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再别康桥》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致橡树》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师说》教案 课件 6 次下载
-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劝学》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赤壁之战》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 文言文选读二〇 劝学 《荀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钟⼭记》教案
教学⽬标:
- 理清思路,把握课⽂重点字词及句式。
-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 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字的词类活⽤、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
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第⼀课时(第⼀⾃然段、第⼆⾃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标: 1.熟读第⼀⾃然段,掌握第⼀⾃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焉、⿎、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导⼊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钟⼭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现在⽼师想请同学们各抒⼰见说⼀说你眼中的苏轼 是什么样⼦的?(……)是的,苏轼,⼀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他与⽗亲苏洵⼀起扬名,甚⾄可以说是⽗因 ⼦显,光耀列宗;作为⼀个重情的丈夫,⼀⾸不朽的《江城⼦》令多少⼈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我们⾮常熟悉的为⼦ 由⽽作的《⽔调歌头》将⼿⾜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的呢?看来⼤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 ⾯就让我们⼀起到《⽯钟⼭记》中去看⼀看苏轼是怎样⾝体⼒⾏教育孩⼦的。
⼆.⽂本解读:第⼀⾃然段 (⼀)郦元的观点 1.⾸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第⼀⾃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准确,语速适中。“《⽔经》云,⼀⼆读”…….. 明确: (1)纠正读⾳: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 (2)提醒学⽣下列句⼦的停顿必须注意:⾄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然段中,出现了哪⼏个⼈,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这三个⼈,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活在唐朝,⽽苏轼是北宋⽂坛最具盛 名的⼤⽂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的号召⼒让这三个⼤⼈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前?我们先留⼀个悬念,现在先 来做⼀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第⼀句到“⽽况⽯乎”这⼀部分的内容。 (1)《⽔经》云:彭蠡之⼝有⽯钟⼭焉。 明确: ①《⽔经》:魏晋时的⼀部记载全国⽔道的地理书。著名的《⽔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
注。 ②⽯钟⼭:位于江西湖⼝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两⼭,位于镇南的叫上⽯钟⼭,位于镇北的叫下⽯钟⼭,相对⾼度只有50多⽶。 ③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举例:《烛之武退秦师》:焉.⽤亡郑以倍邻?疑问代词,怎么,哪⾥。 《阿旁宫赋》: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浪,⽔⽯相搏,声如洪 钟。 明确:①⿎:名词作动词,振动。(补充A击⿎;例:⼀⿎作⽓。B弹秦。例:令赵王⿎瑟。) ②搏:击、拍。 ③洪钟:⼤钟。 (3)是说也,⼈常疑之。 明确:是:指⽰代词,这、这个。 补充例⼦:①动词,表判断。②形容词,正确的。例:辨清是⾮ (4)今以钟磬置⽔中,虽⼤风浪不能鸣也,⽽况⽯乎? 明确:①鸣:使动⽤法,使发出声⾳。 ②今以钟磬置⽔中:省略句。省略“于”字,应为“今以钟磬置于⽔中”。古⽂中常省略介词“于、以、⾃”,这些介词与后⾯的宾语 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介词常省略。 ③鸣:使动⽤法,使发出声⾳。 ④况……乎:固定句式。(⼜)何况……呢?(补充:不亦……乎) 4.好的,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翻译的这部分内容来看,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 来展开的?
明确:⽯钟⼭得名由来 5.这⼀部分中写的是谁的观点?他通过什么来判断这座⼭叫⽯钟⼭的?他认为是⼭的形 状像种还是…….? 明确:郦元。他认为⽯钟⼭得名是由于⽔和⽯⼭互相拍击所发出的声⾳像钟声来作出判断的。即以声⾳作为判断依据(⽔⽯相 搏说)。 6.对于郦道元的观点,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今以钟磬置⽔中,虽⼤风浪不能鸣也,⽽况⽯乎“说明苏轼对于郦道元的观点是有所怀疑的,“⼈常疑之”未必疑,或疑 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难以肯定。
⼩结:好的,这是郦元的观点,那么李渤对此⼜是怎么说的,苏轼是否接受他的观点,下⾯我们就⼀起回到唐朝重温李渤的⾜ 迹。 (翻译:《⽔经》上说:“鄱阳湖⼝有座⽯钟⼭。”郦道元认为,这⼭下⾯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和⽯互相撞击,发出的 声⾳象⼤钟⼀样。这种说法,⼈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即使⼤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何况⽯头呢。)
(⼆)李渤的观点 1.⾄唐李渤始放其遗踪,得双⽯于潭上,扣⽽聆之,南声函胡,北⾳清越,枹⽌响腾,余韵徐歇。 明确: (1).⾄:到。 (2)始:才,⽅才。(补充:千⾥之⾏,始.于⾜下开始) (3)得:得到,找到。补充:《六国论》:此⾔得.之。
对、合适。 《劝学》: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 具备。 (4)得双⽯于潭上:介词结构” 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 ⼜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补充:青,取之于蓝,⽽清于蓝。
(5)通假字:扣——叩;函胡——含糊 2.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此独以钟名,何哉? (1)铿然有声之⽯:定语后置句(中⼼词+之+定语+者) (2)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的⼈,….的事物,处所等。 (例:《桃花源记》:渔⼈⼀⼀为具⾔ 所闻。)
(3)名:名作动,命名。
(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敲着听听它的声⾳,南边的⼭⽯声⾳重浊⽽模糊,北边 的⼭⽯声⾳清脆⽽响亮。⿎槌的敲击停⽌以后,声⾳还在传播,余⾳慢慢消失。他⾃⼰认为找到了⽯钟⼭命名的原因了。然⽽ 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3. 好啦,同学们我们已经跟随着李渤再⼀次寻访了⽯钟⼭,那对于⽯钟⼭的命名,李渤他
做了⼀次什么探究呢?
