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展开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氢元素,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同种分子可构成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2.(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B.一氧化碳、葡萄糖都是氧化物
C.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运用物质的分类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B.碘酒—化合物
C.纯碱—碱 D.生石灰—氧化物
4.(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锌、锗等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锌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锌原子的质子数为30
5.(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增大
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7.(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或事实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分子构成的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8.(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请用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含义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2、+4、+6,则硫化钠的化学式是 _____。
(3)2NH3:_____。
(4)Fe2+:_____。
9.(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_____。
(2)B~F中共有 _____种元素。
(3)B~F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_____(填字母序号)。
(4)B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
10.(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
(1)在炎热的夏天,应该把自行车停放在阴凉处,防止因暴晒而爆胎。请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
(2)家庭使用燃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一定要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否则可能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3)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的食品干燥剂与水接触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碱溶液,同时还能____________。
11.(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氦原子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一定含氢元素,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也可能是水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C、同种分子可构成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是氧化物,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以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不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故B不正确;
C、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不正确;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
4.D
【详解】A、锌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B不正确;
C、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C不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锌原子的质子数为30,故D正确。故选D。
5.B
【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是由于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并不是分子体积变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正确;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香水要密闭保存,故选项正确;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所以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故选项正确。
故选A
7.D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氢、氧两种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是因为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说明CO2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是因为氢分子、氯分子分别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氯原子,然后氢原子、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1)2H
(2)Na2S
(3)2个氨分子
(4)1个亚铁离子
【解析】(1)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
硫化钠中硫为﹣2价,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
(3)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H3表示2个氨分子;
(4)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Fe2+表示1个亚铁离子。
9.(1)23
(2)4
(3)D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详解】(1)由图可知,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
(2)B~F中质子数由4种,故共有4种元素,即氟元素、镁元素、氦元素、氯元素。
(3)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故B~F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D。
(4)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0. 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体积膨胀 爆炸 空气含水量低 放出大量的热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燃气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来分析。
【详解】(1)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应该把自行车停放在阴凉处,防止因暴晒而爆胎;故填: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体积膨胀;
(2)燃气泄漏与空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一定要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否则可能发生爆炸现象;故填:爆炸;
(3)铁遇水、氧气容易生锈,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空气含水量低,所以铁制品锈蚀较慢;故填:空气含水量低;
(4)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的食品干燥剂与水接触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碱溶液,同时还能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放出大量的热。
11. 2He H2O Al2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氦原子,就可表示为:2He;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3)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是高锰酸根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高锰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4)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这是一份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这是一份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