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2章 第8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2章 第8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面,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强化理解。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
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
第8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桥梁”作用。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3.初步建立化学计算的思维模型。
考点一 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1.应用化学方程式列比例的模式
关键抓对应项列比例,且“上下单位统一,左右单位相当”。
例1 [2021·全国甲卷,26(3)节选]KI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I2,若生成
1 ml I2,消耗的KI至少为______ml。
答案 4
解析
1.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结晶水,通常还含有CaO。过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油类漂白剂等。
(1)称取5.42 g过氧化钙样品,灼烧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eq \(=====,\s\up7(高温))2CaO+O2↑+2xH2O,得到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mL,则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另取同一样品5.42 g,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的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7.0 g。
①样品中Ca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CaO2·xH2O中的x为____________。
答案 (1)0.06 ml (2)①0.56 g ②0.5
解析 (1)n(O2)=eq \f(0.672 L,22.4 L·ml-1)=0.03 ml,则
2CaO2·xH2Oeq \(=====,\s\up7(高温))2CaO+O2↑+2xH2O
2 ml 1 ml
n(CaO2·xH2O) 0.03 ml
解得n(CaO2·xH2O)=0.06 ml,
则n(CaO2)=n(CaO2·xH2O)=0.06 ml。
(2)n(CaCO3)=eq \f(7.0 g,100 g·ml-1)=0.07 ml。
①根据钙元素守恒,可知:n(CaO)=0.07 ml-0.06 ml=0.01 ml,所以m(CaO)=0.01 ml
×56 g·ml-1=0.56 g。
②样品中水的质量为
m(H2O)=5.42 g-m(CaO2)-m(CaO)=5.42 g-0.06 ml×72 g·ml-1-0.56 g=0.54 g,
所以n(H2O)=eq \f(0.54 g,18 g·ml-1)=0.03 ml,
则x=eq \f(0.03 ml,0.06 ml)=0.5。
2.应用化学方程式找差量计算
(1)所谓“差量”就是指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某种物理量之和(始态量)与同一状态下生成物的相同物理量之和(终态量)的差,这种物理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等。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理论上的差值(理论差量),结合题中的条件求出或表示出实际的差值(实际差量),根据比例关系建立方程式并求出结果。
(2)差量法的解题关键是找准研究对象。
通常有:①固体的质量差,研究对象是固体。②气体的质量差,研究对象是气体。③液体的质量差,研究对象是液体。
例2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请列式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 Δm
168 106 62
m(NaHCO3) (w1-w2) g
样品中m(NaHCO3)=eq \f(168w1-w2,62) g,
样品中m(Na2CO3)=w1 g-eq \f(168w1-w2,62) g,
其质量分数为eq \f(mNa2CO3,m样品)×100%=eq \f(w1 g-\f(168w1-w2,62) g,w1 g)×100%=eq \f(84w2-53w1,31w1)×100%。
2.16 mL由NO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17.5 mL,计算原混合气体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
6NO + 4NH35N2+6H2O(g) ΔV
6 4 5 6 1
V(NO) V(NH3) 1.5 mL
V(NO)=eq \f(6×1.5 mL,1)=9 mL,
V(NH3)=eq \f(4×1.5 mL,1)=6 mL,
由此可知共消耗15 mL气体,还剩余1 mL气体,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O,则V(NO)∶V(NH3)=(9 mL+1 mL)∶6 mL=5∶3,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H3,则V(NO)∶V(NH3)=9 mL∶
(6 mL+1 mL)=9∶7,但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剩余气体实际上是NO、NH3的混合气体,故eq \f(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3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练透),文件包含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练透教师版docx、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3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讲通),文件包含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讲通教师版docx、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讲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练习 第03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讲义+练习)(原卷版+解析),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练习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讲义原卷版+解析docx、新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练习第03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练习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