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59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59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059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课时练习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9 枣儿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幌子(huǎng) 积蓄(xù) 怯懦(qiè)B.眩晕(yùn) 拾掇(cuō) 捣蛋(dǎo)C.凄惨(chǎn) 砧板(zhēn) 落子(lào)D.老匾(biǎn) 簇拥(cù) 打怵(shù)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窝囊 憋闷 咬牙跺脚B.侦辑 威严 骂骂咧咧C.额外 贪婪 日进百斤D.侍候 转悠 爱搭不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B.北京颐和园的长廊,雕梁画栋,美不胜收。C.曹雪芹从赫赫扬扬的官宦世家,坠入“绳床瓦灶”的境地,这一急剧的变化,使曹雪芹甚为痛苦。D.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庆国庆联欢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条船? 。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②但因为在这条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③但只要这条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⑤这是一条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A.④①③⑤② B.④③①②⑤C.⑤④②①③ D.⑤②④③①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卢孟实 有人在东家那儿告我,在老家买地置房子,不错,有这事儿。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就都得吃喝嫖赌走下流?我还想买济南府,买前门楼子哪!成顺!成 顺 是。卢孟实 你哪天办喜事?成 顺 二月二。卢孟实 龙抬头,好日子!(从修手里取过一个红封包)这是柜上送的喜幛子钱。成 顺 谢谢掌柜的!卢孟实 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散吧!罗大头 (憋了一肚子火)等等!成顺动我的烤杆。卢孟实 (不动声色)怎么啦?罗大头 这是坏柜上的规矩!烤炉的不到七十不传徒弟,皇上都认可过。卢孟实 (笑起来)皇上都在日本租界当了寓公了,这规矩早该改改了。罗大头 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我一撂杆不干,福聚德就得关门。王子西 (调解地)这是干吗?谁不知道,福聚德指着大罗一根杆撑着哪,啊?!罗大头 (故意拿糖)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甩手就走)王子西 哎,楼上还有座儿呢。卢孟实 走了,就再别回来。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掌柜的,你那点儿底别以为我不知道!常 贵 (急拦)大罗!王子西 这是干什么,散了!罗大头 (甩开常贵)你爸爸怎么死的?攀着秤钩儿,蜷着腿,让人家拿大杆秤当牲口称,憋闷死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卢孟实 (脸色由青变得煞白,突然高声笑了起来,那笑声凄惨中带着一股昂扬,听着使人发抖)你——给我出去!罗大头 别人五人六的,美得你几辈子没当过掌柜的,上这儿耍威风!卢孟实 (大吼)走!众人要拦。卢孟实 谁拦,谁跟他一块走!罗大头骂骂咧咧下。5.“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就都得吃喝嫖赌走下流?我还想买济南府,买前门楼子哪!”这些话表现了卢孟实怎样的特点? 6.结合课文情节,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7.根据选文内容,分析罗大头的人物形象。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父亲是一盏灯崔 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见着光了,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刚才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条路: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用管了,咱们回家。”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8.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9.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10.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2.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综合性学习13.近日,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市里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诵读我宣传】(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节目我主持】(2)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 【活动策划】(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活动一: 活动二: 体验中考14.(2018·湖北恩施)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知能演练·活用1.A B项,“掇”应读“duo”;C项,“惨”应读“cǎn”;D项,“怵”应读“chù”。2.A B项,“辑”应为“缉”;C项,“斤”应为“金”;D项,“搭”应为“答”。3.D D项,“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与句中的“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相矛盾。4.C 根据语意连贯的原则,可判定⑤句的“这”指代“家”,然后根据句式判断剩下四句应为两两对应的转折句式,由⑤句末尾的“岁月”判定后面应为④句,由④句内的“陌生”判定后面为②句,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项。5.表现了卢孟实不屈服于世俗偏见、自尊自强、胸怀大志的特点。6.卢孟实让伙计把喜事办得有面子,表现了他对伙计的关心,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傲骨。7.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动辄就撂杆子走人,表现了他恃才自傲、心胸狭窄的特点。8.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了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9.解析 第(1)句是环境描写,分析作用时,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分析这一环境与故事情节发展、人物的刻画之间的联系。第(2)句“长舒了一口气”是动作描写,分析作用时,指出父亲“长舒了一口气”的原因即可。参考答案 (1)(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10.解析 解答本题,应明确父亲没看到灯光。其中理由,要根据父子俩在森林里走路时的对话、父亲的表现以及儿子的观察与感受来分析。参考答案 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理由:①父亲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见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两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11.解析 根据在这两件事中父亲的表现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答案示例 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③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当儿子陷入巨额债务危机时,父亲卖房帮儿子走出困境。12.解析 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含义时,要结合“灯”带来光明、温暖的特点来理解。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13.示例 (1)①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②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③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2)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3)课文诵读大比拼 诵读技巧分享会 诵读好处大家谈 古典诗词朗诵会(两个即可)14.B 文段是议论性的语段,阐述的是阅读的重要性。通读文段可知,③句提出观点;①句紧承③句运用道理论据来证明其观点;②④是从反面来阐述,由“但是”一词可知④句应该紧承①句。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B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精品课堂检测,共14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精品达标测试,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