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第1页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第2页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6透镜和视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C露珠下叶脉条纹 D水面下树的倒影2.(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天宫课堂实验中,水中的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B.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C.我们看到水中的乒乓球是变大的实像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它将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3.(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烛焰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C的左侧 BBC之间 CAB之间 DA的右侧4.(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则(  )A.两个实验的挡板上均不能出现蜡烛的像B.两个实验中,小宁均不能看到蜡烛的像C.只有乙的挡板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能看到像D.甲、乙的挡板上均能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均能看到像5.(2022·浙江·一模)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的像为下图中的(  )A BC D6.(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2022322日,中国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天宫课堂。下列实验在空间站能正常完成的是(  )A.粗盐提纯实验 B.天平测物体质量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D.证明阿基米德原理7.(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现在人们出门只需要携带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扫码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下列与手机扫码的原理相同的是(  )A大桥倒影 B树木影子C海市蜃楼 D瞄准射击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天宫课堂 上航天员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通过水球可看到一个像(如图甲),往水球内注入气体,在水球中央形成一个气泡,结果同时形成两个人像(如图乙)。下列关于图乙两个像的形成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立虚像是凸透镜成像 B.只有倒立实像是凸透镜成像C.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是凸透镜成像 D.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不是凸透镜成像9.(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2021129日天宫课堂中的一幕场景,我们在中间有一个大气泡的水球的一侧,看到了宇航员一大一小两个像。下列对这两个像的解释正确的是(  )A.倒立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这个像为实像B.正立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这个像为实像C.倒立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这个像为实像D.正立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这个像为虚像10.(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可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可将透镜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能使像移到光屏中心C.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后,屏上能看到一个缩小的实像D.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1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幕上所成的是缩小的虚像B.该摄像机镜头是一个凹透镜C.若镜头的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D.若要使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小一些,人应离镜头近些12.(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B.乙图:用茶色玻璃代替镜子,是为了看到虚像C.丙图: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D.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13.(2022·浙江·一模)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才能成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14.(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202112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_像(如图甲)。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这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变___________ 。(填  15.(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材料一]近年手机防窥膜逐渐流行,其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屏幕正面的光透过率最高、可见度最强,随着角度的倾斜,透过率就会逐渐下降,屏幕也逐渐变暗(如图甲)。[材料二]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客易产生视力问题。角膜塑形镜又名OK镜,常用于近视的矫正。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的原理是通过镜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其治疗过程如下图乙所示。1)该防窥膜______(选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小宁同学利用水透镜模拟OK镜治疗近视,如图所示。治疗前水透镜成的像在光屏左侧;治疗后成像刚好落在光屏上。为了体现OK镜的治疗效果,小科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光屏”“向水透镜中注水”“从水透镜中抽水16.(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刷脸支付的应用场景。在支付时,用一小摄像头拍摄人像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即可完成支付,此现象说明同种生物在性状上存在___________性。刷睑支付时,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17.(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20202月,我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引入消毒机器人(如图)。该机器人自主移动时,利用紫外线和雾化的过氧化氢进行多点消毒,有效预防病菌传播。1)机器人通过自带的摄像系统避开障碍物,调控行进路线。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来越大时,则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化是________2)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3)该机器一次可加入4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则需______千克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而成。 三、简答题18.(2022·统考二模)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推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1)如图甲所示为某新型电子后视镜,它可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乙所示为普通后视镜,请说出两者所成的像的特点:___________2)某公司发明了一种真空辅助制动系统,在汽车底部安装一块可自由升降的硬质方板(如图丙),方板下表面粗糙。汽车正常行驶时,方板悬空,刹车时,该系统会在0.1秒内自动激活并抽走方板与地面之间的空气。经测试,该系统的安装可以有效减小40%的刹车距离,请说明该系统能减少刹车距离的原因? (       )3)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若A品牌电动汽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90%B品牌燃油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为30%,当A品牌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以最大功率160千瓦工作20分钟,则其所转化的机械能需要B品牌燃油汽车消耗(       )千克汽油()。 四、探究题19.(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小科学完光学知识后回家进行了实验,先根据课本介绍将铅笔放入水中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图甲),后又发现将铅笔竖直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的杯子当中,观察到水中的铅笔变粗并错位。将铅笔由水杯中间向两边移动,发现水中的铅笔错位更加明显,快到水杯边上时,水中的铅笔竟然消失了,如图乙。于是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将实验现象画成简图。资料一:若界面为弧形,可以将折射点及反射点的切面视为该点的折射面(图丙)。资料二: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如下表。入射角10°20°30°40°50°60°折射角13.4°27.1°41.7°58.7° 1)请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ao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______2)当铅笔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杯子当中,水杯相当于凸透镜,铅笔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填)像,因此筷子变粗;3)分析表中数据,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面射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进一步分析可得到折射角之间的差值,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因此铅笔错位更加厉害;4)图表中还可发现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时(如大于50°时),铅笔会消失视野中,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光线___________的缘故。20.(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小明同学用“F”型电子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图甲中,小明给光屏标上刻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小明把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3)实验中,小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6物距u/cm4237302520x像距v/cm2025303742/ 小明在做第6次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21.(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2)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写出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由此推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__Af=20cm           Bf=15cm     Cf=10cm           Df=5cm
