把剪刀放到哪里,偏偏放不到哪里。他尝试着把右手换成左手,仍然如此。他头上的汗水淋淋漓漓淌了下来。一气之下,他“啪”的一声扔了手里的剪刀。
    ⑩有个声音在他耳边响了起来:“爷爷,您好,我为您剪指甲可以吗?”声音很亲切,很真诚,他抬头一瞅,一个年轻人站在了他的身边:小伙子20岁左右,细身条,高个头,已经是洗过澡了,看样子正准备离开浴池。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谢谢,还是我自己来吧,还是我自己来!”小伙子毕恭毕敬地又把剪刀递给他。有人在他跟前看着,他的手抖得更厉害。
    ⑪小伙子拿起那把剪刀说:“爷爷,我是在咱们这座城市上大学的学生,我是您的晚辈。晚辈给长辈剪剪指甲,不是应该的吗?”他点了点头,意思是应该,应该。小伙子说:“爷爷,今天能在浴池遇见您,这是缘分。您就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孝敬孝敬您。人,谁能不老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伙子手脚麻利,贴着他坐好,弯下腰去,抱住了他一只脚。小伙子很认真,很细心,很耐心,剪刀掌握得恰到好处,很有分寸;剪刀过处,他感到很舒服,很享受。他不由自主地动了动身子,很感动地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小伙子说:“爷爷,您别动。能够帮助您做点儿事情我很高兴,您不用问我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他说:我问错了吗?小伙子说:“爷爷您没问错,但是我不想告诉您。”
    ⑫从浴池出来陆魁的心里暖暖的,甜甜的。他特地绕道去了菜市场,见了那位卖菜的女人,对她说:“对不起,请原谅,我早晨态度不好,有些冲动。”
    ⑬女人笑了,说:“老哥哥,没关系,我的态度也不好,我给您鞠一躬,再送给您两个西红柿。”
    (选文有删改)
    28.阅读“他”拿着西红柿返回菜市场与卖菜女人理论的相关段落,根据提示,补全下面内容。
    他:甩手扔菜,催促退钱→①___________________→理直气壮,据实直告→被问懵后,不知所措→②________________
    卖菜女人:歪着头看,不明缘由→女人笑了,询问地点→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9.根据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太阳冉冉升起,桃花艳艳开放,走在灿烂的霞光和春天的芳香里,他精神愉悦,脚步轻快,一边走一边哼着戏。(从描写角度)



    (2)结果那把闪着寒光的剪刀在他的脚趾上调皮地乱抖乱晃。(从修辞角度)



    30.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1.作者以卖菜女人的话“我给您鞠一躬”作为小说题目,有什么用意?



