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5大气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093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5大气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093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5大气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093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5大气压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5大气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多个,据了解许多疫苗需在2~8℃的冰箱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的原理和用吸管喝牛奶的原理相同
B.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升华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C.注射疫苗时选用的注射器针尖较细是为了减小压强
D.打开冰箱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2.(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下列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B.图乙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C.图丙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图丁用高压锅煮饭时,锅内的水温度达到100°C还不会沸腾
3.(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在科学实验中,常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下列现象中,“吸”的科学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B.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C.磁铁“吸”引铁钉D.地球周围的物体被地球“吸”引
4.(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课本上的插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下列插图表示的意义有错误的是
A.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说明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
B.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筷子提米实验,说明两个静止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5.(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负压病房”是防止病毒外泄的重要手段。“负压病房”因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足气的排球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漏气的足球D.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二、填空题
6.(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如图为某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当脏空气进入净化器后,灰尘颗粒先经过高压钨丝而带上正电荷,再通过带负电荷的滤网时,被滤网捕获,从而获得洁净空气。
(1)脏空气能进入净化器,是因为风机工作使得净化器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灰尘能被滤网捕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拔罐是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它的操作是把燃烧的酒精棉球伸入罐中再撤出,然后迅速把罐倒扣在皮肤上,过一会儿,罐就被“吸”在了皮肤上, 如图所示。
(1)罐被“吸”在皮肤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选填“只有大气有压强”、“只有人体内部有压强”或“大气和人体内部都有压强”)。
8.(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一些红色的水(内留部分空气),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科学实验演示器(如图甲),用该装置可以演示___________(填序号);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②瓶内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③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9.(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图甲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将直径不同的塑料管①、②、③相连接,塑料管③的右端与吹风机相连,然后将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并与电脑相连。
(1)打开吹风机,塑料管①、②、③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塑料管________中气体流速最大。
(2)下列实例可用该实验结论来解释的是_________。
A.火车站台标有安全线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吸盘紧贴在墙面上 D.窗外刮大风时,窗帘向窗外飘出
10.(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没有落下,原因是向上用力吸气时,漏斗内部气压变小,这样______将乒乓球托住了;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图乙)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小红又说将乒乓球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强力吹风(图丙),球也不会被吹起。你认为小王和小红同学的说法正确吗______?
三、简答题
11.(2022·浙江·一模)《加油!向未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有一期节目中,实验员将三个装有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分别倒扣在冰块、液氮和常温水中,结果发现倒扣到冰块(A池)和液氮(B池)中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在常温水(C池)中时,铁桶迅速变瘪。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12.(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负压救护车被称为“最强口罩”。该车配置了负压装置,负压舱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将内部空气“吸入”排风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传播。某次转运病人时,救护车以100千瓦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45千米,用时半小时。求:
(1)这次转运过程中救护车动力做的功;
(2)这次转运过程中救护车所受的平均阻力;
(3)按照卫健委标准,负压舱内外气压差应在10~38帕之间。经测量发现,该车负压舱0.9米2的面积上内外气体压力差为18牛,通过计算判断负压舱内外气压差是否符合标准。
13.(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2021年10月16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由于处在真空环境,它的舱门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为了检验飞船舱门的密封性能,科研人员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将待检验的飞船舱体M置于一个不漏气的集气空腔N中,如图甲所示。先对舱体M充入压强为1.0×105pa的空气,然后,把集气空腔N抽成真空。若舱门漏气,一段时间后便会有气体从舱体M进入集气空腔N中。为了测量舱体M和集气空腔N中的压强科研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RM、RN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压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强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已知舱体M的容积为V,集气空腔N真空部分的容积为4V,飞船舱门的面积是0.6m2,不计舱体M器壁的厚度,整个过程温度不变。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0阻值为10Ω,压敏电阻RM、RN的阻值随气体压强变化的关系如表:
