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21 基因的分离定律
展开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
1、落实考点。
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专题21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分离定律的发现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操作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
①操作图示
②操作流程
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即“假说—演绎”过程
3.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
1.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2.图示分离定律的实质
3.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假设法判断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另一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四、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子代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花粉
结果分析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结果分析
五、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
(2)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出进一步判断。
(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
Bb×Bb→3B_∶1bb
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
Bb×bb→1Bb∶1bb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BB×BB或BB×Bb或BB×bb
只有隐性性状
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bb×bb→bb
六、分离定律遗传的概率计算
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
(1)概率=×100%。
(2)根据分离比计算:
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AA、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
2.根据配子概率计算
(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2)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
(3)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的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七、不同条件下连续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1.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比例为()n,纯合子比例为1-()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n]×。如图所示: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如图所示:
2.两种自由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次,杂合子比例为,显性纯合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比例为。
(2)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解题技巧
1、不同交配类型的判断及应用分析
含义
作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③显隐性性状判断
自交
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受粉
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与反交
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
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2.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
(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3.不完全显性、复等位基因、从性遗传等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分析
(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3)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一、单选题
1.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是( )
A.与一株矮秆水稻测交,观察后代的基因型
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高秆水稻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答案】D
【分析】
是否为纯合子的判断,植物可以用杂交、测交、自交、花粉鉴定法等,其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详解】
A、与矮杆水稻测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是否为纯合子,基因型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且测交不是最简单的方法,A错误;
B、与矮杆水稻杂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是否为纯合子,测交不是最简单的方法,B错误;
C、另一株高杆水稻的基因型未知,若为纯合子,则不能判断待测的高杆水稻的基因型,C错误;
D、高秆水稻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为高杆:矮杆=3:1,则为杂合子,若后代都是高杆,则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和蓝色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已知一个褐眼(Bb)女性与一个蓝眼男性结婚,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0 B.1/2 C.1/4 D.1/8
【答案】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眼的虹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规律。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bb。
【详解】
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Bb)结婚,其后代bb×Bb→1/2Bb(褐眼)∶1/2bb(蓝眼),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1/2。
故选B。
3.人类ABO血型有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男性和一O型血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B型血孩子的概率为1/4
C.他们A型血儿子和A型血女性婚配,有可能生下O型血的女儿
D.他们B型血女儿和AB型血男性婚配,生出B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8
【答案】C
【分析】
ABO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据表格可知,AB型血男性的基因型是IAIB,O型血女性的基因型是ii,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是IAi(A型)、IBi(B型),比例是1:1。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二者婚配生A型血男孩的概率= 1/2×1/2 = 1/4 ,A错误;
B、他们生的男孩为B型血孩子的概率=1/2 ,B错误;
C、他们A型血儿子的基因型是IAi,A型血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IAi、IAIA,因此后代可能会出现O型血(ii)女儿,C正确;
D、他们B型血女儿的基因型是IBi,AB型血男性的基因型是IAIB,二者婚配,所生后代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IBIB(B型):IBi(B型):IAIB(AB型):IAi(A型)=1:1:1:1,后代生B型血男孩的基因型为IBIB、IBi,其概率=1/2×1/2 = 1/4 ,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遗传学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猫的白毛和黑毛,羊的长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
C.两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答案】A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表现性=基因型+外界环境。
【详解】
A、性状表现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A正确;
B、猫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羊的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
C、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C错误;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A。
5.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测定杂种豌豆 F1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
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
C.鉴定一只显性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D.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
【答案】A
【分析】
鉴别生物遗传特性的常用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
A、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测交法,A错误;
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B正确;
C、鉴定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动物是否是纯合子可用测交法,C正确;
D、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D正确。
故选A。
6.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答案】C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杂合子自交n代,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
杂合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自交一年,产生的后代为CC:Cc:cc=1:2:1,其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2;开白色花菜豆植株cc的比例为(1-1/2)×1/2=1/4;自交三年之后,产生的后代中,Cc的比例为(1/2)3=1/8,开白色花菜豆植株cc的比例为(1-1/8)×1/2=7/16;开有色花菜豆植株CC和Cc的比例为1-7/16=9/16,所以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9/16:7/16=9:7,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紫茉莉开红花的纯系和开白花的纯系杂交,F1开粉红花。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下列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让F1进行自交,后代出现三种花色
