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考点加强课2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归纳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考点加强课2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归纳,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题型1 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一、“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
1.解题思路
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方法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示例
种类问题
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
2n(n为等位基因对数)
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
配子间结合方式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4×2=8
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乘积
AaBbCc×Aabbcc,基因型为3×2×2=12种,表现型为2×2×2=8种
概率问题
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1/2×1/2=1/4
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
二、“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
1.方法
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
(1)9∶3∶3∶1 (3∶1)(3∶1) (Aa×Aa)(Bb×Bb);
(2)1∶1∶1∶1 (1∶1)(1∶1) (Aa×aa)(Bb×bb);
(3)3∶3∶1∶1 (3∶1)(1∶1) (Aa×Aa)(Bb×bb)或(Aa×aa)(Bb×Bb);
(4)3∶1 (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
【例证1】 (2017·全国卷Ⅱ,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审题指导 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的比例,可拆分为××,可进一步推出F1基因组成为AaBbDd,进而推出D选项正确。
答案 D
【例证2】 (经典高考题)已知A与a、B与b、C与c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且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审题指导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可分解为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此,后代表现型为2×2×2=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
答案 D
1.(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仓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P和p、Q和q、R和r)控制,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否则表现为黑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该种仓鼠纯合灰色、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
C.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个体占27/64
D.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子代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7
解析 3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任意两对都不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纯合灰色个体基因型为PPQQRR,纯合黑色个体基因型有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 7种,B正确;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灰色个体占3/4×3/4×3/4=27/64,黑色个体占1-27/64=37/64,C错误;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灰色个体基因型1种,黑色个体基因型7种,其中只有ppqqrr是黑色纯合子,D正确。
答案 C
2.(2018·云南昆明模拟)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
D.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
解析 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4种,A正确;根据分析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由于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其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A_bbC_)的概率为××=,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所以比例相同,C错误;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D正确。
答案 C
重点题型2 巧用“通项公式法”精准推断多对基因自由组合问题
1.利用数据先判断,再推导基因型
这种推导方法中,利用数据不是为了单纯的计算,而是通过数据进行判断,找出突破口,以达到巧推亲代基因型的目的。
2.含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公式
含n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亲本自交,则配子的种类和F1表现型的种类均为2n种,基因型种类为3n种,纯合子基因型的种类为2n种,杂合子基因型的种类为(3n-2n)种。
附: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通项、公式”
相对性
状对数
等位基
因对数
F1配子
F1配子可
能组合数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1
2
1∶1
4
3
1∶2∶1
2
3∶1
2
2
22
(1∶1)2
42
32
(1∶2∶1)2
22
(3∶1)2
3
3
23
(1∶1)3
43
33
(1∶2∶1)3
23
(3∶1)3
n
n
2n
(1∶1)n
4n
3n
(1∶2∶1)n
2n
(3∶1)n
【例证1】 (2016·全国卷Ⅲ,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F2数据转化为规律比,即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可推知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双显性(A_B_)基因型(4种)的植株表现为红花,B错误;单显性(A_bb和aaB_)和双隐性(aabb)基因型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花,所以F2中白花植株有的为纯合体,有的为杂合体,A错误;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比红花植株(4种)基因型种类多,D正确。
答案 D
【例证2】 (2011·全国卷,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 (1)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时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分析4个纯合白花品系的六个杂交组合,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在六个杂交组合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1都开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都是红花81∶白花175,其中红花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该比例表明:这是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对等位基因在完全显性条件下的遗传情况,且这两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 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n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1.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节瓜的性别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解析 实验一纯合全雌株与纯合全雄株杂交,F1全为正常株,F2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其中纯合子占2/10,B错误;实验二中,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与纯合全雌株杂交所得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C正确;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子代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D正确。
答案 B
2.某植物种子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之分,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种子的纯合品系Ⅰ、Ⅱ。让Ⅰ、Ⅱ分别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个杂交组合中,F1都是黄色,再自花受粉产生F2,每个组合的F2分离如下:
Ⅰ:产生的F2中27黄∶37绿
Ⅱ:产生的F2中27黄∶21绿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哪个品系的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断该植物种子的颜色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上述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证明推断的正确性。(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Ⅰ、Ⅱ两个品系的实验,Ⅰ品系实验中F2中黄色个体比例为27÷(27+37)=(3/4)3,这表明F1(黄色)有三对等位基因杂合,且三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就表现为黄色,其他情况均为绿色。(2)Ⅰ品系的实验为:P(绿色Ⅰ品系×纯合黄色)→F1(黄色)F2(27黄∶37绿),该实验中亲本纯合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CC(相关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F1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绿色X品系基因型为aabbcc。测交可以测得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与比例,故只要取F1(AaBbCc)与Ⅰ品系(aabbcc)测交,测交后代将出现黄色与绿色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7即可验证推断的正确性。
