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5章 章末整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5章 章末整合课件PPT,共9页。
章末整合常考实验类型——探索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1.实验流程配制溶液:配制两个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浓度由自己设计)分别加入1号、2号烧杯,3号烧杯内装蒸馏水↓操纵变量实验:将从同一植株上剪下的枝条分成3组,分别插入3只烧杯中↓观察并记录结果:每天测量这些枝条上根的总长度,即将几条根的长度加在一起,单位为mm,记录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基本技术要求(1)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状况,检测指标是枝条上根的总长度。3.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或者枝条倒插等。②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产生。(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①温度要一致。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根枝条。③设置对照组,蒸馏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3)可存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例题龙牙楤木(又名刺老芽、树头芽),小乔木,春季采嫩芽嫩叶食用,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木的嫩芽,但是幼芽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 。 (2)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木,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木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 h后,分别放在4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的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 。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 。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 和 。 ④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D浓度 (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 (填“较长”或“较短”)。 (3)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调节剂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 ,如图乙曲线 (填“Ⅰ”或“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解析:(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木的嫩芽,解除了顶端优势,幼芽的数量增加。(2)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插条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相对浓度为8的结果相比,相对浓度为15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减弱。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实验温度、插条处理的时间、是否有光照等。④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D浓度较低,所需处理时间较长。(3)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敏感性高于单子叶植物,因此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调节剂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乙曲线Ⅰ可表示双子叶植物,曲线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答案:(1)解除了顶端优势(2)①插条中内源激素 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②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 ③实验温度 插条处理的时间(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④较低 较长(3)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