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共21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压强与浮力》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第八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8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如图1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冰车装有车轮目的是减小摩擦
    B. 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
    C. 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D. 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甲、乙上各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部分,并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叠放后与切去前相比,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甲、Δp乙,叠放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p甲>Δp乙,p甲>p乙 B. Δp甲F乙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m乙>m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p乙>p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11. 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1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1p2 D. 无法判断
    12. (3分)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3. 甲、乙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长方体,密度均为ρ。它们大小规格相同,长度均为a、高度均为c。现将乙平放水平面上,甲竖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如图所示。则甲对乙的压强p甲为______;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为______。(均用字母表示)
    14. 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盛着水,水面等高,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连,K是开关,当开关打开后,水将_____________(填“由A流向B”、“由B流向A”或“不流动”);一台液压机,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是10:1,若在小活塞上施加100N的力,则在大活塞上能产生______N的力。

    15. 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现将两个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其中,待两球静止后,球A、B及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球受到的浮力______B球受到的浮力;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______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 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 如图所示,锲形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固定不动),物体B放在A上.请你画出B对A的压力和A对斜面的压力。

    18. 斜面上静止的小球,画出小球的重力和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9. 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2)分析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不变。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0. 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
    (2)   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
    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_____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3)比较图(a)和图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比较图(a)和图(b)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通过图(c)和图(d)两次的实验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浓盐水,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21.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 N,底面积为2.5×10−3m2,杯内的水重3 N,水的深度是8 cm,g取10 N/kg。

    求:(1)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22. 图甲是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现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深为0.3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图乙是一质量均匀的塑料球,密度为0.2×103kg/m3,(g取10N/kg)。求:
    (1)容器中水的质量;
    (2)距容器底部0.1m处A点液体的压强;
    (3)把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塑料球的重力多大?

    23. 严冬,小丽同学在河面上滑冰时,冰面开裂,她的质量为45kg,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00Pa,为了安全,她在冰面上放了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站在木板中央时,冰面受到压强为325Pa。
    (1)她能否在冰面上直接行走?
    (2)木板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冰车为背景,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摩擦的方法、相互作用力、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1)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根据p=FS分析压强变化;
    (4)物体受平衡力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解:
    A、冰车装有车轮可以减小摩擦,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A正确;
    B、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FS知,压强变大,故C正确;
    D、冰面上匀速行驶滑出中国结的冰车运动方向是变化的,因此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解: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甲0=G甲S甲=p乙0=G乙S乙,
    放在水平面上的正方体对底面的压强p=FS=GS=ρh3gh2=ρgh,
    故有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知h甲>h乙,故ρ甲p甲0,
    叠放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G乙−△G乙+△G甲S乙=G乙S乙−△G乙−△G甲S乙p乙。
    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甲=△G乙−△G甲S甲,
    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乙=|△G乙−△G甲S乙|,
    压力变化的绝对值相等,由于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故Δp甲V甲,根据ρ=mV可知ρ甲>ρ乙 ,故B错误;
    A.ρ甲>ρ乙,深度相同,根据P=ρg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故A正确;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液体重力和,而容器和液体质量相等,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乙两平底容器底面积相同,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 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开始的时候液面是相平的,打开开关,液面依然相平。这是连通器的特点,N点深度大于M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N点压强大于M点的压强。
    故选:D。
    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保持相平,根据公式p=ρgh可比较两处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连通器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6.【答案】C 
    【解析】解: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故选:C。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目,体现了物理新课改的理念,是中考命题的方向。

    7.【答案】D 
    【解析】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由于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这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这时烧瓶内的水恢复沸腾。
    故选:D。
    分析:(1)沸腾需要两个条件,液体达到沸点和能够继续吸热;
    (2)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据此解答。
    知道沸腾的两个条件,理解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1)由图甲和题意可知,小球的重力:G=7.8N,当把小球的13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5.3N,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7.8N−5.3N=2.5N;
    当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3倍,
    由F浮=ρ水V排g可知,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3F浮=3×2.5N=7.5N,
    则小球的体积:
    V=V排水′=F浮′ρ水g=7.5N1.0×103kg/m3×10N/kg=7.5×10−4m3,故A错误;
    (2)小球的质量为:
    m=Gg=7.8N10N/kg=0.78kg,
    小球的密度为:
    ρ球=mV=0.78kg7.5×10−4m3=1.04×103kg/m3,故B错误;
    (3)把该小球放入密度为l.3×103kg/m3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因为ρ球ρ丙>ρ乙,根据m=ρV可知: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丙>m乙.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甲排=V球,V乙排V乙排,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F甲=F丙>F乙,故B错;
    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放入球后烧杯中液面高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p丙;故C错误;
    D.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里面的水的重力G水相等,由于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则放入物体后对桌面的压力变化为:F=G容器+G水+G球−G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G排=F浮,据此可得:
    F′甲=G容器+G水+G甲−G排甲=G容器+G水+G甲−F甲;
    F′乙=G容器+G水+G乙−G排乙=G容器+G水+G乙−F乙;
    F′丙=G容器+G水+G丙−G排丙=G容器+G水+G丙−F丙;
    由于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则G甲>F甲;G乙=F乙;G丙=F丙;
    所以F′甲>F′乙=F′丙;
    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 FS可得:
    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是p′甲>p′乙=p′丙;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解:
    A、图中伞的形状下平上凸(类似于飞机的机翼),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故A错误;
    B、该洞穴有两个出口,左边是平的,而右边是隆起的土堆,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出口的上表面时,吹过左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右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大,压强小,即p1>p2,故B错误;
    C、对着细管的上面吹气,细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应为p1>p2,故C正确;
    D、如下图,因A管下方的横截面积大于B管下方的横截面积,所以,同体积的水流过时,A管下方的水流速度小于B管下方的水流速度,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A管下方水的压强较大,即p1>p2,故D错误。

    故选:C。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12.【答案】B 
    【解析】
    【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当用力吹漏斗时,气流从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故选:B。
    【点评】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的问题。
      
    13.【答案】ρga  2ρgc 
    【解析】解:(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p=FS、G=mg、m=ρV以及V=sh可得甲对乙的压强:
    p甲=FS=mgS=ρVgS=ρShgS=ρgh=ρga;
    (2)甲的放置方式不影响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甲可以看作平放在乙之上,则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ρgh′=ρg(c+c)=2ρgc。
    故答案为:ρga;2ρgc。
    (1)根据p=FS、G=mg、m=ρV以及V=sh表示出甲对乙的压强;
    (2)甲的放置方式不影响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将甲平放在乙之上,然后根据p=ρgh表示出乙对地面的压强。
    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对于形状规则、均匀的固体来说,也可以用p=ρgh来计算固体压强。

    14.【答案】不流动;1000. 
    【解析】解:(1)由图可知,当阀门K打开时,容器A、B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因此容器A、B构成了连通器.由于容器内都装有水,并且水面相平,所以打开阀门水不会流动.
    (2)p=FS,p1=p2,
    F2S小=F1S大,
    在大活塞上能产生的力:
    F1=F2×S大S小=10×100N1=1000N.
    故答案为:不流动;1000.
    (1)上端开口,下部连的容器叫属于连通器;当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2)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知道在小活塞上加的力F2,根据p1=p2和压强公式可以求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力F1.
    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是解决此类习题的思路.

    15.【答案】小于  小于 
    【解析】解:(1)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B两球都漂浮在液面上,
    由浮沉条件可知:F浮甲=GA,F浮乙=GB,
    由图可知,A球体积小于于B球体积,即VA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