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课内填空,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1.(2020·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中子、电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2.(2020·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能转化成以下哪种粒子A.带正电荷的离子 B.新的原子C.带负电荷的离子 D.新的分子3.(2020·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糖类:蔗糖、淀粉、葡萄糖 B.氧化物:二氧化硫、氧化汞、乙炔C.单质:液氮、干冰、金刚石 D.混合物:工业废水、硝酸银、化肥4.(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小云从如图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③属于同一种原子 B.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C.①③表示的都是原子 D.②③表示质子数相同5.(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侯德榜先生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象征中国人民志气和智慧的红三角牌纯碱,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纯碱的化学式是A. B. C. D.6.(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B.品红加入水中,整杯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说明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7.(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糖类:蔗糖、淀粉、葡萄糖B.氧化物:二氧化硫、氧化汞、乙炔C.单质:液氧、干冰、金刚石D.混合物:工业废水、硝酸银、化肥8.(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科学思维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事实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两种溶液中都含有OH-B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原子不变C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D把食盐颗粒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食盐颗粒很快消失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A.A B.B C.C D.D9.(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从物质构成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从定量角度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一氧化碳质量比为1:2C.从反应实质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10.(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中含有20个原子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g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对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P2O5 C.KClO3 D.Cu(OH)2 二、课内填空12.(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方法,按照物质的组成对氯化铁、氢气、氢氧化钡、五氧化二磷四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分类结果填写在相应的虚线框内(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13.(2020·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科学院“科学”号科考船,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原位探测系统和深海热液温度探针,首次在海底倒置湖中观测到气态水的存在。倒置湖内有气态水、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物质,这些物质共含有____种元素,写出有机物的化学式:__。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其中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__。14.(2020·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时,铝原子易_____最外层电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金属铝与铝合金的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15.(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从微观角度分析,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______运动引起的。目前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一种途径,下列方法不能用于海水淡化的是______(填写字母)。A.蒸发 B.过滤C.膜法 D.多级闪急蒸馏法(2)“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如图实验装置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的状态,请回答: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①水分子的能量②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③水的化学性质④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点燃a注射器中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6.(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疫情”防控阶段,学校每天在教室和走廊中喷洒75%的医用酒精(化学式C2H5OH)进行消毒,酒精属于______(填写“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要远离明火,这是因为酒精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17.(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3)人体缺乏钙元素就会导致_______(填字母)。a.甲状腺肿大 b.骨质疏松症 c.贫血症
参考答案:1.B【详解】A、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质子、中子、电子都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B、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由空气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2.B【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失去电子,可以转化成带正电荷的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能转化成新的原子,故B符合题意;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到电子,可以转化成带负电荷的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转化成新的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3.A【分析】本题考查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难度不大。【详解】A、蔗糖、淀粉、葡萄糖都属于糖类,故A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氧化汞属于氧化物,乙炔是C2H2,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氮、金刚石属于单质,而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化肥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而硝酸银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糖、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4.B【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②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的元素的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①②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①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②③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7、19,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A【详解】解: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中钠元素显价,碳酸根显价,其化学式为:。故选: 6.C【详解】A、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品红加入水中,整杯液体变为红色,分子均匀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是因为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836,可以忽略不计,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详解】A、蔗糖、淀粉、葡萄糖都属于糖类,故A正确。B、乙炔属于碳氢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干冰是固态CO2,CO2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D、AgNO3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8.C【详解】A、氢氧化钠是由Na+和OH-构成,氢氧化钾是由K+和OH-构成,故两种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种溶液中都含有OH-,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化汞分子受热后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构成汞,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故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原子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但水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4):(2×28) =11:14,故B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详解】A、由题目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即1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故B错误;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D、维生素C中碳、氢、氧(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则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故选A。11.B【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氧气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B、五氧化二磷是由P、O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C、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铜是由Cu、O、H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Ba(OH)2 FeCl3 P2O5 H2【详解】解:氯化铁是由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化学式为;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其化学式为;氢氧化钡是由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氢氧化钡的化学式为;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根据物质的组成,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单质的定义分析回答。物质的分类是重点的基础化学知识,但却是学习难点之一,要能正确地、合理地对物质作出正确分类,首先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抓住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 13. 4 CH4 ﹣2 1:16【详解】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二氧化碳中含有氧、碳元素,甲烷中含有氢、碳元素,硫化氢中含有氢、硫元素,所以水、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中含有氢、氧、碳、硫四种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其中甲烷属于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4;H2S中,氢元素显+1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0,得=-2价,硫元素显﹣2价;硫化氢中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2):32=1:16。14. 三 失去 2Al+6HCl=2AlCl3+3H2↑ 2Al2O34Al+3O2↑ 金属铝和铝合金的组成不同【详解】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氧化铝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金属铝与铝合金的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金属铝和铝合金的组成不同。15.(1) 水分子 B(2) ④ 2H2+O22H2O 【解析】(1)从微观角度分析,地球表面的“水循环”实际是水的三态变化,即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所以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运动引起的;海水中含有许多具有可溶性的杂质,仅通过过滤无法去除;故答案为:水分子;(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a注射器中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④;。16. 有机物 12:3:8 易燃【详解】乙醇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1 6×1)=12:3:8 ;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要远离明火,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易燃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有机物;12:3:8 ;易燃。【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化学式的书写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物质类别;根据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根据酒精的性质来分析解答。17.(1) 20 金属元素(2) Ca2+ +2(3)b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小方格内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钙”的偏旁是“钅”,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属于金属元素。故填:20;金属元素。(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所以钙离子的符号是Ca2+。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填:Ca2+;+2。(3)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症,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实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3空气、氧气、水、溶液,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