    八、(2022·江西赣州·三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润雨甘甜细细声
    ①窗外,被骄阳烤炙的知了在不停鸣叫;窗内,被忧思缠绕的她眉头紧锁额头沁出汗珠。“怎么会是他呢?”她小声嘀咕道。原来昨晚班长的伙食费失窃了。今天早上班长和几个同学已经确认了是谁拿走了这些钱。可怎么会是他呢?不该是他呀?!他可是她最喜欢的学生,是她的课代表,是她的得力干将。她的脑海里浮现起他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在早自习带读时的认真负责。她用力的揉了揉太阳穴。“算了,还是问问他吧。”她叹了口气。
    ②他走进了办公室,笑嘻嘻的没心没肺。“老师,您叫我?有什么事吗?”“坐下吧。咱们班不是丢失财物了嘛,我被这事搞的头疼,想问问你的想法。”她故意皱眉说道。“我觉得吧,应该是别班的人拿的。老师您想想,这钱放了那么久都没人拿,说明不是我们班拿的,您说对不对?”“嗯,你说的有道理。”她的手指不自觉的在桌上敲打起来。他凑了过来小声说,“老师,您应该查查隔壁班的嘛!” “别操心,我会的。对了,小诚,你昨天下午下课后回家了?”“是啊!”“那怎么不和我请假呢?”她佯装生气。小诚低下了头,“对不起老师,我偷溜回去的。我回去拿钱。”“哦,是嘛。那拿到了吗?”她打量着他的一举一动。“拿到了。”他没了之前的积极活跃。“我怎么听你外婆说你没回去?”她反问着。“我回去的时候她不在家呢?”“怎么同学说你忘了带钥匙,没进家门?”他望着她,笑笑说,“我爬围墙进去的”。“那你拿了多少钱回学校?”“二十”“二十?咦?怎么在你请客吃零食的时候同学看到不止二十块?”他低头不说话了。她的眉头又皱到了一起,“难道还要继续装下去吗,小诚?”他默不作声。“老师这么信任你,你还要继续欺骗我到什么时候?”她的声音哽咽了。
    ③空气突然凝结,周围的一切都好像静止了。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抬起了头,一脸的视死如归。“是的,钱是我拿的。”她叹了口气,“那现在还剩多少钱?你放哪里了呢?”“我用了四十,还有一百二十,在寝室。”他老实交代。“老师和你一起去寝室拿”。在去寝室的路上,俩人都未言语。到了寝室,他爬上了窗台,从晒着的牛仔裤口袋中掏出了一百二十块。动作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她望着他,心里隐隐作痛。这就是她的爱徒?!她从他手中接过那钱,问到“你打算怎样给同学一个交代?”他低声回答:“晚上我向她道歉”。她眉头舒展些,语重心长的拍着他的后背:“知错就改就行,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老师希望你还是那个让老师引以为豪的好学生!”“嗯!”他点头道。
    ④可是,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期望发展下去。下午放学后,他跑了,不在学校,也不在家。这可把她急坏了。夏日的天气风雨莫测,白天还艳阳高照,晚上便雷声隐隐,下起了倾盆大雨。下这么大的雨,他去哪里了?会不会想不开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呢?一连串的问题拷问着她,她头痛欲裂了。“不行!我要去找他!”她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回到寝室匆匆拿了把雨伞便往雨里冲。她去了学校周围的小卖部,没有;又去了网吧,也没有;再去了菜市场,还是没有。她慌了,一路向店家打听他的踪迹。终于,有一个老板说看到他往后山去了。她赶紧跑向了后山。这时候的雨很大,风很急,电闪雷鸣,雨伞被风刮跑了,她顾不得,疯了般往后山冲。
    ⑤“小诚!小诚!你在不在?!”她声嘶力竭的呼喊着,任由风雨击打着自己柔弱的身躯。“小诚!你在不在?你快出来,咱们回去吧!”她一路跑一路喊。恍惚间,她看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蹲在灌木丛里。“小诚,是你吗?”她一边问一边跑过去。“老师!老师,我在这呢!”一个蓬头垢面的,全身沾满草屑的男孩子站了起来。她赶紧拉着她的手,把他带离灌木丛,带离狂风暴雨。终于,前面有可以躲避风雨的屋檐。她拉着他,跑到了屋檐下。此刻的俩人,都被暴雨淋成落汤鸡。她的泪水夹杂着雨水流了下来。“怎么跑后山去了呢?狂风暴雨更加危险你不知道吗?!”她不受控的诘问道。此时的小诚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抬头看着她,颤抖着说:“对不起老师,我一时冲动就跑去后山了,后面天黑了我害怕想回来,可下暴雨了,我没法走。”她看着他怯懦的一面,心疼了,再多的埋怨、指责到了嘴边都烟消云散。她蹲了下来,帮他把散在脸上的头发拨开,“小诚,勇敢一点!错了没关系,真的,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你这次拿了钱,老师并没有惩罚你,因为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一点就通。老师对你这么信任,你还要做傻事狠心伤老师的心吗?”“老师对不起,是我错了,是我太冲动了,我会改的,请您再次相信我!”小诚嚎啕大哭。她由着他肆无忌惮的发泄,她知道,蝉蛹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破茧成蝶。
    ⑥雨小了。丝丝细雨从天空轻柔的洒下,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芳香,沁人心脾。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大一小两个长长的并排走着的影子,影子下,是两颗释怀的向上的心。
    32.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33.请结合文中具体描写,分析老师这一形象。



    34.请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中以下的两个句子。
    (1)窗外,被骄阳烤炙的知了在不停鸣叫;窗内,被忧思缠绕的她眉头紧锁额头沁出汗珠。                      



    (2)“不行!我要去找他!”她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回到寝室匆匆拿了把雨伞便往雨里冲。



