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共60分)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CO2、血红蛋白、H+、尿素 D.Ca2+、载体、氨基酸、神经递质2.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液的治疗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B.静脉注射常使用生理盐水以维持正常渗透压C.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不会出现在淋巴液中D.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3.下列过程中,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A.②⑤ B.①⑤ C.①③④ D.①③4.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保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不变即可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5.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由①②④等组成 B.①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②到达③C.血浆蛋白进入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细胞通过①②③④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6.某人因感染链球菌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初期由于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尿液离子浓度降低,出现尿量减少等症状,疾病中后期,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出现肾炎性全身水肿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疾病初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能导致内环境无机盐含量上升B.组织水肿程度加重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患者调节内环境稳态过程中,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D.链球菌的感染程度超过患者调节能力会导致患者内环境稳态失调7.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变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B.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C.泪水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D.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8.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或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9.下图表示两个神经元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中字母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d可表示神经元的轴突 B.a点兴奋时,该处的Na+从膜外大量流向膜内C.c结构中存在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刺激d点,b点动作电位比c点出现的早10.如图,在神经纤维上有A、B、C、D 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 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1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12.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 )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1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14.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产生。如使用有机磷或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A.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C.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神经冲动15.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引起降低血糖的作用B.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的调节16.直接给甲狗喂食,会刺激其初级唾液分泌中枢而使该中枢兴奋,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每次给乙狗喂食前,先让其听到铃声,然后立即喂食,一段时间后,乙狗一受到铃声刺激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永久存在的B.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永久存在的C.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形成甲狗所完成反射的基础D.甲狗和乙狗所完成反射的神经中枢的位置相同17.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生命现象是( )A.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但婴幼儿不能B.人脑言语区的S区受损,病人患运动性失语症C.强忍着疼痛,小明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D.观看美妙、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小华屏住呼吸 1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1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B.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最少需要两个神经元C.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一定会产生兴奋 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结构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20.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④,乙—②,丙一①,丁一③ B.甲一①,乙一②,丙—③,丁—④C.甲—④,乙一①,丙—②,丁一③ D.甲—③,乙一①,丙—④,丁一②21.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氯西汀可以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D.麦角酸二乙酰胺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22.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23.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24.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大脑皮层通过对低级中枢不断调整才能使机体的运动更加精准25.如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26.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27.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 mol/L胰岛素1.75.0~20.0m 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28、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A切除胰腺出现糖尿B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C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2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30.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C.成年人若缺乏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升高D.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31.下图表示信息分子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表示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可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可加快乙的新陈代谢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可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可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3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3、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34.下列关于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错误的是(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B.运动员服用睾酮——影响生殖功能C.给雌雄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35.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乙酰胆碱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B.二者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二者都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D.二者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K+、Na+的通透性改变,产生动作电位3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体内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37.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38.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B为胰岛素C.图中丙为胰岛A细胞,C表示胰高血糖素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分泌胰岛素39.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B.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不同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D.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40.某人爬楼梯时脚下一滑,突然后仰导致头部着地,致使呼吸和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所学生物知识,你认为受伤部位可能是(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脊髓 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系统(2)CO2的排除要经过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系统(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组织细胞通过____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5)内环境相对稳定,除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网络调节下进行。 42.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神经元结构包括 ; ; 。(2)在________外套有一层髓鞘,构成 ,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 。(3)缩手反射弧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__________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4)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生理盐水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Na+浓度,有效电刺激后其动作电位的峰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3.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填字母)。(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处从未兴奋变成兴奋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该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表指针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44、如图表示某种雌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A是________,结构C是________;结构A、B、C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 (填字母)。物质b是 , 物质e是________。 (2)过程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________。 (3)如果C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________,试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9月月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5 ACCBD6——10 CBCDC11——15 DABBC16——20 ABDCC21——25 BABDB26——30 DCBCC31——35 BDBCB36——40 CBCBA二、非选择题41.(1) 呼吸 消化 泌尿(2) 循环 呼吸 (3) 降低 NaHCO3(4)内环境(5)神经-体液-免疫42.(1)细胞体、树突、轴突(2)轴突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3)脊髓 大脑皮层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4)增大43. (1) B 传出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abc(2) h 由负变正(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4) 不会 不变44. (1)下丘脑 卵巢 A 促性腺激素 mRNA (2)自由扩散 蛋白质 (3)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