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9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9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文件包含专题4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师版docx、专题4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
1、落实考点。
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专题49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①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也就是摄入能量(a)-粪便中能量(c)。
②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可存在的去向: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利用的能量。
特别提醒 ①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应属其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或上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的一部分,如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的同化量,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
②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最终也将被分解者利用。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不能逆转;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
(2)逐级递减
①原因: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②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题
1、能量流动中的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则:
(1)在食物链中
(2)在食物网中
正推: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获能量最多
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获能量最少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逆推: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
需能量最多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需能量最少
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能量流动中的定值计算
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数。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
三、能量流动中的综合应用
利用“拼图法”解决能量的流动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中的能量(B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1)。如下图所示:
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D2“拼回”第二营养级,则A2+B2+C2+D2刚好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D1“拼回”第一营养级,则A1+B1+C1+D1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总能量都来自W1,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W1(呼吸作用消耗的缘故)。
解题技巧
1.利用图解法分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利用。
2.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特点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每一阶含义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
象征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而逐级递减
分析
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总是有能量的耗散,故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时,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变化:
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几点误区
(1)误区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能是光能。由于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但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化学能,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2)误区二:生物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完全一致。能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所含总能量的关系,而生物数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个体数量的关系,所以生物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出现倒置的现象。
(3)误区三: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体现的是能量流动过程中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不能随意改变;但能量利用率可以人为改变,例如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就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一、单选题
1.一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比全部消费者所占有的能量( )
A.多 B.少 C.相等 D.看具体情况而定
2.处于能量金字塔塔底的生物是( )
A.第一营养级、生产者 B.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C.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 D.第四营养级、四级消费者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的是( )
A.动物呼吸作用的强度一般大于植物
B.森林里动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比植物少
C.市场上肉类食品一般比农产品价格高
D.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4.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
B.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D.设法调整,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鼠→鼬)流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呼吸”是指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B.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鼠摄入的能量中,最多有20%的能量流向鼬
D.鼬为次级消费者,其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即同化的能量
6.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7.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蜘蛛所处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
B.图中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就是猎物同化的能量
C.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图中X代表的能量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是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
B.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b×100%
C.c是用于第二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e中的能量可以被生产者所再利用
9.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A指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
10.图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D.E2可被Ⅰ重新固定
11.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鱼种乙粪便中含的能量不属于b
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不能体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合理利用资源
C.若除去鱼种乙和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会在鱼塘中呈现“S”形数量增长
D.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能量流动方向完全相同
12.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
B.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小于1357J·m-2·a-1
C.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①是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是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是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B.④的数值可间接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多少
C.③的数值除以④的数值,可以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或种群数量有可能会减少
14.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石南是一种植物,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南固定的太阳能a大于b+d
B.在该食物链中,猞猁粪便中的能量属于f
C.石南与雪兔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c+e)/a×100%
D.猞猁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雪兔种群的发展
16.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蜣螂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
C.草食动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动物的这一比值
D.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17.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大于9.6×104 kJ/(m2·y)
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85%
18.下图为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相关叙述正确是( )
A.能量是推动赛达伯格湖碳循环的动力
B.流经赛达伯格湖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573.5J/(cm2.a)
C.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9%
D.生物体自身呼吸消耗是能量在传递中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
19.现有一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 kJ,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2×109 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 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表示用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B.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9%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
D.该森林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2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万kJ)。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Ⅱ→Ⅰ→Ⅲ
B.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约为69.50万kJ
C.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流动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21.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甲~丁各代表一种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代表的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甲、乙、丁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丙中的CO2含量持续增加,则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
D.乙代表的是消费者,其中乙3占有的能量可能最少
22.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数值表示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J•m−2•a−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7.2%
B.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75kJ•m−2•a−1
C.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分解者属于第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23.某草原生态系统总面积为800km2,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为甲→乙→丙,丙种群的K值为1600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丙种群密度为1头/km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甲、乙、丙同化的能量的去向相同
C.乙、丙之间可能通过行为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D.碳在甲、乙、丙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图中乙的同化量包含了乙粪便中的能量
2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依赖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Y3/Y2
D.本题中的图解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的传递路径
26.下图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N1~N7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2-N5)/N1×100%
B.N4和N5分别表示第一、二营养级流向蚯蚓的能量
C.蚯蚓通过N5获得初级消费者不超过20%的能量
D.N3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27.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100%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D.W1≥D1+D2
2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375倍 B.1.875倍 C.1.273倍 D.0.575倍
