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九年级3月学情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6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根据句意读拼音填写词语。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只有(hào hàn) (1) 无边的宇宙, 才能孕育出星星的闪亮和繁多;只有波涛(péng pài) (2) 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只有连绵(wēi é) (3) 的群山,才能创造出森林的葱茏与茂密;因为挫折,我们描绘出了(wǔ cǎi bān lán)
(4) 的生活。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怯懦(qiè) 夙夜(sù) 契合(qì) 蹑手蹑脚(niē)
B.遗诏(zhào) 崩殂(cù) 苟安(gǒu) 赫赫扬扬(hè)
C.臧否(fǒu) 忌讳(huì) 桥堍(tù) 信手拈来(niān)
D.稽首(qǐ) 睥睨(nì) 诘难(jié) 镗镗鞳鞳(tāng)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视 侦辑 歌谣 骂骂咧咧
B.幌子 旷远 海啸 雕梁画栋
C.要决 拘泥 意蕴 哗众取宠
D.凄惨 伫立 拾掇 咬牙跺脚
4.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人的救济粮,这种不受嗟来之食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B.投票的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厮觑,就连当事人杨林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C.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D.家教家风如种子破土,不可见却有千钧之力。
5、下列是林清玄先生《有情十二帖之山雨》中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看你微笑着,无声,在茫茫的雨雾中从山下走来,你撑着的花伞,在每一格石阶一朵一朵开上来,三月道旁的杜鹃与你的伞一样有艳红的颜色。在春雨的缠绵里,我的忧伤,像雨里的乱草缠绵在--起,忧伤的雨就下在我的眼中, ,
, , 。山雨不停,我心中忧伤的雨也一如山雨。这阵雨永远也不会停了!看着满天的雨,我这样想着。突然听到凉亭里传来一声高扬的:将军。
①你果然没有到山顶上,转过坡道又下山了,我看着你的背影往山下走去,转一道弯就消失了,消失成雨中的山,空茫的山。
②山顶的凉亭里,有人在下棋,因为棋力相当,两个人静静地对坐着,偶尔传来一声 “将军”,也在林间转了转,才会消失。
③眼看见你就要到山顶,却在坡道转弯处隐去了,隐去如山中的风景,静默。雨,也无声。
④我看着满天的雨,感觉这阵雨永远也不会停。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东晋田园诗人 B.《史记》——编年体史书
C.信天游——陕北民歌 D.卿——敬辞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我报路长嗟日暮, 。(《迢渔家傲》)
(3)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6) ,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
(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二、综合性学习(8~10题,共8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8.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2分)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9.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10.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清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各2分)
阅读名著 | 阅读策略 | 内容呈现 | 问题与理解 |
《水浒传》 | 关注章回目录 |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冈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 问题:把有关吴用的章回内容放在一起阅读有何意义? 我的理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简·爱》 | 关注叙事角度 | 我转过嘴唇,吻了吻搁在我肩上的那只手。我深深地爱着他,深得我已不相信自己能说得清,深得已没有言语能够表达。 | 问题:《简·爱》与其他常见小说的叙事角度不同,采用这样的叙事角度有何妙处? 我的理解:(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11~25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醉里挑灯看剑”一句。(2分)
答:
12.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4)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
1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
译: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译:
