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8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5分)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途中
赵汝餸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睛。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6分)
2.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可摘,轩楹势堪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为杜甫早期作品。②胡:这里指猢狲。一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蛙眉,状如愁胡。”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④轩榴:章前魔柱。
(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苍鹰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5分)
(2)颔联颈联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6分)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5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5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6分)
八、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副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髻霜髻,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表达的感情。(6分)
(2)赏析本诗的写作手法。(5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爱花之将谢。
两人的诗都是写爱惜花朵,白居易的诗基调伤感,对即将凋谢的牡丹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而苏轼虽然有些伤感海棠自甘寂寞,夜晚的美丽无人欣赏,隐隐有怀才不遇之叹,但是随即如知音般秉烛陪伴花朵,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潇洒达观精神。
二、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形象特点、鉴赏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析:(1)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3)理解作者志趣,首先要理解尾联的意思,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
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外部: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各1分)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内在品质2分)(2)采菊东篱下2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概括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注释:未与:不给。不追求被文人赏识。况:何况,更不肯。缘:因为。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三、
1.“途中”所见景致:雨后云开天晴,燕戏花下,鸠鸣树梢,江面帆影隐隐可见,山舍机杼微微可闻,水边柳丛传出几声莺啼(4分,每联景1分)。诗人情趣:醉心自然,热爱春天。(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警务形象,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从苦雨忽而放睛写起,开始就流露出一种惊喜愉悦之情。接着写花下引雏的双燕,写枝头唤偶的鸣鸠,写远处江面的帆影,写空山农舍的机杼声,给人一种上下远近、耳目所及、美不胜收的印象。最后则集中突出一个镜头,用最美的意境结束全诗,赏心悦目,令人难忘。
2.本联运用了融情于景和拟人化写法,生动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春花之下,双燕正在教育儿女,一家子其乐融融;树梢之上,雄鸠正在呼唤雌鸠,夫妻俩情意绵绵。 画面既富于自然生机,也似染上人间温情,充分体现了自然风物的可爱,寄寓了诗人爱热自然、赞美春天之情。(手法占1分,两种手法答及其一即可。画面情境占 2分,每个情境了分。画面特征及表达效果占2分,其中画面特征1分,表达效果1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语句,首先要弄明白诗句的内容,颔联是作者途中所见,只见双双乳燕花下习飞,斑鸠在树梢上鸣着春情。然后分析诗句的表达技巧,明确表现手法。然后描摹诗句,分析画面特征及表达效果。本联运用了融情于景和拟人化写法,生动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画面既富于自然生机,也似染上人间温情,充分体现了自然风物的可爱,寄寓了诗人爱热自然、赞美春天之情。
四、
(1)期造了一个动作敏捷、眼神锐利、身手矫健、勇敢搏击、气势不凡的苍鹰形象,(3分)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嫉恶如仇,英勇豪迈,奋发向上之志。(2分)
(2)①想像。(3分)由画面上鹰“耸身”的情态想象到鹰想搏击狡兔时的心理状态;由画面上鹰“侧目”联想到鹰搏击前像发怒的猢狲的眼睛一样锐利。(1分)②动作细节。(3分)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1分)③侧面烘托。(3分)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气势。(1分)④虚实结合。(3分)实写鹰的情态,虚写鹰的心里。(1分)(答出两点即可。如答“比喻”最多给 2 分。)
五、
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六、
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1分)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1分)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2分)(既要答不同之处又要答相同之处)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及注释来体会二者的异同,杜甫《登高》中,由“潦倒”体现出了杜甫身体有病;“新停”表明了杜甫举起酒杯却因病而不能喝酒的情形,由此可以体会出杜甫想借酒浇愁,却又不能喝的这种情形更增添了他的愁绪。而本诗中,“不知厌”表明诗人虽病后初愈,却因为被贬愁绪太浓,所以借酒浇愁二者的相同点都是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的愁情别绪。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手法”1分,“意境分析”1分,“抒发的情感”1分)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分析时,可结合着关键词句“鸦”“斜阳”“草’“荒城”这些词,可体会出诗歌所渲染的意境是荒凉凄凉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的,由荒凉凄凉的环境可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感伤落拓思乡之情。这种表现手法为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答题时,先答出表现手法,然后再分析意境,最后答出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
1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5分)
2.要点: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若从对偶角度分析,指出其特点效果亦可。)(6分)
八、
(1)风雨,一方面指自然风雨,另一方面指社会风雨。即朝代的更替变迁。佳节良辰,本可畅快游乐,但转眼难道就没有风雨吗?(2分)这种忧愁风雨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心境,(2分)表现出作者因国破家亡而生发的痛苦孤寂之情。(2分)
(2)对比(2分)通过昔日在繁华热闹的故都闲暇游乐的感况欢乐感情和现在国破家亡丧夫失亲、百无聊赖、痛苦憔悴形成对比。(2分)表现作者饱经忧患之后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1分)(答以乐景写哀情分析对也可)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3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创新题型练习(共九题,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创新题型练习(共九题,附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连用地名叙写行程的艺术效果,截然不同画面色调的艺术效果,多方位刻画人物形象,构思精巧别致,选材剪裁颇具匠心,赏析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诗词的盛唐诗风,分析幽默诙谐特点,分析诗词曲笔的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五首,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五首,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