明确:得双⽯于潭上,扣⽽聆之。也就是说他认为,⽯钟⼭之所以叫⽯钟⼭是因为,⽤⽯头敲打的时候,⼭所发出的声⾳像钟声。
4. 同样的,对于李渤的这种说法,苏轼持什么态度呢?
明确: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5. 他更加的怀疑,理由在哪⾥?
明确:⽯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此独以钟名。
6. 作者写郦元对⽯钟⼭的看法是“⼈常疑之”,⽽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常 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明确:“⼈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般⼈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 吧?
⼩结:对于⽯钟⼭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了⾃⼰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的 相信,⽽是有了⼀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关于苏轼的质疑还有⼀段典故:他在被贬黄州期间 有闲与长⼦苏迈⼀起读书作⽂,谈古论今。⼀天,⽗⼦俩谈起鄱阳湖畔⽯钟⼭的名称由来。苏迈从《⽔经注》等古书中找到许 多说法,苏轼都觉得牵强不可信,苏迈还想继续钻故纸堆,被其⽗阻⽌,苏轼认为,做学问不可⼈云亦云、道听途说妄下结 论;要获得真知,必须到实地考察。于是就有了苏轼⽗⼦夜探⽯钟⼭,实地查访其得名原因的亲⾝体验。接下来我们就⼀起跟 随着苏轼⽗⼦泊⾈⽉夜绝壁,看⼀看将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等待着我们。
第⼆⾃然段: 1.下⾯⽼师请两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然段。第⼀位同学读到“此鹳鹤也”,剩下的就由第⼆位同学来完成。其他同学要认 真听。 正⾳:硿硿(Kōng)磔磔(zhé)窾坎镗鞳(kuān kǎn tāng tà) 莫(mù)射(yì) 识(zhì) 2.元丰七年六⽉丁丑,余⾃齐安⾈⾏适临汝,⽽长⼦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湖⼝,因得观所谓⽯钟者。 (1)⾃:从。 (2)⾈⾏:动词宾语前置。⾏⾈ (3)适:到……去。 (4)因:副词,于是,就。(补充:依靠、凭借。例:因⼈之⼒⽽弊之) (5)得表⽰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与第⼀⾃然段的“得”不⼀样。 (6)所…..者:者作结构助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事、物。 (交代访⽯钟⼭时间和缘由)
(译⽂:元丰七年农历六⽉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因此 能够看到这座叫做“⽯钟”的⼭。) 3. 寺僧使⼩童持斧,于乱⽯间择其⼀⼆扣之,硿硿焉,余固笑⽽不信也。 (1)使:命令,让。 (2)其:指⽰代词,其中的。 (3)焉:形容词词尾。……的样⼦。 (4)固:本来。 (⼩童扣⽯)
(译⽂:庙⾥的和尚叫⼩童拿⼀柄斧头,在杂乱的⽯壁中间选择⼀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第⼆课时 教学⽬标:1.掌握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的⼏种类型。 2.明确作者对⽯钟⼭命名的认识。 3.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第⼆⾃然段 1..⾄莫夜⽉明,独与迈乘⼩⾈,⾄绝壁下. (1)莫:通假字,通“暮”。 (译⽂:到了晚上,⽉⾊明亮,我单独和迈⼉坐⼩船,到绝壁下⾯) 2..⼤⽯侧⽴千尺,如猛兽奇⿁,森然欲搏⼈,⽽⼭上栖鹘,闻⼈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有若⽼⼈咳且笑于⼭⾕中者,或 ⽈此鹳鹤也。
(1)搏:扑,抓。 (2)然:……的样⼦。 (3)且:连词,并且、⽽且。 (4)⼜有若⽼⼈咳且笑于⼭⾕中者:⼜有咳且笑若⽼⼈者——定语后置,于⼭⾕中——状语后置。
(绝壁下所见闻:⼤⽯、栖鹘、鹳鹤)
(译⽂:⼤⽯壁在旁边斜⽴着,⾼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物,阴森森的想要扑
过来抓⼈似的;⼭上栖息的鹘鸟,听到⼈声也受惊飞起,在⾼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头⼦在⼭⾕中咳着笑着的声⾳,有的 ⼈说:“这就是鹳鹤。”) A.这是描写⽉夜绝壁之景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描写绝壁之景?
