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野生远东豹曾经由于被猎杀导致数量骤减,直接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遗传多样性 B. 种群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物质组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酸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B. 叶绿素含Fe,人血红蛋白含Mg
C. 每一个蛋白质分子都由多条肽链组成 D. 水在植物体的温度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可通过对侧芽施加某种植物激素促进其生长而解除顶端优势,该激素是( )
A.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赤霉素
4. 利用辐射方法,诱发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移接到性染色体W上,使得ZW和ZZ的蚕卵有所区别,从而可直接分辨雌雄蚕卵。这种诱发的变异类型属于( )
A 重复 B. 易位 C. 基因突变 D. 交叉互换
5.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过程导致细胞类型产生差异的是( )
A. 分化 B. 凋亡 C. 增殖 D. 衰老
6.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生物膜结构。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由各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 B.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都含有疏水性“尾”
C.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脂双层来实现 D.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都与选择透过性有关
7. 将人的血液样品放置在一个添加了抗凝剂的试管中,经离心后试管上层为一种淡黄色液体。下列关于该淡黄色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含有缓冲酸碱度变化的物质
C. 其渗透压大小由蛋白质决定 D.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8. 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下列操作没有涉及的是( )
A. 同位素标记 B. 提取DNA C. 密度梯度离心 D. 放射性检测
9. 主动运输(主动转运)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转运分子或离子。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水分子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 B. 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参与
C. 实现细胞对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 D. 所需能量来自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
10. 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获取纯种微生物,并对其进行计数或保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B. 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对培养基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
C. 获得单菌落后,利用涂布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保存
D. 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经洗涤再彻底灭菌
11. 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它们的形态、食性和栖所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都保留有南美洲西海岸更为悠久的陆龟类的痕迹。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是不同陆龟种群间基因交流的结果 B. 是多方向的变异被定向选择的结果
C. 是由于表观遗传而出现差异的结果 D. 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用进废退的结果
12. 有运动员以注射雄激素来增强肌肉功能,但长期注射雄激素会因负反馈导致内分泌失衡,睾丸萎缩。图为雄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其中①②代表相关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激素的靶细胞不只是结构X和结构Y中的细胞
B. 雄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轴”调节
C. 当雄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图中虚线表示促进作用
D. 长期注射雄激素导致睾丸萎缩与激素②分泌量降低有关
13.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关于马拉松运动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B. 产生的CO2主要来自细胞溶胶
C. 产生的 [H]会不断积累在细胞中 D. 产生的丙酮酸会被酶还原为乳酸
14. 动物的克隆包括细胞水平克隆和个体水平克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克隆必须保证细胞源于单个细胞 B. 必须采用封闭式培养进行细胞克隆
C. 克隆动物的产生必须经胚胎移植实现 D. 我国不允许对人的生殖性和治疗性克隆
15.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某种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金字塔的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B. 生物量金字塔的常用单位是J或g
C. 能量金字塔能体现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16. 劳氏肉瘤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通过相关物质的合成实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和箭头分别代表相应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关于图示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为劳氏肉瘤病毒基因的复制 B. 过程②与④均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C. 过程①与②模板相同,③与④模板相同 D. 过程④发生在劳氏肉瘤病毒的核糖体上
17. 劳氏肉瘤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通过相关物质的合成实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和箭头分别代表相应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方向。
图示过程①~④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多种不同的核苷酸对,理论上核苷酸对的种类有( )
A. 2种 B. 4种 C. 8种 D. 16种
18. 南极企鹅在繁殖地集群可改变群内温度和风速,减少自身散热。下列关于企鹅集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B. 使低温气候对种群的影响力增大
C. 使病原体在种群中传播速率降低 D. 使种群同化能量更多用于生长繁殖
19. PCR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法医鉴定等方面。下列关于PCR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加入相应引物 B. 需对反应液进行离心 C. 需加入ATP分子 D. 需对DNA进行预变性
20. 某地区利用沙棘恢复生态,依次演替的群落类型为草丛、沙棘林、沙棘阔叶混交林,各群落类型中植物组成如下表。
演替阶段
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草丛
44
0
0
沙棘林
61
15
8
沙棘阔叶混交林
75
32
15
下列关于该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次生演替 B. 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C. 群落层次增多 D. 群落优势种始终是草本植物
21. 制作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时期,适合染色体观察和计数 B. 乙细胞时期,细胞中已有2个中心体
C. 丙细胞时期,核膜凹陷产生新细胞核 D. 丁细胞时期,染色体的DNA正在复制
22. 针扎手指引起同侧缩手反射,其反射弧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神经元。
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该反射不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
C. 反射弧中仅2个突触 D. 反射过程中①②③都能产生兴奋
