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01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02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蛋白质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顺义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水 C. 淀粉 D. 糖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到90%,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更多。
    【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水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正确;
    C、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存储能量的有机物,不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多糖,不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2. D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 )
    A.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 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详解】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正确。
    故选C。
    3.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核膜 D. 没有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
    DNA
    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详解】由分析可知,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核膜,即C正确。
    故选C。
    4. 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且乙<丙 D. 甲<乙,且乙>丙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动力是浓度差。
    【详解】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水运输的方向就是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甲→乙,所以乙细胞液浓度>甲细胞液浓度;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甲→丙,所以丙细胞液浓度>甲细胞液浓度;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乙→丙,所以丙细胞液浓度>乙细胞液浓度。因此,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甲<乙<丙。
    故选A。
    【点睛】抓住分析关键:水分子渗透作用的方向是低浓度→高浓度。
    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B. 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改变
    C. 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D. 所有酶都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
    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变;酶可以反复利用,B错误;
    C、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C正确;
    D、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错误。
    故选C。
    【点睛】
    6. 《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 淀粉 B. 脂肪 C. ATP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
    【详解】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般不作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故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ATP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7.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
    【详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
    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采用快速短跑时肌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
    8. 在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存在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这是因为( )
    A. 细胞发生了变异 B. 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 细胞丧失全能性 D. 不同细胞的基因种类数目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在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形成多种细胞是分化的结果,而不是变异的结果,A错误;
    B、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故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差异的细胞,B正确;
    C、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全能性会下降,但不会消失,C错误;
    D、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故不同体细胞的基因种类数目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10. 与个体衰老一样,细胞衰老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下列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
    A. 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B. 细胞内的水分减少
    C. 细胞内色素积累增多 D.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②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沉积;④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⑤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详解】A、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而与衰老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A错误;
    B、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正确;
    C、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沉积,C正确;
    D、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 荚膜多糖 B. 蛋白质 C. R型细菌的DNA D. S型细菌的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S型细菌的荚膜不能将R细菌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细菌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R型细菌的DNA不能将R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S型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具体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12. 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
    考点:DNA分子复制
    13.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种2个次级精母细胞→2种4个精细胞→2种4个精子。
    【详解】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因此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基因型为AB、ab、ab,故选B。
    14. 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 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B. 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C. 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D. 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点),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四分体是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
    B、四分体是互相配对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
    C、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四分体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 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 ① B. 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往往具有世代连续性。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往往具有隔代遗传现象。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①双亲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定不是伴性遗传,①符合题意;
    ②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②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③不符合题意;