提问: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下?
明确: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悚然、幽暗、恐怖。
B.这样看来,苏轼这次考察应该说是是冒着极⼤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是什么呢? 明确:①这篇⽂章总体上是议论⽂,⽽议论⽂中加⼊这样⼀段描写,⽽且是⼀段阴森森,让⼈⽑⾻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 乏味,能引⼈⼊胜,让读者仿佛⾝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②作者在发现⽯钟⼭命名 的原因之前,先写⼤⽯、栖鹘、鹳鹤等景物,运⽤了⽐喻的修辞⼿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度:由上(视觉)到下 (听觉)。着重描写⽯钟⼭⽉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般⼈,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钟 ⼭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氛,和下⽂的“⼠ ⼤夫终不肯以⼩⾈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3.好的,到这⾥,作者找到⽯钟⼭命名的⼀点眉⽬没有?似乎还没有,那么,真理是否依旧漆⿊⼀⽚呢,还是即将柳暗花明 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余⽅⼼动欲还,⽽⼤声发于⽔上,噌吰如钟⿎不绝。 (1)⽅:副词,正在。 (2)⽽:表承接关系。 (3)⼤声发于⽔上:状语后置句。 (4)⿎:乐器。
(译⽂:我正⼼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的声⾳从⽔上发出,噌吰的声⾳象击⿎敲钟⼀样不停。)
5.⾈⼈⼤恐。徐⽽察之,则⼭下皆⽯⽳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淡澎湃⽽为此也。(1)焉:代词,相当于“之”,这⾥指 ⽳罅。
(2)为此:形成噌吰之声。
(译⽂:船夫⾮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下都是⽯头的洞⽳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波进⼊⾥⾯,冲荡撞击, 便形成这种声⾳。)
6.作者听到的是什么的声⾳?(⽯⽳罅的“噌吰”之声) 7.⾈回⾄两⼭间,将⼊港⼝,有⼤⽯当中流,可坐百⼈,空中⽽多窍,与风⽔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 乐作焉。
(1)将:副词,将要。 (2)当:在。 (3)空中⽽多窍:倒装句。应译为“中空⽽多窍”。 (4)窍:窟窿。 (5)风⽔:这⾥指风和⽔,现在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的⽅向等。(6)乐:乐器。
(译⽂:船划回到两⼭中间,快要进⼊港⼝,有块⼤⽯头挡在⽔流中⼼,上⾯可以坐百来⼈,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跟先前噌吰的声⾳互相应和,好象⾳乐演奏起来⼀样。)
这⾥⼜是什么声⾳呢?(⼤⽯中的窾坎镗鞳之声发现声源)
8.因笑谓迈⽈:“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之歌钟也。古 之⼈不余欺也!” (1)(余)因笑谓迈⽈:省略句。因,因此,因⽽。 (2)识:通假字,通“志”,记住,记得。 (3)……者,……也:判断句式。 补充:A……者……:主语后⾯的着表⽰停顿,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四⼈者:庐陵……纯⽗。 《游褒禅⼭记》
B.……,……也:项脊轩,旧南阁⼦也。《项脊轩志》 C.……,……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D.……,……:刘备,天下枭雄。《⾚壁之战》 E.……为……:⼈为⼑俎,我为鱼⾁。《鸿门宴》 F.⽤“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肯定判断,⽤副词“⾮”表⽰式否定判断。 如:⾂本布⾐。《出师表》
(4)古之⼈不欺余也:宾语前置。 ⼩结:A动词宾语前置:(包括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不、弗、未、⾮、否、⽏”等。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何、谁、孰、安、焉、奚”等。如:⼤王来操何?《鸿门宴》 ③⽤“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常见的有“唯…………是”“唯……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 说》
B介词宾语前置(包括三种情况):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般放在介词之前。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常见的有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③介词宾语是⽅位词,也放在介词前⾯。如: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译⽂:我因⽽笑着对迈⼉说:“你明⽩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的歌 钟。古⼈没有欺骗我们啊!”) 9. ⽆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的⼗分有名的编钟,声⾳美妙动听,苏轼为什么把“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成⽆射和歌钟的声 ⾳?“噌吰”和“窾坎镗鞳”是什么声⾳? 明确:是“⽔⽯相搏”的声⾳,这是两个象声词。 提问:这些声⾳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从书上找出有关句⼦来。 明确:“⾈⼈⼤恐”,“余⽅⼼动欲还”,这声⾳曾经让作者⼗分恐惧。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成仙乐⼀般的美妙声⾳呢?讨论⼀下。(学⽣讨论,发⾔) 明确:这与作者的⼼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钟⼭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光,听这个⽔ ⽯相搏的声⾳就像“⽆射”和“歌钟”奏出来的⾳乐⼀样美妙了。 提问:这种⾼兴的⼼情表现在这⼀句的哪个字上? 明确:笑。
提问:这个“笑”表现了作者什么⼼情?⽤⼀个词概括⼀下。(⾼兴的笑、欣慰的笑、开⼼的笑。)
10.同学们再前后翻翻,这篇课⽂中⽂共有⼏处“笑”?