23.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两对等位基因如图所示。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仅在某个位点发生一次交叉互换,无突变发生,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得到一个基因型为MN的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则该极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MN B. mn C. Mn D. mN
24. 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已知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存在相同的基因座位。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
下列对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基因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
B. 乙病为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若只考虑甲病,Ⅱ6的基因型与Ⅰ2相同的概率为1/2
D. Ⅱ3和Ⅱ4生育一个男孩,理论上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25.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有____________,其可利用动、植物残体中的____________为自身供能,并为生产者提供____________。
(2)鸟在发现鹰时通过鸣叫相互示警。鸣叫的声音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信息,能有效降低鸟被鹰捕食的风险,从而直接使鸟种群的____________下降。
(3)图中“→”表示生物之间____________关系,也可表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方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通过生物体的____________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能量逐级递减。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于平衡状态,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图中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排放的CO2量。
26. 研究发现,盐溶液的胁迫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现用一定浓度的NaCl和Na2SO4两种盐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单株干重(g)
叶绿素a含量(mg/g)
叶绿素b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mmol/(m2·s)
胞间CO2浓度(mg/g)
对照组
0.98
0.9
0.7
30
120
220
NaCI胁迫
0.89
0.88
0.48
28
96
418
Na2SO4胁迫
0.59
0.64
0.40
18
56
442
(注:净光合速率是指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气孔导度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对叶绿素____________(填“a”或“b”)影响较大。碳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CO2与1分子的五碳糖结合后,很快形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
(3)据表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的单株干重均低于对照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降低,引起它降低的因素为___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__。
27. 二倍体植物喷瓜的性别受基因G/g+/g控制(G/g+/g互为等位基因),即G(雄株)、g+(两性株:雌雄同株)和g(雌株)。该植物花冠形状有轮状和阔钟状两种表型,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现有花冠阔钟状雄株和轮状雌株杂交,F1为轮状雄株∶轮状两性株∶阔钟状雄株∶阔钟状两性株=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据遗传推测,基因G/g+/g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G/g+/g在遗传中遵循_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G/g+/g与B/b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2)据题中遗传现象分析,花冠轮状和阔钟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据此判断来选择回答以下Ⅰ或Ⅱ中问题:
Ⅰ.若“能”,则其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
Ⅱ.若“不能”,则利用现有材料设计遗传实验加以确定,最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
(3)若花冠轮状对阔钟状为显性,则杂交中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现在其F1中发现一基因型为BBb的变异雄株,推测是母本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重复或染色体未分离。为确定变异来源,取表型为____________的正常雌株与该变异雄株测交(注:若该变异雄株为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BBb位于3条同源染色体,在其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彼此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易位对配子的形成及活力无影响),统计其子代表型及数量比。
①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1∶1,则为____________∶
②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5∶1,则为___________;
③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____________,则为易位。
28.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以大麦为原料酿制啤酒的过程如图所示。
原料的粉碎、糖化(淀粉水解)
→
加入啤酒花、高温蒸煮
→
接种啤酒酵母、发酵
→
分离、消毒分装
(1)啤酒酵母不能直接利用大麦中的淀粉,常利用发芽的大麦种子释放的________完成糖化过程,形成糖浆。向糖浆中加入啤酒花后,高温蒸煮起到对发酵原料的____________作用,同时可促使蛋白质凝固。
(2)发酵过程中发酵的剧烈程度可用发酵罐内液面泡沫的多少来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发酵结束后,可对发酵液进行____________(答出2种方法即可)等方法处理,回收啤酒酵母,这些酵母经历过生产条件考验,是选育优良菌株的重要原料。
(3)啤酒含有高热量的糊精类低聚糖,不适合肥胖者饮用,为了生产低热量啤酒,培育能合成糖化酶的啤酒酵母成为研究热点。一种方法是利用糖化酵母(能合成糖化酶)和啤酒酵母进行____________可获得同时具有两者全部遗传物质的重组酵母菌,再将重组酵母菌稀释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____________,最终选出目标菌株。另一方法是将含糖化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啤酒酵母,然后利用____________技术直接检测酵母菌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并筛选菌种。
(二)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1种生物碱,因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和独特抗癌机制而受到医学界青睐。紫杉醇在野生红豆杉植株中含量很低,为了获得更多的紫杉醇,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研究。