15.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16.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9分)
雁来红①
王辰
①明朝年间,朝廷派颇有才干的王斌出任浮梁(位于今江西省)县令。到任后听闻治下昭烈庙内有“张太子”神像非常灵验,不时显圣预言,未卜先知,于是新县令微服私访,前往查看其中玄机。
②庙里接待王斌的是位落魄书生,直言相告张太子的预言都是出于自己手笔:他白日里听得信众求告,若是知晓答案,就写上四句半文半白的诗句,夜间放在塑像之下。王县令对此并不怪罪,还勉励书生,劝他引导信众向善。
③闲谈间,书生提起一件难事:今日恰有人拿来一盆奇花,求“神明”辨认。书生不识,王斌却知道那花叫做“雁来红”。“既是雁来红,就用苏武归汉的典故吧。”书生说罢,提笔写道:“苏武当年胆气雄,匈奴一箭射飞鸿。至今血染阶前草,一度秋来一度红。”
④西汉年间, 苏武出使匈奴, 被羁押多年不得返回。 待到匈奴与汉和亲时, 汉昭帝要求将苏武放归, 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 幸而汉使早与苏武暗通音信, 定下对策,回单于道:汉天子在长安上林苑射下一只鸿雁,雁足系有帛书,乃苏武所写,故此天子才遣使索人。 于是苏武得以归汉。
⑤“那莫须有的鸿雁,血染上林,却成就了一段佳话,果然是好诗!”王斌对书生的学识才思大为赞赏,而次日“张太子”认出奇花雁来红一事,也传为一时美谈。
⑥雁未红秋天最为灿烂,恰逢大雁往来的时节,故此得名。其实这种植物在宋元年间就已被栽来观赏,只不过并不十分流行。到明清时期,雁来红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热门花卉,多有文人墨客将它写入诗句、画作丹青。清朝初年,李渔甚至在《闲情偶寄》里说:各种秋花,唯雁来红是“草中仙品”,若阶前栽种数株,其余秋花都可舍弃不看了。
⑦从科学分类上说,雁来红和食用的觅菜是同一物种一-雁未红是由觅菜培育出的观赏品种,但样貌差别明显。雁来红植株高大,长到一人高也不稀奇。其顶端叶片密集,秋季枝叶会一起变为大红、深红或紫红色。由于观赏的是叶子,所以称之为秋花,不如说是秋草。虽有红颜,却很快要随秋凤逝去,因此雁来红也被文人作为伤秋的托寄。清人就依此写过一首《雁来红》诗:"雁影空阶八月天,一枝红紫赛春前。朱颜老去犹如此,惨绿当时是少年。”
⑧古时雁未红别名甚多:十样锦、老少年、少年老、老来娇、锦西风……也有人认为,它们分别指代不同形态的雁来红。比如明代的《遵生八笺》里说,雁来红共有四种:枝叶颜色娇红的,叫雁来红;枝头乱叶有红、紫、黄、绿四色的,叫十样锦;下部叶片深紫色,顶端叶片红色,叫老少年;下部叶片深绿色,顶端叶片黄色,叫少年老。
⑨雁来红的主要功用,是作为花卉观赏。但古时医家也曾用它治疗眼疾,还有道士用其辅助炼丹.古人栽种雁来红时,往往在旁边立起竹竿,让植株倚靠着竹竿生长,以免倒伏或折断。只不过因过于高大,雁来红不适合盆栽,所以如今城市中不太常见。但在一些乡村,仍可以见到成片栽种。
【注】①雁来红,又名十样锦、老少年,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可见栽种,雁来红为一年生草本,通常高50~150厘米;叶互生,长卵形或披针形;花较小,簇生于叶腋;胞果卵状矩圆形。雁来红是苋菜的观赏品种,叶片或整个植株常在秋季变为红色、紫红色或橙黄色,可作为赏叶植物栽种。
17. 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开头①——⑤段用很长的篇幅写了“王斌私访昭烈庙,书生巧答雁来红”的故事。这样写开头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 第⑦段中清人的诗句为这篇小品文增色不少。请根据文中介绍的雁来红的特点,判断下面四位古人的诗作中,写“雁来红”的是( )(2分)
A.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B.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C.委翠似知节,含芳如有情。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
D.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9.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20.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书生与王斌交谈后根据苏武归汉典故提笔写诗,雁来红自此得名。
B.第⑥段末引用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话是为了说明许多文人墨客将雁来红入诗入画。
C.雁来红能长得很高大,这是它区别于我们常见的苋菜的重要特征。
D.现在,我们城市生活中很少见到雁来红,是因为雁来红容易倒伏和折断,种植难度大。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0分)
离太阳最近的时光
①我翻过很多字典,对芒种的理解,仍不及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
②对节气,父亲嗅觉灵敏,尤其是芒种。麦芒日益坚硬,他整天在地里转悠,回来时,一双手能洗黑一盆水。当他嚼着麦粒、用麦芒般的胡子扎我时,我就知道芒种了,要收麦了。
③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芒种有些痛。阳光和麦芒,如箭矢,刺在身上,疼痛汗流如注。父亲却丕在乎,光着膀子,挥着镰刀,任它们上下夹击。“气吞万里如虎”。那黄铜般的身体,就是铜墙铁壁,阳光和麦芒纷纷折落,洒落在滚滚的汗水中。我也学过父亲,气吞山河地割麦子,阳光炽热,麦芒燎人,我很快就败下阵来:腿上挂彩,掌心磨出水泡。父亲说我不是干活的料,打发我回家读书。
④以后,每年麦收时节,我都是父亲的观众、芒种的旁观者。
⑤那时, 机械少,农活都靠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忙得热火朝天。我看不下书,就去送茶水。更多时,我坐在地头的树荫下,看父亲坦克般碾过麦田。麦芒如刺,麦粒滚圆;太阳刺眼,光芒万道。我惭愧地垂下头,我成不了父亲那样的人!