答案 (1)Ⅰ F1都是黄色,表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Ⅰ品系产生的F2中,黄色占27/64=(3/4)3,表明F1中有三对基因是杂合的,Ⅰ与亲本黄色之间有三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2)取与Ⅰ杂交形成的F1,与Ⅰ杂交,后代中将出现黄色与绿色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7
重点题型3 确认两对(或多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两对等位基因的3种位置状况下产生配子及自交、测交结果归纳
基因有连锁现象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将呈现独特的性状分离比。
例如:
【例证】 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H、h,R、r)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表。
基因组成
H_RR
H_Rr
其余基因组成
花的颜色
红色
粉红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请参照甲图,画出另外两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
类型编号
甲
乙
丙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取基因型为HhRr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继续生长至开花期,若所有植株全开白色花,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表中________所示。
(3)若用自交实验来探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应选用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进行自交,如果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假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基因型HhRr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1中所有开红色花的植株再自交,则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审题指导 (1)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H、h与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H、h与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H、r连锁,h、R连锁;H、h与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H、R连锁,h、r连锁,后两种情况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取基因型为HhRr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继续生长至开花期,若所有植株全开白色花,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HHrr或hhRR,即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Hr、hR两种,因此H、r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h、R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表中乙所示。
(3)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HhRr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H_R_∶H_rr∶hhR_∶hhrr=9∶3∶3∶1,其中H_RR为红花,比例是×=,H_Rr为粉红花,比例是×=,其他为白花,比例是1--=,因此红花∶粉红花∶白花=3∶6∶7。
(4)基因型HhRr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HHRR∶HhRR=1∶2,开红色花的植株再自交,后代中开白色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hhRR=×=。
答案 (1)
(2)乙(类型) (3)HhRr 红花∶粉红花∶白花=3∶6∶7 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染色体上、不同染色体上) (4)
1.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测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D.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型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解析 丁个体DdYyrr测交,由于D、d与Y、y两对基因连锁,所以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1∶1,A错误;甲、乙图个体基因型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只能揭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在实验验证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C正确;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子代表现型为9∶3∶3∶1,不属于提出假说阶段,D错误。
答案 C
2.(2019·山东泰安模拟)已知某种昆虫(XY型)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已知复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A+>A>a);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昆虫的体色,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回答下列问题:
(1)若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时,这个昆虫种群中棕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让红色昆虫(甲)与黑色昆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为探究F1红色个体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昆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昆虫进行交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判断(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子代__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________,则说明A+和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________,则说明A+和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1)6 5 (2)A+aBB和A+abb ①红色∶棕色∶黑色=3∶3∶2 ②红色∶棕色∶黑色=2∶1∶1 ③红色∶棕色∶黑色=1∶2∶1
(时间:20分钟)
1.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是隐性基因,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3/4,1/4 B.3/4,1/8
C.1/4,1/4 D.1/2,1/8
解析 该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为A_T_,母亲的基因型为A_tt,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tt,可推出父亲的基因型为AaTt,母亲的基因型为Aatt。单独考虑白化病的遗传:他们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单独考虑多指的遗传:他们的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1/2,正常的概率为1/2。患一种病的概率:(1/4)×(1/2)(只患白化病)+(3/4)×(1/2)(只患多指)=1/2(利用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4)×(1/2)=1/8(只利用了乘法原理)。
答案 D
2.某二倍体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红花(B)对白花(b)为显性。现有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数量足够多,且不存在致死的情况)的表现型及对应的比例如表所示。则亲本中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表现型
红花高茎
红花矮茎
白花高茎
白花矮茎
比例
10
1
1
10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1∶11=1∶1,高茎∶矮茎=11∶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红花高茎∶红花矮茎=10∶1,且子一代数量足够多,则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高茎的基因A和控制红花的基因B连锁,子一代出现红花矮茎植株和白花高茎植株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选C。
答案 C
3.(2019·广东惠州三调)香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由独立遗传的两对核等位基因(A/a、B/b)控制。白花甲与白花乙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子二代红花∶白花=9∶7。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B.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
C.子二代白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3/7
D.子二代红花严格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25/36
解析 子二代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的个体都开白花,因此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正确;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有2×2=4种,B正确;子二代白花植株占总数的7份,其中有3份是纯合子,因此杂合植株的比例为4/7,C错误;子二代红花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其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1/9+2/9×3/4+2/9×3/4+4/9×9/16=25/36,D正确。