(4)快速培育红豆杉植株:利用红豆杉嫩茎、树皮、胚芽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可获得组培苗,该过程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组培苗移栽至特殊基质并检验后作为生产用苗,移栽时,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红豆杉外植体经____________获得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移至____________培养基大量培养。但紫杉醇本身是一种细胞生长的毒性物质,在培养基中的积累量越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为了减弱其抑制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6)异源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效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TwDBAT酶)的平菇,该过程需要构建含TwDBAT基因的_____________载体,该载体中必须含有TwDBAT基因、标记基因、复制起(原)点以及_____________。当转基因平菇大量表达出TwDBAT酶后,再在低温下条件对其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并离心,提取获得该胞内酶,从而用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29. 将绵羊红细胞多次注射到家兔体内,可诱导家兔产生免疫应答,绵羊红细胞被破坏溶解(溶血反应)。研究发现,同时存在溶血素(抗红细胞抗体)及补体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使红细胞悬液从浑浊变为红色透明。为验证上述观点,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材料及试剂:红细胞悬液、溶血素溶液、补体溶液、生理盐水、试管、离心机等
(1)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组1: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溶血素溶液0.25mL+补体溶液0.25mL+生理盐水0.25mL;
实验组2: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溶血素溶液0.25mL+生理盐水0.5mL;
实验组3: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 +_________;
对照组: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 +_____________;
各试管混合均匀,2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2)预测实验结果:
试管中液体变为红色透明的组别是____________。除直接观察试管中实验现象外,写出另一种检测溶血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____________(简述操作过程)。
(3)分析与讨论:
①红细胞悬液、溶血素溶液和补体溶液都需使用生理盐水配置,可防止红细胞因____________被破坏溶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②研究发现,补体不能直接与红细胞结合,溶血素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当补体结合到该复合物上后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反应。为验证该结论,研究小组对实验组2和实验组3的试管进行离心,弃去____________,再向实验组2和实验组3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0分钟后观察两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若为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结论。
③溶血素由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初始B淋巴细胞被抗原致敏后,还需要接受来自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_刺激,才快速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淋巴细胞。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野生远东豹曾经由于被猎杀导致数量骤减,直接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遗传多样性 B. 种群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BC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远东豹被猎杀,直接使这些个体内的基因消失,降低了遗传多样性,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细胞由多种多样物质组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酸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B. 叶绿素含Fe,人血红蛋白含Mg
C. 每一个蛋白质分子都由多条肽链组成 D. 水在植物体温度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A错误;
B、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错误;
C、每种蛋白质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C错误;
D、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掉从根吸收来大约99%的水分,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故水在植物体的温度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3. 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可通过对侧芽施加某种植物激素促进其生长而解除顶端优势,该激素是( )
A.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赤霉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顶端优势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施加细胞分裂素后,能促进细胞分裂,从而解除顶端优势。
故选B。
4. 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移接到性染色体W上,使得ZW和ZZ的蚕卵有所区别,从而可直接分辨雌雄蚕卵。这种诱发的变异类型属于( )
A. 重复 B. 易位 C. 基因突变 D. 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重复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出现多个相同片段,A错误;
B、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片段移接的现象,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移接到性染色体W上,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
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C错误;
D、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片段移接的现象,D错误。
故选B。
5.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过程导致细胞类型产生差异的是( )
A. 分化 B. 凋亡 C. 增殖 D. 衰老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细胞分化是指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会导致细胞类型产生差异,A正确;
B、细胞凋亡是指细胞的编程性死亡,B错误;
C、增殖是指细胞的分裂,增殖后的细胞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C错误;
D、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不会产生细胞类型的差异,D错误。
故选A。
6.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生物膜结构。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由各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 B.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都含有疏水性“尾”
C.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脂双层来实现 D.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都与选择透过性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详解】A、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B正确;
C、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C错误;
D、生物膜中的蛋白质不都与选择透过性有关,例有的蛋白质有识别功能(受体蛋白)、催化功能(酶),D错误。
故选B。
7. 将人的血液样品放置在一个添加了抗凝剂的试管中,经离心后试管上层为一种淡黄色液体。下列关于该淡黄色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含有缓冲酸碱度变化的物质
C. 其渗透压大小由蛋白质决定 D.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红色的是红细胞,中间很薄的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淡黄色液体是血浆,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
B、淡黄色液体是血浆,血浆中含有缓冲酸碱度变化的物质,B正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错误;
D、血浆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8. 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下列操作没有涉及的是( )
