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2* 变形记(节选)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2* 变形记(节选)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格里高尔,变形前,变形后,“人异化为虫”,主题归纳,课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2.了解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思考小说背后的深刻主题,理解资本主义对任性的摧残和扭曲
生平: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03年开始创作小说,他运用象征性手法,小说情节曲折,思路跳跃,暗示着主题。成就:开创了现代主义之一的象征手法,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学派的鼻祖。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失踪者》。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饥饿艺术家》。
节选部分(第一部分)小说的重要情节。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壳虫”,惊慌,却不忘工作;家人既惊慌又同情,却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后文第二部分:格里高尔慢慢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惯,但他仍然担心着家人,而家人却视格里高尔为累赘。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失去了自我就会陷入绝境第三部分:全家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打工,并最终忍受不了格里高尔,妹妹提出将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病又饿,陷入绝境,在遭到家人的唾弃和社会的抛弃后,无声无息的死去。
划分文本段落:第一部分(1-3)写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变形为甲壳虫。第二部分(4-14)写格里高尔挣扎起床的心理过程。第三部分(15-29)写家人发现他变成甲壳虫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研读课文:(一)小说里的哪些人哪些方面的”变“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1.写格里高尔身体、声音的变化,即生理上的变化 身体的变形: (1)肚子高高隆起,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2)许多细的可怜的腿脚, (3)腿上还有白色斑点 声音变化: 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细节描写
动作变化:(1)翻身艰难:已经无法侧卧(2)起床艰难:(3)开锁艰难:(4)退回房间艰难——动作、细节描写 作用:描写了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却又荒诞的世界
父亲: (1)父亲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 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2)一边跺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高尔赶回到房间去,逼着格里高尔回到房间去 (3)大喊大叫地催着格里高尔往前走/猛力一推 ——动作描写(刻画了父亲是一个残忍、没有人情味的人)
2、屋里其他人的变化:
母亲:向格里高尔走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 ——动作描写 (刻画的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协理:一声大叫、惊骇 ——语言描写 (刻画了协理是一个冷漠的人)
“变”与“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 善良、宽厚、隐忍、孤独、有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形变而心未变,虫形人心家人: 躲避、讨厌、虐待、嫌弃 ——形未变却心变,人形虫心
(二)在文章中,作者很具体的交代了时间,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从“六点半”到“六点三刻”,到“七点钟”,再到“再过五分钟就是七点一刻了”,作者以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之后行动的艰难,虽已变身成甲虫,却仍摆脱不掉紧张的生活压力的悲惨命运。
格里高尔忍受着生活沉重的负担,卖命的工作还债,他是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人
变成甲虫后他活动艰难、满身伤痛、无人理解还被亲人抛弃
象征: 在这里象征着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四)作者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这有何象征性? 甲虫扁圆、行动迟、小细腿、甲虫易被捏死或者踩死等等的甲虫的特征甲虫丑陋而无利用价值,只会让人感到恶心和厌恶,所以最后他化成甲虫之后才会遭到家人的无情抛弃,而甲虫也整体象征着西方人的现实生存困境
本文通写一个小人物格里高尔异化成一只甲壳虫后,身边的父母亲人和同时对他的态度的转变,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逐渐丧失自我,无法自我掌控命运,以及对人与人之间逐渐冷漠的道德问题。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异化与《促织》中成名之子的异化有何异同之处?而导致两位主人公异化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思考角度从两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家庭成员、经济状况、人生追求、家人的态度、性格特点等方面)
《促织》与《变形记》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