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972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972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在世界历史上,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6—公元5世纪 B.5—15世纪C.公元前6—公元15世纪 D.14—17世纪2.1566年8月,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一些城市发动起义,人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该运动的发生根本上是因为(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极为残暴 B.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令人反感C.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海上马车夫”的优势动摇3.《世界通史教程》中写道: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材料表明( )A.教育商业化程度提高 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C.教育突破了身份限制 D.宗教改革影响深远4.“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①生产力提高 ②商品经济的发达 ③封建领主的参与 ④庄园的衰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5.美国史学家朱迪斯·本内特在他的书中写道:“当时的伦敦人以他们的城市为豪:‘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材料中的“当时”应是( )A.中世纪早期 B.中世纪后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6.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7.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8.以雅典为首的商业城邦,依仗军事力量,掠夺国外财富,用于建设大型公共项目和补贴城市公民日常生活。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城市随着商贸活动兴旺而勃兴,随着经济活动削减而萎缩。据此可知( )A.奴隶制经济是欧洲不同时代城市兴起的根源 B.中世纪城市和古典城市发展的途径差异显著C.民主政治是古典城市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D.欧洲古代的城市因商业贸易的需要积极对外扩张9.“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撰法典;1546—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制度进行全面改革;1552年、1556年率军东侵,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全部划入版图;1558—1583年,又发动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上述事件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汉谟拉比 B.沙皇伊凡四世 C.诺曼底公爵威廉 D.英王爱德华一世10.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亨利六世创办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 )A.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 B.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C.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D.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11.“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 )A.罗马教皇 B.世俗君主 C.封建领主 D.天主教徒12.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13.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14.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城市原有的行会组织成为一部分工匠要千方百计突破的发展障碍。这样他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帮工和学徒的数量,并把破产的同行雇为己用。材料说明( )A.分散的手工场出现 B.集中的手工场形成C.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D.机器大生产的出现15.《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二、非选择题16.让我们走进中世纪的欧洲,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 ——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 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部编教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材料一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结合所学知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在该地区普遍存在?封君封臣制有哪些特点?(2)依据材料二,指出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结合所学知识,主持庄园法庭的是什么人?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认识。(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和当时意大利的著名工商业城市。依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世纪英国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为民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空间,成为培育议会制度的历史土壤。13世纪贵族限制王权的斗争是议会产生的直接动力,这次斗争不仅创立了一套独立的议会制度,而且为地方代表出席议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代表的出席是中世纪议会的重要特征,以自身地位的提高为基础,地方代表在14世纪早期成为议会的固定成员,并拥有了批税权、请愿权等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工具,这标志着中世纪议会制度的确立。——刘鹏《英国议会起源再研究》提炼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1——15:BCBDB DCBBB ABDCA16.(1)西欧;11世纪;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处以罚金;领主(或他的管家);认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认识写出两点即可) (3)10世纪;米兰(或威尼斯等);经济中心;意义: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4)封建制度建立、发展和瓦解。17.观点:中世纪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诞生。论证:中世纪的英国,教权与王权并存,分散了国家最高权力;在封君封臣制下,领主即贵族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上升,他们联合起来即可与王室抗衡;中世纪早期英国许多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并从封建主手中取得自治权,骑士和市民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壮大,既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世纪社会政治结构多元化的直接体现,经济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于是在这种王权与“民”权相对均衡的背景下,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组成下院,英国议会制由此诞生。总结:由以上论述可知,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是独特历史土壤的产物,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皇盖拉西说,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1453年的一场战争的目击者说,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巩固练习,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