A. 同位素标记 B. 提取DNA C. 密度梯度离心 D. 放射性检测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①方法:同位素标记及密度梯度离心法。 ②实验过程:以含15N的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不同质量的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及比例。 ③结论: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A、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要用15N标记子代DNA,A不符合题意;
B、DNA复制之后需要提取DNA,进行离心,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形成重带、中带、轻带,C不符合题意;
D、15N没有放射性,没有进行放射性检测,D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主动运输(主动转运)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转运分子或离子。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水分子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 B. 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参与
C. 实现细胞对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 D. 所需能量来自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
【答案】C
【解析】
【分析】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该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
【详解】A、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通过水通道蛋白),A错误;
B、通过通道蛋白运输的是协助扩散,B错误;
C、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正确
D、所需能量一般由ATP水解提供,D错误。
故选C。
10. 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获取纯种微生物,并对其进行计数或保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B. 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对培养基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
C. 获得单菌落后,利用涂布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保存
D. 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经洗涤再彻底灭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微生物计数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或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菌落数间接计数。
微生物实验完成后需先灭菌后再对相关工具进行洗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详解】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直接计数或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计数,A正确;
B、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对菌液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B错误;
C、获得单菌落后,利用划线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保存,C错误;
D、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经彻底灭菌后再洗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D错误。
故选A。
11. 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它们的形态、食性和栖所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都保留有南美洲西海岸更为悠久的陆龟类的痕迹。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是不同陆龟种群间基因交流的结果 B. 是多方向的变异被定向选择的结果
C. 是由于表观遗传而出现差异的结果 D. 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用进废退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可遗传变异进行选择,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15种陆龟的形态、食性和栖所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都保留有南美洲西海岸更为悠久的陆龟类的痕迹,这是被定向选择的结果,B正确。
故选B。
12. 有运动员以注射雄激素来增强肌肉功能,但长期注射雄激素会因负反馈导致内分泌失衡,睾丸萎缩。图为雄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其中①②代表相关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激素的靶细胞不只是结构X和结构Y中的细胞
B. 雄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轴”调节
C. 当雄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图中虚线表示促进作用
D. 长期注射雄激素导致睾丸萎缩与激素②分泌量降低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为雄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X为下丘脑,分泌的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垂体,分泌②促性腺激素,Z是性腺。
【详解】A、雄激素的靶细胞不只是结构X和结构Y中的细胞,还包括原始的生殖细胞等,A正确;
B、由图可知,雄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轴”调节 ,B正确;
C、当雄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图中虚线表示抑制作用减弱,C错误;
D、长期注射雄激素导致血浆中雄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垂体分泌的②减少,睾丸萎缩,D正确。
故选C。
13.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关于马拉松运动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B. 产生的CO2主要来自细胞溶胶
C. 产生的 [H]会不断积累在细胞中 D. 产生的丙酮酸会被酶还原为乳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A、人消耗的能量不论是在安静状态还是剧烈运动状态,均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
B、人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于线粒体,人进行的无氧呼吸为乳酸发酵,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被消耗,不会积累在细胞中,C错误;
D、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缺氧条件下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D错误。
故选A。
14. 动物的克隆包括细胞水平克隆和个体水平克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克隆必须保证细胞源于单个细胞 B. 必须采用封闭式培养进行细胞克隆
C. 克隆动物的产生必须经胚胎移植实现 D. 我国不允许对人的生殖性和治疗性克隆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克隆是指把单个细胞从群体内分离出来单独培养,基本要求是保证所建成的克隆来源于单个细胞。
【详解】A、细胞克隆是指把单个细胞从群体内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重新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培养技术,细胞克隆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单个细胞,A正确;
B、在无菌环境条件下可进行开放式培养进行细胞克隆,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气体环境,B错误;
C、如果克隆的动物是两栖类或鱼类,不需要进行胚胎移植,C错误;
D、我国不允许对人的生殖性克隆,但允许治疗性克隆,D错误。
故选A。
15. 生态金字塔可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某种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金字塔的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B. 生物量金字塔的常用单位是J或g