B.让F1进行测交,后代出现三种花色
C.让F1与开白花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花色
D.让F1与开红花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花色
【答案】B
【分析】
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这一现象。
【详解】
A、假设控制紫茉莉花色的基因为A/a,则F1的基因型为Aa,F1自交,后代产生三种基因型AA:Aa:aa=1:2:1,若后代出现3种表现型,则支持不完全显性遗传的观点,A正确;
B、F1与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1:1,若出现2种表现型,且其中一种为粉色,则支持不完全显性遗传的观点,若出现三种花色,则不支持,B错误;
C、F1与开白花亲本杂交,若白花的基因型为AA,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1:1,若白花的基因型为aa,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1:1,出现2种花色,则支持不完全显性遗传的观点,C正确;
D、F1与开红花亲本杂交,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1:1,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1:1,出现2种花色,则支持不完全显性遗传的观点,D正确。
故选B。
8.下列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表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表型比为1:1
【答案】B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
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能推断出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进而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
D.亲代为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其F2中将出现重组性状
【答案】B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正确;
B、隐性性状是指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能表现隐性性状,B错误;
C、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说明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否定了融合遗传,C正确;
D、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时,F2中将出现重组性状,即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D正确。
故选B。
10.某观赏植物的花瓣重瓣对单瓣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重瓣植株产生的卵细胞无受精能力,单瓣植株的花粉不育,杂合植株则正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合重瓣植株与单瓣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相同
B.对杂合植株进行测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相同
C.杂合植株作亲本,若每代均自由传粉,则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9
D.杂合植株作亲本,若连续自交,则F2重瓣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答案】C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有基因A/a控制,则纯合重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卵细胞无受精能力;单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花粉不育;杂合植株的基因型为Aa。
【详解】
A、纯合重瓣植株产生的卵细胞无受精能力,单瓣植株产生的花粉不育,则纯合重瓣植株作母本、单瓣植株作父本不能产生后代,所以用纯合重瓣植株与单瓣植株作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结果不相同,A错误;
B、对杂合植株进行测交,正交和反交结果也是不相同的,B错误;
C、杂合植株作亲本,则F1中1/4AA、2/4Aa、1/4aa,其中AA无法作母本,aa无法作父本,所以F1中的母本为2/3Aa、1/3aa,产生的卵细胞为1/3A、2/3a,F1中的父本为1/3AA、2/3Aa,产生的精子为2/3A、1/3a,则F1自由传粉产生的F2:2/9AA,5/9Aa,2/9aa,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9,C正确;
D、杂合植株作亲本连续自交时,F1中1/4AA、2/4Aa、1/4aa,其中AA、aa均无法继续自交,所以F1只有Aa继续自交,F2为1/4AA、2/4Aa、1/4aa,其中重瓣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D错误。
故选C。
1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进行了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I~Ⅳ小桶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桶标号
各小桶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
D小球
d小球
A小球
a小球
B小球
b小球
I
12
12
0
0
0
0
Ⅱ
12
12
0
0
0
0
Ⅲ
0
0
12
12
0
0
Ⅳ
0
0
0
0
12
12
A.甲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
B.乙的实验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甲、乙应将每次抓取的小球组合按顺序都置于桌面上,便于统计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分别约为50%、25%
【答案】C
【分析】
本实验模拟的是性状分离比,甲同学模拟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乙同学模拟的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代表产生的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 1:1,但是不同小桶内的小球代表的是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通常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因此 I、II 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详解】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正确;
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确保两个小桶中两种小球数目为1:1,C错误;
D、甲同学模拟分离定律,两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显隐性配子)必须相等,实验的结果是DD、Dd、dd的概率依次接近于25%、50%、25%;而乙同学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实验的结果则是AB、Ab、aB、ab四种类型配子的概率均应该接近于25%,D正确。
故选C 。
12.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出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C
【分析】
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
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
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A错误;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显性性状,隐性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出的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错误;
C、生物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不同环境下,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
D、兔的白毛与黑毛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13.有关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遗传因子可能在传递中相互融合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答案】A
【分析】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
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14.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某玉米种群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1:1,其中dd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让该玉米种群自由交配,子代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3:1 B.5:1 C.7:1 D.15:1
【答案】C
【分析】
dd植株花粉败育,故雄株个体中DD:Dd=1:1,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3:1,雌株个体中DD:Dd:dd=1:1:1,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1:1。
【详解】
dd植株花粉败育,故雄株个体中DD:Dd=1:1,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3:1,雌株个体中DD:Dd:dd=1:1:1,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花粉白玉植株dd的比例为1/8,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及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B.测交可判断性状的显隐关系
C.分离定律发生在精、卵结合的过程
D.狗的长毛和狗的卷毛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A
【分析】
1、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详解】
A、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A正确;
B、测交实验,可用于推测个体未知的基因型,不能判断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B错误;
C、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错误;
D、狗的长毛和狗的卷毛是同种生物、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16.某二倍体昆虫的小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控制,具有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其余25%的个体为正常眼。现将基因型为Aa的昆虫自由交配获得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的表型都为小眼
B.F1中正常眼︰小眼=9︰7
C.F1正常眼个体共有2种基因型
D.F1自由交配得F2,F2中小眼个体占9/16
【答案】D
【分析】
小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正常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
【详解】
A、亲本的表型为小眼和正常眼,A错误;
B、F1中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故小眼比例为3/4*3/4=9/16,故正常眼︰小眼=7︰9,B错误;
C、F1正常眼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AA、Aa、aa,C错误;
