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轻松课堂】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课件PPT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 01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 01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文件包含01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讲义docx、01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01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策略高考能否考好,二轮复习是一个关键环节。经过一轮复习,往往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生物基础知识总是记不准、用不好;对实验探究题感觉不好做,做不好;题读不准,作答了却不得分;对难度稍微大点的生物题比如遗传题缺乏思路,且不能举一反三。为了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框架梳理:生物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知识框架”梳理,以便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而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融会贯通。二、回归教材,注重教材细节:新课标I卷的题“不偏”“不怪”“不坑”,不会在题目中设“语言陷阱”,大多数题考查的内容直接或改编至教材。三、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类知识”的梳理,深入理解生物学研究方法:新高考命题的呈现,往往是延续科研人员的思维过程。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四、掌握生物学实验的两大要素:自变量和对照。自变量保证了实验设计的逻辑正确,对照保证实验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所有的实验设计题都是由自变量得到的因变量(实验结论),因此在做实验题时首先要找准自变量。五、帮助学生总结一些答题技巧做选择题要把握住几点:(1)高考题往往有非常明确的选项,比我们平时的模拟题要简单,所以千万不要把高考题看得太难,不要想多了,想复杂了。(2)高考题考查的对象一般是重要概念和基本素养,对于重要概念不能过于死记硬背,要理解。(3)生物不是数学,不考复杂的计算,数字越复杂,答案可能越简单。所以要善于运用倒推法、排除法来做选择题。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二轮复习后学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解密01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分层训练)
1.(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支架”或“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核酸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C.组成多聚体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有关2.(2020·山东·三模)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荧光蛋白需要20种必需氨基酸B.荧光蛋白质可作为标签蛋白,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C.荧光蛋白必须在加热条件下,遇双缩脲试剂才呈紫色D.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肽键,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3.(2021·黑龙江·大庆教师发展学院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N在蛋白质里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脂质与糖类相比含O较少、H含量更多C.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盐析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4.(2020·河北·武邑宏达东方学校二模)对如图柱形图相关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B.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养液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若y表示人体细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氧元素、碳元素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5.(2021·浙江·模拟预测)在生物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对材料的使用错误的是( )A.西瓜汁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去除色素之后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B.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可以用苏丹Ⅲ直接对子叶染色后检测C.牛奶适当稀释后,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D.如果材料选择合理,一种材料可以用于多个检测实验6.(2021·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二模)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乳糖、淀粉是叶肉细胞内的重要糖类物质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不能用作蛋白质鉴定的材料C.淀粉、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斐林试剂可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但要现用现配7.(多选)(2020·江苏南通·三模)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之一,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花生子叶细胞膜B.提取光合色素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C.解离洋葱根尖时,加入的酒精有固定分生区细胞的作用D.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常用70%的酒精对双手消毒8.(多选)(2020·辽宁·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或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乳汁、大豆等所含的蛋白质中不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B.纤维素很难被人体消化,但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C.脂肪不仅是储能物质,还具有缓冲、减压等作用D.壳多糖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
1.(2021·广东惠州·二模)Mg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参与ATP转化为ADP的过程,同时Mg2+还能作为其他涉及NTP(核糖核苷三磷酸)或者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酶促反应的辅助因子。(注:NTP或者dNTP中“N”指的是含氮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ATP与ADP含量很少,较少量的Mg 2+便可满足反应需求,因此Mg2+属于微量元素B.由于合成DNA和RNA的原料不是NTP或者dNTP,因此这些过程不需要Mg2+参与C.在细胞的各个结构中只有线粒体、叶绿体膜上有Mg2+的载体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Mg2+的需求量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会更多2.(2020·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三模)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体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二者含量远超正常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后,人体的癌胚抗原基因和甲胎蛋白基因逐渐减少B.妊娠妇女的甲胎蛋白含量可能会增加C.CEA或AFP含量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指标之一D.CEA和AFP均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3.(2021·陕西省洛南中学二模)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一类单链RNA分子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含C、H、O、N、P、S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核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其催化活性可能受温度影响D.核酶催化RNA水解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4.(2021·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模拟预测)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5.(2018·天津静海·一模) 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C.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D.甲、乙、丙三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6.(多选)(2021·湖北东西湖·模拟预测)为探究植物内生细菌对植株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科研小组测定了某植物种子分别经两种内生菌(GG10和XSB5)悬液和无菌水(CK)浸泡30分钟和60分钟后长成的幼苗植株中Mg元素积累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是该植物细胞中的大量元素之一,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B.两种内生菌不仅能促进幼苗地下部分积累Mg,还能促进整株积累MgC.同等处理条件下,XSB5菌比GG10菌对幼苗积累Mg的促进效果好D.内生菌的种类差异是导致幼苗地上与地下部分Mg积累量不同的根本原因7.(多选)(2020·江苏南京·二模)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细胞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人体浆细胞的数量增加、抗体数量增多;丁与靶细胞结合后,人体尿量减少,维持了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乙的合成和分泌都离不开高尔基体C.生成丙的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D.丁的效应可能是促进了肾小球细胞对水的重吸收8.(多选)(2020·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二模)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Q是激素B.②中Q可能是载体C.③中Q可能是抗体D.①②③中Q都具特异性9.(2020·全国·高考真题)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淀粉酶A3,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A3酶活性时,既可检测淀粉的减少,检测应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__的增加。(2)在A3的分离过程中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通常会在凝胶中添加SDS,SD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确定A3的最适pH时使用了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结果如图所示。某同学据图判断,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讲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讲练)(含解析),共31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6 细胞工程,文件包含16细胞工程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16细胞工程讲义docx、16细胞工程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06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文件包含06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06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讲义docx、06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