明确:有四处“笑”,“余固笑⽽不信也”、“⼜有⽼⼈咳且笑于⼭⾕者”、“因笑谓迈⽈”、“⽽笑李渤之陋也”。
提问:在这⼀⾃然段中写的是其中哪些“笑”,我们来体会⼀下作者在笑什么?
明确:“余固笑⽽不信也”是笑“寺僧和⼩童”的⾏为。
提问:⽤⼀个词概括⼀下,什么笑?(否定的笑。说明苏轼已经找到了让他⾃⼰满意的答案。)11.那么,同学们来说⼀说, 苏轼认为⽯钟⼭得名的原因是什么?课⽂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下皆⽯⽳掣,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淡澎湃⽽为此也。”从这⾥可以看出,苏轼认为⽯钟⼭下有⽯缝,⽔从⽯缝 进⼊,回旋激荡,撞击⽯头⽽发出钟⼀样的声⾳,因⽽命名为⽯钟⼭。“⾈回⾄两⼭之间,将⼊港⼝,有⼤⽯当中流,可坐百 ⼈,空中⽽多窍,与风⽔相吞吐……”也说明了⽯钟⼭命名的原因。
⼩结:综合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致,都认为⽯钟⼭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 为空中⽽多窍的⽯头当中流,风浪出⼊⽯头的窟窿,发出噌吰与窾坎镗鞳之声,如钟鸣⼀样,因⽽命名为⽯钟⼭。作者和郦道 元的观点基本⼀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与什么样的⽯相击,发出 怎样的钟声。
⼆.第三⾃然段
苏轼与⼉⼦在经过了⼀番亲⾝考察探求后,得出了⾃⼰的认识,那么对于郦道元与李渤的观点现在苏轼的态度是否有了变化 呢?我们来看最后⼀段。
1.⽬、⽿:名作状,⽤眼睛看,⽤⽿朵听。
2.是以: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译⽂: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能⾏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 说得不够详尽;⼀般做官读书的⼈⼜总不愿夜晚乘⼩船停靠在绝壁下⾯,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渔夫船⼯,虽然知道却⼜ 不能⽤⼝说出⽤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浅陋的⼈竟⽤斧头敲击来寻求 ⽤钟命名的原由,还⾃⼰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笑李渤见识的浅 陋。)
3.作者叹的是什么?笑的是什么?
明确:叹郦道元之简,⽽笑李渤之陋。
4.原因何在?
5.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见⽿闻⽽臆断其有⽆”,这也是苏轼与⼉⼦给我们的共同启⽰即要有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 要注重⾃⼰的考察和体验。
6.苏轼在这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种重视实践的思想。⽼师想问⼤家⼀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学⽣讨论)
补充材料:
A.……余居湖⼝久,每冬⽇⽔落,则⼭下有洞门出焉。⼊之,其中透漏玲珑,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 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盖全⼭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亦中空。此 两⼭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犹过其门⽽未⼊其室也。
——节选⾃余樾《春在堂笔记》
B.经过今⼈全⾯的科学考察,认为⽯钟⼭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
——涂宗涛《巴峡·⽯钟⼭》
7.这样看来苏轼关于⽯钟⼭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同学们苏轼的结论“事不⽬见⽿闻⽽臆断其有”是否没有意义 呢?
明确:学习《⽯钟⼭记》的⽬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胆质疑,⽽且敢于探索,通过实 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 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说的的那样,任何认识都有它本⾝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因素。尽管这样,敢于 质疑,并且去⼩⼼地求证的精神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这就是《⽯钟⼭记》给我们的启⽰。 三.板书设计: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总结这篇课⽂中“⽽”字的⽤法。
中职语文版(中职)二三 赤壁之战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版(中职)二三 赤壁之战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〇 劝学 《荀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〇 劝学 《荀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者介绍,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职)第五单元 古代散文欣赏阅读与欣赏11 劝学/《荀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第五单元 古代散文欣赏阅读与欣赏11 劝学/《荀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