D、F1中,配子A:a=1;1,雌雄配子自由结合得F2,F2中小眼个体AA、Aa所占比例为3/4*3/4=9/16,D正确;
故选D。
17.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
A.1/2 B.4/9 C.5/9 D.1
【答案】A
【分析】
据题干分析,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故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不可能是AA,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a,据此进行计算。
【详解】
第一代黄鼠与黄鼠交配,则是Aa与Aa交配产生第二代,第二代中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2:1,第二代老鼠进行自由交配,则通过计算配子来计算第三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第二代老鼠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2,故第三代中AA的占比为1/3×1/3=1/9,Aa的占比为2×1/3×2/3=4/9,aa占比为2/3×2/3=4/9,AA不存在,故Aa:aa=1:1,故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1/2。A正确。
故选A。
18.某地草地贪夜蛾(二倍体)幼虫大量啃食植物的茎和叶,严重危害农作物。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对其防治一段时间后,其抗药性快速增强。研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抗性相关基因a可突变为a1、a2。对该地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
项目
基因型/%
aa
aa1
aa2
a1a1
a1a2
a2a2
比例
20
18
24
1
15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a1、a2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该种群中a1、a2基因频率分别为17.5%和41.5%
C.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是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D.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快速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B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个数÷全部等位基因数×100%。
【详解】
A、a、a1、a2属于复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
B、a1基因频率=(18+1×2+15)÷(100×2)×100%=17.5%,a2基因频率=(24+15+22×2)÷(100×2)×100%=41.5%,B正确;
C、在害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中,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
D、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快速增强是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不属于人工选择,D错误。
故选B。
1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四种,由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它们的显隐生关系是A1>A2>A3>A44个基因的频率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4个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群体中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10种,表现型有4种
C.在自然种群中,与该性状相关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可能为3/4
D.盂德尔遗传规律能够解释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答案】A
【分析】
花色遗传受位于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且呈完全显隐性关系,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
A、4个复等位基因不会同时出现,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群体中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A1A1、A2A2、A3A3、A4A4,6种杂合A1A2、A1A3、A1A4、A2A3、A2A4、A3A4,共10种,表现型有4种,B正确;
C、在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自然种群中,与该性状相关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4)×(1/4)×4=3/4,C正确;
D、题中复等位基因控制生物遗传性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正确。
故选A。
20.某植物的非糯性和糯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非糯性和纯种糯性植株杂交获得F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4
B.如果让F1植株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中有3种类型
C.A、a为等位基因也可以在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D.若含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F1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2∶3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能产生A和a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比例是1∶1;已知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所以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两种颜色的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1∶1。
【详解】
A、根据分析,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2,A错误;
B、如果让F1植株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中有A和a共2种类型,B错误;
C、A、a为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错误;
D、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产生的雌配子A∶a=1∶1,雄配子A∶a=2∶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3,D正确。
故选D。
21.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有红色和褐色两种,颜色的遗传因子组成与相应的表现类型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MM
Mm
mm
雌性的表现型
褐色
红色
红色
雄性的表现型
褐色
褐色
红色
A.褐色母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
B.褐色母牛产下的褐色小牛必为雄性
C.红色公牛产下的子代雌性可能为褐色
D.红色公牛的子代雄性必为红色
【答案】A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由一对等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表格可知,若基因型为MM,则不论雌雄均为褐色;若基因型为Mm,则雌性为红色,雄性为褐色,若基因型为mm,则不论雌雄均为红色。
【详解】
AB、据分析,褐色母牛基因型为MM,其后代可能有两种基因型:MM和Mm,产下的红色小牛(M_)必为雌性,但若产下褐色小牛(M_),则雌雄均有可能,A正确、B错误;
CD、红色公牛基因型为mm,其子代基因型为_m,雌性必为红色,雄性则可能为红色或褐色,CD错误。
故选A。
2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 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型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③可知黄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
B.①可表示测交,F1中黄果∶白果约为1 ∶1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 ∶ 3
D.P中白果和F2中的白果基因型一样
【答案】D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
【详解】
A、由③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A正确;
B、①表示黄果和白果杂交,后代出现了黄果和白果,故①可表示测交,F1中黄果∶白果约为1 ∶ 1,B正确;
C、控制南瓜果实颜色的基因用A、a表示,P中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黄果(aa)占1/2;白果(Aa)也占1/2,F1中黄果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黄果,F1中的白果自交得到F2中,黄果∶白果=1∶3,所以F2中黄果与白果理论比例是(1/2+1/2×1/4)∶(1/2×3/4)=5∶3,C正确;
D、由于白色是显性性状,所以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而F2中的白果基因型是Aa或AA,D错误。
故选D。
2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进入老年后发病。A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突变。某家族的AD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III-7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型未知。对下列系谱图的分析中不再考虑有任何变异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I-5的基因型是TT或Tt
B.若III-7已怀孕(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则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6
C.若III-7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生女孩的患病率低
D.若II-5为纯合子,则III-7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
【答案】C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题意分析,患病的I-1号和I-2号结婚生出了表现正常的Ⅱ-3号个体,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又知该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且为常染色体,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详解】
A、由分析可知,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Ⅱ-3号的基因型为tt,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Tt,则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A正确;
B、Ⅱ-6号的基因型为tt,Ⅱ-5的基因型是1/3TT或2/3Tt,则Ⅲ-7的基因型为1/3tt、2/3 Tt,若Ⅲ-7已怀孕(与正常男性结婚),则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6,B正确;
C、由于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Ⅱ-6号的基因型为tt,可见Ⅲ-7可能携带AD致病基因,则Ⅲ-7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因AD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其生育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相同,C错误;
