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5光的反射和折射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5光的反射和折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5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看不到镜子后的盆栽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且镜子不透明
B.小朋友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是因为反射光线进入他的眼睛
C.小朋友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脸是一个实像
D.小朋友通过镜子所成的像的大小和他自己的脸大小相等
2.(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下列教材中的光学实验,主要目的是用于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人在水面上看物体 B. 光的反射
C.小孔实验 D.探究平面镜成像
3.(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如图所示,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 )
A.平面镜向右水平移动 B.观察者向平面镜靠近
C.在像和平面镜之间放一木板 D.平面镜向蜡烛方向水平移动
4.(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科选择了以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甲实验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将变小
B.在图甲实验中,蜡烛所成的像将位于C位置
C.在图乙实验中,仅将玻璃板由I位置移动到II位置,蜡烛仍能成像
D.在图乙实验中,环境越明亮,观察到的像越清晰
5.(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叶脉条纹 D.水面下树的倒影
6.(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2021年10月18日,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奧林匹亚,利用凹面镜点燃了北京冬奥会圣火火种(如图所示)。用凹面镜能够采集火种,主要是因为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 C.色散 D.折射
7.(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则( )
A.两个实验的挡板上均不能出现蜡烛的像
B.两个实验中,小宁均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C.只有乙的挡板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能看到像
D.甲、乙的挡板上均能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均能看到像
8.(2022·浙江宁波·校联考三模)我国自主设计与建造了亚洲第一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相当于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假设太阳光AO在纸面逆时针转动30°,装置能控制定日镜绕O点为轴朝一定方向转动某个角度,仍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日镜发生光的漫反射现象 B.这些定日镜的镜面都是平行的
C.定日镜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 D.定日镜转动的角度是30°
9.(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妙趣手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奇观
D.水中倒影
10.(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现在人们出门只需要携带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扫码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下列与手机扫码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大桥倒影 B.树木影子
C.海市蜃楼 D.瞄准射击
11.(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2021年6月25日至7月5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宁波三江口上演了华英的城市灯光秀,河岸线上霓虹闪烁,五彩斑斓,远远望去,宁波城市天际线倒映在镜子似的水面上,光影交错,十分壮观。关于灯光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灯光秀上演期间宁波的昼变短,夜变长
B.霓虹灯内充入的主要是稀有气体
C.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正常的人眼看远处光影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凸度变大
12.(2022·浙江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校考二模)下图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冰立方”上呈现的字样以及它落在平滑地面上的倒影,该倒影形成所涉及的光学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小明用如图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选择玻璃板不是为了便于确定( )
A.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B.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4.(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如图是小科同学在金华燕尾洲公园拍摄的照片,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彩虹桥的“倒影” B.水杉的“树影”
C.郁金香呈“红”色 D.婺江水面“波光粼粼”
15.(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2022冬奥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的中“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光的反射
B.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C.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D.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16.(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一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图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图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图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17.(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乙图:用茶色玻璃代替镜子,是为了看到虚像
C.丙图: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
二、填空题
18.(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材料一]近年手机防窥膜逐渐流行,其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屏幕正面的光透过率最高、可见度最强,随着角度的倾斜,透过率就会逐渐下降,屏幕也逐渐变暗(如图甲)。
[材料二]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客易产生视力问题。角膜塑形镜又名OK镜,常用于近视的矫正。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的原理是通过镜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其治疗过程如下图乙所示。
(1)该防窥膜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小宁同学利用水透镜模拟OK镜治疗近视,如图所示。治疗前水透镜成的像在光屏左侧;治疗后成像刚好落在光屏上。为了体现OK镜的治疗效果,小科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光屏”“向水透镜中注水”“从水透镜中抽水”。
19.(2022·浙江宁波·校联考三模)小科站在透明的游泳池前,看到如图甲所示奇怪现象:人的身体和头竟然“分开”了。人眼看到水中的身体是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以下光路中,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20.(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甲是一种安装在酒店里的双面镜子。一面是普通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图乙、丙分别是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时,使用不同镜面所成的像。
(1)乙图中的镜子为___________面镜;
(2)由图可知,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___________面镜的视野范围大(填“平”或“凹”)。
三、简答题
21.(2022·浙江·一模)新冠期间,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1)如图甲所示为核酸检测采样管,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含有一种指示剂一 -酚红钠盐,酚红钠盐的颜色与溶液的pH关系如下表所示:
pH
0-1.2
1.2-6.5
6.5-8
8-14
酚红钠盐
橙色
黄色
紫红色
红色
正常情况下病毒保存液(pH=7左右)的颜色为紫红色,若不慎混入细菌,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后,管内溶液的颜色会变为___________;
(2)核酸检测采样管的外壁贴有条形码,扫描时(如图乙),条形码扫描器的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处发生___________到达光电转换器;
(3)放大整形电路可将电压放大,若放大前的电压为10mV,要使放大后的电压至少让图丙的电压表指针偏转一小格,则该放大电路至少需要将电压放大___________倍。
四、探究题
22.(2022·浙江·一模)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2)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23.(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小明家屋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角度关系,他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a)内壁涂黑的泡沫箱,底面积约1m2;(b)盛水的透明塑料袋;(c) 玻璃板面积稍大于1m2;(d)大功率白炽灯;其他:刻度尺、温度计、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砖、20厘米长的细木棒、橡皮泥。
(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
(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请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
24.(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小科学完光学知识后回家进行了实验,先根据课本介绍将铅笔放入水中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图甲),后又发现将铅笔竖直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的杯子当中,观察到水中的铅笔变粗并错位。将铅笔由水杯中间向两边移动,发现水中的铅笔错位更加明显,快到水杯边上时,水中的铅笔竟然“消失”了,如图乙。
于是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将实验现象画成简图。
资料一:若界面为弧形,可以将折射点及反射点的切面视为该点的折射面(图丙)。
资料二: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如下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50°
60°
折射角
0°
13.4°
27.1°
41.7°
58.7°
无
无
(1)请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ao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______;