C. 能量金字塔能体现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4)能量传递效率:10%-20%。
【详解】A、生态金字塔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最顶层不可能是分解者,A错误;
B、生物量金字塔的单位通常是用g/m2或J/m2表示,B错误;
C、能量金字塔直观地反映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能量的关系,体现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C正确;
D、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能会有倒金字塔形,D错误。
故选C。
16. 劳氏肉瘤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通过相关物质的合成实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和箭头分别代表相应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关于图示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为劳氏肉瘤病毒基因的复制 B. 过程②与④均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C. 过程①与②模板相同,③与④模板相同 D. 过程④发生在劳氏肉瘤病毒的核糖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逆转录,④表示翻译。
2、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配对,将运载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缩合成多肽。
【详解】A、劳氏肉瘤病毒为逆转录病毒,③表示逆转录,劳氏肉瘤病毒不能进行DNA的复制,A错误;
B、②表示转录,④表示翻译,转录和翻译过程都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B正确;
C、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②表示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错误;
D、劳氏肉瘤病毒无核糖体,D错误。
故选B。
17. 劳氏肉瘤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通过相关物质的合成实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和箭头分别代表相应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方向。
图示过程①~④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多种不同的核苷酸对,理论上核苷酸对的种类有( )
A. 2种 B. 4种 C. 8种 D. 16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④依次代表DNA的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
【详解】图中①为DNA的复制,核苷酸对全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包含A/T,C/G两种,②③分别为转录和逆转录,包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④为翻译,核苷酸对全为核糖核苷酸,包含A/U,C/G,两种,共2+4+2=8种,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 南极企鹅在繁殖地集群可改变群内温度和风速,减少自身散热。下列关于企鹅集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B. 使低温气候对种群的影响力增大
C. 使病原体在种群中传播速率降低 D. 使种群同化能量更多用于生长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同化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其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一是流向下一营养级,二是流向分解者,三是未利用。
【详解】A、企鹅呈集群分布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关系不大,A错误;
B、南极企鹅在繁殖地集群可改变群内温度和风速,减少自身散热,使低温气候对种群的影响力减小,B错误;
C、集群分布使病原体在种群中传播速率增大,C错误;
D、 同化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集群分布可减少自身散热,则可有更多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D正确。
故选D。
19. PCR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法医鉴定等方面。下列关于PCR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加入相应引物 B. 需对反应液进行离心 C. 需加入ATP分子 D. 需对DNA进行预变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详解】A、PCR需加入一对相应的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结合位点,A正确;
B、PCR需对反应液进行离心,离心的目的是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提高反应效率,B正确;
C、PCR技术不需要用ATP,PCR需要以dATP,dTTP,dCTP,dGTP为原料合成新的DNA链,这些原料水解就会放出能量,C错误;
D、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预变性的目的是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D正确;
故选C。
20. 某地区利用沙棘恢复生态,依次演替的群落类型为草丛、沙棘林、沙棘阔叶混交林,各群落类型中植物组成如下表。
演替阶段
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草丛
44
0
0
沙棘林
61
15
8
沙棘阔叶混交林
75
32
15
下列关于该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次生演替 B. 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C. 群落层次增多 D. 群落优势种始终是草本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分析表格:表格表示沙棘恢复生态,该地群落演替的过程为:草丛→沙棘林→沙棘阔叶混交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种类数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A、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故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群落演替的过程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B正确;
C、该演替的过程,群落层次增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C正确;
D、该演替过程中,群落前期优势种是草本植物,群落后来的优势种是乔木,D错误。
故选D。
21. 制作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时期,适合染色体观察和计数 B. 乙细胞时期,细胞中已有2个中心体
C. 丙细胞时期,核膜凹陷产生新细胞核 D. 丁细胞时期,染色体的DNA正在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乙处于分裂间期;甲细胞中核膜和核仁解体,出现染色体,处于分裂前期;丁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细胞质即将分裂,处于分裂末期
【详解】A、甲细胞中核膜和核仁解体,出现染色体,处于分裂前期,中期适合染色体观察和计数,A错误;
B、图中乙处于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有一个变为两个,每个中心体中有两个中心粒,B正确。
C、丙细胞中细胞质即将分裂,处于分裂末期,丙是植物细胞,细胞核一分为二后,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形成新的细胞壁,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C错误;
D、丁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分裂后期,DNA在间期开始复制,D错误。
故选B。
22. 针扎手指引起同侧缩手反射,其反射弧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神经元。
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该反射不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
C. 反射弧中仅2个突触 D. 反射过程中①②③都能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①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②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
【详解】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缩手反射虽然为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B错误;