D、若Ⅱ-5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TT,Ⅲ-7的基因型为Tt,即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C。
24.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了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作出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紫罗兰花的单瓣性状为显性性状
B.含基因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
C.重瓣紫罗兰的亲本只能是单瓣紫罗兰
D.紫罗兰的单瓣基因纯合致死
【答案】D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花对重瓣花为显性,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Dd,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dd。由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知,亲本之一只提供了一种含基因d的配子,则题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含D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单瓣花对重瓣花为显性,A正确;
B、若含D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则亲本单瓣紫罗兰(Dd)自交,亲本之一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而另一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d),其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符合题意,B正确;
C、重瓣紫罗兰均不育,故重瓣紫罗兰的亲本只能是单瓣紫罗兰,C正确;
D、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F1应表现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D。
25.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正常,妻子的父母均正常,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半乳糖血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1/3 B.1/4 C.6/11 D.11/12
【答案】C
【分析】
妻子的父母均正常,但其妹妹患有半乳糖血症,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妻子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AA),母亲是携带者(Aa),则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1/2Aa。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2A:1a,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1/2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3A∶1a,随机结合后,6AA∶5Aa∶1aa,所以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6/11。C正确。
故选C。
26.下列关于杂交、自交和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高茎
B.杂合子水稻逐代自交,则后代中的纯合子比例不断提高
C.测交是指用隐性纯合子与未知基因型个体杂交,以推知其基因型的方法
D.一株番茄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可判断该个体为显性个体
【答案】A
【分析】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2、自交: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受粉;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3、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和母本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
【详解】
A、用高茎豌豆(DD或Dd)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可能表现矮茎dd,A错误;
B、杂合子水稻逐代自交,则后代中的杂合子比例越来越低,纯合子比例不断提高,B正确;
C、推测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可以用测交的方法,即用隐性纯合子与未知基因型个体杂交,C正确;
D、一株番茄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即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出现,可知该番茄为杂合子,其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D正确。
故选A。
27.剪秋萝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叶形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组合及结果如表格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亲代(P)
子代(F1)表现型及比例
1
宽叶♀×宽叶♂
♀、♂全部为宽叶
2
宽叶♀×窄叶♂
宽叶♂:窄叶♂=1:1
3
宽叶♀×宽叶♂
宽叶♀:宽叶♂:窄叶♂=2:1:1
A.用组合1的F1雄株给组合3的F1雌株授粉,则子代宽叶♀:宽叶♂:窄叶♂=4:3:1
B.叶形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显性纯合子致死
C.若仅根据杂交组合2的杂交结果,则很难判断叶形的显、隐性
D.无论是杂交组合1还是组合2,都可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答案】A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3组中,宽叶♂×宽叶♀的后代宽叶:窄叶=3:1,说明宽叶为显性性状,窄叶为隐性性状;并且窄叶是伴X隐性遗传。
【详解】
A、组合1的F1雄性基因型为XBY,组合3的F1雌性的基因型1/2XBXB、1/2XBXb,因此,子代宽叶♀:宽叶♂:窄叶♂=4:3:1,A正确;
BC、根据杂交组合3,亲代宽叶,子代出现了窄叶,可以判断窄叶为隐性性状,再结合组合2,可以判断叶形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若仅根据组合2的杂交结果,可先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由于根据组合2的子代没有雌性,说明含隐性基因的花粉致死,进而可判断宽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B、C错误;
D、组合1的子代全部为宽叶,无论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都有可能,无法判断基因位置,D错误。
故选A。
28.一株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得到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 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答案】B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1:1,如果产生的配子都可育、且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机会均等,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据此答题。
【详解】
A、Aa植株中雌配子有A(1/2)、a(1/2),若雄配子a有50%的致死,则雄配子是A(2/3)、a(1/3),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1/2×2/3):Aa(1/2×1/3+1/2×2/3):aa(1/2×1/3)=2:3:1,A正确;
B、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应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2):(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B错误;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雌、雄配子中基因频率都是A(2/3)、a(1/3),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2/3×2/3):Aa(2×2/3×1/3):aa(1/3×1/3)=4:4:1,C正确;
D、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雌、雄配子中基因频率都是A(1/2)、a(1/2),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仍是1:2:1,D正确。
故选B。
29.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且比例为1:2:1,如果让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B.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C.红色:粉红色:白色=3: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答案】C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假设亲本纯合红色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白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是Aa。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粉色是中间性状,假设亲本纯合红色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白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是Aa,F1自交后,F2是AA:Aa:aa=1:2:1,其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1:2,分别进行自交,则1/3AA自交后代还是1/3AA,2/3Aa自交后代是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F2红色、粉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后代为红色AA(1/3+1/6):粉红色Aa(1/3):白色aa(1/6)=3:2:1,C正确。
故选C。
30.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确呈蓝色,糯性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不考虑基因突变)。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F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B.观察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能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C.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D.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答案】C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
【详解】
A、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F1的基因组成为Ww,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因为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复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移向了两个细胞,这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
B、观察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移向两极的是经复制形成的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即都是红色荧光或都是绿色荧光,如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B正确;