    ④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 1/8 B. 1/6 C. 1/4 D.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褐眼的基因型为AA或Aa,蓝眼的基因型为aa。
    【详解】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褐眼女人的母亲为蓝眼即aa,则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一定是Aa,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即aa的概率为1/2。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17. 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B. 每种性状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C.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D. 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基因与生物体的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3、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还受环境的影响,A正确;
    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有些基因也可能会影响多种形状,B错误;
    C、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C错误;
    D、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但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18.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A. 产生了新的基因 B. 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 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D. 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
    D、只有基因突变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9.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A. 分裂间期
    B. 分裂期的前期
    C. 分裂期的中期
    D. 分裂期的后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 的前期,故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前期。
    故选B。
    【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20. 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化石证据 B. 胚胎学证据 C. 比较解剖学证据 D. 分子生物学证据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详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分类学、遗传学上的证据)的证明面都比较窄。因此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即A正确。
    故选A。

    21. 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通常指植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 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可是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鲜重还是干重,C、H、O、N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是基本元素;C、H、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
    【详解】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所以,本题答案为A。
    22. 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 斐林试剂;砖红色
    C. 碘液;蓝色 D. 双缩脲试剂;紫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苏丹Ⅲ染液用于检测脂肪;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二者混合会出现紫色反应。
    故选D。

    23. 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B. 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 食物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水解
    D. 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糖类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会变性失活。
    【详解】A、脂质中的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中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含有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适当摄取,A错误;
    B、谷物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经彻底消化后会转变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少量食用,B错误;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食物中含有的基因,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酸,C正确;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D错误。
    故选C。
    【点睛】
    24. 可以与动物细胞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A、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A错误;
    B、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B正确;
    C、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
    D、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中其他主要器官的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5. 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红枫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
    A. 叶黄素 B. 花青素
    C. 叶绿素 D. 胡萝卜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罗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
    【详解】决定树叶颜色的是叶绿素和花青素,当叶绿素比较多的时候叶子是深绿色,比较少的时候是嫩绿色,花青素多了就会发红,发紫。叶绿素的形成主要与光照有关,而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说明叶的色素中最易受低温伤害而被破坏的是叶绿素,故选C。
    26. 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 )
    A. 能量的转换过程 B. 光反应的条件
    C. CO2合成糖的过程 D. 暗反应的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阶段,首先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合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和ATP与[H]的协助下,一部分逐渐生成五碳化合物,另一部分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的流动途径。
    【详解】A、光反应中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与CO2无关,A错误;
    B、光反应必须需要光照、酶和色素参与,但不需要CO2,B错误;
    C、暗反应中CO2先被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可以用14C标记的CO2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的过程,C正确;
    D、暗反应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但需要能量、酶、ATP等条件,CO2只是原料,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27.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
    A. 不产生CO2 B. 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C. 在线粒体内进行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A正确;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
    C、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C错误;
    D、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反应速率受温度、pH等影响,D错误。
    故选A。
    28.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DNA B. DNA和RNA
    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是极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详解】由分析可知,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A正确。
    故选A。
    29.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 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 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维持了亲代与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使子代具有亲代双方的优良特性,有利于物种适应生存环境。
    【详解】由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作用,即C正确。
    故选C。
