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西山学校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西山学校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B. 主要内容之一: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C. 魏尔肖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详解】A、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A正确;
B、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不能描述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因为病毒等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错误;
C、魏尔肖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 B。
2. 下列关于念珠藻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具有细胞核 B. 两者都具有染色体
C. 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念珠藻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细胞核,A错误;B、念珠藻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B错误;
C、念珠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念珠藻和酵母菌都是细胞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如果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下观察到的为字母“p”
B. 如果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C. 换上高倍物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观察颜色较深的材料时,视野应该调暗以便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显微镜所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虚像。
2、高倍镜的使用:找(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目标)——移(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光和调焦)。
3、调光需要调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和光圈;调焦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详解】A、字母“b”在显微镜的视野下观察到的为字母“q”,A错误;
B、若观察视野中一半材料清晰一半模糊,可能是切片薄厚不均匀,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B正确;
C、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至物像清晰,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需要薄且透明的,色泽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线进行调节,所以观察的材料颜色浅视野需要调暗些,材料颜色深视野需要调亮些,D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掌握显微镜的调焦、调光、玻片移动,尤其是换用高倍镜时的调焦方法——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4.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体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⑤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图A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图B是转换为高倍显微镜后的结果,识记从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需要先将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图B中观察的气孔结构在图A中位于左下角,所以为了将其调整到视野中央需要⑥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③转动转换器,此时视野可能会变的模糊,需要②调节反光镜增大亮度,最后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5. 下列有关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
B. 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
C. 葡萄糖和麦芽糖均是还原糖
D. 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先后加入样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物大分子的检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结果需要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的实验,需要选取颜色浅或无色的实验材料。
【详解】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但它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因此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脂肪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正确;
C、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糖,C正确;
D、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同时加入样液中,应该先加A液再加B液,D正确。
故选A。
【点睛】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需要掌握选材原则、使用的试剂及试剂使用方法。
6.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和无机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既可能是化学反应的原料也可能是生成物
B.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
C. 、和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D.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发生抽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详解】A、水既可能是化学反应的原料也可能是生成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有水参与反应,也有水的生成,A正确;
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 B正确;
C、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C正确;
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D错误。
故选D。
7.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①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①正确;
②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②错误;
③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③错误;
④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④正确;
答案选A。
8. 某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肽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
B. 形成该蛋白质,失去96个水分子
C. 如果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是128,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072
D. 该蛋白质中含有96个肽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A、该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多肽链,所以含有100-4=96个肽键;由于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所以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A错误;
B、形成该蛋白质,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的条数=100-4=96个,B正确;
C、如果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是128,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128×100-96×18=11072,C正确;
D、由于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多肽链,所以含肽键数=100-4=96个,D正确。
故选A。
【点睛】
9.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在细胞中有三种,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B. 人体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 C中c的种类和排列
C. 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A、B、C均不同,A的多样性决定C的多样性
D. 单体a、b、c在形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中A→B→C可知,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单体a表示脱氧核苷酸,单体b表示核糖核苷酸,单体c表示氨基酸;元素X表示N、P,元素Y表示N。
【详解】A、B表示RNA,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RNA有三种,mRNA、tRNA和rRNA,A正确;
B、单体a为脱氧核苷酸,人体中的脱氧核苷酸根据所含碱基(A、T、G、C)的不同分为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 C蛋白质中c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B正确;
C、同一生物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都含有相同的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合成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单体a、b、c在形成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
10. 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温度变化对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影响
B. 细胞识别与e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C.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 将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与水面接触的是a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分析图示可知,a为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c为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b、d为蛋白质分子,e为蛋白质与糖链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详解】A、温度变化会改变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率,因此对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影响,A错误;
B、e所示为糖蛋白,细胞识别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由蛋白质和糖链组成,细胞识别不但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而且与糖链有关,B错误;
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即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磷脂分子包括亲水的头部c和疏水的尾部a,将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与水面接触的是c端,D错误。
故选C。
11. 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S1=2S2 B. S2>2S1 C. S1>2S2 D. S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北京丰台区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4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