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_2023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 同步演练
展开【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图是小明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四个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答案】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由此可判断,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应该是相等的,故选C.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答案】C【解析】正在进站的火车,运行得越来越慢,A错误;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B错误;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可近似看作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做的不是直线运动,D错误.3.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 m.在这三分钟内该物体做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虽然三个一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为300 m,但并不能说明一分钟内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不能确定物体所做的是什么运动.故选D.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0 s内通过100 m 的路程.那么它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 )A.25 m/s B.10 m/sC.2.5 m/s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都相同,故物体在前10 s 内的运动速度v===2.5 m/s.【知识点2 平均速度】5.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某同学手机APP 上的一个截图.根据截图可知该同学这段时间内骑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 m/s B.2 m/s C.5 m/s D.100 m/s【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该同学骑行的路程s=1 km=1 000 m,骑行时间t=10 min=600 s,该同学骑行的平均速度为v==≈1.7 m/s,接近2 m/s,故B正确.6.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答案】A【解析】物体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不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如果路程与时间的比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如果路程与时间的比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所以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7.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的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由题图知,前10 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 m、200 m,甲车运动的路程大,故A正确;甲车到达600 m处所用的时间为20 s,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 s,乙车所用时间长,故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乙车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甲、乙两车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均为s=1 200 m,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8.小敏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4 s,她在前6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求小敏在赛跑过程中:(1)前6 s内通过的路程;(2)后8 s内的平均速度;(3)全程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前6 s内通过的路程s1=v1t1=7 m/s×6 s=42 m;(2)后8 s内通过的路程s2=s-s1=100 m-42 m=58 m,后8 s内的平均速度v2===7.25 m/s;(3)全程的平均速度v==≈7.14 m/s.【知识点3 描述运动的图像】9.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中表明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题图①中汽车处于静止状态;题图②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题图③中汽车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题图④中汽车速度在不断变大.能表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选C.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较长,故乙的速度较大.故D符合题意.1.2020年7月23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长约57 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片,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 m/s B.9 m/s C.12 m/s D.15 m/s【答案】B【解析】由题知,火箭长约57 m,将火箭的顶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火箭发射后10 s内上升距离大约为1.5个火箭长度,即85.5 m,则平均速度v===8.55 m/s≈9 m/s.故选B.2.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 m/s,小红骑车的平均速度是6 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小明骑车都比小红慢 B.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远C.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长 D.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比小红的小【答案】D【解析】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比小红的慢,但不表示任何时候都慢,故A错误;根据s=vt,题目中只给出了平均速度v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时间t,所以无法确定路程s的大小,故B错误;根据t=,题目中只给出了平均速度v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路程s,所以无法确定时间t的大小,故C错误.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A.所用时间为2.4 hB.所用时间为2.6 hC.平均速度为48 km/hD.平均速度为50 km/h【答案】C【解析】总时间t=t1+t2=+=+=2.5 h;平均速度v===48 km/h.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A【解析】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在速度v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距离为s=vt,即s与t成正比,其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反过来,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在做匀速运动,所以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又由v=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s甲﹥s乙,所以v甲﹥v乙,故A正确;在15~20 s内,甲物体的路程不变,所以甲物体没有运动,而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B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路程都是100 m时相遇,此时所用的时间都是15 s,故C、D错误.5.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答案】B【解析】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 s<5 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的距离是8 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 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 s+4 s=8.5 s,5 s+2 s<t2<5 s+2 s+5 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 s+4 s=12.5 s,5 s+2 s+5 s<t3<5 s+2 s+5 s+2 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6.“拥堵延时指数”是指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配合某次运动会,郑州交管部门借助大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使郑州拥堵延时指数明显下降.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往河南省体育中心观看运动会比赛项目,从某电子地图上得到了两套出行方案:方案①路程较短,方案②用时较少.如图所示,两套方案中道路限速和拥堵延时指数均在图中标明.其中方案①的路程是18 km.若畅通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限速的90%,拥堵延时指数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1)“拥堵延时指数”越大,表示道路越 (填“畅通”或“拥堵”).图中限速标志牌上的“40”表示汽车在该道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为40 km/h,则方案①中,畅通状态下汽车平均速度为 m/s. (2)方案①中,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是多少分钟?(3)若在拥堵状态下,方案②比方案①少花14分钟,则方案②的路程是多少?【答案】(1)拥堵 10(2)方案①限速为40 km/h,则畅通状态下汽车平均速度为v=40 km/h×90%=36 km/h=10 m/s.由v=可知,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是t===0.5 h=30 min.(3)由方案①可知,此方案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8,即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8,则拥堵时所用时间为t'=30 min×1.8=54 min;由方案②可知,此方案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0,即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0,也就是说方案②中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相同,故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为t″=54 min-14 min=40 min= h,则方案②的路程是s'=v't″=60 km/h×90%× h=36 km.
