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1页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2页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潢川高中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单选题 24小题,每题2分,计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促使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灌溉工具的进步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牛耕普及全国 D.曲辕犁的运用2.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则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3.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下列现象能够直接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       B.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传播C.天文、历法、科技发展迅速       D.城市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4.从全球史和经济史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   A.欧洲逐渐走向强大                     B.基督教走向新大陆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有利于传播新思想5.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或是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或是不断调整劳作方式以保障农业发展。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印第安人培养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 B.古希腊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C.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D.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6.丝绸之路指从古代开始逐渐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新航路则是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北美等地的航路。二者同属于(   A.文明交汇之路 B.商贸互惠之路C.友好交往之路 D.殖民扩张之路7.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自治传统的发展与延续 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丛生C.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提倡 D.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8.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行省制度 C.宗法制 D.科举制9.下图是2002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年代和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   A.麻 B.棉 C.毛 D.丝10.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因旱灾死于饥饿的人口逾百万,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达3000多万,为解决上述问题,国际社会成立了(   A.非洲国家联盟 B.阿拉伯国家联盟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D.中非合作论坛11.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用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田亩斛以上,善者之。”据此可知,犁(   A.开始于东汉时期 B.提高了农业的产量C.便于山地的开垦 D.可以控制耕土深浅12.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波斯帝国境内也有几条重要的驿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印加帝国修建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古代大国的这种做法(   A.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B.确保了帝国的赋税征收C.成为帝国扩张的有利工具 D.有利于及时传递政府政令13.1689年英王威廉三为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根据实际需要,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公司有权为保卫其贸易领域内的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组建军队,实施军事上的防卫,并宣布对这些地区拥有主权。”这说明东印度公司的职能是(   A.垄断贸易业 B.经济掠夺 C.军事统治 D.殖民扩张14.宋太祖时期在各州设医学助教;宋仁宗时期开始仿太医局模式在地方设立医学,设官专管。宋代统治者还将医学考试与科举考试一并进行,对成绩优异者奖励、提拔。由此可见,宋代(    A.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B.科举制度走向完善C.政府重视医学教育的发展 D.医生的社会地位提高15.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世纪后半期时只有2000人。由于许多水力棉纺厂改造成的蒸汽棉纺厂从峡谷、河边迁到此,还新建了蒸汽棉纺厂。到1801年,曼彻斯特有9.5万人,1841年时31万人,成为当时英国第二大城市。这反映出英国(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已发展为工业国家C.人口流动的规模大 D.最早进行动力变革1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到3.3%。中国的增长率为4.4%。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 ③“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     ④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普及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近代早期的英国政府将枢密院作为最高防疫领导机构,全盘指导国家的防疫工作。在16、17世纪的防疫斗争中,英国投入的经费总计约为33800英磅,远高于同期欧洲其他国家。这表明英国(   A.防疫措施极其严密 B.公共卫生体系完善C.政治经济实力强大 D.医疗卫生技术先进18.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A.确保了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B.旨在确保需要粮食的人都能够获得粮食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          D.确保所有人能吃到品种多样的优质食物19.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带领570名旅游者从英国莱斯特到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成为世界近代商业性旅游服务的开端。这表明当时(    A.交通变迁推动新兴产业出现 B.乘坐火车成为主要出行方式C.远途旅行成为西方消费时尚 D.运输业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20.下表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有(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 ①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然占据垄断地位   ②形成了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新格局③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④俄国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认识到,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工人们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读懂各种布告、通知和广告,能够签名、写信或者是阅读一些机械的操作说明。这表明(   A.工业革命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 B.英国国内阶级矛盾逐渐缓和C.工人文化水平影响工业化进程 D.知识的积累触发了工业革命22.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北方建筑常采用穴居和半穴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穴居、半穴居逐渐被地面上的土木建筑所取代。”作者强调影响北方居住形式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 C.建筑材料 D.安全保障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24.对图中所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出现B.第②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建立C.第③段中英国因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D.第④段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农夫早出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此其分事也——摘自《墨子》材料三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摘编自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4分)影响文明转型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摘编自(英)克拉《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弟,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6分)  三、论述题(16分)27.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疫情席卷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堪称百年一遇。瘟疫历史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危机四伏的曲折史。材料  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二  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材料三  黑死病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的,铁犁牛耕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西汉时期的,排除;D项是唐朝的,排除。故选B项。2.D【详解】根据“1520年”“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可知,这是西方国家通过新航路进行了物种的交流,原本生长在南美洲的玉米,在欧洲就可以买的到,最早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的国家是西班牙,故D项正确;玉米原产于美洲,A项错在“资本家种出了玉米”,排除;玉米原产于美洲,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了玉米,B项错误;玉米原产于美洲,是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了玉米,并非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故C项错误。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增加了食物供给,加速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排除B项;天文、历法和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迅速属于进一步的影响,排除C项;城市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不能直接论证农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4.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经济史看,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印第安人培养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A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西亚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排除B项;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逐步破产,排除C项;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从地理范围看,新航路和丝绸之路二者都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A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并非“互惠”和“友好”之路,而是建立在对非洲、美洲人民掠夺的基础上的,排除B、C;D仅仅符合新航路,排除。