    35.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九、(2022·辽宁辽宁·一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美玉在青春的碎影里敲响
    ①很幸运,高中三年,虽有文理分班,但语文老师始终是我的班主任。古人言,人如其名。老师姓张,单名一个玲字——它是指美玉碰撞、敲响的声音,“如鸣珮环,心乐之”。明亮、剔透、干净,这三个词贯穿了张老师的一生。
    ②老师喜欢红色,尤其是朱红。每到冬天,她便穿上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系羽绒服,在寒风中站成一束熊熊燃烧的火。让温暖与热情绽放成衣服上的腊梅,凛然盛放在我们心间。
    ③她有着冬天赋予的冷艳的气质,尤其是眼睛,逼人的注视足以让窗子里的表情和窗花一起结霜。在她的课上,每当我们讲悄悄话时,她就不露痕迹地结束掉话题,两手撑着讲台,绷着脸,眼睛瞪得像个摄像头,用寒光照铁衣般的目光压制住全班的呼吸声,让悄悄话不再悄悄,等到我们感到气氛不对,猛然抬头时, 便被她等待已久的眈眈相望撞个满怀。
    ④她不会斥责,而是转过头去,恍若无事般,继续讲课。她不会像喇叭一样大喊某个人的名字,把他拎出来杀鸡儆猴,也不会秋后算账。她只是用一双从雪花的结晶里望过来的眼睛,清晰地告诉我们春天的地平线,越过去,就要做好迎接万里雪飘的准备。
    ⑤每个学期初,她总会担心我们放飞的玩心收不回来,便时常在别的老师上课期间,悄悄走到班级的后门,默默地窥视。注意到谁闹腾得欢,就冷冷地盯着他。或许是心有灵犀,也或许她的目光过于锐利,即使我们背对着她,也会突然感到如芒在背,偷偷瞥一眼,发现她果然在后门口,眼睛黑得发亮,便赶紧安分下来,专心听讲。
    ⑥当然,后来她这招就不灵了,因为她迷上了穿高跟鞋。刚出办公室门,我们就能听到她“哒哒”的脚步声,于是在她来时,我们早已正襟危坐,目不转睛,令她十分欣慰。
    ⑦张老师虽然严厉,但很热情。为了陪我们,每天她都要从凌晨六点待到深夜十点半,回去后,还要继续处理未尽的事宜。一天又一天,日子复制粘贴便耗尽了她的青春。她也早已不去区分工作和生活了,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教师这个名词下生长,她生命的意义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论证、丰富,又不断去论证新的一届的学生,她已然把生活与工作高度地统一,只是在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会为亏欠家人而感到黯然神伤。
    ⑧因为是理科班的缘故,很多同学不擅长写作,她就会主动写下水作文,并以此为范本让他们去模仿和领悟,直到能自力更生。我也曾想要一篇老师的亲笔,却一直未能如愿,“你自己写出来的就足够当范本了,还找我要,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嘛”,她笑骂道。但青春总要用一些证据来纪念和缅怀,这也成了高中生涯的一个遗憾。
    ⑨我想,如果把我的写作拟人化,其发育成熟、长大成人的时间点,便是在高中。之前的写作更像是词句的糅合,为了修辞而修辞,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能很明显地看出哪些段落是强塞入、默写出的。
    ⑩而在老师一次次的批改,一次次的引导后,终于让语言寻找到了生发它的枝干,让海市蜃楼回归了它的本体。逻辑的年轮有条不紊、水到渠成,情感的喷泉找到了正确的井口。文字与生活的情趣喜结良缘,一切缤纷的落花都是在真实的流水上打着转儿,浸出芬芳。
    ⑪如今,我已经毕业多年,但偶尔还是会梦回母校,回到那段浅吟低唱的青春,任由鸽群惊起紫藤花的清香,在流云下久久地回环,成为一首永无止境的诗……
    (2022第二期《青年文摘》)
    36.选文围绕着语文老师和我们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7.品味⑤段“悄悄走到班级的后门,默默地窥视”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8.品味选文⑩段画线的句子,分析张老师的作文引导使学生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39.结合选文,分析张老师的形象。



