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28温室效应、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28温室效应、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移动,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28温室效应、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 D.外出尽量乘坐公共交通2.(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承办理念,应用了许多绿色环保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下列设计或举措中没有体现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A.冬奥主火炬以“微火”替代传统火炬,减少了燃料消耗B.场馆100%以绿电代替火力发电,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C.赛区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护,同步开展生态修复D.冰墩墩融合熊猫形象的冰晶壳,体现冬季冰雪运动特点3.(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于吸收相互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4.(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2019年和2020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5.(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世界环境8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A.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C.直接焚烧生活垃圾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6.(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推广燃油车 B.露天焚烧垃圾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7.(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2022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届时该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 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______(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2021 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海水的酸性增强及气候变暖。(1)海水酸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小科模拟研究二氧化碳增加是否会增强温室效应,他在四个集气瓶中,装入不同体积比例的空气和CO2,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管(足够长)中有红墨水,通过比较___________判断集气瓶内气体温度高低。(3)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方案:先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再将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的CO2气体通入合成塔,在300°C、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转化成甲醇(CH3OH)和水(如流程图所示)。写出CO2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9.(2022·浙江宁波·校联考三模)温室效应导致极地冰雪、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人们多采取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鼓励低碳绿色出行等措施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不同的碳传递过程,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1)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2)碳传递①中碳吸收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③⑤中碳释放量。(3)绿色低碳出行降低了___________中碳排放量(填数字)。10.(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PH<5.6的酸性降水)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1)PM是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主要可以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_________的颗粒物;A.米 B.厘米 C.微米 D.纳米(2)粒径小于PM2.5的颗粒物,往往会进入支气管,影响到人的_________系统,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3)小金想通过实验证明某次降水是酸雨,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判断依据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增加绿化面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力度增大,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碳中和,选项正确;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正确;C、煤炭属于化石燃料,增加煤炭燃烧会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不利于碳中和的实现,选项错误;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选项正确,故选C。2.D【详解】A.利用“微火”替代传统火炬,减少了燃料消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B.以绿电代替火力发电,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赛区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护,同步开展生态修复,有利于植被保护,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冰墩墩融合熊猫形象的冰晶壳,体现冬季冰雪运动特点,没有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故选A。4.C【详解】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C【详解】A、 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可减少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 人畜粪便等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甲烷,作为燃料 ,达到减少污染且保护环境的目的,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 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 燃油车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碳中和”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焚烧垃圾会排放二氧化碳,不符合“碳中和”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理念,此选项符合题意;D. 工厂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工厂直接排放废气,不符合“碳中和”理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 温室效应 阳光 左【详解】[1]二氧化碳会形成温室效应,故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会减缓温室效应;[2][3]实验时应该在阳光下进行,由于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故盛有二氧化碳的装置内温度升高明显,压强大于盛有空气的装置,会出现水柱左移的现象。8.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玻璃管内红墨水向右移动距离 【详解】(1)海水酸性增强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2)如图所示,小科模拟研究二氧化碳增加是否会增强温室效应,他在四个集气瓶中,装入不同体积比例的空气和CO2,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管(足够长)中有红墨水,通过比较玻璃管内红墨水向右移动距离判断集气瓶内气体温度高低。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300℃,200kPa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9. 消费者 大于 ⑥【分析】分析题图:A是生产者,B为消费者,C是分解者。①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②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过程属于生物群落中碳的传递过程,⑤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⑥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详解】(1)①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所以A是生产者。B以生产者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2)①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②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⑤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增加,积累有机物的量大于消耗有机物的量,生产者吸收的二氧化碳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所以生产者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量。所以碳传递①中碳吸收量大于②③⑤中碳释放量。(3)⑥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低碳出行降低了⑥中碳排放量,可降低温室效应。10. C 呼吸 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一些于精密PH试纸上,将PH试纸上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5.6就是酸雨【详解】(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故选C;(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3)测量降水的酸碱性可用PH试纸进行测定,具体操作为:取少量雨水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一些于精密PH试纸上,将PH试纸上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5.6就是酸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