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高2022级高一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处在干旱少雨地区。尼罗河水量稳定,不易成灾,又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所以古代埃及人将洪水之神称为“欢乐喜神”。而两河水量不定,易于成灾,又会使土地盐碱化,因此古代两河流域人将洪水之神称为“恶毒的神”。由此得出( )A.自然环境优劣决定文明产生先后 B.埃及文明的成就高于两河流域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古代文明特色 D.两河流域的农业不及埃及文明2.橄榄是希腊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当然也是希腊完善文明的重要支撑。其在古希腊的各行各业都均有体现。它是贸易物品,也是医疗原料,救命神器,还是精神寄托,宗教法宝。关于古希腊的橄榄种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橄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橄榄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C.橄榄树多种植于土地肥沃的地区 D.希腊公民禁止奴隶参与橄榄采摘3.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埃及象形文字原始闪语腓尼基字母希腊早期拉丁晚期拉丁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 D.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具有同源性4.古巴比伦城市玛什坎沙皮尔(今阿布杜瓦里遗址)中发现了4条运河,运河宽可达15米,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还发现了至少6条分支水系。主运河交汇处发现了两个港口。4条主运河将城市分为宗教、行政、墓地、居住等区域。这主要说明古巴比伦(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灌溉农业发达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D.海外贸易繁荣5.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关于“打人脸颊”行为的三种处理规定。法条规 定第202条“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第203条“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能为受害人伸张正义 B.祛除了习惯法的印记C.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 D.保护了奴隶主的财产6.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波斯神话中至高之神)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表明波斯帝国( )A.在地方实行行省制 B.法老是国家的核心和最高主宰C.任用波斯人担任要职 D.实行君主专制和相信君权神授7.下表是《印度通史》中有关种姓的著述——《梨俱吠陀》第十卷中的四大种姓与《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对比 《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刹帝利武士王种吠舍农民商贾首陀罗奴隶农人贱民——恶人据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印度种姓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B.种姓划分与社会经济变化紧密相关C.种姓制形成的最初原因是军事征服 D.种姓制是造成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8.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C.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流 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9 .“(西欧)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 )A.是中古西欧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 B.是相对独立政治集团,具有割据性质C.促进了中世纪奴隶制发展 D.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10.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了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11.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承认琅城自治。由此可知( )A.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C.法国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12.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同。”恩格斯意在( )A.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 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C.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的破坏 D.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13.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 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14.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意地向西班牙国王通报达·伽马归来的消息时,夸口的不是占领了多少土地,制服了多少人,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A.意欲垄断太平洋地区贸易 B.积极推行重商主义C.拥有掌控世界市场的实力 D.军事实力欧洲领先15.在中世纪的欧洲,砂糖是贵族才能亨用的奢侈品,价格极其昂贵。16世纪,随着美洲生产的蔗糖大量运往欧洲,其价格在1645—1680年间下降了70%之多,而消费量在1600—1700年之间增长了4倍。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美洲地区的发展 B. 价格革命的影响C.商业革命的驱动 D.世界市场的确立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A.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在西方文献中,“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材料二 就“封建主义”的概念而言,中国从秦到清显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未在中国出现,原因不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相比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缺乏,而是此后遭到了“专制主义”的压制和破坏。“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夭折只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短了或者说结束的太早了。以西方的英国为例,自诺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后,王室、教会、贵族乃至自治城市间的冲突不断,《大宪章》、“玫瑰战争”(贵族内战)、《至尊法案》均是其具体体现,直到1534年英国君主专制才得以确立,英国早期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即便如此,在这个长达500年的“封建社会”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中英国的地方自治、自治城市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权的重商主义理念也未曾中断,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兴起成长起来。——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中国“专制主义”社会相比,英国“封建社会”的环境为什么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长。(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地分析“封建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啤酒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红酒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烈酒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咖啡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茶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可口可乐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解读上表信息,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注:照搬材料不得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1世纪左右,大学在西欧各地先后兴起。大学作为一种行业公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大学教授可以同时在几个大学任教,学生没有入学方面的国籍限制。在大学论辩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相互交流学术,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并吸收不同的观点。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阵地,学者们质疑权威,反对宗教思想束缚,尊崇理性,反对封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异同》(1)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8分)(2)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回答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积极影响。(7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雅安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据图可推知,这一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周太王,《庄子•天道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