    30.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于果蝇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等优点,果蝇常用作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详解】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A错误;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B正确;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相对性状少而明显,便于分析,C正确;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D正确。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识记和积累,记住其具有的优点,进而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的答案。
    31. 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 44,XX B. 44,XY C. 22,X D. 22,Y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为XY。
    【详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故其卵细胞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3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解析】
    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D项正确;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项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和基因不是同一种物质,C项错误。
    33. 遗传咨询对预防遗传病有积极意义,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 )
    A. 男方曾因外伤截肢 B. 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
    C. 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 D. 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7)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
    【详解】A、因外伤而截肢不属于遗传病,不需要遗传咨询,A正确;
    B、智力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错误;
    C、先天性聋哑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错误;
    D、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错误。
    故选A。
    34. 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 )
    A. 是定向的 B. 对人类都有益
    C. 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
    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太空诱变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都有益,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太空诱变育种能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C正确;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所以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35. 以下需借助光学显微镜且必须要经过染色才能进行的实验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B.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C.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D. 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有些结构本身没有颜色,在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故需要先染色后再观察,如染色体的观察、线粒体的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等。
    【详解】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B正确;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可以选择有颜色的,不需要染色,C错误;
    D、叶绿体本身有颜色,观察时不需要染色,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中各实验的原理、操作、结论等知识点,做到平时多积累、总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6. 下图1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

    请回答问题:
    (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4] _________中。
    (2)图1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 _________运输到[1] ________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3] _________提供能量。
    (3)图2中,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5] ______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答案】 (1). 蛋白质 (2). 细胞核 (3).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 (5). 线粒体 (6). 糖蛋白 (7). 6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1表示高尔基体,2表示内质网,3表示线粒体,4表示细胞核。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5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6表示通道蛋白。
    【详解】(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是由4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
    (2)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先在核糖体合成,然后先后经过2内质网和1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且整个过程需要3线粒体提供能量。
    (3)图2中5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6是通道蛋白,可以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过程、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1和图2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7. 夏季晴天的午间光照强烈,影响作物生长,生产中常通过人工遮荫降低棚室内的光强。但有人推测遮荫措施不当会降低叶绿素含量,导致作物减产。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设置遮荫和不遮荫两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选取4株番茄植株,同一时间段内测定不同部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使用遮阳率达60%以上的4针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
    (1)实验所选番茄植株的品种、长势等均大致相同,目的是排除_________对实验造成的干扰。
    (2)测定番茄不同部位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先称取适量________,分别剪碎后,再各自加入等量的________和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进行测定。
    (3)据图分析,遮荫对番茄植株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具体描述为________,这可能与不同部位叶片的旺盛生长期与遮荫处理期是否重合有关。
    (4)过度遮荫除了使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减少,还会降低叶绿素含量,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________减少,影响暗(碳)反应阶段中________的还原,导致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作物产量降低。
    (5)为了尽可能减小遮荫对棚室作物光合速率的负面影响,请给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至少写一条)
    【答案】 (1). 其它因素 (2). 且等量的三个部位的叶片 (3). 无水乙醇 (4). 遮荫使番茄植株中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对下部和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几乎无影响 (5). [H] (6). 三碳化合物 (7). 夏季遮荫要适时,遮荫时间不应过长
    【解析】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1)实验所选番茄植株的品种、长势等均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测定番茄三个部位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选取适量且等量的三个不同部位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由于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提取叶绿素需要用无水乙醇。
    (3)据图分析,相同部位的叶片,遮荫和不遮阴对照可知,遮荫对上部和下部叶片几乎无影响,而可使中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5)为了尽可能减小遮荫对棚室作物光合速率的负面影响,在夏季晴天的午间光照强烈时进行遮荫,而且遮荫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造成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8. 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_________。
    (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
