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1.(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2.(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A.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C.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制冰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3.(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品中,主要由合成橡胶材料制成的是A.铁锅 B.尼龙绳 C.塑料袋 D.汽车轮胎4.(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5.(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A.化学与材料B.化学与生活①黄铜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②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可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化学与能源D.化学与健康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①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A.A B.B C.C D.D6.(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其中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有机物 B.丙氨酸中含有13个原子C.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7.(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8.(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C.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D.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加肥皂水振荡的方法9.(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蛋白质能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菠菜 B.馒头 C.牛肉 D.苹果10.(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1.(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的是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洗洁精去油污——乳化作用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C.化学与健康D.物质的分类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缺钙元素——骨质疏松淀粉和蛋白质——有机物纯碱和小苏打——盐类 A.A B.B C.C D.D12.(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13.(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与环境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改善环境D.“限塑令”的执行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14.(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6月,袁隆平科研团队首次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试种海水稻。稻谷中富含的淀粉属于哪种营养素?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蛋白质15.(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安全常识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②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化学与环境D.物质的分类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①纯碱不是碱②生铁不是纯净物 A.A B.B C.C D.D16.(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纯棉毛巾B.塑料袋C.蚕丝被D.不锈钢餐具17.(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C.缺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缺钙会引起坏血病 二、填空题18.(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活性炭来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填化学式)薄膜。 三、推断题19.(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A、B、C、D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2)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若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B、D均为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四、实验题20.(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根据教材中“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填写相关实验内容:(1)实验一中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2)实验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_。(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A正确;B、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B不正确;C、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C不正确;D、动植物油中富含的营养素是油脂,故D不正确。故选A。2.D【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则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A正确;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B正确;C、氟利昂容易造成臭氧层破坏、地球暖化,氨具有微毒、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仅使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还可以将场地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故C正确;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加树木的砍伐,浪费资源,减少树木利用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D不正确。故选D。3.D【详解】A、铁锅主要由铁制成的;B、尼龙绳主要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C、塑料袋主要是由塑料制成的;D、汽车轮胎主要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答案:D。4.C【详解】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才不会污染水资源,正确。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污染,选项错误。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故选:C。5.C【详解】A、①黄铜和不锈钢均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正确;不符合题意;B、①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正确;②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可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正确。不符合题意;C、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②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正确。符合题意;D、①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氨基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正确。B、1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错误。C、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N):m(O)=(12×3):(1×7):(14×1):(16×2),碳元素的占比最大,所以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D、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正确。故选B。7.C【详解】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会生成有毒物质,错误;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利于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正确;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错误。故选C。8.A【详解】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不能通过燃烧法转化成二氧化碳,此选项表述不合理;B、铁比铜活泼,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混合物加过量铁粉,过滤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此选项表述合理;C、羊毛线燃烧时会有烧焦毛发的味道,故可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此选项表述合理;D、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产生丰富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此选项表述合理。故选A。9.C【详解】A、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错误;B、馒头中含有丰富的淀粉,B错误;C、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类物质,C正确;D、水果中富含维生素,D错误。故选:C。10.D【详解】A、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正确。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D错误。故选:D。11.B【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正确;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正确;B、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正确;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错误。C、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正确;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正确。D、淀粉和蛋白质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正确。故选B。12.D【分析】根据题意,“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故选项错误;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故选项错误;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故选项错误;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等,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故选项正确。故选:D。13.B【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等,污染环境,应合理使用,符合题意;C、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限塑令”的执行,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即淀粉属于糖类。故选C。【点睛】15.B【详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高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指的是钙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故符合题意;C、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纯碱不是碱而是盐;生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6.B【详解】A、纯棉,属于天然纤维,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C、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金属和合金都是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分析】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重大。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乏症分析判断。【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故选项正确;B、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缺氟会引起龋齿;故选项错误;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故选项错误;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选项错误。故选A。18.(1)吸附(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4)Al2O3 【分析】(1)生活中常用活性炭来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3)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4)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l2O3。19. 置换反应 CH4 + 2O2CO2 + 2H2O Fe2O3 + 3CO2Fe + 3CO2【详解】(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A能与B反应生成C和D,则该反应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可推出A为甲烷,C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A能与B反应生成C和D,故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A为铁,A、B、D均为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固体,可推出A为氧化铁,则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 需要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 需要有氧气(或空气)【详解】(1)实验一中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2)实验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因为瓶内的氧气耗尽,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