    40.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选文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激之情。
    B.选文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老师对我们说话不听讲的厌恶。
    C.选文⑤段加点词语“心有灵犀”,体现了老师的严厉和我们对老师的敬畏。
    D.选文题目含蓄点明了中心,表达了对老师赞美之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2022·山东聊城·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梅干菜烧肉
    陈世旭
    ①母亲是广东潮州人,会烧菜,能把豆腐和白菜帮子烧出红烧肉的色香味。但她很少有时间做饭。全家五口全靠地一个人在一间废品加工厂做工养活。她每天天亮前出门,晚上快半夜才到家。姐姐和我谁先到家谁做。一天两顿,很简单:半锅水,两把米,一堆剁碎的菜帮子,用到处捡来的刨花、锯屑、烂木片煮熟……
    ②好歹念完了初中,赣北一个农场来招工,说是去了就是工人,每月可以拿工资。我知道母亲无论如何不肯让我去吃那份苦的,便瞒着母亲报了名。直到出发前一天我才告诉母亲,她半夜回家措手不及,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帮我收拾了一个简单到寒酸的小包。我这一走,就是小半年。
    ③半年后我回家过年,母亲上工的那个废品加工厂也放假。她便整天在家里忙,忙一天两顿饭,忙着料理我从农场带回的棉花——打了两床棉被,给我们几个做一身棉袄棉裤……之前我们都是单衣单裤过冬。
    ④除了忙活这些,母亲还有些事做得很秘密,总是在我们几个都睡熟以后才做。我动身返回农场的那天早上,她指着一只堆得老高的长条竹篓说:这是给你带去农场的。什么啊?这么多!我很惊讶。母亲淡淡地说:就是一床棉被,还能有什么。
    ⑤回农场那天,母亲送我上火车。我们早早赶到公交车站,却好长时间见不到车来。好不容易上了一趟车,一路上看着车停站、等红灯、让人、让车,人几乎要疯。谢天谢地,终于到了火车站。下了公交车,抬上竹篓,母亲就飞快地跑起来。她在前,我在后,跑了几步,母亲的步子就乱了,一个趔趄接一个趔趄,终于跑不起来。我一个劲埋怨母亲,干吗给我这么多东西?母亲喘气说,你一个人在外面,能带就多带些。就那样挣扎着进了站,发现还要翻过一个高高的天桥。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缩成一团就往天桥的台阶上爬。
    ⑥还制几个台阶就下天桥了,已经看得清正在吹哨子、摇动小红旗的列车员的脸了,母亲忽然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⑦我扯起竹篓,拖到车门下边,列车员一面发牌气,一面帮我把竹篓弄上车。我冲进车厢,在第一个车窗的小桌板上俯下去,顾不得背后的叫骂和拍打,猛力掀开车窗。
    ⑧母亲已经站起,抱着月台上的站牌柱。她任凭列车刮起的风,吹散花白稀疏的头发,失神地站在那里。
    ⑨当天傍晚到农场,打开竹篓,居然有那么多的瓶瓶罐罐:砂糖、猪油……其中居然有那么大的一罐梅干菜烧肉!
    ⑩我想起我们一家寒碜的年夜饭,那时姐姐偷偷给我解释说,自从你去农场之后,母亲把定量肉票都拿去换钱了……
    ⑪不幸的是,那些瓶瓶罐罐在母亲跌倒时都已摔碎。好在竹篓包得严严实实,连汤汁都没有漏出来。当夜一帮弟兄大呼小叫,挑出了玻璃碎屑,风卷残云,扫荡了个精光。给母亲去信时,我没有说那些瓶瓶罐罐的破碎,我怕母亲的心会跟着破碎。
    ⑫再次回家过年,我才知道,一年前送我那次跌倒,母亲胫骨韧带撕裂,在家里只躺了三天就一病一拐地去那个废品加工厂上工了——她怕丢了那份工。而在这一年我收到的家信里,有关她受伤的事只字不见。她不许姐姐透半个字给我。她怕我的心会跟着撕裂。
    ⑬难怪母亲当时抱着月台的站牌柱!
    ⑭写这则短文的时候,我想起了来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是散文的范本,我的短文或许情境有一点跟它相似,不过,抱着站牌柱的母亲对我一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在那之后,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都会有一个抱着站牌柱的母亲满怀忧虑地为我送行。
    (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12月6日,有删改)
    41.文中“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体现在一个“瞒”字上,请你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图表。
    我瞒母亲
    (1)
    我怕母亲难过,没有说出她精心为我节省出来的东西摔碎的事。
    母亲瞒我
    母亲怕我不肯接受,在我们熟睡后秘密地为我准备了许多吃的。
    (2)
    42.赏析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缩成一团就往天桥的台阶上爬。



    4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语句。
    她任凭列车刮起的风,吹散花白稀疏的头发,失神地站在那里。



    44.品读文章第⑬段,将“我”此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45.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都会有一个抱着站牌柱的母亲满怀忧虑地为我送行。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11 作文: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11 作文,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1作文教师版docx、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1作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9 议论文阅读: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9 议论文阅读,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9议论文阅读教师版docx、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9议论文阅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记叙文阅读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