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冲刺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冲刺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0二三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化学试题(冲刺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单选题(共14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书签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石墨制金刚石薄膜2.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氧化镁、铁锈、干冰B.复合肥: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氢气、液氧、铜粉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硫酸、盐酸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4.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两个氦气分子:He2 B.碳酸铵:NH4CO3C.+2价的镁元素Mg2+ D.2个铁离子:2Fe3+5.如图为溴(B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原子核内有35个质子B.溴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C.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2Br6.厉害了我的祖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装置模拟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7.“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该物质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应在低温下保存B.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C.二氧化锰、石灰水都会使其失效D.属于有机物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3CO+Fe2O3高温4Fe+3CO2↑B.干粉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C.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铜溶液 Fe+CuSO4═FeSO4+Cu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9.小强在了解氯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甲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乙的化学式为Cl2OC.a处物质类别是酸D.丙物质可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10.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检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有一氧化碳,实验时先加热装置①,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装置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后面实验造成干扰B.该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可能造成大气污染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①、②的酒精灯,再将导管从试管中拿出D.反应结束后装置②中固体质量减轻证明有一氧化碳11.将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锌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②表示的是锌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B.两种金属和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C.镁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是因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D.刚开始时反应速率都变快是因为反应放热12.如图为氢氧化钠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氢氧化钠微溶于水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C.氢氧化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40 g NaOH能溶解于60g酒精中形成100g溶液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A.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高温煅烧一定量石灰石制生石灰,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D.相同质量的 Mg、Fe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滴加稀盐酸B鉴别 (NH4)2SO4固体和Na2SO4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区分腈纶、羊毛线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D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二、综合题(共5题;共28分)15.(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2)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需戴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 性;(3)厨房调味品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 ;(4)袋装小米中填充氮气保鲜,这是因为 ;(5)“洁厕灵”和“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漂白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它们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16.(6分)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铯原子钟300年误差不超过5秒。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纯铜 黄铜(填“>”或“=”或“<”). (3)金属资源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下列措施能够减缓金属消耗速度的是_______。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金属制品的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4)铁是目前世界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5)往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17.(6分)下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部分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点燃红磷时,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 ,检验b管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3)实验三中鼓气除了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外,还为了 。 (4)实验四中①和③试管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实验中需要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原因是 。18.(6分)碳酸锂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工业上用碳化分解法对碳酸锂粗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锂,含少量杂质)提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1)操作①的名称是 。(2)对碳酸锂粗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研磨等,其目的是 。(3)Li2CO3中Li的化合价为 。(4)反应2还会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19.(4分)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E五种物质都能与F发生反应,A~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且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常用于建筑行业及补钙,E可用于造纸、印染、纺织、洗涤等行业,F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 (2)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科学探究题(共2题;共20分)20.(9分)在实验室选用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氧气。(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H操作的现象 。(2)实验室选择图中某发生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O2,请指出该装置的缺陷: 。(3)某同学选用装置B和F来制取氧气.①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 。③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 。④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以是 (填序号);②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21.(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1)(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3)(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ⅰ.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ⅱ.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ⅲ.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ⅳ.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 。四、计算题(共1题;共10分)22.请结合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上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上图中x的值为 。(3)检验上述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反应中共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4)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冲刺卷) 1.C 2.A 3.C 4.D 5.D 6.D 7.D 8.C 9.B 10.C 11.C 12.C 13.D 14.D15.(1)煮沸 (2)吸附 (3)食醋 (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做保护气(5)+1;Cl216.(1)132.9 (2)< (3)A;C;D (4)Fe2O3+6HCl=2FeCl3+3H2O (5)Zn2+、Cu2+17.(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2)增强导电性;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管尖嘴处(3)使面粉充满金属筒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铁与水接触;防止氧气溶于水中18.(1)过滤 (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3)+1 (4)2LiHCO3 Δ Li2CO3+H2O+CO2↑ (5)二氧化碳或CO219.(1)HCl (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CO2+2NaOH=Na2CO3+H2O20.(1)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 (2)试管口未塞棉花(3)2H2O2 2H2O+O2↑;液封,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上端逸出;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控制反应速率;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4)A;D;21.(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硅胶、无水醋酸都不含有水;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了红色(3)溶液的pH减小,减小至7;NaOH+HCl=NaCl+H2O;放热;HCl、NaCl;①②④;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Ca2+、CO32-(合理即可)22.(1)过滤;漏斗 (2)5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烧杯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2.4 (4)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x 2H2O2 2H2O+O2↑68 32x 2.4gx=5.1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冲刺化学试题(二),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计算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预测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密押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