    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或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_________。
    (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答案】 (1). 能量 (2). CO2 (3). 葡萄糖;半乳糖 (4). 马奶酒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发酵产生酒精速度快 (5). 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 (6). 适应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
    【详解】(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2)①据图可知,葡萄糖的浓度先于半乳糖下降,可推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趋于平稳,不再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半乳糖的浓度下降酒精产量再次上升,可推测葡萄糖消耗完后,野生型酵母菌才开始利用半乳糖发酵。
    ②比较两图中的实验结果推测,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方面显示的是马奶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随之同时利用半乳糖和葡萄糖,在产生酒精方面马奶酒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快,由此导致了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
    (3)由实验结果可知,马奶酒酵母菌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有所不同,即马奶酒酵母菌能够利用半乳糖进行快速发酵,故此可推测马奶酒酵母菌比野生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点睛】熟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 稀土微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并改善作物品质,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为寻求稀土元素铈对种子萌发的最佳作用浓度,某研究小组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硝酸铈铵溶液对豌豆(2N=14)种子浸种处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豌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主要发生了细胞的________。
    (2)取幼苗根尖,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_________,经漂洗后用________染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选择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下图为部分细胞分裂期图像。

    正确的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b时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统计各组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通过公式(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计算有丝分裂指数,结果如下表:
    不同质量浓度的硝酸铈铵溶液处理下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
    质量浓度
    (mg·L-1)
    处理时间/d
    4
    5
    6
    7
    0
    7.72
    7.11
    6.10
    5.71
    1
    7.98
    7.31
    6.52
    5.42
    10
    7.62
    7.07
    5.98
    5.21
    25
    5.71
    4.69
    4.36
    3.70
    50
    3.79
    2.88
    2.66
    2.51
    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因素包括________。
    ②据此_________(能、不能)确定稀土元素铈的最佳作用浓度。
    【答案】 (1). 分裂和分化 (2). 解离 (3). 龙胆紫染液 (4). a、c、b (5). 28 (6). 硝酸铈铵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 (7). 不能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分裂后期,c表示分裂中期。
    【详解】(1)种子经过分裂分化发育成幼苗。
    (2)取幼苗的根尖,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处理,使细胞分散。漂洗后,用龙胆紫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处理。正确的分裂顺序是a间期、c中期、b后期。b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为28条。
    (3)①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铈铵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影响有丝分裂的指数。
    ②表格中数据较少,不能确定稀土元素铈的最佳作用浓度。
    【点睛】要确定该稀土元素的最佳作用浓度,应该进一步缩小浓度范围进行实验。
    40. 甜瓜的果皮有不同颜色,为了研究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注:本实验中果皮颜色因果实成熟已趋于稳定
    (1)同一甜瓜果实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果皮颜色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果皮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及________不同直接决定的。
    (2)甜瓜绿皮、黄皮互为________,F2出现不同颜色果皮的现象称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甜瓜果皮的颜色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
    (4)用黄皮甜瓜和F1绿皮甜瓜杂交,若后代中绿皮:白皮:黄皮的比例为________,则上述推测成立。
    【答案】 (1). 含量 (2). 相对性状 (3). 性状分离 (4). 两 (5). 自由组合 (6). 2:1:1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F2表现型的比值12:3:1,为9:3:3:1的变形,故甜瓜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甜瓜颜色受两对基因为A、a和B、b控制,则亲本中绿皮甜瓜和黄皮甜瓜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绿皮甜瓜的基因型为AaBb,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皮A_B_和A_bb(或aaB_):白皮aaB_(或A_bb):黄皮aabb=12:3:1。
    【详解】(1)果实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主要的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由于果实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使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
    (2)甜瓜果皮颜色的绿色和黄色互为相对性状。图中F1只表现为绿皮,F2出现绿色、白色、黄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果皮,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由图示F2表现型的比值12:3:1,可知为9:3:3:1的变形,故甜瓜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若用黄皮甜瓜(aabb)和F1绿皮甜瓜(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皮AaBb和Aabb(或aaBb):白皮aaBb(或Aabb):黄皮aabb=2:1: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关键是通过F2代的分离比判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旨在考查考生对自由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41. T4溶菌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分解细菌的细胞璧,在食品防腐、医药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但该酶热稳定性较差,在41.9℃的环境中半数酶将失活。为提高该酶热稳定性,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如图所示的改造(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 ”表示二硫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改造前后T4溶菌酶的合成过程均包括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等阶段。
    (2)完成上述改造根本上要改变T4溶菌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即诱导其发生_________。改造后的该酶中第3位异亮氨酸被半胱氨酸取代,其密码子变为________。这种改变导致第3位与第97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新的二硫键,引起该酶________的改变,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
    (3)科研工作者可选用下面的________处理组合,检测改造后的T4溶菌酶的热稳定性。
    ①分别使用同种生物合成的野生型T4溶菌酶和改造后的T4溶菌酶
    ②分别使用不同生物合成的野生型T4溶菌酶和改造后的T4溶菌酶
    ③60℃处理
    ④37℃处理
    ⑤分别检测溶菌效果.
    (4)实验结果表明,对T4溶菌酶的改造显著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该研究过程对你的启发___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 (1). 转录 (2). 翻译 (3). 基因突变 (4). UGU (5). 空间结构 (6). ①③⑤ (7).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使基因发生突变,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蛋白质进行改性,获得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DNA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适应。