⑥我决心读好书。“种不好地,就把书读好。”父亲的话,我记得。他没机会把书读好,我有。我没有辜负他,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和他的麦子一样“出类拔萃”,一说起我,他的眼就眯成一条缝,就像乐呵呵地看他的麦子。
⑦高考前放假,正赶上芒种。“芒种芒种,忙着收忙着种。”我却是闲人,虽然个头已超过父亲,却仍干些送茶递水的活。天太热,我恨不得找片云彩躲进去。太阳像穗麦,阳光是麦芒吧!刺到身上,如芒刺背。父亲喝口水,抹把脸,汗珠饱满,像麦粒滚滚落下。我有些恍惚,感觉父亲也是一株麦子,皱纹的麦芒,已刺入骨肉。
⑧父亲让我回家看书,地里的芒种属于他,我的芒种是高考。书上说,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我想,“芒”不仅指“芒之谷”,还指“芒之光”,光芒、时光;而“种”则包括收获和播种。所以,“芒种”其实说的是生生不息的传递,就像父与子。
⑨父亲收割麦子,就像我做考题;他盘点收成,就像我估分;而播种,则像我填报志愿。父亲说的对,我的芒种是高考,他的高考是芒种。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在乡间,我在城里。
⑩如今,我生活在城里,除了单位,就是家,我很少出门,住21楼,但并没离太阳近些。雾霾遮住天空,空调混淆四季,那如芒刺背的时光,已遥不可及。
(11)又到芒种,想起那年,时光明亮,我和父亲席地而坐,他盘算收成、播种,我思量高考、大学。现在,父亲还做着同样的事,只是我们已天各一方。我开始懂得,那离太阳最近的时光,也是离父亲最近的时光。
(作者:葛亚夫选文有删改)
2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含义的理解。(2 分)
22.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父亲却不在乎,光着膀子,挥着镰刀,任它们上下夹击。
23.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我的芒种是高考,父亲的高考是芒种。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在乡间,我在城里。”(3分)
24.有人说,⑩自然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2分)
四、作文(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 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1)浩瀚(2)澎湃(3)巍峨(4)五彩斑斓
2.D 3.D 4、C 5.B 6、A
7、柴门闻犬吠; 学诗谩有惊人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泊秦淮近酒家; 茅檐长扫净无苔;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8、(1)“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⑵“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9、⑴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⑵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10、(1)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
(2)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11.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写词人在夜里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战场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12.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庭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鬟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得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意近即可)
13、① 得:同“德”,感恩、感激 ②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③假如,即使 ④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①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棒禄的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5.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义。
16. 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睡弃(言之有理即可)。
17.引出说明对象,赋予雁来红以神秘的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增添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点0.5分)
18.A
19.分类别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雁来红根据叶子颜色的不同而划分出的四个类别,让读者对雁来红的别名一目了然。
20.C
21、一语双关。既指我与父亲在田间劳作,感受如芒刺背的劳作时光(或我与父亲烈日下在田间辛勤割麦的劳作时光),也指我与父亲相处,父亲对我谆谆教诲、潜移默化影响的幸福时光。
2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阳光和麦芒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阳光的炽烈和麦芒的扎人(或炽热的阳光和尖利的麦芒同时刺在父亲身上的情形),表现了父亲收割麦穗的艰辛和踏实勤劳(或吃苦耐劳)的农民本色。
23、评分参考: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表现了我学习的艰辛和父亲耕作的艰苦。(1分)从“一直做着同样的事”一语中可看出父亲一直踏实地做着农民,“我”一直踏实地读书,我们都用勤奋去换取人生道路上的收获。(2分)
24、(1)不能删去。本文主题意在表达与父亲相处时光的怀念,本段写了“我”的近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突出了中心。所以不能删去。
(2)能删去。联系上下文可知,本文重在描写我和父亲的芒种时光,而第10段写“我”如今的生活,与要表现的内容关系不大,删去后,行文间联系更为紧密,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检测语文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检测语文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2-2023学年九上语文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2-2023学年九上语文卷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积累,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