C、依据题干可知,F1的基因组成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 ):糯性(ww)=3:1,但F2所有植株产生的成熟花粉W:w=1:1,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C错误;
D、基因分离定律形成的配子中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为1:1,故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C。
31.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的3个复等位基因(ⅠA、Ⅰ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由该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ⅠAⅠA、ⅠAi
ⅠBⅠB、ⅠBi
ⅠAⅠB
ii
A.两个AB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可能是A型血
B.两个O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一定是O型血
C.一个A型血和一个B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可能是A型血
D.一个AB型血和一个O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不可能是B型血
【答案】D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i),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型的基因型为IAIA或IAi,B型的基因型为IBIB或IBi,AB型的基因型为IAIB,O型的基因型为ii。
【详解】
A、两个AB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可能是A型(IA IA)、B型(IB IB)或AB型,A正确;
B、两个O型血的人不含IA、IB,生出的孩子一定是O型血,B正确;
C、一个A型血IAi和一个B型血IBi的人生出的孩子可能是AB型、A型、B型、O型,C正确;
D、一个AB型血和一个O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不可能是AB型或O型,D错误。
故选D。
3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试验中,用正交和反交实验不能判断的遗传学问题是( )
A.这对相对性状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B.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C.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D.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
【答案】A
【分析】
正交和反交可用于检测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如果是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会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正交和反交可用于检测细胞核基因遗传还是细胞质基因遗传,如果是细胞核基因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如果是细胞质基因遗传后代的表现型会与母本相同,因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
【详解】
A、根据正交和反交实验无法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对数,A符合题意;
B、用纯合体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用正交和反交实验,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相同,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C不符合题意;
D、用正交和反交实验,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则为细胞核基因遗传;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相同,则为细胞质基因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己知某环境条件下某动物种群中只有基因型为AA和Aa个体能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和Aa个体数比1∶1,假设每对亲本仅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一代产生的子代中Aa所占的比例为( )
A.6/16 B.2/5 C.4/9 D.1/2
【答案】B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
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且其比例为1∶1,则A的基因频率为 3/4,a的基因频率为 1/4。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为 3/4×3/4= 9/16,Aa的基因频率是2× 3/4× 1/4= 6/16,aa的基因频率为 1/4×1/4 = 1/16,又因为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且两者比例9∶6=3∶2,故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一代产生的子代中Aa所占的比例为2/5,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34.已知等位基因B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决定山羊有胡子和无胡子,杂合子(BbB+)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胡子,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胡子。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雌羊BbBb B.F2雌山羊中有胡子个体占1/4
C.F2雄山羊中有胡子个体3/4 D.F1中雄性无胡子,雌性有胡子
【答案】D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山羊胡子是从性遗传实例。在雄性中Bb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B+为显性基因,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其杂交产生的F1为:BbB+(雌性无胡子,雄性有胡子)。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基因型为BbBb:BbB+:B+B+=1:2:1。
【详解】
A、据上分析可知,亲代中有胡子雌性基因型是BbBb,A正确;
B、F2雌山羊中有胡子个体BbBb占1/4,B正确;
C、F2雄山羊中有胡子个体BbBb、BbB+占3/4,C正确;
D、F1为BbB+,雄性中Bb为显性基因,表现为有胡子,雌性中B+为显性基因,表现为无胡子,D错误。
故选D。
35.鸡的母羽和雄羽由一对等位基因(H、h表示)控制。所有的母鸡只具有母羽,而公鸡的羽毛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让雌雄均为母羽的个体自由交配,发现子代公鸡中母羽:雄羽=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母羽是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只会在子代公鸡中出现
C.子代母羽可能的基因型有hh、Hh、HH
D.雄羽公鸡与亲本交配,后代母羽概率为1/2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这种羽毛性状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说明鸡的这种羽毛性状属于从性遗传。根据子代公鸡中母羽:雄羽=3:1,说明母羽是显性,亲代的基因型均为Hh。
【详解】
A、根据子代公鸡中母羽:雄羽=3:1,说明母羽是显性,A正确;
B、据题意,母鸡只具有母羽,而公鸡的羽毛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性状分离只会在子代公鸡中出现,B正确;
C、亲代的基因型均为Hh,F1的基因型为hh、Hh、HH,母鸡全为母羽,说明子代母羽可能的基因型有hh、Hh、HH,C正确;
D、雄羽公鸡(hh)与亲本(Hh)交配,后代雄羽(hh的公鸡)概率为1/2×1/2=1/4,母羽概率为1-1/4=3/4,D错误。
故选D。
36.现有一个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之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 )
A.4∶3∶4 B.5∶5∶1 C.6∶2∶3 D.4∶1∶4
【答案】B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
设亲代具有繁殖力的个体中AA的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产生的配子A的比例为X+(1-X)/2=(1+X)/2,a配子的比例为(1-X)/2,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所占的比例为[(1+x)/2]2=9/16,可求得X=1/2,即设该种群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和Aa所占比例均为1/2,但亲本中aa的数量无法计算,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7.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5: 1 B.8:1 C.3:1 D.8:5
【答案】B
【分析】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Bb占2/3,则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2/3×2/3=4/9、Bb占2×2/3×1/3=4/9、bb占1/3×1/3=1/9,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B正确。
故选B。
38.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家蚕幼虫体色正常基因(A)与油质透明基因(a)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以下杂交组合的后代中能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幼虫雌雄的是( )
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则正常家蚕基因型是ZAZA、ZAZa、ZAW,“油蚕”基因型是ZaZa、ZaW。
【详解】
A、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不符合题意;
B、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不符合题意;
C、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不符合题意;
D、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39.基因型为HH的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中,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和一只公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公羊基因型是( )
A.hh B.Hh C.Hh或hh D.HH
【答案】C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基因型为Hh时,雄羊表现为有角,而雌羊表现无角,说明这跟性别有关。
【详解】
Hh基因型的个体雌雄表现不同,雌性的Hh个体表现为无角,雄性的Hh个体表现为有角;母羊只有一种基因型HH表现为有角,故一只有角母羊(HH)和一只公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其无角小羊的基因型为H_,则其基因型为Hh,故这只公羊一定具有基因h,其基因型为Hh或hh,即C正确。
故选C。
40.若马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的毛色性状中,杂合子表现为棕色马
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C.F2中雌雄马自由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2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型的比例相同