    参考答案:1D【详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露珠下的叶脉纹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AB.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而液体的压强由自身重力产生,因此乒乓球在水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C.装满水的杯子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由于乒乓球在水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因此松手后将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A.当凸透镜在C点左侧时,当物体放在A点,像在B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当物体放在B点,像在C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故A不符合题意;B.当凸透镜在BC之间时,当物体放在A点,像在B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故C不符合题意;C.当凸透镜在AB之间时,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成实像,如果物体在A点,像在B点,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物体在B点,像一定在A点,故B不符合题意;D.当凸透镜在A的右侧时,当物体在A点时,物距小于像距,像在B点。当物体在B点时,物距小于像距,像在C点,两次成的虚像,物距都小于像距,并且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A.由甲图可知,挡板挡住了蜡烛的光线,蜡烛不能通过平面镜成像;即使蜡烛能通过平面镜成虚像,像也不能出现在挡板上;由乙图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挡板上,故A符合题意;BCD.在图甲处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前面,挡住了小宁的视线,即在甲处不能看到像;图乙中眼睛透过凸透镜往蜡烛方向观察,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在图乙处放置木板对看到虚像不产生影响,即在乙处能看到像;故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手表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此时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谓倒立,即上下颠倒后再左右颠倒,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粗盐提纯,需要过滤盐水中杂质,实验过程是利用了物体的重力,在太空舱中不能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B.天平实际上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两个托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故在太空舱中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与空间站失重环境无关,故C符合题意;D.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所以,在太空舱中不能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手机扫码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A.大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树木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瞄准射击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由图甲知道,水球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乙知道,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虚像,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正确。故选B9C【详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由于光的折射成像的;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D【详解】A.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知道,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故A错误;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知道,像向光屏的上方移动。为使像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故B错误;C.若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要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D11C【详解】AB.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由照相机的原理可知,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要使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小一些,人应离镜头远些,故D错误。故选C12D【详解】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关系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故A不符合题意;B.乙图:茶色玻璃是半透明的,既可以让物体在里面成像,又可以通过玻璃看到后面移动的物体,从而找到像的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C.丙图:往碗中加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实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 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成像矫正情况,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B【详解】A. 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A错误。BD、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D错误C. 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14        【详解】[1]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她的像逐渐变大,则物距变小,即王亚平与水球之间的距离变小。15     遵循     从水透镜中抽水【详解】(1[1]无论何种表面,当有光照射,发生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该防窥膜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2]由于治疗前水透镜成的像在光屏左侧,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16     差异     照相机【详解】[1]支付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说明同种生物在性状上存在差异性。[2]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17     变小     切断传播途径     1【详解】(1)[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来越大,物距减小,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小。(2)[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3)[3]应加溶液的质量为x4kg×5%=x×20%x=1kg18     摄像头成像为实像,后视镜成像为虚像     见详解     12.8【详解】(1[1]电子后视镜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因此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普通后视镜为凸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2[2]当方板与地而之间的空气被抽走,方板下方的气压变小,上方气压不变,方板受到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差,增大了车对地面的压力,同时也增大了车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汽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刹车距离减小。 3[3]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为燃油汽车能量转化率为30%,要输出相同的机械能,燃油放出的总能量需要消耗的汽油的质量19              增大     只有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消失无法进入人眼(全反射)【详解】(1[1]光线由水中经玻璃射入空气中,由于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空气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2[2]水杯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铅笔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3]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当入射角增加时,折射角也会随之而增加。4[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入射角达到某一特定角度后,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此时会发生全反射,无折射光线,因此人看不到铅笔折射形成的像。20     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15【详解】(1[1]小明在光屏标上刻度其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2[2]小明把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则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即向左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3[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u=v=3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2f=30cmf=15cm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故此时物距xf=15cm21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C【详解】(1[1]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而主光轴与凸透镜垂直,所以,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应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白纸应与凸透镜平行,来回移动透镜,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由图知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由图知道,物距和像距分别为u=50.0cm-35.0cm=15.0cmv=80.0cm-50.0cm=30.0cm由于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以,该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知道,此时f< u<2fv>2ff< 15.0cm <2f30.0cm>2f解得凸透镜的焦距是7.5 cm <f< 15.0cm 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