答案 C
4.(2019·山西太原期末)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的,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
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解析 F2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6∶7,这是9∶3∶3∶1的变式,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弱抗病的基因型为RrBb,又因“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的”,“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A错误;F2的弱抗病植株基因型为RRBb、RrBb,无纯合子,B错误;F2中抗病植株基因型为1RRbb、2Rrbb,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植株占2/3×1/4=1/6,抗病植株占1-1/6=5/6,C错误;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_ _BB、rrBb或rrbb,测交后代不能区分基因型,D正确。
答案 D
5.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1号染色体上的A—a、7号染色体上的B—b和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 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
D.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 根据题意,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不含显性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株高为14 cm的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3个显性基因,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其余基因均为隐性纯合,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 C
6.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7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A.3/64 B.6/64
C.12/64 D.15/64
解析 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可增重20 g,所以重量为170 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F1中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 3种,所占比例为(2/4)×(1/4)×(1/4)×3=6/64。
答案 B
7.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亲本(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现型
白色(♀)
×
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 )
A.杂合子占5/9 B.黑色占8/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解析 由题干分析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两种,其他基因型全是白色个体。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依次为1/3aaBB、2/3aaBb,因此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依次为4/9aaBB、4/9aaBb、1/9aabb。所以F3中杂合子占4/9,黑色占8/9,杂合子少于纯合子,黑色个体不都是纯合子,白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答案 B
8.甜荞麦是异花传粉作物,具有花药大小(正常、小)、瘦果形状(棱尖、棱圆)和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等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利用纯种甜荞麦进行杂交实验,获得了F1,F1自由交配得F2,F2中花药正常∶花药小=441∶343;瘦果棱尖∶瘦果棱圆=591∶209;花果落粒∶花果不落粒=597∶20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药大小的遗传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花药小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花果落粒(DD,♀)与不落粒(dd,♂)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一株花果不落粒植株,这可能是由母本产生配子时________或________所致。
(3)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统计F2中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__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__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1)F2中花药正常∶花药小=441∶343=9∶7,9+7=16=42,说明该对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确定F1的基因型为AaBb,且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花药正常,其余均表现为花药小,则F2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所以花药小的植株(3A_bb、3aaB_、1aabb)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7。(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花果落粒(DD,♀)与不落粒(dd,♂)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均为Dd,应该表现为花果落粒,而F1中出现了一株花果不落粒植株,可能是母本产生配子时基因D突变为基因d或含有基因D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3)由题干信息可知,瘦果棱尖对瘦果棱圆为显性性状(假设由基因E/e控制),且由题中给出的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的基因型(aabbee)可知,若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e和a(或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依据题中的实验目的“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及所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出所利用的实验方法为杂交或测交;对结果分析时,采用逆向假设法,即若基因位于两对或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后代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结果要与实验方法相对应。
答案 (1)两 3/7 (2)基因D突变为基因d 含基因D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②让F1植株间进行随机异花传粉获得F2(让F1植株测交获得F2) ③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9∶3∶4(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27∶9∶21∶7(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
9.某植物的花有白色、蓝色和紫色三种类型,已知紫色形成的过程如下:
(1)基因A、a与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现在有多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让其自交(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第一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第二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第三种情况。
(2)如果控制花色的基因符合图中所示的第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植物的高茎(显性)与矮茎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并且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种,基因型AaBbEe植株进行自交,后代高茎紫花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分析可知,第一种情况中,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则多个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为A_B_∶A_bb∶aaB_∶aabb=9∶3∶3∶1,根据图解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可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色∶蓝色∶白色=9∶3∶4;第二种情况中,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1∶1,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色∶白色=3∶1;第三种情况中,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1∶1,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色∶蓝色∶白色=2∶1∶1。
(2)如果控制花色的基因符合图中所示的第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植物的高茎(显性)与矮茎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并且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因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由AbE、Abe、aBE、aBe共4种;基因型AaBbEe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高茎紫花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 (1)紫色∶蓝色∶白色=9∶3∶4 紫色∶白色=3∶1 紫色∶蓝色∶白色=2∶1∶1
(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课后测评,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补上一课4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生物性别判定遗传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