(2)当铅笔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杯子当中,水杯相当于凸透镜,铅笔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因此筷子变粗;
(3)分析表中数据,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面射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进一步分析可得到折射角之间的差值,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因此铅笔错位更加厉害;
(4)图表中还可发现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时(如大于50°时),铅笔会“消失”视野中,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光线___________的缘故。
25.(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如图甲所示,小科与同学一起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使用了激光笔、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器材。
(1)让激光笔射出的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请解释在纸板上能看到一条明亮的入射或反射光的“径迹”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科实验过程中,入射光线可见,发现反射光线只能看到其中部分光路,如图乙所示。你觉得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帮他解决。___________
26.(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小金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根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然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B的边缘画圆(如图乙),分别测量A到玻璃板的距离LA,B到玻璃板的距离LB,多次改变A的位置,得到三组数据如图丙所示。
次数
1
2
3
平均
LA/cm
4.00
5.00
6.00
5.00
LB/cm
4.00
5.00
6.00
5.00
(1)小金应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2)小金仅将图甲中玻璃板从M的位置水平向右移至N的位置时,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随之移动;
(3)小金将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LB和LA的平均值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请判断该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7.(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镜子后面的盆栽反射的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镜子被挡住,无法进入小孩的眼中,使得小孩无法看到盆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是因为脸反射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又进入了他的眼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朋友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脸实际上是自己脸的像,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他看到的脸是虚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小朋友通过镜子所成的像的大小和他自己的脸大小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人在水面上看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光源发出的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实验中,光通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形成倒立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蜡烛发出的光在镜面发生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A.平面镜向右水平移动时,平面镜所在的对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物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像的位置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观察者向平面镜靠近时,蜡烛和平面镜的位置都没有改变,因此像的位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在像和平面镜之间放一木板,也不会阻挡像的形成和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向蜡烛方向水平移动,此时平面镜所在的平面位置发生改变,则像的位置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蜡烛所成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同,与距离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蜡烛所成的像应该在B点,故B错误;
C.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其实是关于平面镜所在的那个平面对称。当玻璃板从I位置到II位置时,平面镜所在的那个平面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蜡烛的像没有改变,故C正确;
D.像的清晰程度取决于物体发出光线的明亮程度,而环境越明亮,相当于物体越暗,则看起来越不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下的叶脉纹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凹面镜是不透明的,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后,经过镜面的反射集中在焦点上,该点温度很高,可以点燃火种,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由甲图可知,挡板挡住了蜡烛的光线,蜡烛不能通过平面镜成像;即使蜡烛能通过平面镜成虚像,像也不能出现在挡板上;由乙图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挡板上,故A符合题意;
BCD.在图甲处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前面,挡住了小宁的视线,即在甲处不能看到像;图乙中眼睛透过凸透镜往蜡烛方向观察,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在图乙处放置木板对看到虚像不产生影响,即在乙处能看到像;故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A.定日镜是平面镜,所以,发生光的是镜面反射,故A错误;
B.由图知道,这些定日镜反射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这些定日镜的镜面是不平行的,故B错误;
CD.太阳光在纸面内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并且想让其反射光仍沿OB方向射向接收器,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增加30°,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各增加15°,法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5°,又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定日镜M将以O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5°,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BC.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妙趣手影、小孔成像、日食奇观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手机扫码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A.大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木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瞄准射击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6月25日至7月5日,宁波的昼变短,夜变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霓虹灯内充入的主要是稀有气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面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正常的人眼看远处光影时,睫状肌舒张,使晶状体凸度变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平滑的地面上相当于平面镜,“冰立方”上呈现的字样落在平滑的地面上的倒影,是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ABC.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找到像便可以确定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关系和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得出物与像的大小相等,故AB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反射,没有玻璃板也能确定像是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杉的“树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郁金香呈“红”色的原因是郁金香反射红光,故C不符合题意;
D.水面波光粼粼,这是因为阳光照射到无数的水波片上,发生镜面反射,所以感觉比较刺眼,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详解】冰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影随形中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详解】A.筷子在水中变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塔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关系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茶色玻璃是半透明的,既可以让物体在里面成像,又可以通过玻璃看到后面移动的物体,从而找到像的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往碗中加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实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 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成像矫正情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遵循 从水透镜中抽水
【详解】(1)[1]无论何种表面,当有光照射,发生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该防窥膜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由于治疗前水透镜成的像在光屏左侧,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
19. 虚像 C
【详解】[1]水中的身体的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出了折射,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到的是水中的身体的虚像。
[2]根据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水中的身体上发出的,故C图正确,A图、B图以及D图错误。故选C。
20. 平 平
【详解】(1)[1]由图可知,乙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因此是平面镜。
(2)[2]由图可知,丙成放大的像,因此是凹面镜,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平面镜的视野范围大。
21. 黄色 反射 10
【详解】(1)[1]病毒保存液中混入细菌后,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溶液会呈酸性,即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