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第01讲 声(课件+讲义+练习)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01讲 声(课件+讲义+练习)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讲声PPT课件pptx、第1讲声word讲义docx、第1讲声针对练习精编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第1讲 声【重难点与突破】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 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3.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与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v液>v声。【例1】(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分析】A. “水花四溅”是由“鱼洗”的振动引起的,所以“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所以,“鱼洗”发出嗡嗡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错。C.“鱼洗”发出的声音可以靠盆中水传入人耳,也可以由周围的空气直接传入人耳。C错。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的速度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D错。选A。【答案】A【突破】物体振动产生的声,人耳不能都听到。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振动,且有传播介质,人耳没有听力问题,才能听到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我们常借助一些容易观察到的振动来显示微小的振动,或者借助一些装置来放大振动,以便于观察。二、声音的三个特征特征影响因素关系描述词语生活中的描述音调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高低尖、细、粗哑响度 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强弱大小、高低与声源的距离距离越大,响度越小音色发声体材料、结构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好、好听、难听【注意】音调的高低与响度大小无必然联系,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与音调、音色无关。【例2】(2022株洲)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分析】诗人辨别出是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C正确。
【答案】C
【突破】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明确这几点,才能正确区分。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符号:dB)来表示。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突然暴露在15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3.控制噪声的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途中减弱);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接收处减弱)。【例3】(2022苏州) 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 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解析】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正确。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错。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起监测作用,不能控制噪声,C错。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错。【答案】A【突破】主要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是否属于噪声。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从声音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环节来灵活理解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在声源处(产生)、在传播途中(传播)、在人耳处(接收)。四、声是应用 1.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它具有穿透力强、方向性好等特点。利用它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作金属无损探伤、测距、B超等;利用它的能量,可用于碎石、清洗等。2.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它具有能量大、传播远的特点,可用来监测台风、地震、海啸等。【例4】(2022黔西南)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将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摆动 C.真空不能传声,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 D.校园内植树可以防止噪声产生【分析】A.用“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A正确。B.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烛焰会不断摇晃,是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递能量给烛焰,使烛焰不断摇晃,B正确。C.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利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C正确。D.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防止马路上噪声的产生,D错。【答案】D 【突破】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即可判断。【针对练习精编】1.(2022鄂州)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解析】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声,A正确,B错。C.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C错。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错。【答案】A。2.(2022襄阳)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解析】“掌声雷鸣”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很大,即声音的响度大。【答案】B3.(2022湘潭)如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男孩用小号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号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号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用更大的力气吹奏,可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听号声知道所吹奏的乐曲,主要说明声音传递能量【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号声无法在真空中传播,A错。B.小号是铜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正确。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小号声音的响度,C错。D.听号声知道所吹奏的乐曲,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D错。【答案】B4.(2022永州)端午节赛龙舟,鼓手仅仅增大敲鼓的力,改变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速度【解析】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答案】A5.(2022张家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解析】A.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空气柱的长短发生了变化,音调会改变,A错。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正确。C.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错。D.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D错。【答案】B6.(2022德阳)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 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A、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分清是哪些乐器在演奏是依据音色不同,A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B错。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C正确。D、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正确。【答案】B7.(2022阜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解析】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A错。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错。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正确。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错。【答案】C8.(2022毕节)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航天员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响度 D.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解析】A、根据音色辨别不同航天员声音,A错。B、航天员讲课,我们听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错。C、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改变的是响度,C正确。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D错。【答案】C9.(2022六盘水)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解析】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A正确。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错。C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编钟和其它乐器是不同的物体,所以音色是不一样的,CD错。【答案】A10.(2022达州)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 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 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A.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根据的是音色,A正确。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错。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会产生次声波。C正确。D.禁止鸣笛,是禁止声的产生,属于在声音处控制噪声。D正确。【答案】B11.(2022镇江)城市山林镇江,随处可闻鸟鸣声。鸟的发声器官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解析】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而产生的。鸟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鸟鸣声影响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故对同学来说是噪声。【答案】振动 空气(或气体或介质) 噪声12.(2022丹东)学校艺术节,小辉、小丹合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震撼全场。同学们能辨别出萨克斯的演奏声是由于声音的______不同。声音是由发声体______产生的,由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中。【解析】同学们能辨别出萨克斯的演奏声是由于声音的音色不同。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由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中。【答案】音色 振动 空气 13.(2022苏州)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 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三弦时,弦振动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空气柱长度发生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故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音色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答案】 振动 音调 音色14.(2022沈阳)2022年6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在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冲向太空,轰鸣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解析】火箭的轰鸣声,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答案】 振动 15.(2022福建)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 极;(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 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 。【解析】(1)要让物体悬浮在空中,必须要同名磁极产生排斥,才能实现,所以下端也许要选N极。(2)气球内空气质量、温度一定,所以当体积变大时,气压减小。(3)振动没有停止,发声也不会停止。(4)根据实验事实,通过科学推理,可以获得“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与该方法类似的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答案】(1) N (2)小 (3) 振动 (4) 不能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20讲 磁与电(课件+讲义+练习)-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20讲磁与电pptx、第20讲磁与电docx、针对练习精编第20讲磁与电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讲 浮力(课件+讲义+练习)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1讲浮力PPT课件pptx、第11讲浮力word讲义docx、第11讲浮力针对练习精编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压强(课件+讲义+练习)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0讲压强PPT课件pptx、第10讲压强word讲义docx、第10讲压强针对练习精编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