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972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972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习题,共5页。
课时分层作业(三) 中古时期的欧洲(建议用时:40分钟)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度 B.土地封赐C.武力征服 D.爵位封赐B [西欧封建制度主要是与封土联系在一起的,故B项符合题意。]2.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封臣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大小封建主之间是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故选C项。]3.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这说明(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B.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组织形式C.庄园是西欧时期独立的政治单位D.庄园内部的农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显示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很少与外界发生商品贸易关系,故选A项。]4.在中古时代的西欧庄园内,起着维护封建领主利益和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是( )A.庄园法庭 B.庄园封君C.公民大会 D.庄园封臣A [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庄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维护封建领主利益,故选A项。]5.从11世纪开始,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击败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统一的王权国家是( )A.英国 B.西班牙C.法国 D.葡萄牙C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王权国家是法国。]6.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同封建领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主要目标是( )A.保卫城市 B.谋求生存C.争取自治权 D.支持国君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阶层与封建领主展开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城市自治权,故选C项。]7.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的合称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新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学汇纂》C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限制词,一是“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二是“它的合称”,A、B、D三项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故C项正确。]8.伊凡四世在1556年颁布兵役法,规定所有的世俗贵族,每拥有150俄亩土地,就必须提供一名骑兵为沙皇服役,对伊凡四世此举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强了军事力量 B.削弱了贵族势力C.加强了自身的统治 D.缓和了社会矛盾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凡四世颁布兵役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贵族的势力,加强自身统治,壮大军事力量,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兵役法的颁布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9.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材料二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以土地关系为纽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可以分析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第(2)问,结合材料二可知,西欧城市的兴起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答案] (1)特点: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封主和封臣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不能越级管理;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2)影响: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②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③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10.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使用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B [从材料信息“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使用的一切物品”,可知庄园基本自给自足,故选B项;自给自足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禁止竞争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自耕农经济,排除D项。]1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A [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项。]12.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B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可知,城市经济的复兴是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B项符合题意。]13.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C.留下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故A项错误;材料未明确马主人是奴隶主,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有什么证据,故C项错误;材料意思为当一个人向别人租马时,就和马主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即租马人应该照顾好马,否则应承担相应责任,故D项正确。]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和政治、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公元1300年的欧洲比之于公元600年时的欧洲有哪些方面的“大大不同”?[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中古晚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答案] 政治:强大的王权代替封建等级制度;出现自治城市与领主斗争。宗教: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兴起。文化:世俗文化尤其是大学的兴起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