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 )A.宗法制度 B.土地封赐C.武力征服 D.爵位封赐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里的居民不包括 ( )A.领主 B.农民 C.农奴 D.商人3.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4.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欧洲社会的稳定②商业贸易的发展③耕地面积的增加④国王统一事业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6.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 ( )A.查士丁尼 B.屋大维 C.恺撒 D.伯里克利【补偿训练】 查士丁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主持编纂了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 D.《吉尔伽美什》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1)根据材料请你判断城市中哪一行业比较兴盛。中世纪欧洲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有哪些?(2)材料中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后会产生哪些影响?1【解析】选B。西欧封建制度主要是与封土联系在一起的,故B符合题意。2【解析】选D。抓住限定词“不包括”,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主要居民成分是领主、农民、农奴。故D与题意相符。3【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内领主直接经营的是直领地,领主土地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要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A、B、C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符合史实。故选D。4【解析】选C。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故①②③正确;④是城市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C与题意相符。5【解析】选C。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获得城市自治权,故C符合题意。6【解析】选A。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故A与题意相符。补【解析】选C。《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吉尔伽美什》是西亚的史诗,故A、B、D错误;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组织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故C正确。7【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居民”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凑了一大笔赎金……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概括。第(2)题根据当时城市发展状况回答。答案:(1)工商业;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皇盖拉西说,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1453年的一场战争的目击者说,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