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061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061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061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9页。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浙江月考)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北斗”的图片时,,视野中看到“北斗”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即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北斗”的图像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了。
2.(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某同学使用具有如图所示的目镜和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②换成①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若①为5×、②为10×,将①换成②则细胞面积增大2倍
C. 若用②④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较小,则可换用②③组合
D. 将③换成④后,观察的视野变暗,细胞的体积变大
【答案】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将②换成①时,即放大倍数较小,且不改变物镜,故不需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错误;
B、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物体长或者宽,若①为5×、②为10×,将①换成②则细胞直径放大2倍,B错误;
C、②③组合比②④组合放大倍数更大,若用②④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较小,则观察到细胞更大,C正确;
D、将④换成③后,放大倍数变大,观察的视野变暗,细胞的体积变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①和②无螺纹,为目镜,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和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2020高一上·焦作期中)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B.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先转动转换器,再移动玻片标本
C. 可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变得亮一些
D. 换高倍物镜后,需用粗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清晰
【答案】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与之相反,A错误;
B、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应该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B错误;
C、光圈和反光镜是调节视野亮度的,在使用高倍镜时,一般调亮视野需要采用大光圈或凹面镜,C正确;
D、换用高倍物镜后,这时物镜与玻片距离很近,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请晰,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圜,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2020高一上·珠海期中)下列关于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 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则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
C. 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在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
【答案】 D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A错误;
B、 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则被观察的细胞长度或宽度放大10×40=400倍,细胞面积放大160000倍,B错误;
C、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有螺纹口,且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没有螺纹口,且目镜越短,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虚像;(4)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体积。(5)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暗。(6)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
5.(2021高一下·赣州开学考)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l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 甲→乙→丙→丁 B. 戊→丁→乙→丙
C. 乙→甲→戊→丁 D. 丁→戊→丙→乙
【答案】 B
【考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2图气孔是1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
故答案为:B。
【分析】 由图1到图2.该实验操作将图1中的右面一个气孔进行放大并观察。由此确定目标气孔是右面的气孔。操作时,首先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否则放大图像后不易找到目标气孔。然后再进行微细调节,使图像变得清晰。
6.(2021高一下·电白期中)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与它相比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 没有细胞器 B. 没有遗传物质 C. 没有细胞膜 D. 没有核膜
【答案】 D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大肠杆菌和疟原虫相比具有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核膜。
故选答案为:D。
【分析】疟原虫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相比较疟原虫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有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细胞没有核膜,只有拟核。
7.(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 细胞中具有拟核,拟核内有染色体
C. 痢疾杆菌细胞中的DNA分子呈线型
D. 痢疾杆菌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答案】 D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含核糖体,A错误;
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没有染色体,B错误;
C、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拟核中的DNA呈环状,C错误;
D、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
8.(2021高一下·赣州开学考)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颤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大肠杆菌
A. ①⑦⑧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⑦ D. ①⑤⑥⑦
【答案】 A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①颤藻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
③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
④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
⑤水绵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
⑥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
⑦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
⑧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常见原核生物有蓝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细菌(杆菌、螺旋菌、弧菌和球菌等)、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常见真核生物有草履虫、眼虫、动物、植物、真菌(例如酵母菌)等。
9.(2021高一下·梅州月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和酵母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C.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D. 支原体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 C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
B、真核生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B错误;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均有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C正确;
D、支原体是原核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二者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0.(2021高一下·赣州开学考)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
A. 叶绿体 B. 细胞膜 C. DNA D. 核糖体
【答案】 A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绿色部分含有的细胞器,衣藻中有叶绿体,乳酸菌、蓝藻和蘑菇中不含有,A正确;
B、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B错误;
C、所有细胞中都有DNA,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
D、所有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1.(2021高一下·横峰开学考)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答案】 B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①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①错误;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③正确;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12.(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末)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在拟核区域
④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真菌、病毒都属于原核生物
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⑦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包括细胞膜、DNA,核糖体和线粒体
⑧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与真核细胞的成分不同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答案】 C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正确;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②错误;
③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③错误;
④发菜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
⑤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⑤错误;
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⑥正确;
⑦原核细胞不具有核糖体,⑦错误;
⑧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与真核细胞的成分不同,原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中,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⑧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⑥⑧,共三项,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动物细胞无;
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非选择题
13.(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微生物王国召开大型聚会,艾滋病病毒、蓝细菌、酵母菌等“名门望族”纷纷应邀而来。下列分别是它们的自我介绍,请补充完整∶
(1)人类谈我色变,因为我能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我的突出特点是没有________结构,体内有________种核苷酸,虽然我必须________才能生活,但我依然很坚强。
(2)我没有________(填结构),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3)我因在人类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而受人类的欢迎,面包松软可口我功不可没。我和蓝细菌本质区别是我有________,我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遗传信息储存于________分子中。
【答案】 (1)细胞;4;寄生在活细胞中
(2)叶绿体
(3)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线粒体;DNA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1)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由于只含RNA一种核酸,所以体内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2)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3)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有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遗传信息指脱氧核糖核苷酸或碱基的排列顺序,因此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4.(2020高一上·思南月考)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其中 2结构为________, 营________生活。
(2)________图(填字母)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存在区域不同于A、B两种图示是因为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
(3)图中表示蓝藻的是________(填字母),蓝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光合色素,因而属于自养生物。
【答案】 (1)C;无细胞结构;囊膜;寄生
(2)D;有核膜;无核膜
(3)B;藻蓝素和叶绿素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1)图中C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新型冠状病毒;其中2结构为囊膜,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2)D图为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中,而A、B两种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图中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中也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D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15.(2020高一上·江川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 10x,物镜 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
(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 4 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 4 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 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5)某学生在实验时,①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③双眼从侧面注视镜头,将物镜下降至距玻片标本 2cm 处;④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文中该同学操作不当处共有________处。
【答案】 (1)左下
(2)甲和丁
(3)64
(4)顺时针
(5)3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1)显微镜是呈现的倒立的虚像,图中③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实际上它在载玻片的右上方,因此要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左下方向移动。(2)物镜一端有螺纹,并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并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并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甲较长,故甲的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丁。(3)将物镜40×换成10×的物镜后,细胞的面积缩小16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增大16倍,因此可看到16×4=64个细胞。(4)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5) 显微镜镜头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临时装片需要盖盖玻片,该同学没有此步操作;观察对象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通光孔,该同学操作不当处共有3处。
【分析】1、显微镜的物镜一端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2、显微镜观察物象时,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亦然;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3、视野亮度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变亮,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