(1)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若空气从舱体M中逸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M、N中的压强相等。若开关S接在a处,求此时压敏电阻RM消耗的功率______;
(2)在检验过程中的某时刻,开关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a、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开关接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b,且Ua=2Ub,求此时舱门内外受到的压力差______;
(3)载人飞船在处于真空的环境中飞行,我们的宇航员在密封舱内进行科研活动,是否需要利用无线电通讯设备进行交流?说说你的理由______。
14.(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某同学在办公室订正作业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将作业本贴在墙壁上,手握中性笔在作业本上写字,笔头朝上(如图甲),发现写完几个字后,中性笔就写不出字迹了;然后他用该中性笔在水平放置的本子上写字,发现一开始写不出字迹,过一会儿或者将笔甩动几次又能书写。如图乙是中性笔笔芯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以及科学知识,解释书写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15.(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对零件表面粗糙程度的一致性有较高要求,验收时需要进行表面粗糙程度测试。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用于比较零件表面粗糙程度。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压力关系如下表所示:绝缘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A端通过连杆与压敏电阻R1接触,B端与轻质弹簧相连,OA:OB=1:1;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右端连接滑片P和吸盘; R2是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电阻棒,长度L为40厘米,总电阻为12欧。使用前,滑片P恰好位于R2左端,使用时,先用吸盘将零件“粘住”,再用水平力向右拉动木板,待零件稳定时读出电压表示数,用电压表示数来判断零件表面越粗糙程度。( 导线对杠杆AB没有力的作用,弹簧电阻忽略不计 )
(1)将吸盘压在零件表面,排出内部空气,吸盘和零件就会“粘住",这主要是___________的作用。
(2)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单个零件质量为200克,若要求该批次零件在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不大于零件重力的0.2倍,请通过计算说明判断零件合格的电压表示数范围。___________
(3)小明用该装置分别测试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多次实验示数均相同,已知:铁块密度为7.9克/厘米3,铜块的密度为8.9克/厘米3,请判断哪个物体底部较粗糙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压敏电阻受到的气压(×105Pa)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压敏电阻对应的电阻值(Ω)
50
40
30
22
15
12
10
8
6
5
4
压力(牛)
0
0.2
0.4
0.6
0.8
1.0
压敏电阻R1阻值(欧)
12
18
24
30
36
42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和用吸管喝牛奶,都是利用大气压,故A正确;
B.用酒精消毒时,皮肤感觉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故B错误;
C.针尖较细是在压力一定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打开冰箱,其周围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图甲中,用力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而外面的大气压强较大,于是饮料被大气压强压入口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向纸桥的下方吹气时,下面的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纸桥下面的压强小于上面的压强,因此会被压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汽车高速行驶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中,高压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高于100℃,因此锅内的水达到100℃时不会沸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液体压入滴管中;
A.罐子内部气压降低,大气压将罐子压在皮肤上,故A符合题意。
B.纤衣服容易“吸”灰尘是因为衣服摩擦后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磁铁“吸”引铁钉是利用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类物质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球周围的物体被地球“吸”引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绝缘体和导体不是绝对的,烧红的玻璃能导电可说明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用纸片可托住杯中的水,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会减小,说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有间隙,水和酒精相互接触后会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隙,使液体的体积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的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说明此时盛有米的玻璃杯受平衡力作用,并不能说明其他两个静止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吹足气的气球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故A错误。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机舱内的气压,故B错误。
C.漏气的足球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故C错误。
D.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D正确。
故选D。
6. 减小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详解】(1)[2]当净化器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脏空气进入净化器内。
(2)[2]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带正电荷,遇到带负电荷的滤网时,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被吸附在滤网上。
7. 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大气和人体内部都有压强
【详解】(1)[1]当酒精燃烧放热时,由于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出罐外,且酒精燃烧耗尽了罐内部的氧气,把罐子扣在皮肤上,当温度降低后,罐内气压随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罐外大气压就将罐子压在皮肤上。
(2)[2]罐子会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罐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说明大气有压强;皮肤上的圆形血印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导致皮肤向外凸起,即上述现象说明大气和人体内部都有压强。
8.①②③
