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第1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鱼我所欲也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鱼我所欲也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填空,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礼记·檀弓》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 鱼我所欲也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死亦我所(        )(2)万钟于我何加(        )(3)二者不可得兼(        )(4)而与之(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生      B.蹴尔而与C.呼尔而与  D.行道人弗受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B.C.D.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类比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C.2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的道理。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5.填空。(1)《鱼我所欲也》选自《          ,孟子,  ,    ,邹人,战国中期    家、    家。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鱼我所欲也,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3)妻妾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礼记·檀弓》中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中不食嗟来之食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 9.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义。今谓人曰: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贵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患有所不(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不若手足之贵也(        )(4)子冠履(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取义者也    断子之手足B.所欲有甚生者 万事莫贵C.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D.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事莫贵于义也。 13.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的观点。  表达交流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汤姆到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1)辨年龄排座位。参加活动的人,年龄有如下特点:耳顺 垂髫 而立 不惑请你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座位排序是(只写序号):         (2)作古诗获报酬。汤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某杂志登载了,稿费按每字5元来计算(不计标题和标点),请你核算一下他能获得多少稿费,用大写数字写出金额总数。汤姆的稿费金额总数是:  (3)读经书长知识。汤姆想读四书五经,因没有借书证,今天就写借据向高凉图书馆借出四书五经中的四本来阅读一个月,但借据不够完整,请你帮他补充。  我从高凉图书馆借《中庸》《论语》《    》《    》四本书。借期为一个月。 借书人:汤姆请从四书五经里面再选另外两部补写上去。借据的格式不完整,请指出并改正过来。 体验中考15.(2018·江苏扬州)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jiǎ),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底有平底、圆底,足有锥状实足、锥状空足、柱形足等。斝可作温酒和饮酒之用。(1)这段文字从形状、        三个角度介绍斝,画线部分的说明顺序为       (2)结合下图,指出斝和爵形状上的相同点:    ;      答案:知能演练·活用1.(1)讨厌,憎恨 (2)有什么益处 (3)同时得到 (4)用作后缀2.D D项为助词,;其他三项为代词。3.B A,舍弃/房屋;B,都是副词,;C,,感恩,感激/动词,得到;D,,对于/从。4.A 作者主要阐述了在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取义的观点。所以A项错误。5.(1)孟子·告子上 轲 子舆 思想 教育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1)祸患,灾难 (2),辨别 (3)侍奉7.(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8.解析 嗟来之食传达出的给予者的轻蔑之态可把握。参考答案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他这种高尚的气节和忠贞爱国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10.(1),躲避 (2)假如,假使 (3)不如,比不上 (4)11.B 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介词,;C,连词,所以/名词,原因;D,语气词,/动词,给。12.(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13.解析 本题应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观点,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分析论据论证的观点。甲文的观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乙文的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答案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事莫贵于义14.(1)   (2)贰佰圆整(3)孟子 大学 没有日期(借据没写时间)。改正:借书人下方写上“×××15.(1)种类 作用 从上到下(空间顺序)(意对即可)(2)三足 两柱(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填空,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一词多义,文本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