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热点04 (原卷版+解析版)二十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热点04 (原卷版+解析版)二十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文件包含热点04二十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docx、热点04二十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会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战略谋划,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作出整体部署,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二十大已经作为党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开启下一个百年奋斗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而载入史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其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推进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
继往开来,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新的赶考之路;举旗定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深刻蕴含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指引、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引。我们要深刻领会大会主题的重大意义、思想要义、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大会报告和大会系列讲话、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方向、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只有系统把握、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充分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前行,创造新的更大荣光。考试中,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结合北京的政治功能进行集中考察,也可能作为材料考察我党的重点建设地区。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注重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将所学地理知识(尤其是中国地理部分)与国家大政方针有机结合,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
一、选择题(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喜迎二十大。下图为我国某地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展现的传统民居位于我国的(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2.这种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①冬冷夏热,民居隔热保温 ②森林资源缺乏,就地取材
③降水丰富,屋顶坡度大 ④窗户大,通风透气
①③ B.②③C.①②D.②④
【答案】1.D 2.C
【解析】1.内蒙古高原的主要传统民居为蒙古包,图中所示为窑洞,故A选项错误;青藏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碉房,不符合图示,故B选项错误;云贵高原的传统民居不是窑洞,故C选项错误;图中显示了黄土高坡、窑洞、延安宝塔山,因此可以判断为黄土高原,故D选项正确。故选D。
2.①黄土高原冬冷夏热,民居隔热保温,可以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故①正确;②黄土高原森林资源缺乏,无法盖木制屋子,就地取材,盖窑洞符合当地地理环境,故②正确;③黄土高原降水量小,窑洞屋顶坡度较小,故③错误;④窑洞窗户适中,风沙天气多,不适合开较大的窗户,故④错误;故选C。
2022年5月,泰州“红色水城,赤子之心”旅游线路入选江苏省“喜迎二十大,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下图为“泰州‘红色水城·赤子之心’旅游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经过( )
A.靖江市 B.兴化市C.姜堰区D.高港区
4.沿“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可以观赏到( )
A.郑板桥故居 B.凤城河风景区C.靖江钟楼D.溱湖湿地公园
5.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梅兰芳纪念馆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答案】3.D 4.B 5.C
【解析】3.读图可知,靖江市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南部,A错误;兴化市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北部,B错误;姜堰区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东北部,C错误。高港区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上,D正确。故选D。
4.读图可知,郑板桥故居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北部,A错误;凤城河风景区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上,B正确;靖江钟楼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东南部,C错误;溱湖湿地公园位于“红色水城·赤子之心”线路的东北部,D错误。故选B。
5.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梅兰芳纪念馆的东南方,A,B,D均错误。故选C。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太阳直射点的位于( )
A.②③之间 B.①②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7.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6.C 7.B
【解析】6.10月16日介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也就是图上的③④之间。故选C。
7.据图可知,10月16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图中③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地处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故选B。
读我国局部省区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喜迎二十大,乐享丰收年,图中的序号与下列宣传语所代表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晋展风采”B.②—“豫众不同”
C.③—“冀艺精湛”D.④—“吉祥如意”
9.由图可知,我们山东省的“邻居”有( )
A.河北、山西、河南、江苏B.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C.河北、河南、江西、江苏D.河北、河南、湖北、浙江
【答案】8.A 9.B
【解析】8.图中①是山西省,“晋展风采”中的“晋”是山西省的简称,A正确;②是河北省,“豫众不同”中的“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河北省简称“冀”,B错误;③是河南省,“冀艺精湛”中的“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南省简称“豫”,C错误;④是山东省,“吉祥如意”中的“吉”是吉林省的简称,山东省简称“鲁”,D错误。故选A。
9.山东省北邻河北省,西邻河南省,南邻安徽省和江苏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谈论时强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中,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下列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简称桂B.行政中心是贵阳C.是内陆省区D.与缅甸接壤
【答案】10.D 11.A
【解析】10.读图可得,①是内蒙古自治区, A错误。 ②是西藏自治区, B错误。 ③是云南省, C错误。 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D正确。故选:D。
11.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简称是桂, A正确。行政中心是南宁,贵阳是贵州的行政中心, B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 C错误。与越南接壤,D错误。故选:A。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22日在北京召开。读北京图,完成12-15小题。
12.二十大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13.有关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西部、西北、东北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②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东南面地形平坦,便于发展农业
③直接濒临渤海,海陆空交通便利,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④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等
