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三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三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三班同学一共植树630棵,7吨是1千克的700倍,2吨的铁比1800千克的棉花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三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苏教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汽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2.一个数乘10,积比原来的数多720,原来的数是80。(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4.一只老虎重250千克,4只这样的老虎大约重1吨.( )5.三(1)班42名同学去植树,每6名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植树15棵,三(1)班同学一共植树630棵。 ( )6.因数的末尾有几个零,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零。( )7.计算180×40时,可以先算18×4,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8.7吨是1千克的700倍.( )9.王老师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四月份共生产450个零件。( )10.2吨的铁比1800千克的棉花重。( )11.300米与700米合起来是4千米. ( )12.280-14×5应先算280-14. ( )13.100个100千克是1吨.( )14.320÷4÷2的得数与320÷(4×2)的得数相等. ( )15.460减去60乘5的积,差是2000。( )16.任何一个两位数乘以0的积都是两位数。 ( )17.把225-45=180,180÷9=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225-45÷9。( )18.一根电线,第一天用去一半少12厘米,剩下65厘米,这个电线原来长106厘米。( )19.丽丽家距外婆家35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 )20.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21.701吨=700吨1千克。( )22.千米是较大的质量单位。__23.32个24的和,列式为32+24。 ( )24.50乘80的末尾有2个0。( )25.计算40-32÷8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26.7吨是1千克的700倍.( )27.计算63÷9+12时,应先算63÷9。( )28.1千米的路修好了一半,也就是说修好了500米. ( )29.在7千克,700克,1700克中,1700克最重( )30.8千米比7吨大。( )31.把3+4=7和7×5=35,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 )32.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3.计算(77-42)÷7时,要先算42÷7=6,最后算得71。( )34.某电梯限载1250千克,该电梯最多可以一次运送17个75千克的人而不超载。( )35.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6个同学做了48朵。照这样计算,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36.数学课本重18千克。( )37.9千米和9千克无法比较。( )38.如果积的末尾有1个0,那么一定有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 ( )39.80-60=20,20×12=2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0-60×12 ( )40.与的积相等。( )41.360÷4÷2与360÷(4×2)的结果相同。 ( )42.要使6×(□+5)=48,□里应填3。_____。43.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44.估算61×39的积约是2400。( )45.计算400÷5×20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46.从A城市到B城市的距离是320米。 ( )4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四位数。( )48.150×3×0>150+30+0。( )49.算式25×(10÷2)中的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 )50.五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5cm,136cm,142cm,143cm,140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0cm.( )51.50×6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52.明明今年15 岁,芳芳比他大3 岁,求芳芳的岁数,列式为15+3=18(岁)。( )53.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每次乘得的积都和个位上的数对齐。( )54.甲数是418,比乙数的8倍还多2,则乙数是50。( )55.黄河全长5464米。( )5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57.45×39的积比45×40的积小45。( )58.要使 8□×40 的积的末尾有两个 0,□里只能填 0.( )59.北京地铁2号线全长约23米,地铁每节车厢载重约4吨。( )60.小红家距奶奶家1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 )61.估算86×32,把86看成80,32看成30来估算. ( )62.38×19+38的结果和38×20的积相同. ( )63.24×50的积和25×40的积相等。( )64.爸爸一分钟能打84个字,照这样计算,半小时可以打完三千字的论文。( )65.一头牛约重500吨。 ( )66.王老师能挑60吨的货物。( )67.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就会轻些。( )68.“小力看一本2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70页,剩下的打算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解决这个问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是:285-70÷5。( )69.王老师买5个足球,付出5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就是要买最贵的足球。( )70.240÷3÷2的得数与240÷3×2的得数相等( )。71.54÷3÷3相当于54÷6.( )72.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73.1吨石头没有2000千克棉花重。( )74.解决问题时我们既可以从条件开始想,也可以从问题开始想。( )7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 )76.因为甲×25=乙×50,所以甲>乙。( )77.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 )78.计算乘除混合(带小括号)这样有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 )79.千米是较大的重量单位. ( )80.10吨的铁和10吨的棉花一样重。 ( )
