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陋室铭》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105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完美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进陋室感受高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作者,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3、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杜甫刘禹锡李白李贺王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要求押韵。
读文章,初步感受“铭”文体的特点
名ing 灵ing 馨in 青ing 丁ing 琴qin 经ing 形ing 亭ing
圈出句尾的最后一个字。你能找出韵脚 吗?
每句最后一个字韵母相似或相同,这个字就是韵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来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形,形体,躯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泛指音乐,文中意为世俗的乐曲。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有何陋?倒装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荒凉、荒僻)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冷落、凄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失意、落寞)
一、题目是《陋室铭》,作者的“室”到底陋不陋呢?
陋室陋,“陋”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之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友儒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
二、《古文观止》评价:“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之中, 触目皆成佳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陋室主人有什么特点?
陋室主人有着高雅脱俗的情致,不受世俗的羁绊,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这是一个_______的陋室主人。
情趣高雅 德才兼备
运用比兴,类比,以虚衬实。用“山”“水”的成名或灵验来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
既是写“陋室”,开篇为何写“山”“水”?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比兴,bǐ xìng,“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类比: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作者写“陋室”的目的,只是在强调“陋室不陋”吗?
不只是写陋室,而是借写“陋室”来写“德馨”,表明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客观物品的描写和叙述,间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情感等。
举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画龙点睛之笔。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学生铭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惟苦惟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辨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作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文学常识,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复习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优秀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指南,课前新知,何为“铭”,课文初探,品读赏析,陋室铭,实战演练,拓展延伸,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