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4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0968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13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学案
展开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课标要求: 知道植物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环境不同,适合生长的植物也不同。
学习目标
知道植物的生长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能根据植物和环境资料分析出植物适应环境的自身特点。
评价任务:
任务一:莲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仙人掌是怎么样适应沙漠环境的?
任务二:其他植物是怎么适应环境的?(榕树、松树、猴面色树)
学习过程
任务一:莲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仙人掌是怎么样适应沙漠环境的?
1、 南方地区的榕树能“一树成林”,非常壮观,在我们北方却很少能看到。这是为什么呢?植物与环境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比一比谁的知识面更广,在班内做一个简短发言。
2、 阅读与查阅资料,组内分工,详细了解莲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
观察莲各部分结构:叶、叶柄、藕(地下茎)、莲子,了解与环境的关系。
(1) 叶:表面有一层蜡质结构,能使雨水聚成水珠,让叶子实现自我净化清洁的功能,也更容易让叶子浮于和伸出水面。叶展很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2) 叶柄:长而内部疏松多孔,并储存有空气,有利于叶子露出水面。
(3) 藕:是它的地下茎。切开后,可以看到许多孔,能储存空气,利于莲在水中呼吸。
(4) 莲子:果皮结实坚硬致密,不易腐烂,能更好的保护种子。
查阅资料:中国各地都有发现古莲子并有千年古莲发芽的记载。可见莲子的自我保护与强大的生存能力。
3、 根据观察探究,组内完成下表,在班内讨论交流。
结构名称 | 形态特征 | 作用 |
叶 |
|
|
叶柄 |
|
|
藕 |
|
|
莲子 |
|
|
4、 仙人掌是怎么适应沙漠环境的?
组内相互配合,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交流,从根、茎、叶方面入手,用观察莲的方法,得出仙人掌的形态有利于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存。
根系非常发达,能深入沙漠地下,吸取深层的水分。茎光滑肥大多汁,可储存大量水分,表皮有保护层,可防止水分蒸发。叶已退化成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小结:莲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适应水中环境并维持生存;仙人掌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其在沙漠中生存。
评价标准:观察细致,记录准确,组内合作配合融洽。交流流畅,结论正确。
任务二:其他植物是怎么适应环境的?(榕树、松树、猴面包树)
通过查阅资料,组内合作交流,完成对这三种树的探究。并在班内交流,加深认识。
1、 榕树:最大的特点是有气生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与养分,还可以支撑庞大的身躯。适合生长在温度高、湿度大的中国南方。
2、 松树:叶子一般呈针状,细长坚硬,叶端尖,表面有蜡质层,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防风耐寒。适合生长在北方的山上。
3、 猴面包树:茎非常粗大,木质疏松多孔,雨季时可以储存水分,以备旱季时需要。叶子在旱季时会脱落,减少水分的蒸发,以应对漫长的旱季。
小结: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植物的维持生存。
评价标准:调查细致,证据充分,有说服力。表达清晰自然。
拓展活动:植物南北移栽,需要创造什么样的环境,以利于它们的生长、生存?
检测反馈:同步练习册的随堂内容部分。
学后反思: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14 调查家乡植物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14 调查家乡植物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粤教粤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14 生物生存的环境导学案: 这是一份粤教粤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14 生物生存的环境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小结,精炼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4、珍稀动植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4、珍稀动植物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准备,学习过程,课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