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3 陋室铭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3 陋室铭,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陋室铭,动词的使动用法,往来无白丁注白丁,可以调注素琴,阅金经注调,无案牍注之劳形案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3.陋室铭刘禹锡原文译文(参考《教材解读》)段落(层)分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有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平民。可以调弄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一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第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之雅,突出陋室不陋。第三层:以古人自况,说明陋室不陋。【结构图示】(阅读借鉴)【文学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主题思想】本文作者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写作特色】①托物言志,借陋室说理,突出主人不慕名利、保持节操的品行。②反向立意的构思。③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核心素养】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个人应做到不慕荣利。一、古今异义1.无丝注竹注之乱耳2.无案牍之劳形注 二、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1)有仙则名注名: __出名,有名__(2)苔痕上阶绿上: __长到,蔓延到__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惟吾德馨注馨: __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__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 乱: __使……受到扰乱__4.动词的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 劳: __使……感到劳累__三、重点实词1.有龙则灵注 灵: __神异__2.斯注是陋室 斯: __这__3.惟吾德馨 惟: __只__4.谈笑有鸿儒注鸿儒:__博学的人__5.往来无白丁注白丁:__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__6.可以调注素琴,阅金经注调:__调弄__素:__不加装饰__金经:__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__7.无案牍注之劳形案牍:__指官府文书__四、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之五、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宾语“何陋”前置到动词“有”之前,应为“有何陋”)六、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平民。七、问题探究1.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2020·哈尔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本文题目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比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主旨。陋室不陋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志趣高尚,这就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意趣。3.《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课后习题)“何陋之有”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美好的品行,不能为了利益而做损人利己的事。我们应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节选自《晋书·王欢传》,有删减)【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有龙则灵 灵:__神异__(2)谈笑有鸿儒 鸿:__大__(3)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指官府文书__(4)欢笑而谓之曰 谓:__对……说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有名了。(2)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他的妻子为他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自然地引出陋室。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主人公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甲】文主人公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主人公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解析】【甲】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写了陋室不陋,突出了居室主人高尚的品德。【乙】文主人公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专心治学,最终学有所成。参考译文【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贮存,但内心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他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1 论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吾十有注五而志于学 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四十而不惑注 惑,从心所欲 从,不逾注矩注 逾,学而不思则罔注 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2 诫子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4 爱莲说,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