    2题图分析,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形成具有一定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形成的多肽链需要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生物活性。
    【详解】(1)T4溶菌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
    (2)由题图可知,完成改造是通过诱导DNA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AUU变成UGU,进而使3号位置的异亮氨酸被半胱氨酸取代,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这种改变导致第3位与第97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新的二硫键,引起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提高了热稳定性。
    (3)检测改造后的T4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实验的自变量是T4噬菌体DNA是否能控制合成改造形成的溶菌酶,因变量是热稳定性,生物类型、温度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
    ①分别使用同种生物合成的野生型T4溶菌酶和改造后的T4溶菌酶,合成溶菌酶的生物是同一种,酶类是改造前和改造后的酶,自变量正确,无关变量相同,①正确;
    ②分别使用不同生物合成的野生型T4溶菌酶和改造后的T4溶菌酶,该描述有2个变量,合成酶的生物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②错误;
    ③由题意知,改造前的热稳定性较差,41.9℃的环境中半数酶将失活,改造后的酶热稳定性应该高于41.9℃,才有利于生产生活中应用,因此可以用60℃处理,③正确;
    ④37℃处理,可能改造前、改造后的酶可能都不失活,④错误。
    ⑤分别检测溶菌效果,用高温处理检测酶的作用效果,进而判断其热稳定性高低,⑤正确。
    故选①③⑤。
    (4)由实验结果可知,T4溶菌酶的改造显著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得到的启示:可以通过人工诱变,使基因发生突变,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蛋白质进行改性,获得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点睛】熟知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基因表达的过程是解答本题关键,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图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选择实验的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42. 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
    (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 短喙 (2). 自然选择 (3). 下降 (4). 薄 (5). 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 平底金苏雨树的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长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减少,而短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增加,说明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短喙成为有利性状,所以该地区决定蝽蟓短喙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蝽蟓主要取食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导致其取食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减少,因此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下降。对无患子科植物而言,果实的果皮较薄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
    (3) 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是物种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点睛】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后,由于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蝽蟓也喜食,喙短为有利性状,通过自然选择,蝽蟓喙短的个体逐渐增多等。以提取的信息为切入点,围绕“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43. 请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与我们熟知的T2噬菌体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同样具有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二者共同构成核衣壳,所不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囊膜。囊膜表面分布有刺突蛋白(又称S蛋白),它是由S1(受体结合亚基)和S2(融合亚基)两部分组成的跨膜糖蛋白,可在病毒表面形成特殊的花冠结构,冠状病毒由此得名。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S蛋白的S1亚基结合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上,完成对宿主细胞的吸附,S2亚基则可促进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使核衣壳进入细胞。之后,蛋白质衣壳吸引“细胞工厂纠察队”——溶酶体对其进行处理“脱壳”,使病毒的遗传物质单链RNA完全暴露在细胞内,开始它的肆意繁殖。第一,它的单链RNA指导合成大量与病毒相关的蛋白质,其中包括核衣壳蛋白。第二,单链RNA以自身为模板,互补出负链RNA,再互补产生新的正链RNA。此过程反复,则得到大量与亲代相同的子代RNA。随后,这些新合成的蛋白质与子代RNA再装配起来形成新的核衣壳,由囊泡运送到细胞膜,获取囊膜后形成完整成熟的病毒释放出来。
    由于ACE2受体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但在肺泡II型上皮细胞表面分布最多,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中可以感染多种细胞和组织,尤其以肺部的病变最为严重。
    研究表明冠状病毒是现在已知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RNA病毒,相对于人类用DNA作为遗传物质,其RNA基因组复制时的保真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更多的变异。
    (1)文中提到“……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使核衣壳进入细胞”,推测组成新冠病毒囊膜结构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
    (2)囊膜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识别宿主细胞的ACE2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3)结合本文与课本知识分析,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相比共同之处有________
    a.仅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不进入
    b.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有识别和吸附的过程
    c.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
    d.以病毒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外壳
    (4)RNA病毒相比于DNA病毒有更多的变异,其原因包括_________。
    a.RNA一般为单链 b.碱基种类少
    c.空间结构较简单 d.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相比,有感染性强、致死率低的特点,有人认为病毒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变“聪明”了。结合你对病毒生存策略的理解,阐释其中的理由________。
    【答案】 (1). 脂质和蛋白质 (2).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 bcd (4). a (5). 病毒不会过快地杀死宿主,有利于自身的传播和繁殖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DNA和蛋白质(模板: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说明病毒囊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似。
    (2)囊膜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识别宿主细胞的ACE2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a、由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使核衣壳进入细胞,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S蛋白的S1亚基结合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上,完成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和吸附,T2噬菌体入侵宿主细胞时也有识别和吸附的过程,b正确;
    c、新型冠病毒不具备核糖体,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相同,c正确;
    d、新型冠病毒以它的单链RNA为模板,指导合成大量与病毒相关的蛋白质,T2噬菌体也是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外壳,d正确。
    故选bcd。
    (4)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一般为单链RNA,其RNA基因组复制时的保真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更多的变异,a正确。
    故选a。
    (5)新冠病毒感染性强、致死率低,使其能够寄生在更多的宿主体内而不会过快地杀死宿主,有利于自身的传播和繁殖。
    【点睛】本题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介绍,考查考生对病毒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以及从题干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