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版).docx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第1页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第2页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第3页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版)第1页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版)第2页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文件包含专题35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docx、专题35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1、落实考点。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专题35  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常考点0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常考点03 保护生物多样性...........................................................9 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典例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问题,使养活地球人口的环境压力不断减小 B.温室效应是由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C.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短缺不会造成影响 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解答】解: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只是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未来人口造成的环境压力还将持续增加,A错误;B、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B错误;C、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C错误;D、一孩政策调整为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出生率,有利于调整年龄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典例2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已经进入数据统计阶段,预计中国人口总数会控制在14.5亿以内,可见我国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有效途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在内地湖泊区域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为此,保护环境与资源,需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解答】解: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与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短缺、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A正确;B、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不但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B错误;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又造成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D、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会使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解决粮食生产不足的问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要求考生识记相关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技巧点拨】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特别提醒】 区分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和增长速度(1)增长率: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大幅下降,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比较低。(2)增长速度: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增长率较低,但增长速度比较快。【变式演练1如图是梅托斯提出的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毁林造田可能是ab年粮食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 B.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 C.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衰竭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 D.该模型未考虑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分析】人口增长导致的问题和原因: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多种物质、精神需求;社会发展。【解答】解:A、毁林造田可能是ab年粮食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A正确;B、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B正确;C、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衰竭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C错误;D、该模型未考虑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增加引起的环境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变式演练2相关资料显示,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减少。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不必再节约淡水资源 B.人口增长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科技进步不能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无密切联系【分析】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的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解答】解:A、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但仍需要节约淡水资源,A错误;B、人口增长、城市化建设等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B正确;C、科技进步在解决海水淡化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错误;D、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水土流失、大气涉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人口过度增长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全球环境问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变式演练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将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图是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图中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  )人口增长势头过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性别比例失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二胎政策等均是为了调节人口数量。【解答】解:由图可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说明老龄化严重;另外男女比例105.2100,说明性别比例失调。故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老龄化严重和性别比例失调。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分析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了解我国的人口情况和政策措施是关键。常考点0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典例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温室效应赤潮酸雨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空洞潮汐大脖子病A①②④ B⑥⑦ C③⑤⑦ D②⑤⑦【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解答】解:温室效应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高造成的水污染;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潮汐是自然现象,和环境污染无关;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污染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典例4近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质疑和反对。被日本政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属于(  )A.放射性物质 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 C.家庭污水 D.矿物质和化学品【分析】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八大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质物质和化学品、水体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解答】解:A、核污染水属于放射性物质,A正确;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属于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B错误;C、家庭污水属于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C错误;D、矿物质和化学品属于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技巧点拨】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2.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特别提醒】 (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物圈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剧增,同时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富营养化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变式演练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现,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还在逐年融化,使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酸雨 B.海洋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解答】解: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使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使企鹅的栖息地变得越来越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温室效应导致的不良后果,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难度不大。【变式演练52020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的含义是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温室效应 B.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植树造林 C.尽量公交出行,少用私家车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不会影响农业生产【分析】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结合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植树造林,B正确;C、尽量公交出行,少用私家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C正确;D、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进而会影响农业生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变式演练6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是当今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引起大范围雾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C.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分析】1、雾霾的组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2、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解答】解:A、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所以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B正确;C、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意味着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错误;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雾霾为信息载体,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考点03 保护生物多样性【典例5为了破解长江无鱼现状,从20211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十年禁渔,保护的不只是鱼,更是对生存环境的救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禁渔主要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以恢复其正常健康状态 B.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 C.长江滩涂湿地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是人类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之一【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有两个:一方 面要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程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适当的物质、能量投入。3、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物质、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解答】解:A、禁渔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恢复其正常健康状态,A正确;B、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利于恢复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长江滩涂湿地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D、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是人类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之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典例6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进行垃圾分类 B.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大力植树造林 D.沿海兴建化工厂将污水排入海洋【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解答】解:A、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环境,A正确;B、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B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C正确;D、沿海兴建化工厂将污水排入海洋加剧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技巧点拨】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3.多样性成因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4.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5.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1)占据空的生态位。(2)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如松树线虫等。(3)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4)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5)缺少天敌的限制。【变式演练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物进化无关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我国实行伏季休渔政策不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正确;C、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才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错误;D、我国实行伏季休渔政策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变式演练82014122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真菌通常被称为有害的植物杀手,在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相同物种密密麻麻的植物之间快速地蔓延,防止一些非常有竞争力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命系统的多样性 B.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热带雨林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C.真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 D.探究热带雨林中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时,实验组的土壤可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真菌是真核生物。【解答】解: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B、保护热带雨林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错误;C、真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但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若其存在,应为生产者,C错误;D、实验组的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1h目的是灭菌,同时避免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较基础,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变式演练9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云南等地的红豆杉基因多样性进行保护 B.湖南建立的黄腹角雉、大鲵等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就地保护 C.贵州药用植物园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北京大量引进火炬树等国外物种会增强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解答】解:A、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云南等地的红豆杉基因多样性进行保护,A正确;B、湖南建立的黄腹角雉、大鲵等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迁地保护,B错误;C、贵州药用植物园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北京大量引进火炬树等国外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这样反而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价值;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28 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28 免疫调节,文件包含专题28免疫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28免疫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21 生物变异: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21 生物变异,文件包含专题21生物变异教师版docx、专题21生物变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细胞的增殖: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2 细胞的增殖,文件包含专题12细胞的增殖教师版docx、专题12细胞的增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