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第1页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第2页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单元专题卷】专题02阅读理解,共10页。

    【单元专题卷】部编版语文4年级下册5单元 专题02 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党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上面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2.泉水的来路是石壁下方的________,只能容得下_________进出。3.面横线的句子是(    )(填序号)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4.在上面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昏黑——(      )      稍稍——(      )5.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选序号)A.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B.外洞的景象C.内洞的景象6.画波浪线的句子写的是作者的(见闻  感受),这些描写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个通道(狭窄低矮  十分危险)的特点。(用“√”表示)课内阅读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7.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8.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9.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________10.从画_____的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府  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己)。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满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们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1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1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1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一望无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石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分别在龙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课内语段阅读。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16不比做什么,17很值得观赏。18.给短文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19.用“___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来历的句子。20.短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九曲溪漂流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的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    );有的则雄踞一方,(    );有的像玉女插云,(    );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篇,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我也由新奇兴奋转为沉静深思。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梓歌闲听两三声。”清清溪水,载着悠悠岁月,载着不朽诗篇和亘古久远的山水胜景,也带着我的思绪,从历史流向未来,从未来流向久远……2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A.亭亭玉立    B.威武凛然    C.风骨刚健22.九曲溪因“__________”而得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此刻又联想到了吟唱九曲溪的诗篇。2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4.下列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B.这句话写了游客在九曲溪漂流时可以观赏到的景色C.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D.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25.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精彩回放。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26.联系上下文,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1)拥挤(    ) A.人挤在一起        B.地方相对小2)突兀森郁(    )A.突然,感到很惊奇      B.高耸直立,阴暗27.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8.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________洞,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与感悟《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①一路迎着溪渡。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②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29.第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四个时而来说明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段话我体会到了作者游览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1.第段主要写了洞口和外洞的样子。洞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读出来的;外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读出来的。阅读综合训练。日出(节选)刘白羽我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在飞机飞临的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感到惊异。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飞机不断向上飞,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A】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B】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下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C】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的急流,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过了一阵子,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就是大自然,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它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3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1)形容忽然醒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      )2)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      )3)形容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比得上的。        (      )33.作者写的是在(    )看日出。A.海上 B.高山上 C.飞机上 D.原野上34.作者写看日出,是按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主要通过动态描写的方式来写太阳飞跃而出时的美丽是第________自然段,我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5.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哪处最恰当?(      )(填序号)它耀眼夺目,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36.从文中摘抄几个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37.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38.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转瞬间(      )    重担(      )39.太阳出来时,颜色经过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抄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美丽的景象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博览烟台的海(节选)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  qiè  )而不舍地扑向堤(dī tī)岸,溅起数(shǔ shù)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  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4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43.解释词语。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44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斤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之情。4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47.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___________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____________48.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山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用桨划船。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49.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50.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51.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面表达52.习作乐园。题目:快乐游小朋友,你游览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给了你怎样的体验呢?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写一写,注意表达要有条理。不少于400字。53.习作园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以                为题,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参考答案:1.记金华的双龙洞    2     孔隙     一只小船    3B    4     昏暗     稍微    5A    6.感受  十分危险7     洞口     外洞    8AC    9.因为孔隙太小,四周昏暗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    10.孔隙窄小。11.府     12.比喻    13     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奇形怪状的石头很多,各种各样。    14.对景色的赞美和心中的惬意    15     山外     山路     溪水边16.即使…………    17.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18     双龙     石钟乳     石笋21C  B  A    22     九曲十八弯     两岸青山     峭壁     险滩     峡谷     深潭    23     排比     比喻    24C    25.表达了作者对九曲溪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6     B     B    27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28          外洞很大29.溪流的样子和声音    30     变化多样     愉快    31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32     恍然大悟     一碧万顷     无与伦比    33C    34     太阳变化          矗起     迸射     冲破     飞跃    35B    36.黑沉沉、暗红色、墨蓝色、红得透亮。文中多次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突出了视觉感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日出的绚丽景象,突出日出整个过程的丰富的色彩变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7     《海上日出》     巴金    38     转眼间     重荷    39.(1)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2)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3)一刹那问,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40     拟人     日出的过程和美丽的景象    41.天上霞光万道,红云朵朵,下边连绵云海,万顷波涛,初升的太阳朝气勃勃。42níng  shì      shù          43     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4     涌浪的力量很大     惊叹    45     小山     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46     波涛汹涌     震耳欲聋    47     指寒潮,冷空气     心里悲痛难受    48     一团团巨石滚滚而来     疾驰而来的千军万马49.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50.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西湖美景    51.西湖真是太美了!52.范文:快乐游就要开学了,我还没出去游玩过,怎么说都心有不甘啊!于是,妈妈便带我去南京玩。一阵奔波劳累后,我们到达了南京,由于是在举办青奥会,所以到处都是砳砳的身影……我们先去了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极地动物、海洋生物……我最喜欢的极地动物是北极雪狼,他们浑身雪白眼睛深邃,似乎在沉思,又似乎在思念远方的家。还有距离现在65亿年前的海洋生物水母,它们五颜六色,像一朵朵小小降落伞花徐徐降落在人间,又像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小蘑菇。我们还观看了海狮、海豚憨态可掬的表演,真是精彩绝伦啊!晚上,我们去参观了夫子庙老门东,品尝着秦淮八绝的美味,欣赏着古色古香的美景。我不禁赞不绝口真乃天上人间啊!这首诗是我对这仙境的评价屋顶红似太阳,砖瓦如同金鞅(金色的皮套),周围人声鼎沸,谁不喜气洋洋?第二天,我们去了玄武湖,这里举行了青奥会之铁人三项活动,所以热闹非凡。我们先买了一些纪念品,然后,我又坐了游览车,参观了五个洲和一些雕像。全部参观完后,我们就带着恋恋不舍和流连忘返情感回到了仪征。再见了,南京!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53.例文:游长城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首都北京的长城游玩。我们来到长城脚下,发现通往长城的路上有些陡峭,像是在爬山一样。当我们走到长城的入口处时,我才发现万里长城是那么的名副其实,远远看去像一条黑龙盘踞在那里。呵,来爬长城的人可真不少啊!说着我便和爸爸妈妈一起向第一个烽火台进发。一路上,我们边走边拍照。长城上,人山人海,每到一个烽火台的地方,我们就得手拉手地走过去,以免走丢。当我们走到第四个烽火台的时候,长城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人们的头发都飘了起来,有的人连帽子都被吹走了。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爬上剩下的四个烽火台。当我站在长城的最高点时,看着长城下的一片绿色,心情非常轻松,把爬长城时的疲劳全部抛于脑后。望着美丽的景色,我突然想起了在秦朝建造这座万里长城的人们,是他们用智慧和双手铸造的万里长城,所以这座万里长城在这片土地上屹立了几千年之久。望着雄伟的景色,我突然想起了古代守卫国家的军士们。我想起了抗战时期,依靠顽强斗志的中华军民,他们保卫中国的国土,就是死,也不愿做日本人的奴隶。我又想起了现在站在国家边境线上军人们,他们日日夜夜守卫着边境,不让别国侵犯中国。望着宏伟的景色,我想明白了,终于想明白了。坚强,可以战胜一切,而懦弱,只能接受失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