B.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的加以保护
D.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15.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
A.窑洞、信天游 B.四合院、京剧C.碉房、二人转D.高脚屋、孔雀舞
【答案】12.A 13.C 14.B 15.B
【解析】12.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二十大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A正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现的是文化中心,B错误。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C错误。外国大使馆、国际赛事在北京举行体现的是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D错误。故选:A。
13.北京西邻太行山,北邻燕山,西部、西北、东北三面环山,易守难攻,①符合题意。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东南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②符合题意。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平原,各类资源都可以从四面八方运来,④符合题意。北京不直接濒临渤海,北京东邻天津,天津东邻渤海,③不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A叙述正确。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宽敞别致,日常起居方便,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的加以保护,C叙述正确。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交通极为便利,D叙述正确。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叙述错误。故选:B。
15.黄土高原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A错误。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宽敞别致,日常起居方便;京剧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被誉为中国的“国粹”,B正确。碉房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二人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C错误。高脚屋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孔雀舞主要分布在云南,D错误。故选B。
迎接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大致是( )
A.40°N,100°WB.40°N,100°E
C.40°S,100°WD.40°S,100°E
17.从纬度位置看,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 )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D.中高纬度地区
【答案】16.B 17.B
【解析】16.读图分析可知,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可判定,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人们把南北纬0°-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之间称为高纬度。由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40°N附近,处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北京再次成为全国焦点。结合材料,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主要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交通中心
19.二十大举办期间,部分党代表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参观,该科技园区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产业闻名。下列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优势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B.劳动力多而且廉价
C.周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D.河流多,水运便利
20.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
A.B.
C.D.
【答案】18.A 19.C 20.C
【解析】18.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体现出首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A正确。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不能体现文化发展的相关信息,B错误。北京召开二十大不能体现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错误。北京召开二十大也不能体现交通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A。
19.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较多,所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优势为周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人才密集、技术先进,C正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优势与矿产资源、廉价劳动力、水运之间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0.读图分析,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图为天坛,B图为长城,D图为颐和园,ABD不符合题意。不属于北京的是C图,C图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C符合题意,故选C。
二、综合题(按照每小题的要求,完成作答)
2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简称“中共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轨道上,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中共二十大召开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南、北)半球,地球大致位于图中的____(a、b、c,d)处,此时陕西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3)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北半球正值____(填节气)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21.(1)
(2)南 b 昼短夜长
(3)冬至 极昼
【解析】(1)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轨道上地球的公转方向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①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中共二十大召开时间为2022年10月16日,时间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地球大致位于图中的b处,此时陕西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
(3)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选举产生2296名党代表参会。
(1)此次代表大会的党代表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人口分布界限AB线以东,位于分界线北端的城市A是____________。
(2)2296名代表中,来自河南省的党代表数量69名,由图可以看出,河南省的人口密度为________。
(3)广东省濒临________海(填序号和名称),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党员人数多,出席二十大的代表70人。
(4)C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共有42名代表参会,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代表就有12名,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
(5)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全国的分布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相似,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21.(1)黑河
(2)大于500人/千米²
(3)④南
(4)蒙古族
(5)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解析】(1)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市,因而位于分界线南端的城镇B是云南省腾冲,位于分界线北端的城市A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即AB线以东以南各省级行政区比西部北部省级行政区的密度大,其中,河南省的人口密度为>500人/平方千米。
(3)读图可知,广东省濒临南海,序号是④。