29.对图示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昆虫数量下降,鸟的数量也下降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 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110A
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30.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 )
A.(a+b)×20% B.(c+d)×20%
C.(a-c)×20% D.(b+d)×20%
31.如图所示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才能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的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二、多选题
32.粮桑渔生态农业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试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三、综合题
33.“莲藕生态养鱼”是种养复合生态型的农业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______,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3)若为了获得更大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__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
35.随着“支付宝蚂蚁森林”活动的开展,已在阿拉善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种下真实的树,如梭梭树,通过大家努力,荒漠正逐渐成为绿洲。下图为林场内能量流向野兔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治理荒漠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____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野兔所处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传递效率最大,则计算杂草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_____J/(cm2a)。
(4)梭梭林带具有降阻风沙、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个以上)。
36.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图中数字为相应营养级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图乙表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没有反映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由图甲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
(2)图乙中共有 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该食物链中海鸟处于第_____营养级。
(3)若该生态系统中所有大鱼、小鱼因被捕捞而全部消失,则甲壳类数目在短时间内将会_____,图丙食物网中,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量为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以_____形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
如图是一种新型农业生态模式,人们将农作物的秤杆、落叶和人畜便等废弃物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液、沼渣作肥料。请据图回答:
37.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农作物属于________,家禽、家畜属于________,流向它们体内的能量是农作物通过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被家禽、家畜摄入的能量,小部分会随粪便排出,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流入其体内。
38.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2)图2中A代表________的能量,B表示用于_______的能量,B的数值为______J/(hm2·a)。
(3)下表是科研小组对蛙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测得结果如下:(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hm2·a) )
青蛙摄入的能量
青蛙同化的能量
青蛙粪便中的能量
C
青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05×109
7.95×108
2.55×108
m
3.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蛙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小数点后保留二位小数),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40.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中所有生物成分与无机物、有机物_________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的全部生物称为_________
(2)流经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图中A 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3)图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有_____,次级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其余部分用于_________。
(4)当该鱼塘的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 值将_____________。
41.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A、B、C构成生物群落,a、b、c为碳元素的转移量。请据图回答:
(1)从生物圈的角度分析,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C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
42.某学校生物学习小组研究某养殖塘生态系统中常见生物的种间关系并绘制了如图甲示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一段时间内能量流动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养殖塘生态系统除图甲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______________。
(2)若图乙中D1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1、A2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1、C2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则B1、B2表示________,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C1”或“C2”)中。
(3)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乙所示的能量流动还包括__________。
(4)若图丙中Ⅰ、Ⅱ分别为一段时间内该养殖塘中鳙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图中________点时鳙鱼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天然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种群的数量________(填“能”或“否”)超过其K值。
(5)目前生态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优点为:____________。
43.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曲线图能写出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在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越简单,其____________能力往往越弱,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研究发现,过度放牧不仅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据图回答
(1)图甲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对数值为_____,能量流经图中食物链中三个营养级时,能量传递效率逐渐_____。如果植物未利用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田鼠,则短期内三个营养级中个体数量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害虫数量增加到N3后又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相比于化学防治,这种防治方法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的模型表示的种间关系中的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请利用该图中H和P的数量变化为例阐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黄鱼是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可用_________法调查其数量变化。
(2)海洋中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_______过程,然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推测,在近海水域,生产者的数量随水的深度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而出现差异,这体现海洋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
(4)海洋运输中泄露的石油及倾倒的污染物因只有部分能被______________分解,从而造成海洋污染,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46.如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来源以及去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营养结构,而构成营养结构的生物不包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___________属于第二营养级。
(2)图中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的是___________(填“B”或“D”),理由是___________。
(3)从图中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4)若狼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则与第二营养级中兔子同化能量的去路相比,狼的能量去路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
47.近年,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广泛推广。图为某生态果园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鸡鸭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在秋冬季节,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在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请写出该图中因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若鸡鸭的能量3/5来自杂草,2/5来自害虫,那么鸡鸭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____kg生产者。
(3)鸡鸭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某湿地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部分生物与人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碳循环,图中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碳物质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生物的光合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④化石燃料的燃烧
(2)图中B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增加藻类的数量,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藻类与捕食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增加鱼的产量。
(4)在食物网中,若人的食物有1/4来自鱼和虾且来自两者的比例相等,其他来自该食物网之外的植物,若人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_____________kg。
49. 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湿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 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3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中除图中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演替类型为 ______________ 。
(3)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而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循环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碳进入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鸟的食物由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________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你认为该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某草原上植食动物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50.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________关系叫作食物链。
51.图中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_______。B表示_________,A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
52.若B中能量为2.0×109kJ,C中能量为1.8×109kJ,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5.4×10kJ,则该生态系统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53.若草原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在原产地时,该种植物某种基因型频率为Aa占38%,aa占11%,引入8年后,Aa占18%,aa占21%,该物种在被引入后种群基因频率如何变化,A的基因频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一表示某北温带湖泊的部分营养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鱼,丁代表一种水鸟),图二表示该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J·m-2·a-1)。
回答下列问题:
54.该湖泊群落中的分解者主要分布在____层。图一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鱼是_______。
55.由于水体中含有的金属汞进入生物体内会形成难以分解的甲基汞,理论推测,图一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56.结合图一分析,图二中乙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除了图示流向外,可能还有_________,乙到丁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7 酶的应用,文件包含专题57酶的应用教师版docx、专题57酶的应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7 群落,文件包含专题47群落教师版docx、专题47群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文件包含专题37血糖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37血糖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