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31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
【原卷 1 题】 知识点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半衰期的概念,根据条件写出核反应方程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1-1(基础) 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α衰变 B.,是β衰变
C.,是重核裂变 D.,是轻核聚变
【正确答案】 B
1-2(基础) 铀、铅测年法是放射测年法中最早使用,并且准确度最高的一种测年方式。本法可测定距今100万到45亿年前的物体,测定精确度大约是测定范围的。铀、铅测年法依赖两个独立的衰变链,一是衰变至稳定的,二是衰变至稳定的,对于两个衰变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
B.衰变是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跃迁的结果
C.一个核衰变至核要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
D.衰变至的半衰期会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 A
1-3(巩固)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制造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元素,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未画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衰变成和另一个粒子,衰变后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的粒子带同种电荷,属于a衰变
B.衰变后的粒子带异种电荷,属于β衰变
C.衰变后的运动轨迹是曲线②
D.衰变后的运动轨迹是曲线①
【正确答案】 D
1-4(巩固) 2021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事关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各国人民生命健康,国际社会普遍对日方此举表示强烈不满。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碘131,人吃了被碘131污染的海产品会患病。已知碘131的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发生的衰变是衰变
B.100个碘131原子核经过16天后一定还有25个未衰变
C.碘131衰变能释放出,说明了碘131原子核中有
D.此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正确答案】 D
1-5(巩固) 2021年9月在甘肃武威,全球首台第四代核电技术基熔盐核反应堆试运行,反应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钍吸收一个中子后会变成钍233,钍233不稳定,会变成易裂变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是通过核聚变把核能转化为电能
B.核比核多一个质子
C.镤233变成铀233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D.核反应中产生的新核镤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伴随辐射
【正确答案】 C
1-6(巩固) 威耳逊云室是能显示带电粒子径迹的实验装置,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重要器材。在真空云室中的矩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在A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Th发生了某种衰变,生成的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径迹如图中的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曲线a是新核的径迹
C.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曲线a、b的半径比与新核和粒子的质量有关
【正确答案】 C
1-7(巩固) 放射性元素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Bi,而Bi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Tl,X和Tl最后都变成Pb,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 )
A. B.Bi→X是β衰变
C.→Tl是β衰变 D.Tl经过一次衰变变成Pb
【正确答案】 B
1-8(提升) 自然界中一些放射性重元素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连续的递次衰变,又称为放射系或衰变链。每个放射性衰变系都有一个半衰期很长的始祖核素,经过若干次连续衰变,直至生成一个稳定核素。已知的衰变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核电荷数,纵坐标表示中子数
B.衰变最终生成的稳定核素为
C.衰变最终生成的稳定核素,共有两种不同的衰变路径
D.衰变最终生成的稳定核素,共发生了7次衰变,2次衰变
【正确答案】 A
1-9(提升) 现有两动能均为E0=0.35 MeV的12H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12H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23He和新粒子,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23He和新粒子的动能。已知12H的质量为2.014 1 u,23He的质量为3.016 0 u,新粒子的质量为1.008 7 u,核反应时质量亏损1 u释放的核能约为931 MeV(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12H+12H→23He+11H
B.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C.新粒子的动能约为3 MeV
D.23He的动能约为4 MeV
【正确答案】 C
【原卷 2 题】 知识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2-1(基础) 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成正比
B.与成反比
C.只与中心天体的体积有关
D.该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正确答案】 D
2-2(基础) 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行星的半径、日星距离和质量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海王星公转的周期最接近于( )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著名演员星
海王星
星球半径/
2.44
6.05
6.38
3.40
71.4
60.27
25.56
24.75
日星距离/
0.58
1.08
1.50
2.28
7.78
14.29
28.71
45.04
质量/
0.33
4.87
6.00
0.64
1900
569
86.8
102
A.4000年 B.320年 C.165年 D.80年
【正确答案】 C
2-3(巩固) 2021年2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被火星捕获,经过系列变轨后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为着陆火星做准备。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探测器在不同轨道上绕火星运行时与火星的连线每秒扫过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B.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探测器周期变大
C.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探测器机械能变小
D.探测器在点的加速度小于在点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C
2-4(巩固) 木星周围的一些卫星围绕木星公转,其轨道可近似看成圆轨道,T和R是卫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和为其中某一颗卫星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预计,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图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B.C. D.