参考答案:1.×【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千米的认识与使用。【详解】汽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是正常的时速。故此说法错误。2.√3.×【分析】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分别判断积是几位数。【详解】999×99=98901100×10=1000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故答案为:×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最大。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最小。4.√5.×6.√【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0和30与20和50,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详解】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0和30与20和50;20×30=600;600的末尾有2个0;20×50=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两个乘数的末尾几个零,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零。故答案为:√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7.√【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详解】180×40=7200所以计算180×40时,可以先算18×4,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8.×9.√10.√11.√12.×13.×14.√15.×【分析】先计算出60乘5的积,再用460减去它们的积,得到的差看是否等于2000,由此判断。【详解】460-60×5=460-300=160因为160≠2000,所以该说法错误。此题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是解题的关键,之后根据四则运算顺序进行求解。16.✕17.×18.√【分析】第一天用去一半少12厘米,则剩下一半多12厘米。用剩下电线长度减去12厘米,求出原来电线一半的长度。再乘2,即可求出电线原来的长度。【详解】(65-12)×2=53×2=106(厘米)则这个电线原来长106厘米。故答案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剩下的65厘米是原来电线一半多12厘米,进而求出原来电线长度的一半。19.×20.√【分析】题干平均分成5段,需要锯5-1次,然后再乘以每次的8分钟,据此分析计算即可。【详解】8×(5-1)=8×4=32(分钟);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根据题意,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少1,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1.×【解析】略22.×【详解】因千米是长度单位。掌握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故答案为错误。23.×【详解】略24.×【详解】略25.×【分析】此算式是除法与减法的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详解】40-32÷8=40-4=36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遇到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边的。26.×27.√【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没有括号,但有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详解】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故答案为:√本题要注意运算顺序。28.√29.错误【详解】先统一单位,然后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30.×【分析】根据题意,千米是长度单位,而吨是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是无关的,不能相互换算,也不能相互比较,更无所谓谁比谁大了。【详解】因为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重量单位,二者不能相互比较。所以判断错误。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一般有毫米、厘米、米、千米等;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二者无关,不能相互比较。31.×【分析】第2个式子的7是第一个式子的得数,所以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据此判断。【详解】把3+4=7和7×5=35,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本题重点考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面;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2.×33.×【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判断。【详解】计算(77-42)÷7时,要先算77-42=35,再算35÷7=5,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情况。34.×【分析】先用乘法算出运送这些人的重量,然后和电梯限载比较即可解答。【详解】75×17=1275(千克),因为1275>1250,所以不可以运送。 故答案为:错误。35.×【分析】6个同学做了48朵,则每个同学做(48÷6)朵。用每个同学做花数量乘同学人数,求出做花总数量。【详解】48÷6×34=8×34=272(朵)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2朵。故答案为:×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36.×【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数学课本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学课本重18克,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37.√【分析】9千米表示长度,9千克表示质量,长度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定义,所以这两者无法比较,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9千米和9千克无法比较,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熟练掌握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8.✕39.×40.√【分析】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详解】89×20=1780,890×2=1780,89×20=890×2,所以判断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41.√42.√【分析】根据题意,把3代入原来的式子,如果结果等于48,就正确,否则就错误。【详解】根据题意,把3代入等式的左边可得:6×(3+5)=6×8=48与右边相等,所以,此题是正确的。故答案为:√43.×【分析】沙子和棉花的重量均为100千克,则两者的重量应相等。据此判断即可。【详解】100千克的沙子和100千克的棉花一样重。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两个物体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要注意克服沙子“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44.√【详解】把61看作60,把39看作40,由此估算出积即可。60×40=2400,因此61×39的积约是2400。故答案为:√45.×【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运算顺序可知,在计算400÷5×20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详解】计算400÷5×20时,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46.×47.√【分析】用最大两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看它们的积是几位数即可解答。【详解】99×99=9801,积是四位数。故答案是:√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原说法的正确性。48.×【分析】根据整数计算法则,先分别计算出结果再比较,据此判断。