C、缩手反射是由3个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有3个突触结构,在传出神经和屈肌之间也存在一个突触,C错误;
D、在反射弧完整的条件下,①②③都能产生兴奋,D正确。
故选D。
23.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两对等位基因如图所示。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仅在某个位点发生一次交叉互换,无突变发生,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得到一个基因型为MN的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则该极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MN B. mn C. Mn D. mN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发生连锁。
【详解】由图可知,该两对等位基因发生连锁,正常情况下可产生MN和mn的配子。若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点为N,则产生MN的卵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MMNn,卵细胞为MN,则极体为Mn;若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点为M,则产生MN的卵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MmNN,卵细胞为MN,则极体为mN;若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点不是M和N,则产生MN的卵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MMNN,卵细胞为MN,则极体为MN。综上,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4. 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已知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存在相同的基因座位。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
下列对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基因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
B. 乙病为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若只考虑甲病,Ⅱ6的基因型与Ⅰ2相同的概率为1/2
D. Ⅱ3和Ⅱ4生育一个男孩,理论上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都符合无中生有有为隐的特点,因此两种病都为隐性遗传病。
【详解】A、II4患甲病,I3、I4无甲病,符合无中生有有为隐,所以甲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为伴X隐性或X、Y同源区段上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B、乙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因为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II1患乙病,因此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
C、甲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I4为甲病患者,设为aa,所以II6为AA或Aa,AA1/3,Aa2/3,那么I2为Aa是100%,Ⅱ6的基因型与I2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
D、控制甲病的基因设为A/a,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II4为aa,II31/3AA,2/3Aa,后代男孩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3,不患甲病的概率为2/3。控制乙病的基因设为B/b,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1/2XBXb,1/2XBXB,II4为XBY,则后代男孩患乙病概率为1/4,后代男孩不患乙病概率为3/4,因此Ⅱ3和Ⅱ4生育一个男孩,理论上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2,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25.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有____________,其可利用动、植物残体中的____________为自身供能,并为生产者提供____________。
(2)鸟在发现鹰时通过鸣叫相互示警。鸣叫的声音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信息,能有效降低鸟被鹰捕食的风险,从而直接使鸟种群的____________下降。
(3)图中“→”表示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也可表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方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通过生物体的____________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能量逐级递减。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于平衡状态,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图中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排放的CO2量。
【答案】(1) ①. 分解者 ②. 有机物 ③.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 ①. 物理 ②. 死亡率
(3) ①. 捕食 ②. 呼吸作用 (4)等于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小问1详解】
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为植物的生活提供营养来源。
【小问2详解】
鸟在发现鹰时通过鸣叫相互示警,传递这种信息的种类为物理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能有效降低鸟被鹰捕食的风险,从而直接使鸟种群的死亡率下降。
【小问3详解】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图中“→”表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通过生物体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能量逐级递减。
【小问4详解】
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中不存在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固定的CO2的量)几乎等于包括生产者在内所有个体的有机物的消耗量(排出的CO2量)。
26. 研究发现,盐溶液的胁迫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现用一定浓度的NaCl和Na2SO4两种盐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单株干重(g)
叶绿素a含量(mg/g)
叶绿素b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mmol/(m2·s)
胞间CO2浓度(mg/g)
对照组
0.98
0.9
0.7
30
120
220
NaCI胁迫
0.89
0.88
0.48
28
96
418
Na2SO4胁迫
0.59
0.64
0.40
18
56
442
(注:净光合速率是指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气孔导度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对叶绿素____________(填“a”或“b”)影响较大。碳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CO2与1分子的五碳糖结合后,很快形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
(3)据表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的单株干重均低于对照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降低,引起它降低的因素为___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盐溶液类型 ②. 盐胁迫导致保卫细胞(植物细胞)失水
(2) ①. 类囊体膜/光合膜/类囊体/基粒 ②. 脂溶性 ③. b ④. C3分子/C3/三碳酸分子
(3) ①. 净光合速率 ②. 非气孔 ③. 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是研究盐溶液的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抑制问题,是用一定浓度的NaCI和Na2SO4两种盐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可变因素)是盐溶液类型。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据此推测,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盐胁迫导致保卫细胞(植物细胞)失水。