【正确答案】 B
2-5(巩固)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火星椭圆轨道,在椭圆轨道的近火点P(接近火星表面)制动后顺利进入近火轨道,Q点为近火轨道上的另一点,M点是椭圆轨道的远地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等于圆形轨道的直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M点的速度最大
B.探测器在Q点与椭圆轨道上的P点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C.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P点与M点的速度之比为
D.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与圆轨道上的周期之比为
【正确答案】 C
2-6(巩固) 如图所示,地球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探测器甲绕地球公转的长轴为,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轨道半径为,探测器乙绕太阳公转的长轴也为,太阳的质量为,则甲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与乙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2-7(巩固) 为观测和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2022年10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夸父一号”卫星,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假设某探测太阳的飞行器仅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在长轴为a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飞行器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应为( )
A. B. C.πa D.2πa
【正确答案】 B
2-8(提升) 如图所示,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静止轨道卫星,其对地张角为;Ⅱ为地球的近地卫星。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 )
A.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B.卫星Ⅰ和卫星Ⅱ的加速度之比为
C.卫星Ⅱ的周期为
D.卫星Ⅱ运动的周期内无法直接接收到卫星发出电磁波信号的时间为
【正确答案】 A
2-9(提升)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如图为神舟十五号的发射与交会对接过程示意图,图中①为近地圆轨道,其轨道半径为,②为椭圆变轨轨道,③为天和核心舱所在轨道,其轨道半径为,P、Q分别为②轨道与①、③轨道的交会点,已知神舟十五号的质量为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五号在①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在②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机械能
B.神舟十五号在①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②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C.神舟十五号在②轨道上从P点运动到Q点经历的时间为
D.神舟十五号从①轨道转移到③轨道过程中,飞船自身动力对飞船做的功为
【正确答案】 C
【原卷 3 题】 知识点 求线框进出磁场时电阻上生热,计算导轨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3-1(基础) 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匀速穿过如图所示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则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和从磁场另一侧穿出过程相比较( )
A.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反
C.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和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相等
D.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比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多
【正确答案】 C
3-2(基础) 如图所示, A、B为不同金属制成的正方形线框,导线截面积相同,A的边长是 B 的2倍,A的密度是 B的,A 的电阻是 B的 4 倍,当它们的下边在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垂直进入如图所示的磁场中,A框恰能匀速进入,那么( )
A.B线框也是匀速进入磁场
B.下边刚进入磁场时,A、B中感应电流强度之比是 2:1
C.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截面的电量之比为 2:1
D.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4:1
【正确答案】 A
3-3(巩固) 如图所示,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正方形虚线区域内,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虚线区域的中央,两正方形共面且四边相互平行。现将导线框先后朝图示两个方向以v、3v速度分别匀速拉出磁场,拉出时保持线框不离开纸面且速度垂直线框。比较两次出磁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3 B.ab边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9
C.cd边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通过导线框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1
【正确答案】 B
3-4(巩固)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正方形导线线框,a、b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只是a区域到地面的高度比b高一些。甲、乙线框分别从磁场区域的正上方相同高度处同时静止释放,穿过磁场后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与磁场方向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框的速度比乙框小
B.落地时甲框的速度比乙框大
C.落地时甲乙两框速度相同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3-5(巩固) 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随后进入虚线下方方向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磁场的上边界线水平,线框的下边ab边始终水平,斜面以及下方的磁场往下方延伸到足够远。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A.线框进入磁场过程b点的电势比a点高
B.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一定是减速运动
C.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等于线框减少的机械能
D.线框从不同高度下滑时,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不同
【正确答案】 C
3-6(巩固) 如图所示,边界水平的区域I、II宽度均为,两区域内存在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相同。边长为的正方形导线框从Ⅰ区域上方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线框恰能匀速穿过Ⅱ磁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框穿过Ⅰ区域磁场过程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g
B.线框穿过Ⅰ区域磁场和穿过II区域磁场过程安培力的冲量相同
C.线框穿过Ⅰ区域磁场比穿过II区域磁场产生的焦耳热小
D.线框穿过I、II两区域磁场的过程所用时间可能相同
【正确答案】 D
3-7(巩固)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所示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半径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从如图所示位置M向右运动,当圆环运动到直径刚好与边界线PQ重合时,圆环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圆环中的电功率为 B.此时圆环的加速度为
C.此过程中通过圆环截面的电荷量 D.此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正确答案】 D
3-8(提升) 如图所示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由轴和曲线围成,现有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单匝线框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水平速度匀速穿过该磁场区,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为,线框电阻,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 )
A.拉力的最大值为10N
B.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2.8W
C.拉力要做12.8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D.拉力要做25.6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正确答案】 D
3-9(提升)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斜面与水平面成放置,垂直于斜面的有界匀强磁场边界M、N与斜面底边平行。质量为的导线框在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导线框各段长度相等,即,ab,fc,ed段的电阻均为,其余电阻不计。从导线框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fc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如图b所示(电流由f到c的方向为正)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框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C.在到这段时间内外力做功为
D.在至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正确答案】 A