(4)图中C为内蒙古自治区,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5)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2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坛布置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图1为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图2为“祝福祖国”花篮照片,图3为天安门广场导游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大”开幕时,地球运行在图1所示的公转轨道____(甲/乙/丙/丁)段,此时最接近“二分二至”中的____节气,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纬线名称)。
(2)会议期间,北京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日落时间越来越____(早/晚),正午国旗旗杆影子逐渐变____(长/短)。
(3)会议期间正值北京的____季,可能在北京欣赏到的是____(选择填空)。
A.玉渊潭樱花盛开 B.圆明园荷花绽放
C.香山枫叶变红 D.故宫银装素裹
(4)读图,距人民大会堂最近的地下过街通道是____(A/B/C/D),从该通道进入广场后,看到花篮位于国旗的____方向。
(5)图2照片拍摄时间为当天____(上午/中午/下午),你的判断理由为____。表示当天天气状况的符号是____(选择填空)。
【答案】23.(1)丙 秋分 赤道
(2)昼短夜长 早 长
(3)秋 C
(4)A 正南
(5)下午 花篮的影子朝向偏东方向,说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应为下午 A
【解析】(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图中甲段时间是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乙段时间是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丙段的时间是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丁段时间是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春分日(次年3月21日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因此应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丙段。10月16日至22日,最接近“二分二至”中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10月16日至22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段时间为昼短夜长。此段时间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此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低,因此正午国旗旗杆影子逐渐变长。
(3)10月16日至22日为北半球的秋季(9月、10月、11月);“玉渊潭樱花盛开”,为春季的景色;“圆明园荷花绽放”为夏季的景色;“香山枫叶变红”为秋季的景色;“故宫银装素裹”为冬季的景色,故选C。
(4)读图3可知,距人民大会堂最近的是地下过街通道A;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花篮位于国旗的正南方向。
(5)结合花篮位于国旗的正南方向,可判断花篮的影子朝向东方向,也就说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因此应为下午;花篮有影子,说明当天是晴天,选项中A为晴天,B为阴天,C为小雪,D为小雨,故选A。
24.社会实践绘标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22年10月16~2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阶层的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共议国事。左图为天安门周边平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左图使用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应是____。
(2)二十大闭幕后,一位代表看到陈分实践活动小组同学正在手绘指示牌(如右图所示),便上前询问指示牌的含义。荣荣解释道,图中所示为我前后左右的建筑离我现在位置的远近:例如,指毛主席纪念堂在我____方____米处; 指向____行走____米到达人民大会堂。由此可知,刘荣荣同学在左图中的位置是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面朝____(东/南/西/北)方向。
(3)该代表还询问了刘荣荣同学此时北京最具季节性的旅游景点,你认为刘同学的推荐最可能是____。
【答案】24.(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前 120 右 400 ② 南
(3)什刹海、香山公园、北海公园、金海湖等
【解析】(1)由图可知,左图中没有指向标,使用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由图可知, 在刘荣荣同学前方120米处, 指向右行走400米到达人民大会堂。 由此可知,刘荣荣同学在左图中的位置是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②地,面朝南方向。①地离人民大会堂远不止400米,③地离人民大会堂约150米,④地紧挨人民大会堂,故①③④错误。故选②。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前方为毛主席纪念堂,位于②地的南方。
(3)由题干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22年10月16~23日在北京举行,北京秋季旅游景点有:八达岭长城可以看红叶,有红叶节;紫竹院公园赏银杏;北海公园看菊花展;什刹海秋游泛舟、骑行游、徒步游;香山公园赏枫叶;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彩叶节等。
25.喜迎二十大!五保“黄河”!幸福流长!
山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代表:“沿着黄河遇见海”,美好的憧憬引发会场内外无数人的怀想。山东在黄河流域的使命责任就是“五保”:一是保黄河安澜,二是保黄河水量,三是保黄河水干净,四是保沿黄人民群众日子好、地方发展好,五是保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好。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A____山,“海是指B____海。
(2)黄河初春或初冬季节有凌汛现象,凌汛是因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形成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水灾,其中甲、乙、两三处不会形成凌汛的河段是____。
(3)黄河上游形成E____F、____两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该河在流经该平原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中游支流较多,其中M____河,N____河。
(5)黄河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25.(1)巴颜喀拉 渤
(2)乙
(3)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气候干旱,河水蒸发量大 引黄灌溉
(4)汾 渭
(5)地上河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进入下游,落差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解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A巴颜喀拉山,“海”是指B渤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黄河初春或初冬季节有凌汛现象,凌汛是因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形成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水灾,其中甲、乙、丙三处不会形成凌汛的河段是乙,因为乙处的河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形成凌汛。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游形成E河套平原和F宁夏平原两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该河在流经该平原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河水蒸发量大,人为原因是引黄灌溉。
(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支流较多,其中M是汾河,N是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5)黄河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04 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文件包含重难点04地形图的判读-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docx、重难点04地形图的判读-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13 土耳其地震(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文件包含热点13土耳其地震-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docx、热点13土耳其地震-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11 保护文化遗产(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文件包含热点11保护文化遗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docx、热点11保护文化遗产-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