【小问2详解】
叶绿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基粒的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是光反应的场所。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来提取,据此推测,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属于脂溶性物质。据表格可知,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下,叶绿素b含量下降的比例更高,说明一定浓度的NaCI胁迫对叶绿素b的影响较大。碳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CO2与1分子的五碳糖结合后,很快形成2分子的C3。
【小问3详解】
植物的干重量即有机物的积累量,是光合作用量与呼吸作用量的差值,即净光合量,因此据表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的单株干重均低于对照组,直接原因是净光合速率降低。据表格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甜菜幼苗的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引起它降低的因素为非气孔因素。
27. 二倍体植物喷瓜的性别受基因G/g+/g控制(G/g+/g互为等位基因),即G(雄株)、g+(两性株:雌雄同株)和g(雌株)。该植物花冠形状有轮状和阔钟状两种表型,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现有花冠阔钟状雄株和轮状雌株杂交,F1为轮状雄株∶轮状两性株∶阔钟状雄株∶阔钟状两性株=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据遗传推测,基因G/g+/g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G/g+/g在遗传中遵循_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G/g+/g与B/b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2)据题中遗传现象分析,花冠轮状和阔钟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据此判断来选择回答以下Ⅰ或Ⅱ中问题:
Ⅰ.若“能”,则其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
Ⅱ.若“不能”,则利用现有材料设计遗传实验加以确定,最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
(3)若花冠轮状对阔钟状为显性,则杂交中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现在其F1中发现一基因型为BBb的变异雄株,推测是母本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重复或染色体未分离。为确定变异来源,取表型为____________的正常雌株与该变异雄株测交(注:若该变异雄株为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BBb位于3条同源染色体,在其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彼此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易位对配子的形成及活力无影响),统计其子代表型及数量比。
①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1∶1,则为____________∶
②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5∶1,则为___________;
③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____________,则为易位。
【答案】(1) ①. G>g+>g ②. 基因的分离 ③. 不能
(2) ①. 不能 ②. 不能判断 ③. 选择雌性同株轮状和阔钟状分别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3) ①. bbGg+ ②. 阔钟状 ③. 染色体重复 ④. 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⑤. 1:0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花冠阔钟状雄株和轮状雌株杂交,F1为轮状雄株∶轮状两性株∶阔钟状雄株∶阔钟状两性株=1∶1∶1∶1,说明亲本雄株为Gg+,雌株为gg,F1中雄株为Gg,两性株为g+g,但不能推出花冠形状的具体基因型。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雄株与雌株杂交后,F1雄株与两性株分离比为为1:1,可推出亲本雄株为Gg+,雌株为gg,F1中雄株为Gg,两性株为g+g,说明,基因G/g+/g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G>g+>g。G/g+/g互为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题意可推知,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符合题干分离比,当BG连锁,bg+连锁,bg连锁时也符合题干分离比,故不能确定G/g+/g与B/b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亲本花冠形状属于测交类型,即Bb×bb,不能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针对植物而言,确定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案是自交,故可选择雌性同株轮状和阔钟状分别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小问3详解】
由(1)可知,若花冠轮状对阔钟状为显性,则杂交中雄性亲本阔钟状雄株的基因型为bbGg+。由题意可知,该雄株基因型为BBbGg,可通过测交手段进行检测,即选择雌株基因型为bbgg,表型为阔钟状。单看B/b基因时,若发生染色体重复,则该雄株可产生BB:b=1:1的配子,子代中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1∶1;若发生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则该雄株可产生B:BB:Bb:bb=2:1:2:1的配子,子代中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5∶1;若发生染色体易位,则该雄株可产生B:Bb=1:1的配子,子代中全为轮状。
28.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以大麦为原料酿制啤酒的过程如图所示。
原料的粉碎、糖化(淀粉水解)
→
加入啤酒花、高温蒸煮
→
接种啤酒酵母、发酵
→
分离、消毒分装
(1)啤酒酵母不能直接利用大麦中的淀粉,常利用发芽的大麦种子释放的________完成糖化过程,形成糖浆。向糖浆中加入啤酒花后,高温蒸煮起到对发酵原料的____________作用,同时可促使蛋白质凝固。
(2)发酵过程中发酵的剧烈程度可用发酵罐内液面泡沫的多少来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发酵结束后,可对发酵液进行____________(答出2种方法即可)等方法处理,回收啤酒酵母,这些酵母经历过生产条件考验,是选育优良菌株的重要原料。
(3)啤酒含有高热量的糊精类低聚糖,不适合肥胖者饮用,为了生产低热量啤酒,培育能合成糖化酶的啤酒酵母成为研究热点。一种方法是利用糖化酵母(能合成糖化酶)和啤酒酵母进行____________可获得同时具有两者全部遗传物质的重组酵母菌,再将重组酵母菌稀释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____________,最终选出目标菌株。另一方法是将含糖化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啤酒酵母,然后利用____________技术直接检测酵母菌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并筛选菌种。
(二)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1种生物碱,因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和独特抗癌机制而受到医学界青睐。紫杉醇在野生红豆杉植株中含量很低,为了获得更多的紫杉醇,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研究。
(4)快速培育红豆杉植株:利用红豆杉的嫩茎、树皮、胚芽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可获得组培苗,该过程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组培苗移栽至特殊基质并检验后作为生产用苗,移栽时,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红豆杉外植体经____________获得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移至____________培养基大量培养。但紫杉醇本身是一种细胞生长的毒性物质,在培养基中的积累量越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为了减弱其抑制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6)异源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效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TwDBAT酶)的平菇,该过程需要构建含TwDBAT基因的_____________载体,该载体中必须含有TwDBAT基因、标记基因、复制起(原)点以及_____________。当转基因平菇大量表达出TwDBAT酶后,再在低温下条件对其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并离心,提取获得该胞内酶,从而用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答案】(1) ①. 淀粉酶 ②. 消毒(或灭菌)