【原卷 4 题】 知识点 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4-1(基础) 一人将身体倚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双腿绷直向前探出,A处为脚踝,B处为胯部,均看作光滑的铰链,AB为双腿,看作轻杆。随着脚缓慢向墙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腿部承受的弹力越来越大 B.脚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C.后背受到墙面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D.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正确答案】 B
4-2(基础) 重为G的电灯悬于天花板上A点,在电线O处系一细线OB,使电线OA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此时OA与OB夹角为锐角,如图所示。现保持β角不变,缓慢调整OB方向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 )
A.OB的拉力不断减小 B.OA的拉力不断减小
C.OB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正确答案】 C
4-3(巩固) 如图所示,直杆弯折成90°固定在竖直面内,OA段竖直,OB段水平,绕过光滑滑轮C的不可伸长的细线两端D、E分别固定在OA、OB上,质量为m的小球吊在滑轮下,静止时,DC段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计滑轮及细线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B.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上移,细线上拉力变小
C.仅将E端缓慢沿杆向左移,细线上拉力增大
D.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下移,滑轮C接触到杆OA之前,不可能出现DC段细线水平的情况
【正确答案】 D
4-4(巩固) 如图,地面上有一粗糙斜面,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初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已知斜面和M都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先增加后减小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正确答案】 D
4-5(巩固)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和B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使A球向下移动一点,B球离墙远一点,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B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压力T的变化情况是( )
A.N不变 B.T变小 C.N变大 D.T不变
【正确答案】 A
4-6(巩固) 图1是工人把货物运送到房屋顶端的场景,简化图如图2所示,绳子跨过定滑轮拉动货物A,沿倾角为θ的玻璃棚缓慢向上移动,忽略货物所受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不变
B.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越来越大
C.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
D.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小
【正确答案】 C
4-7(巩固) 如图所示,半径为3R的半圆柱体P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于P上的光滑小圆柱体Q质量为m,半径为R,此时竖直挡板MN恰好与P、Q相切,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对Q的弹力与挡板MN对Q的弹力之比为
B.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且P仍静止时,P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C.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且P仍静止时,P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D.若P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Q受到P的弹力变小
【正确答案】 C
4-8(提升) 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F1,绳OB与绳OA成α=120°,拉力大小为F2。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75°,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始终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逐渐增大 B.F1先增大后减小
C.F2逐渐增大 D.F2先减小后增大
【正确答案】 B
4-9(提升)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物块M和m,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悬挂重物A。用外力F缓慢拉结点O,F方向与夹角为且保持不变,使从竖直拉至水平,两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m对M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桌面对M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在减小
【正确答案】 C
【原卷 5 题】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形图的物理意义及信息读取,波形图中某质点的速度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D
【试题解析】
5-1(基础)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后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4cm
B.该时刻质点Q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C.若质点P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则此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D.若此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则后质点P能传播到Q点处
【正确答案】 BC
5-2(基础)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在x=34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60cm
C.接收器在t=1.5s时才能接收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4Hz
【正确答案】 BCD
5-3(巩固) 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时刻波源开始振动,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所示为时靠近波源的部分波形图。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离原点O的距离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为5m/s
B.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在,质点a位于波谷
D.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s内质点a运动的总路程为2.5m
【正确答案】 AD
5-4(巩固)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甲和图乙分别为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a、b间距离为1.5m(波长大于1.5m),不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速度可能是1m/s
B.这列波的速度可能是0.5m/s
C.从时刻起,质点a在2秒内的位移大小是m
D.从时刻起,质点a在2秒内的位移大小是m
【正确答案】 AD
5-5(巩固) 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该波上有a、b两质点,其平衡位置相距,该波由b向a传播,且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D
5-6(巩固) 有两例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A,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平面波相遇发生干涉。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为波谷与波谷相遇点,b、c为波峰与波谷相遇点,d为波峰与波峰相遇点,e、g是a、d连线上的两点,其中e为连线的中点,则( )
A.a,d处的质点振动加强,位移一直为2A
B.从图示时刻经过四分之一周期,d处的质点振幅恰好为零
C.从图示时刻经过半个周期,e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A
D.从图示时刻经过半个周期,g处质点加速向平衡位置运动
【正确答案】 CD
5-7(巩固) 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时刻部分质点的状态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AE表示波峰,虚线FG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
B.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下
【正确答案】 ACD
5-8(提升) 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a、b、c、d是介质中的质点,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播到b点,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B.质点a在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C.质点c在到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D.若波的周期,则在时刻,质点d的势能最大
【正确答案】 ABD
5-9(提升)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刻的部分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轴负方向
B.此列波的周期可能为1.2s
C.0~0.4s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
D.点的振动方程为
【正确答案】 AC
【原卷 6 题】 知识点 斜抛运动
【正确答案】
B C
【试题解析】
6-1(基础) 若一乒乓球运动员某一次击球时,将乒乓球从A点水平击出,乒乓球击中D点;另一运动员将该乒乓球从位于A点正下方且与D点等高的B点斜向上击出,最高点为C,乒乓球也击中D点,A、C高度相同。忽略空气阻力,则( )
A.乒乓球在两个过程中飞行时间不同 B.乒乓球在两个过程中飞行时间相同
C.乒乓球被击出后的初动能可能相同 D.乒乓球被击出后的初动能一定不同
【正确答案】 AC
6-2(基础) 自动发球机从同一高度沿同一水平方向发射甲、乙两球,发射速度大小分别为、,甲、乙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落在水平球台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球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则( )
