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页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页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通辽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1.(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C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 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碳酸锌中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2.(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用钨丝制灯丝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 D.用氦气充气球3.(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O2光催化转化为CH4的方法入选了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B.丙、丁两种分子中都各含有10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D.反应中乙和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4.(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呈浅绿色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C.取c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Dcd点溶液中溶质相同5.(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图中各物质(除石蕊溶液外)的类别均不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可能是碳酸钠 BZ与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CXY可能是NaOHBaNO32 DMgH2SO4发生置换反应6.(2021·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 B.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HOCC.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7.(2021·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厨房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 B.食品变质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铁锅生锈8.(2020·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数值为6%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99.(2020·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稀释酒精 C.碘溶于酒精 D.酒精消毒10.(2020·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在宏观一徽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二、推断题11.(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2CO3CaOH2C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其组成,取少量该固体进行如图实验。(1)由步骤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判断理由是_______(2)步骤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由以上实验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种组合。 三、科学探究题12.(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是防治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以聚乳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餐具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小组对这种餐具组成元素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这种餐具的组成元素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1:这种餐具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这种餐具由_____元素组成。【查阅资料】硫酸铜粉末吸水由白色变为蓝色。【实验验证】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餐具碎片,按图连接各仅器(夹特装置已略去),开始实验……【解释与结论】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根据_____的现象,可证明这种餐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3)实验过程中通N2的作用是_______4)测得装置C中餐具碎片的起始质量为0.72g,反应后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无固体残留。装置D增重0.36g,装置EF一共增重1.32g。经计算确认猜想_______成立。【评价与改进】小组内有同学指出餐具碎片可能未完全燃烧,产物为COCO2H2O的混合物,从而影响对其组成元素的测定,建议______ 四、计算题13.(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2)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g(3)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4.(2020·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取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2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3)求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五、科普阅读题15.(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降低重症和减少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新型冠状病毒的一般预防措施有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健康素养,科学做好个人防护(1)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______,其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可通过反应 制得,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3)化学知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B.使用医用酒精时应远离火源C.勤洗手、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有效方法D9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能力比75%的酒精溶液强(4)疫情期间要均衡饮食,保证健康。以下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A.馒头 B.烤羊排 C.凉拌黄瓜 D.煎带鱼 E.柠檬汁
    参考答案:1D【详解】A、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将氧化钙加入石灰水中,溶液会因温度升高而达到过饱和状态,溶质氢氧化钙会析出,则溶质的质量会减小,故选项中图像描述错误;B、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导致变质;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向氯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则反应开始无气体产生,待氢氧化钠反应结束后有气泡产生,故选项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描述不正确;C2H2+O22H2O,根据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由3个分子构成,生成物由2个分子构成,则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但不会降为0,故图像描述错误;D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消耗等质量的盐酸产生氯化锌质量相等,消耗等质量的氧化锌与碳酸锌,氧化锌产生的氯化锌的质量较大,则反应刚开始图像重合,随着反应的继续发生,氧化锌反应产生的氯化锌质量偏大,拐点较高,故图像描述正确;故选D2C【详解】A、石油分馏制得石蜡、沥青,是通过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用钨丝制灯丝 ,主要应用钨的熔点高,不易熔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做面点发酵剂 ,过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也会与酵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面点松软可口,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用氦气充气球,由于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性质比较稳定,密度比空气小 ,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得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详解】A、反应中CO2CH4H2O属于化合物,O2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丙为CH4C中含有6个电子,H中含有1个电子,则CH4中含有电子数为1×4+6=10;丁为H2OH中含有1个电子,O中含有8个电子,则H2O中含有电子数为1×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物质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则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乙(H2)、丙(CH4)质量比为(2×4):(12+1×4=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D【分析】根据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铁大于铜大于银,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溶液为蓝色的。