(2) ①. 发酵罐内液面的泡沫是二氧化碳气体,发酵罐内液面泡沫越多,说明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越多,发酵得越剧烈 ②. 真空发酵、吸附发酵、萃取发酵
(3) ①. 原生质体融合 ②. 融合子 ③. DNA分子杂交
(4) ①. 植物的嫩茎、树皮、胚芽等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②. 组培苗上残留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如果不进行清洗会造成组培苗烂根
(5) ①. 脱分化 ②. 液体 ③. 及时更换培养基
(6) ①. 表达 ②. 启动子、终止子 ③. 研磨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小问1详解】
大麦中富含淀粉,但淀粉不能直接被利用,发芽的大麦种子能够产生并释放淀粉酶,可以完成糖化过程,形成糖浆。加入啤酒花、高温蒸煮可以对糖浆进行消毒(或灭菌),同时可促使蛋白质凝固。
【小问2详解】
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如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发酵罐内液面的泡沫是二氧化碳气体,当发酵罐内液面泡沫越多,说明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越多,发酵得越剧烈。发酵结束后,可对发酵液进行真空发酵、吸附发酵、萃取发酵等方法处理,回收啤酒酵母。
【小问3详解】
将细胞膜外侧的细胞壁除掉,制备成无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将糖化酵母和啤酒酵母的原生质体,在融合诱导剂的存在下等量混合起来,可获得同时具有两者全部遗传物质的重组酵母菌,再将重组酵母菌稀释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融合子,最终选出目标菌株。另一方法是将含糖化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啤酒酵母,然后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直接检测酵母菌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并筛选菌种。
【小问4详解】
植物的嫩茎、树皮、胚芽等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因此以该红豆杉的嫩茎、树皮、胚芽等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组培苗。移栽时,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这次清洗的目的主要是洗掉组培苗上残留的营养物质,组培苗上残留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如果不进行清洗会造成组培苗烂根。
【小问5详解】
红豆杉外植体经脱分化,获得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移至液体培养基大量培养。紫杉醇本身是一种细胞生长的毒性物质,在培养基中的积累量越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可采用及时更换培养基的方法降低培养基中紫杉醇的积累量,提高其产量。
【小问6详解】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效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的平菇,首先需要构建含TwDBAT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应包含目的基因(TwDBAT基因)标记基因、复制起(原)点、启动子、终止子等。当转基因平菇大量表达出TwDBAT酶后,再在低温下条件对其进行研磨处理并离心,提取获得该胞内酶,从而用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29. 将绵羊红细胞多次注射到家兔体内,可诱导家兔产生免疫应答,绵羊红细胞被破坏溶解(溶血反应)。研究发现,同时存在溶血素(抗红细胞抗体)及补体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使红细胞悬液从浑浊变为红色透明。为验证上述观点,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材料及试剂:红细胞悬液、溶血素溶液、补体溶液、生理盐水、试管、离心机等
(1)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组1: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溶血素溶液0.25mL+补体溶液0.25mL+生理盐水0.25mL;
实验组2: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溶血素溶液0.25mL+生理盐水0.5mL;
实验组3: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 +_________;
对照组:向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液0.25mL +_____________;
各试管混合均匀,2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2)预测实验结果:
试管中液体变为红色透明的组别是____________。除直接观察试管中实验现象外,写出另一种检测溶血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____________(简述操作过程)。
(3)分析与讨论:
①红细胞悬液、溶血素溶液和补体溶液都需使用生理盐水配置,可防止红细胞因____________被破坏溶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②研究发现,补体不能直接与红细胞结合,溶血素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当补体结合到该复合物上后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反应。为验证该结论,研究小组对实验组2和实验组3的试管进行离心,弃去____________,再向实验组2和实验组3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0分钟后观察两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若为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结论。
③溶血素由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初始B淋巴细胞被抗原致敏后,还需要接受来自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_刺激,才快速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淋巴细胞。
【答案】(1) ①. 补体溶液0.25mL+生理盐水0.5mL ②. 生理盐水0.75mL
(2) ①. 实验组1 ②. 将试管中液体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是否溶解
(3) ①. 渗透吸水 ②. 上清液 ③. 补体 ④. 溶血素 ⑤. 实验组2中的沉淀物溶解,实验组3中的沉淀物不溶解 ⑥. 表面的某些分子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②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小问1详解】
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同时有溶血素和补体,则实验组1是同时有两种物质、实验组2是只有溶血素、实验组3是只有补体、对照组是只加生理盐水,且加入物质的总体积相同。
【小问2详解】
据题意,同时存在溶血素(抗红细胞抗体)及补体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使红细胞悬液从浑浊变为红色透明,所以变为红色透明的是实验组1。检测溶血反应也可制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红细胞是否溶解。
【小问3详解】
①用生理盐水来配置试剂,防止红细胞吸水过多涨破,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②实验目的是验证:血素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当补体结合到该复合物上后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反应。对实验组2和实验组3的试管离心,试管2中溶血素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沉淀,试管3中沉淀的是红细胞,弃去上清液后,分别向实验组2加入补体、实验组3加入溶血素,则实验组2中红细胞溶解,实验组3中补体没有和红细胞结合,不溶解。③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发生改变和B细胞接触,激活B细胞。
浙江省温州市义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首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义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首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0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