【分析】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大小有关,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越高气压越大,温度低气压减小;力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可以将该装置放到高山上,会明显看到红色的水柱上升,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水柱会上升,该装置可以研究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改变外界的温度,通过水柱的高度变化证明②温度和大气压强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用力挤压玻璃瓶,瓶子水柱高度发生变化,能证明③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答案为:①②③。
9. ① AD
【详解】(1)[1]在图甲的装置中,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粗管内气体流速小;如图乙所示,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知道,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大处压强小;图线1中压强相对较小,所以它应该是最细的管子,因此反映的是装置中A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2] A.人离列车太近时,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很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出现事故,因此地铁站台设置安全线和安全门,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符合题意;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盘紧贴在墙面上,利用了大气压,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刮风时,室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室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室外,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0. 大气压 都正确
【详解】[1]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不会掉落,这是因为吸气时,乒乓球将下面的管口封住,漏斗细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乒乓球不会掉落。
[2]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这个小实验说明气体流速大处压强较小。将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内向上吹气,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正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所以乒乓球向下运动,不会向上吹起,小王和小红同学的说法都正确。
11.见解析
【详解】装有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倒扣在冰块时,冰块吸收热量,熔化为水,水汽化为水蒸气,铁桶内的气压增大;倒扣在液氮中时,液氮汽化为气态,使得铁桶内的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铁桶不会被压扁,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在常温水(C池)中时,铁桶内的气温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迅速被压扁。
12.(1)1.8×108J;(2)4000N;(3)20Pa,所以符合标准。
【详解】解:(1)救护车动力做的功
W=Pt=100×103W×30×60s=1.8×108J
(2)根据W=Fs可得牵引力为
救护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救护车所受的阻力为
f=F=4000N
(3)该救护车负压舱的内外气压差
按照卫生部标准,负压舱内外气压差应在10~38Pa之间,负压舱内外气压差是20Pa,符合标准。
答:(1)这次转运过程中救护车动力做的功为1.8×108J;
(2)这次转运过程中救护车所受的平均阻力为4000N;
(3)负压舱内外气压差符合标准。
13. 2.7W 2.4×104N 不需要通讯设备,在密封舱内有空气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
【详解】解:(1)[1]气体压强相等时,气体体积
V=5V
由图乙可知,M、N中的气压值为0.2×105Pa,此时RM和RN的电阻值均为30Ω。
S接a处,RM与R0串联,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所以,RM消耗的功率
PM=I2RM=(0.3A)2×30Ω=2.7W
(2)[2]根据电流及欧姆定律可求得此时
Ua=0.6A×10Ω=6V
因为电源电压为12V,所以R0和RM两端电压相同,而电路中的电流也相同,所以
RM=10Ω
开关接b时
Ub=3V
根据分压可得
RN = 30Ω
查表可得相应的气压,气压差为
0.6×105Pa - 0.2×105Pa =0.4×105Pa
压力差
F=pS=0.4×105Pa × 0.6m2 = 2.4×104N
(3)[3]宇航员在密封舱内进行科研活动不需要通讯设备,在密封舱内有空气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
14.见解析
【详解】解:①中性笔在不写字时,笔头的球珠和另一端的密封胶水将墨水与大气压隔开,笔管两端大气压相等,所以墨水不会流下;
②当将中性笔在墙壁上写字,由于笔头的球珠被压进去,使笔头这端与大气压相连,笔管内外压强相等,而此时笔头朝上,墨水在重力作用下会往下流动,使墨水与球珠断开,写不出字迹;
③中性笔在水平放置的本子上写字,笔头的球珠被压进去,使笔头这端与大气压相连,笔管内外压强相等,墨水在重力作用下会往下流动,慢慢流进球珠,所以发现一开始写不出字迹,过一会儿才能书写;
④将笔甩动几次,让墨水先进入断开的空隙,到达球珠,然后书写,此时笔头的球珠被压进去,使笔头这端与大气压相连,笔管内外压强相等,墨水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动,从球珠出来,就又能书写了。
15. 大气压 3伏~4.8伏 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由于铜块密度较大,所以铜块质量大,重力也大,对木板的压力也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而当前电压表示数相同,说明摩擦力相等,可推出铜块表面较光滑,铁块表面较粗糙
【详解】(1)[1]根据将吸盘压在零件表面,排出内部空气,吸盘和零件就会“粘住”可知,吸盘能与零件粘住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2)[2]当不拉动木板时,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为0,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为12Ω,电阻棒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R1+R2=12Ω+12Ω=24Ω
电路中的电流
压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25A×12Ω=3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单个零件的重力
G=mg=200×10-3kg×10N/kg=2N
单个零件放在木板上时,零件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零件重力的0.2倍时,零件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
f=0.2G=0.2×2N=0.4N
根据图乙可知弹簧伸长的长度为20cm,
此时电阻棒R2接入电路的阻值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OA=F2×OB可得,此时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大小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压力为0.4N时,压敏电阻R1的阻值
R1′=24Ω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R1′+R2′=24Ω+6Ω=30Ω
电路中的电流
压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2A×24Ω=4.8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综上所述,零件合格的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V~4.8V。
(3)[3]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由于铜块密度较大,所以铜块质量大,重力也大,对木板的压力也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而当前电压表示数相同,说明摩擦力相等,可推出铜块表面较光滑,铁块表面较粗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