【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发生的是铁与硝酸银反应,但铁还未完全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b点铁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可知,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c点铜恰好完全与硝酸银反应,所以固体为银,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c点溶液中溶质为铁、铜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和硝酸铜,d点溶液中溶质硝酸亚铁、硝酸铜和再加入的硝酸银,所以cd点溶液中溶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C【详解】A、若XNa2CO3,则Y可以为CaOH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与水;Z可以为Fe2O3,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碳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硫酸属于酸,镁属于金属,氧化铁属于氧化物,物质类别也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可以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硫酸铁的溶液呈黄色,带入验证合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XY相连,若XYNaOHBaNO32,两者不发生反应,则推断不合理,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与氢气,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D【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HOC,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6×4=1:4,符合题意。故选D7C【详解】A、天然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食品变质,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铁锅生锈有氧化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8C【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8%+32%+x+36%=100%x=24%;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60%-32%=28%,故乙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0%-24%=6%,故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6%-2%=34%,丁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数值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0%-32%):(36%-2%=141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9D【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详解】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酒精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C【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乙为氢气,属于单质,该反应中,甲、丙、丁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故A不正确;B、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C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则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11(1)     AgCl     白色固体A部分消失(2)K2CO3+2HNO3=2KNO3+H2O+CO2(3)3 【详解】(1)白色固体A中加入稀硝酸后固体部分消失,即未溶解的固体不溶于稀硝酸,上述物质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是氯化银,则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银,其化学式为AgCl,判断理由是:白色固体A部分消失。2)由步骤可知,无色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溶液中产生气泡,则无色溶液A中含有可溶性碳酸盐,即含有碳酸钾,所以其中的反应是碳酸钾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K2CO3+2HNO3=2KNO3+H2O+CO23)由步骤②③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银和碳酸钾,由步骤可知,向白色固体A中加入稀硝酸后固体部分消失且产生气泡,说明消失的固体是碳酸钙,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也可能是由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还可能既含有原有的碳酸钙和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所以原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K2CO3CaCO3AgCl,也可能是K2CO3CaOH2AgCl,还可能是K2CO3CaOH2CaCO3AgCl,即原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3种组合方式,故填312     碳、氢、氧          D装置中硫酸铜粉末变蓝,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被DEF装置吸收     2     CD装置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灼热氧化铜的装置【详解】提出猜想:这种餐具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元素,故该餐具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猜想2:这种餐具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解释与结论:(1)装置A中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装置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说明这种餐具中含氢元素,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这种餐具中含碳元素;3)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被DE装置吸收,防止影响实验结果;4)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装置EF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这种餐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0.36g+0.04g=0.4g小于0.72g,故该餐具中含有氧元素,故猜想2成立;评价与改进: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可在CD装置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灼热氧化铜的装置,将一氧化碳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防止产生误差。13(1)Na+H+(2)100(3)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150g-260.6g=4.4g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解得x=10.6g则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g-10.6g=4.4g答: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4.4g 【详解】(1)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由于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且由图可知,A点时表示稀硫酸与碳酸钠恰好反应,则B点时稀硫酸过量,则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氯化钠和硫酸,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Na+H+2)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150g-260.6g=4.4g,设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00g即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3)见答案14.(19.8522.2310%【分析】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盐酸先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全之后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详解】(1)由图像可知,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9.85g,故产生沉淀的质量为9.85g2)由(3)可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设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y x的值为2.2.3)设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则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15(1)     ClO2     71:64(2)     H2O     +1(3)ABC(4)CE 【解析】(1根据先读后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二氧化氯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6×2=71:64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lNaOH的个数分别是2222,生成物中含ClNaOH的个数分别是2210,生成物中还应含2H1O,故X的化学式为:H2O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3A、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防止病毒传播,符合题意;B、酒精具有可燃性,使用医用酒精时应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火灾,符合题意; C、勤洗手、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有效方法,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7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能力比95%的酒精溶液强,不符合题意。故选ABC4A、馒头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B、烤羊排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D、煎带鱼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E、柠檬汁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故选CE 

    相关试卷

    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陕西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