A. B. C. D.
【正确答案】 BD
6-3(巩固) 如图所示,可以用风洞实验来研究类斜抛运动的规律,竖直向上恒定的风力。现让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从A点以与水平方向成、斜向右上方的速度抛出,经过一段时间落到与A点等高的C点,类斜抛运动的最高点为B点。重力加速度g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每一秒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2
B.小球从A到C的运动时间为0.75s
C.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m
D.若,小球从B到C风力做的功为0.45J
【正确答案】 BC
6-4(巩固) 2023年春节,某游乐场设置了一款游戏项目——用沙包砸玩具兔,其游戏规则是:当参与者与玩具兔有一定距离时,让玩具兔从距离地面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如果玩具兔在下落过程中被沙包砸中则视为中奖。某同学参与该游戏时,当他看见玩具兔刚好从M点下落时,经反应时间Dt,他用力将沙包以初速度v0从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P点斜向上抛出,沙包恰好在与出手等高的N点击中玩具兔。不计兔、沙包运动的阻力及其大小,重力加速度g =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v0,减小θ,Dt不变,则沙包可能在N点击中玩具兔
B.若增大v0,增大θ,Dt减小,则沙包可能在N点击中玩具兔
C.若减小v0,增大θ,Dt减小,则沙包可能在N点击中玩具兔
D.若减小v0,减小θ,Dt减小,则沙包可能在N点击中玩具兔
【正确答案】 BC
6-5(巩固) 有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轨迹分别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由图中轨迹可知A、B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B、C的水平射程相同,A、D的水平射程相同,C、D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有关四个小球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
A.A、B两球抛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相等
B.A、D两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相等
C.B、C在空中运动时间不相同
D.C、D两球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一定不相等
【正确答案】 ACD
6-6(巩固) 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矩形斜面abcd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b边长为L。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上的点a以某一速度沿斜面斜向上抛出,速度方向与ab夹角为α,小球运动到斜面的c点并沿dc方向飞出,一段时间后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从a到c的运动时间为
B.小球从a到c重力势能增加
C.小球触地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触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正确答案】 AC
6-7(巩固) 小卯同学喜爱打篮球,一次他将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以速度v斜向上抛出,恰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当他后撤到与B等高的C点投篮,还要求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他应该( )
A.增大抛射角θ B.减小抛射角θ
C.增大抛出速度v D.减小抛出速度v
【正确答案】 BC
6-8(提升)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滑块的质量,在水平方向上恒定的外力的作用下运动,如图所示给出了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一段轨迹,滑块过P、Q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滑块在P点的速度方向与PQ连线夹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恒力F的方向与PQ连线成53°夹角
B.滑块从P点到Q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C.滑块从P点到Q点的过程中动能最小值为16J
D.P、Q两点间距离为12m
【正确答案】 CD
6-9(提升)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从距离地面同一高度处以等大的初速度同时开始运动,分别做平抛、竖直上抛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不同时落地
B.b、c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
C.a、c的水平位移相同
D.落地之前,三个小球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
【正确答案】 AD
【原卷 7 题】 知识点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一般曲线运动
【正确答案】
A D
【试题解析】
7-1(基础) 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底有一带电的小球。整个装置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方向水平的匀强磁场,由于外力的作用,玻璃管在磁场中的速度保持不变,最终小球从上端口飞出,则从进入磁场到小球飞出端口前的过程中( )
A.小球带负电荷 B.小球做类平抛运动
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 D.管壁的弹力对小球做正功
【正确答案】 BD
7-2(基础) 带正电的甲、乙、丙三个粒子(不计重力)分别以速度v甲、v乙、v丙垂直射入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的复合场中,其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甲>v乙>v丙
B.v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市区名校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2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59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区域名校2023届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