【答案】D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析题中信息:“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 F1 均为淡棕色马, F1 随机交配, F2 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可知马的毛色的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假设马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淡棕马的基因型为Aa。
【详解】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淡棕色马,A错误;
B、 F2 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 F2 中雌雄马自由交配,即1/4AA、1/2Aa、1/4aa自由交配,产生配子中A为1/2,a为1/2,其子代中棕色马(AA或aa)所占的比例为1/2×1/2=1/4,C错误;
D、 F2 中淡棕色马(Aa)与棕色马(AA或aa)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1,表现型为淡棕色马(Aa)与棕色马(AA或aa),比例为1:1, D正确。
故选D。
41.猫的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猫毛色的基因XB决定黑色,Xb决定黄色,基因型为XBXb个体中的两条性染色体随机表达,表型为黑黄相间。现有黑黄相间猫与黄色猫交配,生下四只黑黄相间的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
A.三雄一雌 B.全为雌猫
C.雌雄各半 D.全为雄猫
【答案】B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由于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含有B和b的黑黄相间猫只能是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黑色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黄色雌猫,基因型为XbY是黄色雄猫,基因型为XBY是黑色雄猫。
【详解】
黑黄相间的雌猫(XBXb)与黄色雄猫(XbY)杂交,后代为XBXb、XbXb、XBY、XbY,若生下四只黑黄相间的小猫,且含有B和b基因的个体Bb基因随机表达,表型为黑黄相间,由于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黑黄相间的小猫只能是雌猫,故B正确。
故选B。
42.某雌雄同株植物的抗病与易感病是―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一杂合抗病植株自交得F1,淘汰易感病个体,剩余个体自交得F2,则F2的抗病与易感病的比例为( )
A.6:1 B.5:1 C.3:1 D.2:1
【答案】B
【分析】
根据题意,抗病是显性性状,用T表示,一杂合抗病植株自交得F1,F1中TT:Tt:tt=1:2:1,淘汰易感病个体,剩余个体TT和Tt自交得F2,据此计算。
【详解】
杂合抗病植株自交得F1,淘汰易感病个体后,TT占1/3,Tt占2/3,自交后,TT自交后代全部都是抗病个体,Tt子代中出现易感病个体的比例是2/3×1/4=1/6,所以F2中抗病个体比例为1-1/6=5/6,则F2的抗病与易感病的比例为5:1,B正确。
故选B。
4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动。如下图,在一个容器中放入了两种不同大小的球共4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抓取一次球记录后,继续进行下一次抓取实验
B.此容器可代表F1个体的雌雄生殖器官
C.在模拟实验过程中,A小球的数量无需和B小球数量相等
D.从容器中任意抓取2个球就可以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分析】
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1)两只桶模拟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2)两桶中的小球分别模拟雌配子和雄配子;(3)每个桶中标记YR、Yr、yR、yr的四色 小球数量相等模拟雌配子有四种比例是1:1:1:1;雄配子有四种比例是1:1:1:1;(4)右桶中小球(各20个)比左小桶小球(各10个)多模拟自然界中雄配子数比雌配子数多。
【详解】
A、为减小实验误差,抓取一次球记录后,需放回去摇匀后再进行下一次抓取实验,A错误;
B、此容器代表F1个体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B正确;
C、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4种小球的数目相等,模拟雌配子有四种比例是1:1:1:1,C错误;
D、从容器中并非任意抓取2个球就可以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必须抓取一大一小,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44.生物学家对某海岛上单一毛色的老鼠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现代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胚胎致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老鼠的基因型有2种
B.黄色老鼠与黄色老鼠交配,子代最多有3种表型
C.基因型为A1A3和A2A3的老鼠交配,子代有3种表型
D.若白色老鼠与黑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黑色老鼠所占比例最大为50%
【答案】ACD
【分析】
分析题文:老鼠毛色的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黄色基因纯合胚胎致死,因此黄色鼠的基因型有A1A2、A1A3,其中A1A1纯合致死;白色鼠的基因型有A2A2、A2A3;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3A3。
【详解】
A、由分析可知,黄色老鼠的基因型有A1A2、A1A3,共2种,A正确;
B、两只黄色老鼠交配,而黄色老鼠基因型有A1A2、A1A32种,若两只老鼠都是A1A2,则交配的子代是A1A1(致死)、A1A2(黄色)、A2A2(白色);若两只老鼠都是A1A3,则交配的子代是A1A1(致死)、A1A3(黄色)、A3A3(黑色);若两只老鼠一只是A1A2,一只是A1A3,则交配的子代是A1A1(致死)、A1A2、A1A3(黄色)、A2A3(白色),故子代最多有2种表型,B错误;
C、基因型为A1A3和A2A3的老鼠交配,子代基因型为A1A2和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共3种表型,C正确;
D、若白色老鼠(A2A2、A2A3)与黑色老鼠(A3A3)交配,子代中黑色老鼠(A3A3)所占比例最大为1/2×1=1/2,D正确。
故选ACD。
45.一观赏鱼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总有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B.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
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
D.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
【答案】ACD
【分析】
分析题文:已知该鱼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后代出现的表现型比例为桔红带黑斑:橄榄绿带黄斑=2:1,说明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且后代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情况。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则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为显性基因,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可推得基因型为AA的个体死亡,即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A正确;
B、桔红带黑斑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则无论回交多少次,所得桔红带黑斑品系均杂合子,即不可能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B错误;
C、由于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自然繁育条件下,该显性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则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C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D正确。
故选ACD。
46.某种植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若干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每代均自交,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B.如果每代均自交,则从F1代起种群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则从F1代起种群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答案】CD
【分析】
由题意知基因型为AA个体不能产生卵细胞,因此能产生卵细胞的个体是Aa、aa;aa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能产生正常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
①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作亲本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4+1/2×1/2=1/2。F1中能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2:1,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1/3A、2/3a;能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及比例是2/3A、1/3a,F1自由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AA=1/3×2/3=2/9,Aa=1/3×1/3+2/3×2/3=5/9,aa=2/3×1/3=2/9,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9+1/2×5/9=11/18。
②F1自交,由于AA不产生卵细胞不能自交,aa不能产生精子,不能进行自交,能自交的只有Aa,因此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4+1/2×1/2=1/2,与F1一致。如果F2自交,与F1情况一样。由此可知,如果每代均自交,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从F1代起种群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详解】
AB、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作亲本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与亲代相同。F1自交,由于AA不产生卵细胞不能自交,aa不能产生精子,不能进行自交,能自交的只有Aa,因此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与F1一致。如果F2自交,与F1情况一样。由此可知,如果每代均自交,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从F1代起种群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AB正确;
C、据分析可知,如果自由交配,F2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18,不同于F1,C错误;
D、据分析可知,如果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作亲本自由交配,F1代种群基因型为AA:Aa:aa=1:2:1,F1自由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为AA:Aa:aa=2:5:2,不同于F1,D错误。
故选CD。
三、综合题
47.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豌豆子叶颜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黄色
绿色
一
黄色×绿色
409
413
二
黄色×绿色
811
0
三
黄色×黄色
1230
410