7.B【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城市中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丛生,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以缓和社会矛盾,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项正确;社区并不是地方自治传统的发展与延续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是社区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提倡无关,排除C项;社区的出现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不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根据“一本所生”、“最易结重人伦”等信息可知是重视伦理血缘关系,这是宗法制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内涵和郡县制、行省制以及科举制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9.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麻。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10.C【详解】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的国际组织,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11.B【详解】通过材料“常过田亩斛以上,善者之”可以看出,耦犁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B正确;耦犁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A;犁也称作二牛抬杠,适用于平原地区,排除C;可以控制耕土深浅的是曲辕犁,排除D。12.D【详解】古代大国重视境内交通建设,有助于及时传递政府政令,D项正确;古代大国境内修建交通和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A项;修建交通并不能确保帝国赋税征收,排除B项;境内修建交通设施不是帝国扩张的工具,排除C项。故选D项。13.D【详解】英国国王给予东印度公司特许权,包含在殖民地的行政管理、军事保卫以及宣布主权等,这说明东印度公司代表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扩张,D项正确;垄断贸易、经济掠夺、军事统治都是殖民扩张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排除A、B、C项。故选D项。1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统治者在州设医学助教,在地方设立医学,并进行医学考试,这些举措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地方医学教育的重视,C项正确;宋代私学教育较为兴盛,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项;医学考试与科举考试一并进行,但医学考试并不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医生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后半期时只有2000人”“由于许多水力棉纺厂改造成的蒸汽棉纺厂从峡谷、河边迁到此,还新建了蒸汽棉纺厂。到1801年,曼彻斯特有9.5万人,1841年时31万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各种工厂迁入到曼彻斯特而推动了曼彻斯特人口的增加,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A项正确;仅从曼彻斯特一个城市不能得出整个英国成为工业国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推动了人口的流动,C项不能体现这一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早”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6.C【详解】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均有提高……中国年均增长率达到4.4%”,究其原因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①正确;1973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故②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改社建乡,“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③正确;④违背史实。故选C;A、B、D排除。 17.C【详解】题干材料强调英国政府全盘指导国家防疫工作,且投入经费远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体现了英国政府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防疫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公共卫生体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医疗卫生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18.B【详解】根据材料“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目标是为了保证人都能获得粮食,B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粮食供应,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粮食,没有提到品种多样的优质食物,排除D项。故选B项。19.A【详解】根据题干时间可知,火车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新的交通工具,通过材料“成为世界近代商业性旅游服务的开端”可知,商业旅游服务业是当时出现的新行业,因此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了火车,不能得出火车是当时主要的出行工具,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国家是英国,没有提及整个西方社会,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出现新的交通工具带动了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形成了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新格局,由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可知,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②③正确,C项正确;美国、德国、法国、俄国在世界贸易中都占有较大比重,不能说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然占据垄断地位,排除①,排除AB项;俄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排除④,排除D项。故选C项。21.C【详解】根据材料“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工人们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读懂各种布告、通知和广告,能够签名、写信或者是阅读一些机械的操作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认为,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会更好的操作机械以及完成其他工作,反映出工人文化水平影响工业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活水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缓和,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2.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北方居住形式的变迁,故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3.C【详解】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C项正确;A、B项属于近代,排除;D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建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②时间不符,B项错误,符合题意;①是新航路开辟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A项不符合题意;③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工厂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与④时期吻合,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25.(1)表现: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4分)(2)特点: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性别分工简单。(6分)(3)进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游牧、农耕文明。(4分)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4分)【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特点:根据材料“农夫”“妇人”可知,古代农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根据材料“农夫早出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可知,古代农业中男耕女织;根据材料“耕稼树艺,多聚菽粟”“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可知,自给自足;从生产规模来看,古代农业生产规模小;男性耕地,女性纺织,性别分工简单。(3)进程:根据材料“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可知,由渔猎、采集文明到游牧、农耕文明。因素:根据材料“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知,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6.(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6分)(2)问题:贫富分化严重;公共设施不完善;疾病和瘟疫流行。(6分)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6分)【详解】(1)根据材料“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可知,交通便捷;根据材料“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可知,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可知,工业化的推动;根据材料“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知,制度突破。(2)问题,根据材料二“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弟”可知,贫富分化严重;根据材料二“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可知,公共设施不完善;疾病和瘟疫流行。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城市化的积极性的角度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城市化的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27.示例:疫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2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疫病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疫病造成了数量巨大的人口死亡,欧洲中古时期爆发的黑死病造成欧洲人口大量死亡。1918至1919年全球爆发的大流感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死亡。同时,疫病的流行也会影响政治局势,明朝末期的华北鼠疫加剧了社会危机,进一步冲击了明朝的统治。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爆发鼠疫,政治走向也明显转变。此外,疫病的流行客观上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欧洲中古黑死病之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为了应对疫病在全球的流行,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发展。(12分)综上所述,疫病的流行让人类饱受痛苦,但客观上促进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发展。(示例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详解】观点:根据材料“……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黑死病造成了欧洲大量人口死亡;根据材料二“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疫病影响了明王朝的统治;根据材料三“……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并结合所学可知,疫病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由此可拟定观点为:疫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论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首先总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疫病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其次结合黑死病造成了欧洲大量人口死亡、疫病导致明朝、雅典政局动荡等史实论证疫病造成的消极影响;再结合疫病客观上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史实论证疫病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升华。
     

    相关试卷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7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04月测试一历史试题docx、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04月测试一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