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高考物理一轮重点热点难点练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文件包含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教师版docx、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合理用脑。
3、借助高效工具。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1.摸透主干知识 2.能力驾驭高考 3.科技领跑生活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
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
特训目标 | 特训内容 |
目标1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大基本公式(1T—5T) |
目标2 |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6T—10T) |
目标3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位置速度公式(11T—15T) |
目标4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逐差法(16T—20T) |
目标5 | 初始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21T—25T) |
【特训典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大基本公式
1.如图所示是劳动生产中钉钉子的情景。若某次敲击过程中,钉子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则在本次敲击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钉子的初速度大小为2m/s
B.钉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前0.15s内,钉子的位移大小为0.02m
D.前0.01s内钉子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0.008m/s
2.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指的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花的最短时间。某一款汽车的官方百公里加速为5.0s,最高车速为250km/h。假定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 )
A.加速到100km/h的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
B.加速到100km/h,行驶的最短位移为250m
C.行使50m,速率能超过80km/h
D.加速到250km/h,所花的最短时间是15s
3.现代航空母舰以舰载作战飞机为主要武器。某舰载作战飞机沿平直跑道起飞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电磁弹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t速度达到v,随即第二阶段在常规动力的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x时达到起飞速度2v,则该舰载作战飞机第一、二阶段的加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随后沿直线匀减速滑行到静止。从飞机着陆开始计时,该飞机在倒数第内的位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B.该飞机着陆后时的速度大小为
C.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时间为
D.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
5
.物体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s内位移是1.6m,随后4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4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1m/s
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m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间10s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B、C三点,最终停在O点。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小物块由A、B、C三点运动到O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中国高铁飞速的发展,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复兴号”动车组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某隧道时,其所用时间取决于( )
A.进隧道时的速度大小
B.出隧道时的速度大小
C.该过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D.加速度的大小
8.一种比飞机还要快的旅行工具即将诞生,称为“第五类交通方式”,它就是“Hyperloop(超级高铁)”。速度高达一千多公里每小时。如果乘坐Hyerloop从A地到B地,600 公里的路程需要42分钟,Hyperloop 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1200 km/h后匀速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关于Hyperloo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一定相等 B.加速时间为10分钟
C.加速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为150公里 D.加速时加速度大小约为0.46 m/s2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树A开始,依次经过B、C、D、E四棵树且经过相邻两棵树的时间间隔相等,已知树A、B间距为x1,树D、E间距为x2,则树B、D间距为( )
A.x1+x2 B.2x1+x2 C.x1+2x2 D.2(x1+x2)
10.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后,立即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零,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v0匀速通过AB,所用时间也为t,则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位置速度公式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位置x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错误的是(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12.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如图所示;
vC表示物体通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AE段的平均速度,则vC和的关系是
A.vC > B.vC = C.vC < D.以上三个关系都有可能
1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两个位置时的速度分别为和,从a到b的时间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中点的速度为
B.质点的加速度为
C.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
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14.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1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2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 段时间后速度变为14m/s,则
A.该加速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m/s
B.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10m/s
C.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5: 11
D.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则物体先后两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2: 1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逐差法
16.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频闪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以知( )
A.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0 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C.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 m/s
D.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5 m
1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依次经过B、C两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等于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且B点到C点的距离为l,A点到B点的距离为2l,则C点到D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18.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9.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图示为小球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测出ac长为23cm,af长为34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长为13cm
B.df长为7cm
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D.小球通过d点的速度大小为2.2m/s
20.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Δ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五、初始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
21.水平面固定有若干相同木块,并排且紧靠在一起,一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入射穿过第12个木块后速度变为零。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且在各木块中受到的阻力相同。那么该子弹穿过第9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是( )
A. B. C. D.
22.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车头经过立柱A的速度为
C.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
D.车头经过立柱A、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23.如图所示,三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以速度击中木块,并恰好能穿过全部木块,假设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依次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B.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C.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三块木块的长度之比为
D.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24.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潜水器从海平面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第1个3s、第2个3s和第4个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25.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如图所示,把蹦极者视为质点,认为其离开塔顶时的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设轻质弹性绳的原长为L,蹦极者下落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第五个所用的时间为t2,则满足( )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常见推论-【鼎力高考】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夯练与提升,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攻破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__推论公式法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共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运动规律公式(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