【详解】150×3×0=0150+30+0=180+0=1800<180即150×3×0<150+30+0,所以原式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49.√【分析】按照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的计算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去掉括号后算式是25×10÷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两次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据此解答。【详解】25×(10÷2)=25×5=12525×10÷2=250÷2=125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按照先计算小括号的运算,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解答。50.×51.√52.√53.×54.×【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乙数是50,那么甲数比乙数的8倍还多2,据此可列式甲数=50×8+2,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详解】假设乙数是50,则甲数是:50×8+2=400+2=402而题目中给出的甲数为418。故答案为×。本题考查的是倍数问题。明确谁是谁的倍数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做判断题时,通过结果推出条件不失为一种简便算法。5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黄河全长用“千米”作单位。【详解】黄河全长5464千米。故答案为:×。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6.×【详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57.√【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思考得出答案。【详解】45×39表示的意义是39个45,45×40表示的意义是40个45,显然39个45比40个45少1个45,所以本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关键是要能看出39个45比40个45少1个45。58.×5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北京地铁2号线全长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地铁每节车厢载重用“吨”作单位。【详解】由分析得:北京地铁2号线全长约23千米,地铁每节车厢载重约4吨。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0.61.×【详解】:估算86×32,把86看成90,32看成30来估算.86更接近90 ,所以要把它看作90.因而答案是错的.62.√63.×【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后比较大小即可。【详解】24×50=120025×40=10001200>1000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出它们的积。64.×65.×66.×67.×【分析】当人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或双脚站,重量是不变的。据此判断即可。【详解】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不变。故答案为:×。解决本题时可能误认为姿势会影响重量,需注意。68.×【分析】根据题意,先用285减去70,求出剩下没看的页数;用剩下没看的页数再除以5,求出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据此列综合算式解答,注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详解】“小力看一本2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70页,剩下的打算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解决这个问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是:(285-70)÷5。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法则的掌握与运用。69.√【分析】付出的金额-买足球的金额=找回的金额,被减数一定,要使差最小,则减数要最大,即买足球的金额要最多,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王老师买5个足球,付出5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就是要买最贵的足球。故答案为:√分析清楚题目给的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0.×71.×72.×【分析】一般的长度用米做单位,特别长的用千米做单位,1千米=1000米。【详解】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需要灵活选择。73.√【分析】1吨=1000千克,据此即可解答。【详解】2000千克=2吨>1吨,故1吨石头没有2000千克棉花重,所以判断正确。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4.√【详解】根据题中的条件的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可以从条件开始想,也可以从问题开始想,分析题目中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式解答。故答案为:√。75.√【分析】10×10=100,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本题可以用最小两位数乘最小两位数、最大两位数乘最大两位数举例来说明原说法正确。76.√【分析】根据整数乘法可知,当两个算式得数相等时,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小于另一个算式里的一个因数,那么这个算式里的另一个因数一定大于另一个算式里的另一个因数。【详解】因为甲×25=乙×50,25<50,所以甲>乙。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乘法,了解两个因数和积的关系是关键。77.√78.√【详解】此题可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79.×8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中的铁和棉花的计量单位是相同的,数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密度不同,体积不同,质量是相等的,据此解答。【详解】10吨的铁和10吨的棉花一样重,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一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0个一和6个十同样多,100里面有10个一,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用可以画,75和81之间有6个数,与74相邻的两个数是75和76,43后面第五个数是4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一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5-6与17-8的得数一样,47后边第一个数是46,正方形对折后一定是长方形,3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37,44中的两个4表示的意义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必考判断题(提高卷)-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专项培优卷(苏教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阴影部分可用来表示,把三块饼平均分成5份,1份是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C+4=4a不是方程,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方程,的值是没有的,所以没有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