(1)根据组合二和______能判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分别写出组合一和三的亲本基因型组合分别是 ______。
(3)组合二F1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______。
(4)组合三的F1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植株数目比值约是______。
【答案】三 黄色 Bb×bb、Bb×Bb 黄色∶绿色=3∶1 1∶1
【分析】
根据第二组,黄色×绿色→后代均为黄色,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根据第三组,黄色×黄色→后代出现绿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第一组后代比例为1:1,属于测交,在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第二组后代均为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第三组后代中黄色∶绿色=3∶1,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组合二或组合三可判断出黄色是显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一为测交,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组合三后代中黄色∶绿色=3∶1,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
(3)由分析可知,第二组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为Bb,其交后代的表现型为黄色∶绿色=3∶1。
(4)组合三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所以F1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植株数目比值约是1∶1。
【点睛】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中信息推断显隐性关系及各种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答题即可,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8.在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模式生物对于揭示生命的普遍规律、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开发新型药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的进展。果蝇的细眼与粗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该对基因的表达受性别影响。请分析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实验I
细眼雄蝇×细眼雌蝇
细眼雄蝇:细眼雌蝇:粗眼雌蝇= 4:3:1
实验II
细眼雄蝇×粗眼雌蝇
雌雄果蝇均为细眼
(1)实验I中亲代细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实验I中的F1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粗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若让实验II中亲代粗眼雌蝇与F1雄蝇杂交,若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粗眼果蝇的概率_________________。
II: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其紫花(R)对白花(r)为完全显性,若4号染色体某一区段缺失,使其雄配子不育而雌配子可育。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白花拟南芥和一条4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紫花(该拟南芥不含r基因),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组杂交实验判断紫花基因是否在缺失区段上。
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Tt 1/8 7/16 用所给的白花拟南芥做父本,紫花拟南芥做母本进行杂交得F1,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中紫花:白花=1:1,则控制紫花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若F1中全为紫花,则控制紫花的基因不在缺失区段上。
【分析】
分析题意,果蝇的眼型遗传符合从性遗传的特点,由实验I的F1结果可知细眼为显性,粗眼为隐性,子代中细眼雄蝇:细眼雌蝇:粗眼雌蝇=4:3:1,雄性全为细眼,雌性中细眼:粗眼=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基因型tt的个体只有为雌蝇才表现为粗眼,故实验I中亲代细眼雄、雌蝇的基因型均为Tt。实验II细眼雄蝇×粗眼雌蝇,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细眼,故亲代基因型为细眼雄蝇(TT)×粗眼雌蝇(tt)。
【详解】
I:(1)据分析可知,实验I中亲代细眼雄、雌蝇的基因型为Tt,F1的基因型为1/4TT、1/2Tt、1/4tt,F1个体随机交配,F1雌雄配子均为1/2T、1/2t,则后代中基因型tt的雌果蝇为粗眼,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8。
(2)据分析可知,实验II亲代基因型为细眼雄蝇(TT)×粗眼雌蝇(tt),F1雄蝇基因型为Tt。实验II中亲代粗眼雌蝇tt与F1雄蝇Tt杂交,子代基因型为1/2Tt、1/2tt,表现型为细眼雄蝇:细眼雌蝇:粗眼雌蝇=2:1:1,即3/4细眼,1/4粗眼。若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粗眼果蝇的情况有:其中一只是粗眼果蝇和两只都是粗眼果蝇,所以概率为2×1/4×3/4 +1/4×1/4=7/16。
II:由于4号染色体某一区段缺失,使其雄配子不育而雌配子可育,所以存在一条4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紫花(该拟南芥不含r基因)作为母本可以排除雄配子不育的干扰。实验思路:用所给的白花拟南芥做父本,紫花拟南芥做母本进行杂交得F1,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分析:①若控制紫花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则母本为RO,父本为rr,F1基因型为1/2Rr、1/2rO,表现型为紫花:白花=1:1;②若控制紫花的基因不在缺失区段上,则母本为RR,父本为rr,F1基因型为Rr,全为紫花。
故实验结果及结论为:若F1中紫花:白花=1:1,则控制紫花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若F1中全为紫花,则控制紫花的基因不在缺失区段上。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 分离定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推断相关基因型和概率计算,属于考纲中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9.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遗传因子组成为杂合子的占________。
(3)欲判断黄色子叶(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丙)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 黄色 2/3 自交 黄色子叶(甲)产生了两种配子Y:y=1:1
【分析】
分析题图: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相对于绿色是显性性状,且丁的基因型为(Yy),的基因型为YY或Yy;实验一属于测交,则(甲)的基因型为Yy,(乙)的基因型为yy,(丙)的基因型为Yy。
【详解】
(1)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据此可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2/3。
(3)由于(戊)的基因型为YY或Yy,要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体。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丙)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黄色子叶(甲)产生了两种配子Y:y=1: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具有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0.卡拉库尔羊的长毛(B)对短毛(b)为显性,有角(H)对无角(h)为显性,毛色的银灰色(D)对黑色(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将多头纯种长毛卡拉库尔羊与短毛卡拉库尔羊杂交。产生的F1进行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短毛羊除去,让剩余的长毛羊自由交配,理论上F3中短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2)多头不同性别的基因型均为Hh的卡拉库尔羊交配,雄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1/4,但雌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3/4,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自由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色卡拉库尔羊,其余均为银灰色,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原因,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基因型为Hh的雄羊表现为有角,雌羊表现为无角 显性纯合的卡拉库尔羊死亡(或基因型为DD的卡拉库尔羊死亡) 思路:让多只银灰色卡拉库尔羊与黑卡拉库尔羊交配;
结果:每组后代银灰色与黑色个体之比均接近1:1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型为Hh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H:h=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HH:Hh:hh=1:2:1。
【详解】
(1)多头纯种长毛羊(BB)与短毛羊(bb)杂交,F1基因型是Bb,F1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所有短毛羊(bb)除去,剩余的长毛羊BB:Bb=1:2,自由交配后,F3中短毛个体(bb)的比例为=2/3×2/3×1/4=1/9。
(2)多头不同性别的基因型均为Hh的卡拉库尔羊交配,子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以及比例都为HH(有角):Hh:hh(无角)=1:2:1。但子代雄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1/4,说明雄性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有角,子代雌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3/4,说明雌性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无角。
(3)让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自由交配,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色卡拉库尔羊,说明银灰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银灰色的基因型是Dd,理论上后代基因型DD(银灰色):Dd(银灰色):dd(黑色)=1:2:1,后代黑色比例不是1/4而是1/3,说明基因型为DD的卡拉库尔羊死亡。为了证明基因型为DD的卡拉库尔羊会死亡,也就是银灰色的基因型都是Dd,因此可以让多只银灰色卡拉库尔羊(Dd)与黑卡拉库尔羊(dd)交配。可以预测到每组后代银灰色与黑色个体之比均接近1:1。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分析性状偏离比出现的原因,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实验判断变异的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51.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 B为_________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②黑、红个体全为_______。
(4)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 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b BB、Bb、bb BB和bb Bb 纯合子 B栏中黑色纯合子基因型为BB,只产生一种B配子,且栏中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 B栏中杂合黑色均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栏全为黑色,故基因型为BB或Bb;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基因型分别为BB或Bb、bb。
【详解】
(1)若B栏种牛是A栏种牛的杂交后代,说明A栏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A栏种牛的基因型只能为Bb,B栏种牛的基因型为BB、Bb、bb 。
(2)若A栏是B栏的杂交后代,因为A栏全为黑色,则B栏中的牛应为纯合子,故基因型为BB和bb,其子代A栏中牛的基因型均为Bb。
(3)若B栏(BB或Bb、bb)为A栏(BB或Bb)的亲代,要使后代均为黑牛,故亲本杂交组合为BB× bbBb,因此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②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
(4)若B栏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BB),则黑牛只产生一种B配子,红牛基因型为bb,若B栏中红牛之间可以交配,则后代应该会出现红牛,但A栏中没有红牛,说明B栏的红色个体均为同一性别,彼此不能交配。
(5)B栏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若B栏中黑色杂合个体之间或杂合个体与红牛之间或红牛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则子代应该会出现红牛,而A栏中没有红色牛,说明B栏中杂合黑色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彼此不能交配。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后代的表现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运用杂交实验推断基因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52.小鼠的黄毛(B)对灰毛(b)为显性,短尾(R)对长尾为(r)显性,以一只黄毛雌鼠与一只灰毛雄鼠做亲本,经多次交配,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黄毛:灰毛=1:1。请回答:
(1)依据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排除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
(2)用F1中灰毛雌鼠与黄毛雄鼠杂交,经多次交配,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证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2)小题的判断成立,已知控制小鼠尾型的基因(R/r)位于常染色体上,用一只短尾灰毛雄鼠和一只短尾黄毛雌鼠杂交,经多次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短尾灰毛小鼠所占比例为3/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答案】不能 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本XBXb和XbY杂交,则子代基因型为XBXb:XbXb=1:1和XbY:XBY=1:1,也符合子代雌雄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毛:灰毛=1:1的杂交结果。 雌性将均为黄毛,雄性均为灰毛 RrXbY和RrXBX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一只黄毛雌鼠与一只灰毛雄鼠做亲本,经多次交配,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黄毛:灰毛=1:1,可以推测亲本黄毛雌鼠为杂合子,但无法确定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
(1)依据该实验结果不能排除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本XBXb和XbY杂交,则子代基因型为XBXb:XbXb=1:1和XbY:XBY=1:1,也符合子代雌雄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毛:灰毛=1:1的杂交结果。
(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F1中灰毛雌鼠与黄毛雄鼠杂交,即XbXb和XBY交配,子代雌性将均为黄毛,雄性均为灰毛,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F1中灰毛雌鼠与黄毛雄鼠杂交,即bb和Bb杂交,则经多次交配,子代雌雄表现型一致,故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将均为黄毛,雄性均为灰毛,则证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2)小题的判断成立,即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控制小鼠尾型的基因(R/r)位于常染色体上,用一只短尾灰毛雄鼠(R_XbY)和一只短尾黄毛雌鼠(R_XBX_)杂交,经多次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短尾灰毛(R_XbY和R_XbXb)小鼠所占比例为3/8,根据乘法定律3/8=3/4×1/2,可知亲本均为短尾杂合子,黄毛雌鼠也为杂合子,故基因型为RrXbY和RrXBX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率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3.某植物的花色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和a3都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遗传实验:
组别
亲本组合
子代
表型
比例
实验一
红花×红花
红花:蓝花
3:1
实验二
红花×蓝花
红花:蓝花
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三个复等位基因a1、a2、a3的存在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将实验一子代中的蓝花个体自交,后代中蓝花与红花比值接近3:1,则实验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型为a1a2的红花上有时也会出现蓝色的斑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或“都有可能”)。
【答案】基因分离 不定向性 a1a2、a1a3 a1a3和a2a3 都有可能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和a3都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a2相对于a3为显性。实验一、红花×红花,后代红花:蓝花=3:1,说明红花都是a1a2或a1a2、a1a3,如前者后代(a1a1+a1a2):a2a2=3:1;实验二、红花×蓝花,后代红花:蓝花=3:1,说明红花和蓝花的基因型是a1a2、a2a3。
【详解】
(1)该植物的花色由三个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复等位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其来源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1和a3都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实验一中若亲本都是a1a2,后代中1/4a1a1(红花)、2/4a1a2(红花)、1/4a2a2(蓝花),蓝花均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与题意不符;若亲本是a1a2×a1a3,后代中1/4a1a1(红花)、1/4a1a3(红花)、1/4a1a2(红花)、1/4a2a3(蓝花),蓝花(a2a3)自交后代中有1/4红花,与题意相符;
实验二中两个亲本为a1a3(红花)×a2a3(蓝花)时,后代为1/4a1a2(红花)、1/4a1a3(红花)、1/4a2a3(蓝花),1/4a3a3(红花),与实验二的结果一致,所以双亲的基因型是a1a3和a2a3。
(4)当部分细胞内的a1突变为a2(基因突变),或者缺失a1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染色体结构变异),或丢失a1所在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均可能导致基因型为a1a2的红花上出现蓝色的斑点。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4.已知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是灰身果蝇,乙管果蝇既有灰身、又有黑身,甲乙两管的果蝇为亲代和子代的关系。关系1:甲管中“灰身×灰身”→乙管;关系2:乙管中“灰身×黑身” →甲管。现要通过对某一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来确定亲子关系。
(1)需对_________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
(2)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关系1;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关系2.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 IV。红眼果蝇Y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且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红眼果蝇Y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果蝇Y的4种突变性状_________ (填“能”成“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乙管 灰身和黑身均有雌雄 灰身为一种性别,黑身为另一种性别 AaCcSsTt 能
【分析】
已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相关基因设为A/a。甲管全部是灰身果蝇,乙管果蝇既有灰身、又有黑身,甲乙两管的果蝇为亲代和子代的关系。若甲是亲代,甲管中“灰身×灰身”→乙管中灰身和黑身,则甲管雌雄果蝇均为灰身Aa,乙管雌雄果蝇均为:灰身A-,黑身aa;若乙是亲代,乙管中“灰身×黑身” →甲管中灰身,则乙管雌果蝇基因型为灰身AA、雄果蝇黑身aa(或雄果蝇基因型为灰身AA、雌果蝇黑身aa),甲管雌雄果蝇均为灰身Aa。由此可知,乙管果蝇作为亲代或子代时,雌雄果蝇的体色是不同的。
【详解】
(1)据分析可知,乙管果蝇作为亲代或子代时,雌雄果蝇的体色是不同的。故需对乙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以确定亲子关系。
(2)若乙管中灰身和黑身果蝇既有雌性又有雄性,则为关系1,即甲是亲代,乙是子代;若乙管中灰身为一种性别,黑身为另一种性别,则乙是亲代,甲是子代,为关系2。
(3)根据图解可知,果蝇Y的基因型为AaCcSsTt,由于分别有两对基因连锁,因此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cSt、AcsT、aCSt、aCsT,果蝇Y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又由于“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活”,因此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SsTt,表明果蝇Y的4种突变性状以杂合子形式连续稳定遗传。
【点睛】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利用遗传规律进行相关分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7 酶的应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7 酶的应用,文件包含专题57酶的应用教师版docx、专题57酶的应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7 群落: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7 群落,文件包含专题47群落教师版docx、专题47群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0 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0 免疫调节,文件包含专题40免疫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40免疫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